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研究信号转导通路P13K/AKT/PTEN/mTOR中抑癌基因PTEN在体外对胆管癌QBC93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下游mTOR表达的影响。方法用携带有野生型PTEN和突变型PTEN的真核表达载体及空载质粒转染QBC939;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PTEN蛋白的表达及蛋白激酶B磷酸化的变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及对下游mTOR表达的影响。结果野生型PTEN转染成功后的QBC939细胞中PTEN明显上升,磷酸化AKT明显下降,mTOR表达也明显下调;而突变型PTEN转染后的细胞中PTEN上升,但磷酸化AKT的变化不明显,mTOR的表达亦无明显变化。结论PTEN通过磷酸化AKT使之活化,进一步使下游的mTOR同步下调,继而调节肿瘤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在PI3K/AKT/PTEN/mTOR信号转导途径中,PTEN与mTOR通过AKT的磷酸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实验探讨抑制PI3K/AKT/mTOR通路对顺铂诱导人皮肤黑素瘤细胞株A375细胞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顺铂处理人皮肤黑素瘤细胞株A375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PI3K/AKT/mTOR通路的活化情况以及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用PI3K的抑制剂LY294002(LY)和mTOR的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ap)分别预处理以研究其对顺铂处理后人皮肤黑素瘤细胞株A375细胞凋亡的协同作用。为进一步探索阻断PI3K/AKT/mTOR通路对顺铂处理后人皮肤黑素瘤细胞株A375细胞凋亡的协同作用机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阻断PI3K/AKT/mTOR后联用顺铂处理人皮肤黑素瘤细胞株A375细胞中Bcl-2、Bcl-xl蛋白表达。结果:顺铂处理后的A375黑素瘤细胞中PARP的活化剪切体表达量水平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增加,细胞活力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降低(P0.05)。顺铂处理A375黑素瘤细胞后PI3K/AKT/mTOR通路的活化。阻断PI3K/AKT/mTOR通路再用顺铂联合处理A375黑素瘤细胞后PARP的活化剪切体表达量明显上调以及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阻断PI3K/AKT/mTOR通路后再用顺铂联合处理A375黑素瘤细胞发现Bcl-2蛋白和Bcl-xl表达水平下调。结论:阻断PI3K/AKT/mTOR通路对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具有协同作用,该协同作用可能与Bcl-2和Bcl-xl蛋白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PI3K/PTEN/AKT/mTOR信号通道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33例胃癌及30例正常胃组织中mTOR、PTE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与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和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mTOR蛋白阳性反应产物主要分布于胞质,PTEN的蛋白阳性反应产物主要定位于胞核.将mTOR表达阴性,PTEN表达阳性为一组,与mTOR表达阳性而PTEN表达阴性为一组进行比较,发现对于不同的大体类型,组织学分型,二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二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PI3K/PTEN/AKT/mTOR信号通道中,mTOR与PTEN的联合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分期、判断预后的指标和化学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4.
复习近年来相关文献,对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途径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关系进行综述。mTOR作为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途径中重要的信号分子,在调节细胞的增殖、生长、分化、能量代谢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表达异常与消化系统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肝癌中常处于异常激活状态,该通路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调控作用。PI3K/AKT/mTOR通路的激活与肝癌的增殖、铁死亡、代谢重编程、肿瘤血管生成、肿瘤微环境以及耐药等密切相关。此外,近年来针对该通路靶向治疗肝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也备受关注。本文着重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构成、在肝癌发展演进中的作用机制以及相关分子靶向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PTEN、AKT和VEGF在脑动静脉畸形中的免疫表达,探讨PTEN/PI3K/AKT信号途径与脑动静脉畸形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30例脑动静脉畸形组织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PTEN、AKT(pan)、p-AKT(ser~(473))和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TEN、AKT(pan)和VEGF在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脑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水平(P0.05);而p-AKT(ser~(473))在脑动静脉畸形和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较低,且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TEN的高表达可能在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生成中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它明显抑制了PI3K/AKT的信号途径,却仍旧表达了高水平的VEGF,推测PTEN不是通过PI3K/AKT的信号途径调控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佐剂关节炎大鼠滑膜PTEN/PI3K/AKT通路及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探讨类风湿关节炎血管新生的机制。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采用弗氏完全佐剂建立佐剂关节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第19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HIF-1α、VEGF、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滑膜PTEN、PI3K、AKT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升高,血清MVD、VEGF、HIF-1α表达及滑膜PI3K、AKT升高,PTEN降低。相关性分析显示,PI3K、HIF-1α与MVD呈正相关,VEGF、AKT与足趾肿胀度呈正相关,PTEN与关节炎指数呈负相关。HIF-1α与VEGF呈正相关,PI3K与AKT呈正相关,PTEN与PI3K、AKT、VEGF呈负相关。结论:佐剂关节炎大鼠滑膜PTEN/PI3K/AKT通路表达失调是引起滑膜血管新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张力蛋白类似物(PTEN)基因突变在胃癌肿瘤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对PI3K/AKT通路的影响.方法 取144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黏膜,提取样品DNA,PTEN基因全部9个外显子经扩增、纯化后直接测序筛查突变,Western blot检测PTEN/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在144例胃癌中27例检测到突变,其中15例错义突变(55.6%),9例无义突变(33.3%),2例单碱基缺失突变(7.4%),1例内含子6剪切位点突变(3.7%).突变热点位于密码子36、75、232和393.与癌旁正常黏膜比较,胃癌组织中PTEN、E-钙黏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下调,而PI3K、AKT、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蛋白表达则明显升高.结论 胃癌中PTEN基因突变并不显著,但突变所致PTEN失活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TEN表达缺失与PI3K、AKT、MMP-2、MMP-9、NF-κBp65蛋白表达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9.
