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尺神经皮下前置术式及肌下前置术式对中重度肘管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62例中重度肘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皮下组与肌下组,分别采用尺神经皮下前置术和尺神经肌下前置术,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肌下组优良率为87.10%,显著高于皮下组的65.00%(P〈0.05)。结论:中重度肘管综合征患者应用行尺神经肌下前置术能获得更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对肘管综合征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对照研究进行设计,病例患者来源为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手外科2017年1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肘管综合征患者共计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采用尺神经松解皮下前置术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尺神经松解皮下前置术+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分别以患者术后6个月为观察周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感觉运动功能、神经电生理数据及并发症等情况,观察比较2组的优良率,数据结果使用统计软件SPSS 22.0作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恢复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肢体感觉运动功能优良率90%(27/30)高于对照组83.33%(25/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管综合征患者行尺神经松解皮下前置术后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临床效果明显,能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缓解患肢麻木及肌肉萎缩等症状,提高肢体感觉运动功能优良率,并且不会增加肝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切口尺神经原位有限松解结合局部应用倍他米松治疗肘尺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肘尺管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肘内侧小切口肘尺管减压、尺神经外膜有限松解结合神经周围注射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尺神经不予前置。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口松解尺神经并皮下前置。术后随访2组一般情况,比较2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手术前后握力、捏力、两点辨别觉及肌电图指标的差异,评估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伤口均愈合良好,未发生感染、愈合不良及神经副损伤等并发症。治疗组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握力、捏力及两点辨别觉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均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尺神经肌电图较术前均有明显好转(P均0.05),2组术后各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优良率为93.3%(28/30),对照组优良率为80.0%(24/30),治疗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尺神经有限松解结合局部应用倍他米松治疗肘尺管综合征具有创口小、手术时间短、尺神经松解彻底、神经血供破坏小,神经功能恢复快等优点,不需肘部石膏固定,避免了肘关节僵硬及神经粘连等并发症,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结合尺神经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探索中医中药在治疗肘管综合征时的应用。方法 29例肘管综合征患者,全部采用尺神经前置术治疗,术后当天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分别于术后第1、3、6月各随访1次,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疗效评价优11例,良14例,可3例,差1例,手术优良率86.2%,无并发症。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配合尺神经肌下前置术是治疗中、重度尺神经卡压的有效方法,尤其是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应用,可达到降低西药用量,减少毒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尺神经松解前置术后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肘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尺神经肌电功能、手肌力和感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18年11月—2020年8月收治的106例肘管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2组患者均给予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治疗,术后观察组给予黄芪桂枝五汤加味内服,1剂/d,分早晚2次服用,连续服用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尺神经肌电功能、手肌力、感觉功能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尺神经传导速度、波幅及患手握力、拇示指手捏力、示中指手捏力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尺神经传导潜伏期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均0.05),上肢功能测定量表(DASH)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同期组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均0.05)。术后4周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2%(51/53)、75.5%(40/5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尺神经松解前置术后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口服可有效改善肘管综合征患者手肌力和感觉功能,提高尺神经反射和敏感性,较单纯手术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尺神经皮下前移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对86例肘管综合征患者行尺神经外膜松解、皮下前移术。结果本组优70例,良11例,优良率94%。结论尺神经皮下前移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简单、有效,术中要保护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血管及分支,并要保证尺神经无张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尺神经松解前置术后联合中药治疗重度肘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尺神经功能、肘部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17年9月—2019年8月收治的重度肘管综合征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尺神经松解前置术+弥可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术后均治疗4周,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患者尺神经功能及肘部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56/62),高于对照组的77.4%(4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尺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9.0%(49/62),高于对照组的54.8%(3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肘部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尺神经松解前置术后联合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重度肘管综合征疗效理想,可有效促进尺神经功能恢复,且有利于改善尺神经运动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尺神经松解皮下前置术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肘管综合征(cubital tunnel syndrome, CT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21年11月日照市中医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CTS患者5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给予尺神经松解皮下前置术治疗,术后留置引流条,并给予石膏外固定3周,甲钴胺注射液治疗1周,1周后给予甲钴胺片口服3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上肢功能恢复情况、手指功能恢复情况、尺神经恢复情况及尺神经肌电图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有效率为84.62%,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肢功能评定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手指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尺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尺神经运动功能测定、感觉功能测定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9.
