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利发展研究》2013,(5):12-12
——有效保障了供水安全和水事稳定。2012年,海委充分发挥流域机构职能,统筹协调流域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积极开展跨区域测水,扎实做好直管水利工程供水,切实加强水源地保护工作,有效保障了流域供水安全和水事稳定。一是把保障北京供水安全作为头等大事,认真组织实施2011年度河北四库向北京应急调水工作,向首都供水4.96亿m3,有效缓解了北京市严峻的水资源形势,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饮水安全日益受到关注。为响应新时期水资源保护的总体要求,本文以安徽省金寨县居民生活用水水源地为例,分析了供水水源地现状及存在问题,综合考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从水资源规划布局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两方面制定了饮水安全规划,同时推行饮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为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有效保障了供水安全和水事稳定.2012年,海委充分发挥流域机构职能,统筹协调流域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积极开展跨区域调水,扎实做好直管水利工程供水,切实加强水源地保护工作,有效保障了流域供水安全和水事稳定.一是把保障北京供水安全作为头等大事,认真组织实施2011年度河北四库向北京应急调水工作,向首都供水4.96亿m3,有效缓解了北京市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保障了首都供水安全.二是有效利用直管的引滦工程、岳城水库及漳卫南运河、漳河上游直管河道开展供水调度,为天津、唐山、邯郸、安阳等地区实施供水,满足了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三是大力开展汛期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工作.除加强对水情、水质的动态监测外,对易受行洪排涝影响、存在较大污染风险的水源地实施了临时加密监测,建立并实行了汛期水源地巡查制度,积极排查可能造成水污染的污染源,组织开展了对潘大水库、岳城水库水源地可能造成水污染的污染源的巡查排查工作,及时消除了汛期洪水产生的水污染隐患.  相似文献   

4.
保证首都供水安全是北京水务的第一要务。为确保首都供水安全,北京水务局首先展开了水资源调查工作,以摸清家底。同时提出了今后要按照自然和经济规律,统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的规划目标,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合理配置地表水与地下水、当地水与外流域调水,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强化水源地保护.从涵养保护水源人手——“三道防线”、退耕还林、营造湿地、封闭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有效保护了北京的水资源。三道防线是指在山区建设确保水源地安全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在远山、中山及人烟稀少地区,封山…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水库为城市居民饮水提供水源的问题缺陷,文章以遵义市中桥水库工程为例,分析了水库城市供水现状,明确水源地的污染现状,来提高饮水水源地的保护效果,从而满足地区人民群众进行生产生活的用水需求。事实证明,在采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运行期饮水水源地保护措施后,有效提升了安全供水效果。为此,相关建设人员应将其作用于实践,以服务于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枣庄市“十五”以来,投资于防洪排灌、调水拦蓄、农村供水和水源地保护等各类水利建设资金11亿元,为枣庄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但是,由于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企事业生产经营及生态用水的需求增大,水工程增多,以及水污染加重,涉水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建设与管理的矛盾更加突出,水事管理的任务更加繁重。水利与水害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是否和谐。如何更科学有效地防治洪旱水害、保障饮水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和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松辽流域用水需求不断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污染严重、用水效率偏低等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必须实现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使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相协调,才能更好的为饮水安全、粮食安全、城市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根据重庆市农村水源地污染状况的调查和农村饮水水质现状,进行了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规划和管理规划。规划工程措施包括农村饮用水水源地隔离防护工程、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农村点源及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水源地管理规划包括饮用水水源地监控体系建设、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农村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机制建设。通过规划方案的试点实施和全面推广实施,以期改善水源地的生态环境,保障农村供水安全,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文章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为背景,以内乡县农村饮水供水水厂现状为切入点,深刻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巴宁 《四川水利》2012,(2):58-62
都江堰在保证成都市工业生活用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源头控制、生态补偿、应急水源地建设的方法,保障了都江堰对成都市供水的水质安全;采用数学模型计算并预测了成都市的需水量;并论述了城市供水管理信息系统和工业用水水量计费系统在都江堰工业生活用水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磨刀石镇团山子村地处半山区,饮水条件极差。为改善饮水的现状,使居民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得足量、洁净负担得起的生活饮用水,有必要建设安全饮水供水工程,根据现状提出具体的工程建设方案,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复核,结果满足供水要求。工程建成后,可解决714人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安全问题,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广大居民健康水平。以期为类似农村供水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确保西塘河应急备用水源地用水安全,提高水源风险处置能力,从水量水质保障、风险源识别、工程建设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安全等方面,对水源地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估.基于安全评估结果,从水质安全、保护区管理、强化工程建设及加强监管等4个方面提出相应保护对策,为精准识别风险源、水源地保护工作和居民饮水保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属乡村振兴重要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之一,社会关注度高。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动新阶段农村饮水安全高质量发展,集中式供水工程水源地保护至关重要,为乡村振兴提供水资源保障。基于曲靖市沾益区集中式水源地情况,分析集中式供水水源地污染原因,提出污染防治措施建议,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期间,农垦建三江分局加大了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的力度,解决了部分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依据建三江分局的实际情况,讨论了在确定供水工程规模时,对设计供水人口、生活用水定额和供水区域内的公共用水、未预见用水以及管网损失量的选取。  相似文献   

15.
滕州市荆泉及羊庄水源地管理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滕州市水源地保护区上游污染严重的现象,围绕全面构建滕州人水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完善了监测预警机制,全面加强水源地保护区水污染防治工作,切实管理保护好荆泉、羊庄水源,保障滕州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6.
刘昆鹏 《水利发展研究》2013,13(10):19-23,32
文章以水利部开展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典型调查为基础,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建议,即依法划定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完善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保障农村供水安全;加强水源保护区环境监测,保障农村饮水环境安全;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意识;统一规划,统一施工;建立应急机制,实时监测,确保饮用水水源水质水量;落实水源地保护管理经费,保障工程长期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有1513万多人,占农村总人口的42%,水质问题主要是氟、砷、铁、锰等超标严重。同时,通过对273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调查情况看,县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总体水质较好,但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加剧,部分城市水源地水质安全受到威胁,并且14%的水源地水量安全得不到保障。为此提出8条建议,呼吁云南省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8.
西安市城市饮用水源地安全状况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供水对保障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近年来西安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饮用水供应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通过对西安城市饮用水源地现状及用水结构、水价、水平、用水量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如何保障日益增长的城市生产生活用水,保护好饮用水源地的措施,并建议加强新水源地建设,做好应急水源和备用水源地建设及用水预案,预防"水荒"发生.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乡镇供用水管理试行办法〔编者按〕为了规范我市乡镇供用水工作,加强乡镇供用水工程的保护和管理,北京市水利局于1997年9月22日印发了本试行办法,现予转载。第一条为加强本市乡镇供用水工程的保护和管理,充分发挥供水工程效益,保障居民生活、生产以及其...  相似文献   

20.
供水工程建设是一项为人民谋福祉的公益性事业,不仅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鲜活力,还能够满足人民生产生活用水需求。然而联系实际,供水工程管理和水源地保护还存在诸多问题,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也带来一定干扰,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尽快解决,使供水工程得到良性运转,相应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也能得到有效发挥。鉴于此,对供水工程管理与水源地保护问题的有效对策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