PTEN基因是最近新发现的抑癌基因 ,对PTEN/PI3K/AKT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有关键调控作用。PTEN在很多肿瘤中都有丢失或减低表达 ,与肿瘤的发生、进展、侵袭有关。本文对PTEN基因在泌尿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肾固本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大鼠骨组织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补肾固本方干预OP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C组)、模型组(M组)、补肾固本方组(B组)、补肾固本方+PI3k受体特异性阻断剂LY294002组(B+L组)、PI3k受体特异性阻断剂LY294002组(L组),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建立去卵巢大鼠OP模型。药物连续干预12周后,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E2、BGP、ALP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各组股骨组织中LC3、Beclin1、caspase-9 mRNA的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股骨组织中PI3K、AKT、mTOR蛋白的表达。结果补肾固本方可显著增高OP大鼠血清E2水平,降低BGP、ALP水平,显著上调LC3、Beclin1表达水平,降低caspase-9、PI3K、p-AKT、mTOR的表达;而上述变化能够被PI3k受体特异性阻断剂LY294002所阻断,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固本方减少去卵巢后大鼠OP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及其下游基因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抑癌基因MMAC1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胆管癌组织中MMAC1 PTE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 32例胆管癌组织中MMAC1 PTEN及MMAC1 PTENmRNA表达情况 ,同时结合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2例胆管癌组织中MMAC1 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 6 4% ,阳性反应分布在胞浆中。胆管癌组织中MMAC1 PTENmRNA阳性表达率73.6 % ,阳性信号位于胞浆中。MAC1 PTEN蛋白及MMAC1 PTENmRNA在胆管癌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方式以及肿瘤部位无明显相关性 ,但与组织分化程度、有无浸润转移、术后生存时间明显相关 ,分化程度愈低 ,恶性程度高的其表达水平低、术后生存时间短。结论 胆管癌组织中存在着较高比例的MMAC1 PTEN蛋白和MMAC1 PTENmRNA阴性表达 ,说明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中 ,MMAC1 PTEN基因失活起着重要作用 ,两者的阳性表达均有一定的预后意义。对判断病人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同时为胆管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胆管癌中PTEN和p16抑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和p16蛋白表达与胆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43例胆管癌组织和 10例慢性胆管炎胆管壁组织的PTEN和p16基因蛋白的表达 ,并综合分析它们与胆管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 在胆管癌组织中 ,PTEN和p16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 9 .5 %和 44 .2 %。PTEN和p16表达与胆管癌的TNM分期、分化程度和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PTEN表达与p16表达呈正相关 (r =0 .62 ,P <0 .0 0 5 )。结论 检测PTEN和p16抑癌基因表达可作为评估胆管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The PI3K/AKT/mTOR pathway is central to prostate cancer progression.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immuno-histochemical expression of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 pathway markers was undertaken to identify patterns of expression in prostate tissue.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performed on a custom-made prostate tissue array. Mean long scores and variability of long scores for each marker were recorded for normal lumenal cells, prostat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PIN), and cancer. RESULTS: Expression of PTEN decreased and mTOR signaling pathway markers increased in PIN and in cancer as compared to normal cells in the majority of samples. Overexpression of 4E-BP1 and p-4E-BP1 was observed in PIN and cancer. However, in cancer, the overexpression of 4E-BP1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with any other marker. DISCUSSION: Results suggest that 4E-BP1 overexpression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prostate cancer, especially when combined with PTEN and mTOR expression data.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 utilizing PTEN, mTOR, and 4E-BP1 separated normal from cancer cell populations in most cases.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研究抑癌基因PTEN对胆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建立能稳定表达外源PTEN的胆管癌细胞系。方法:将野生型、突变型PTEN质粒和空载体质粒分别转化细菌,提取纯化后,脂质体介导法转染体外培养的胆管癌细胞系QBC939;嘌呤霉素筛选抗性克隆;Western blot 检测标签蛋白HA的表达;RT-PCR, 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法分析目的基因PTEN的表达。结果:野生型、突变型PTEN和空载体转染细胞株均获得嘌呤霉素抗性;野生型和突变型PTEN转染细胞株均检测到HA的表达,而空载体转染细胞株和未转染细胞株均未检测到HA的表达;野生型及突变型PTEN转染细胞株中目的基因PTEN在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上均较空载体转染细胞株和未转染细胞株增强。结论:成功构建了分别能稳定表达外源野生型PTEN,突变型PTEN或空载体pBP的胆管癌细胞系。  相似文献   

15.