1995年至 1 998年共收治肘管综合征 8例 ,采用尺神经前置术加神经鞘内封闭治疗 ,取得满意结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例 ,其中男 6例 ,女 2例 ;右侧 5例 ,左侧 3例 ;最大年龄 4 8岁 ,最小年龄 2 4岁、平均3 5.6岁。职业 :农民 4例 ,建筑工 2例 ,机修工 1例 ,厨师 1例。病程最长 2年 6个月 ,最短 1个月。发病的原因 :肘管处的滑膜囊肿压迫 1例 ,神经鞘瘤压迫尺神经 3例 ,肘外翻畸形神经沟处有骨质增生的 2例。院外于手术者再复发的 1例。2 治疗方法采用臂上神经麻醉 ,以肱骨内上髁 1 .5cm为中心向上下纵行切开。切口长为 1 2~ 1 5…  相似文献   

10.
肘管综合征是指尺神经在肘部尺神经沟内发生的一种慢性损伤,常因肘外翻或尺神经半脱位或骨折后骨质增生等原因导致神经在肘管部位受压,出现手背尺侧、小鱼际及环指尺侧半感觉异常,通常为麻木或刺激.久之可出现受累手指无力或肌缩等.西医治疗多采用尺神经前置术.笔者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局部敷贴治疗20例不愿行手术治疗的肘管综合征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在肘管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有轻中度肘管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选穴针刺治疗。10天为1个疗程。4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肘管综合征功能评分、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以及趾端两点辨别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周围神经损伤神经电生理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与治疗前相比,两点辨别觉距离均减小,肌电图示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增快,肘管综合征功能评定标准量表评分增高;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肘管综合征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尺神经卡压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尺神经肌膜瓣下前置联合可吸收医用膜包裹治疗肘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尺神经肌膜瓣下前置联合聚-DL-乳酸可吸收医用膜包裹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患者68例.男59例,女9例;年龄22~ 76岁,中位数53.5岁;左侧22例,右侧43例,双侧3例;病程2~ 24个月,中位数11.5个月;环指尺侧和小指痛觉减退60例、痛觉消失2例、痛觉过敏5例、痛觉正常1例;手内在肌萎缩58例、爪形手畸形10例;Tinel征均为阳性;Froment征阳性12例,Wartenberg征阳性20例,Froment征、Wartenberg征均阳性36例;有肘部骨折史8例.肌电图检查示肘部上、下5 cm范围内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慢,复合运动动作电位下降,潜伏期延长.术后观察尺神经支配区域症状改善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6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中位数1.5年;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环、小指皮肤麻木症状均明显减轻,手指力量增加.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周围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中的尺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疗效,优50例、良11例、差7例.结论:尺神经肌膜瓣下前置联合可吸收医用膜包裹治疗肘管综合征,利用肌膜瓣重建尺神经通道,牢靠、稳定,可避免尺神经再滑脱:应用聚-DL-乳酸可吸收医用膜可减少神经与周围组织的黏连,避免局部瘢痕组织增生,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肘管综合征是指尺神经在肘部尺神经沟内发生的一种慢性损伤。常因肘外翻或尺神经半脱位或骨折后骨质增生等原因导致神经在肘管部位受压,出现手背尺侧、小鱼际及环指尺侧半感觉异常。通常为麻木或刺激。久之可出现受累手指无力或肌缩等。西医治疗多采用尺神经前置术。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比较分析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TACS)、“8” 字缝合法在前置胎盘孕妇剖宫产术中胎盘剥离 面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 2019 年 8 月至 2020 年 7 月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前置胎盘孕妇 88 例,根据 治疗方法分组,8 字组 44 例行 “8” 字缝合法治疗,TACS 组 44 例行 TACS 治疗。比较两组孕妇缩宫素用量、手术时间、术中、 术后 1 d 失血量、子宫切除率、术后 12 h 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脉搏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两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缩宫素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TACS 组术中、术后 1 d 失血量少于 8 字组, 手术时间短于 8 字组,术后 12 h SBP、DBP、SaO2 高于 8 字组,脉搏频率低于 8 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TACS 组子宫切除率为 0.00 %(0/44),低于 8 字组的 13.64 %(6/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应用 TACS 治疗前置胎盘孕妇剖宫产术中胎盘剥离面出血,可显著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子宫切除风险,有利于生命体征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位B-Lynch缝合术对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术后卵巢功能及月经的影响。方法选取剖宫产分娩前置胎盘产妇104例,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53例行低位BLynch缝合术止血,对照组51例行宫腔塞纱止血,比较2组产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恶露月经情况。