PTEN基因联合奥沙利铂对胆管癌细胞生长抑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质体介导PTEN基因转染人胆管癌细胞(QBC939),联合化疗药物奥沙利铂(L-OHP),分别进行人胆管癌细胞体外培养和体内接种生长,观察分析该基因对胆管癌细胞生长的抑制情况,探索人类胆管癌的生物治疗的可行性和方法.方法将携带PTE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BP-PTEN和不含该基因的空载体.转胆管癌QBC939细胞,嘌呤霉素抗性筛选克隆、扩增培养.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及MTT细胞活性观察;利用免疫组化检测转染前后PTEN阳性表达率;透射电镜扫描观察转染前后及联合奥沙利铂后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分析细胞的周期变化和细胞凋亡情况;体外细胞侵袭力抑制试验;裸鼠体内肿瘤生长,病理学及电镜扫描的观测.结果PTEN基因转染后QBC939细胞稳定表达,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肿瘤细胞活性下降(P<0.05),细胞周期G1~S期抑制,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透射电镜细胞较成熟、分化好;细胞侵袭力明显抑制(P<0.05);裸鼠体内肿瘤未转染组生长早,加入奥沙利铂后生长受抑制(P<0.05),病理证实为腺癌.结论1.脂质体成功将PTEN基因转染人胆管癌QBC939细胞,并稳定表达.2.PTEN基因转染后细胞生长速度无明显变化;MTT实验活性细胞数有所下降.3.转PTEN基因后的胆管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显示线粒体增多,细胞较成熟、分化好;流式细胞议分析,细胞周期G1期被抑制,细胞凋亡多,侵袭力受到抑制;4.接种转PTEN基因裸鼠的体内成瘤显著抑制;6.转基因的生物治疗联合奥沙利铂(L-OHP)对人胆管癌细胞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人肝胆管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将人肝胆管癌RBE细胞分别用二甲双胍、Compound C(AMPK抑制剂)、二甲双胍+ Compound C处理,以未处理的RBE细胞作为空白对照,分别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细胞AMPK/mTOR通路蛋白的表达。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二甲双胍作用后的RBE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G0/G1期比例增加,而S期比例减少;磷酸化AMPK(p-AMPK)蛋白表达上调,而磷酸化mTOR(p-mTOR)蛋白表达明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甲双胍与Compound C联合作用RBE细胞后,二甲双胍的上述作用均被取消,各项指标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独的Compound C作用RBE细胞后,各项指标未见明显改变,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二甲双胍能抑制人胆管癌RBE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该作用可能其与激活AMPK从而抑制mTOR下游效应分子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槲皮素对破骨细胞分化自噬调控机制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分为对照组、RANKL组、RANKL+槲皮素组。通过CCK8检测摸索槲皮素的处理浓度,按照上述分组诱导7 d后进行TRAP染色验证模型成功后,加槲皮素干预48 h进行TRAP染色,通过qPCR检测TRAP、CTSK、NFATC-1、ATG5、p62、mTOR、Beclin-1基因表达。结果 根据CCK8结果选择槲皮素1 mg/L浓度;TRAP染色结果显示RANKL组破骨细胞显著增多,槲皮素干预后破骨细胞减少;qPCR 结果显示模型组TRAP、P62、CTSK、NFATC-1基因表达上升,ATG5、Beclin-1、mTOR基因表达下降,槲皮素干预组TRAP、CTSK、NFATC-1、ATG5、p62、mTOR、Beclin-1基因均下降。电镜观察显示槲皮素干预后破骨细胞自噬小体数量减少。结论 槲皮素可以通过降低自噬基因表达水平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反义MBD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对人胆管癌QBC 939细胞中MBD1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构建反义MBD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入人胆管癌细胞株QBC 939中,以G418进行筛选得到稳定转染细胞株,用PCR鉴定外源性neoR基因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以确定转染成功。半定量RT PCR观察转染前后MBD1基因mRNA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前后MBD1蛋白的变化。 结果:人胆管癌QBC 939细胞中MBD1基因的mRNA水平从0.912±0.022降低至0.215±0.017,转染前后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MBD1蛋白水平从(80.19±5.05)%降低到(35.11±4.05)%,转染前后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反义MBD1基因转染能降低人胆管癌QBC 939细胞中MBD1基因的表达水平,提示MBD1基因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反义MBD1基因转染有可能成为胆管癌治疗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