术后随访2年,观察2组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等生殖激素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以及子宫切除率、产后出血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产妇异常体温及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及月经量等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术后随访2年FSH、E2、LH等血清生殖激素水平与术后6周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低位B-Lynch缝合术操作简单,止血迅速有效,能保留子宫,减少产后出血,且对卵巢功能、月经恢复无明显影响,是前置胎盘剖宫产较为理想的止血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筋排刺法对肘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尺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肘管综合征(CTS)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经筋排刺法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给予夜间肘关节支具制动,疗程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尺神经功能评分及神经电生理的改变,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4%,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疗程结束后尺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升高(P0.05),肘上-肘下、肘-腕的MCV及指V-腕、指V-肘的SCV显著增快(P0.01),肘上、肘下运动神经的波幅显著增高(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经筋排刺法能够显著恢复CTS患者的肢体功能,减轻尺神经的卡压及尺神经的损伤,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肘五针"(杨氏3A+疗法)对旋前圆肌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旋前圆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杨氏3A+疗法"肘五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针灸疗法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总有效率74.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杨氏3A+疗法"肘五针"治疗旋前圆肌综合征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针灸疗法,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手术与中药外治法相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瑞垣 《山东中医杂志》1999,18(12):543-544
采用鼻内窥镜下翼管神经冷冻术加外用中药纱布条治疗过敏性鼻炎 36例 (治疗组 ) ,与单纯冷冻术治疗的 2 0例 (对照组 )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组痊愈 2 0例 ,有效 14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94.4% ;对照组痊愈 6例 ,有效 8例 ,无效 6例 ,总有效率 70 .0 %。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 ,P<0 .0 5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预防尖锐湿疣术后复发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尖锐湿疣术后复发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尖锐湿疣患者 6 2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6例 ,在激光或手术切除疣体的基础上 ,用紫蓝方合玉屏风散加减内服 ,坐浴 ;胸腺肽、聚肌胞肌注 ,左旋咪唑片内服治疗。对照组 2 6例 ,用激光治疗或手术切除疣体 ,抗生素预防感染 ,局部用 1∶ 5 0 0 0高锰酸钾液坐浴。观察比较两组治愈率、复发率。结果 :治愈率治疗组 97.2 % ,对照组 6 1.5 % ;复发率治疗组 2 .8% ,对照组38.5 %。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 ,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预防尖锐湿疣术后复发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黄芪生络复康丸对肘尺管综合征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疗效,探讨其对尺神经功能改善的作用,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将60例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患者服药前均行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术后第一天治疗组30例服用黄芪生络复康丸,对照组30例术后第一天开始服用甲钴胺分散片,20周后停药。以治疗前和手术后、术后服药8周、12周、16周、20周的主、客观症状的变化作为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尺神经功能进行对比观察,并对统计学结果进行处理分析。同时对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前两组组内比较显示,两组患者尺神经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尺神经松解手术后两组患者尺神经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口服药物治疗8周、12周、16周、20周后,两组分别与治疗前相比,结果显示手术及两种药物治疗后均能有效改善患肢尺神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都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黄芪生络复康丸和甲钴胺分散片对促进肘尺管综合征术后功能恢复均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