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无线电设备在考试中作弊的案件不断增多,新型作弊设备和高科技作弊手段层出不穷,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影响了考试的公平公正.本文对国内现有的各类考试作弊情况进行了归纳整理,介绍了作弊无线电信号监测的相关设备和方案,对无线电考试保障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如今,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各类考试中,利用无线电技术进行作弊的手段时有出现。为了保障国家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部门的要求,固原市教育考试部门在部分学校(考点)建设了防范无线电作弊标准化考场,在每个教室都安装了防范无线电信号作弊系统。此系统频段范围宽、防范距离远,在有效防范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行为的同时,也对军用、民用及其他领域的无线电通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无线电管理和无线  相似文献   

3.
截至2011年9月18日国家司法考试结束,浙江省无线电管理机构今年已为全国各类重要考试提供了14次无线电安全保障.累计保障考点374个.出动人员1949人次、移动监测车350台次,启用固定监测站97个次、便携式监测设备243套次,发现疑似信号94起,实施无线电阻断59起,查获利用无线电技术考试作弊事件40起,其中立案处理26起.涉案人员85名、发射设备88件,有效防范和打击了全国统一考试中的无线电作弊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4.
随着通信技术的普遍应用,将无线电设备用于考试作弊已屡见不鲜。本文分析了常见无线电作弊信号的特征,给出了针对不同类型作弊信号的监测方法和管制手段。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笔者参与了很多考试保障任务,在与违法人员的较量中,对违法人员使用无线电设备作弊的原理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思考,在此提出一些查处考试作弊信号的思路,供无线电管理同仁参考。目前的无线电作弊手段大致可分为两类:提供语音  相似文献   

6.
《中国无线电》2011,(6):14-15
近几年,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有组织的考试作弊的事件愈演愈烈,严重破坏了考试的公平公正,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天津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天津无委办”)按照国家要求和市领导的指示,积极参与各类考试的无线电保障工作,有效防范和打击了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的非法行为.多次受到市领导和相关党政机关的表扬,并得到广大市民的赞誉和支持。  相似文献   

7.
谭雁 《中国无线电》2012,(12):27+38
为保证国家考试的公平公正,2008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教育部、人社部等部门多次联合发文,要求做好防范和打击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工作。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按照相关文件要求,认真进行考场无线电监测,严密监测考场周边的电磁环境,对不明信号、涉嫌作弊的无线电信号及时予以定位和查找,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置。随着考试作弊现象越来越复杂,各种新的作弊手段、工具越来越多,防范和打击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工作涉及  相似文献   

8.
《中国无线电》2009,(4):77-77
3月29日,湖南省长沙市无线电管理处参加了长沙市人事局组织的2009年全国职称外语等级统一考试监考,对湖南民政学院、湖南商贸旅游学院等3个考点(考生7230人)进行了监测.共查处利用无线电设备作弊案件1起,干扰无线电作弊信号3起.现场抓获作弊人员2人.有力地打击了利用无线电设备作弊人员的嚣张气焰。  相似文献   

9.
2008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期间.佛山市三个考场首次开展了无线电监测安全保障工作.以防范和打击非法利用无线电通信技术进行考试作弊的违法活动。佛山市信息产业局应邀参加本次考试的无线电”监考”活动.经过认真组织和精心部署.于9月6日至7日两天的“监考”期间。全市调集了佛山市和禅城区、南海区无线电管理、监测人员十三人参加.调动移动监测车和机动车五辆及各类无线电监听监测设备20多部,  相似文献   

10.
2009年高考期间,潍坊无线电管理处(以下简称潍坊管理处)根据潍坊市政府和山东省无线电管理办公室的统一安排.积极配合市招生考试部门做好高考期间的无线电通信安全保障工作。在这次执行任务期间他们共发现不明信号6个,对其中的3个采取技术措施进行了强制性信号压制,对另外3个信号进行了跟踪监测。6月8日下午英语考试期间,他们将一不明信号锁定在一居民平房内,在公安部门的配合下.抓获非法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的涉案人员,并移交公安部门处理。  相似文献   

11.
6月7日至6月9日,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举行。为确保考试安全、平稳、顺利进行,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根据各省(区、市)招生考试机构提出的需求,与当地招生考试机构和公安机关协同配合,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严密监测考场周边的电磁环境.对考试作弊无线电信号及时予以定位和阻断,对发现组织集体舞弊的团伙或个人.配合公安部门进行了执法和查处,有效防范和打击了利用无线电设备在考试中作弊的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2.
胡传顺  高峰 《中国无线电》2011,(6):12-13,15
近年来.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行为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部无线电管理局的统一部署下,湖北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湖北省无委办”)将打击在考试中利用无线电设备作弊行为列为一项常规性工作,并将重要考试的无线电监管工作提升到政治任务的高度予以督促和落实,对重大考试考点开展专项无线电电磁环境监控.对重点防范区域和考点进行严密监测管制,采取有效处理手段.防范和打击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的作弊活动.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无线电设备的发展和普及,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的现象日益严重,危害了考试的公平、公正和广大考生的权益.本文针对这一现象,从多方面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防范作弊的方法,并进行了详细分析.随着无线电设备的发展和普及,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的现象日益严重,危害了考试的公平、公正和广大考生的权益.本文针对这一现象,从多方面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防范作弊的方法,并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现在只要到百度搜索“考试无线电作弊“,就能够查找到很多关于利用无线电技术进行考试作弊的新闻。从职称考试到四六级考试.甚至是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都有使用无线电技术进行考试作弊的.利用无线电技术进行考试作弊这一现象正蔓延到各类考试。  相似文献   

15.
夯实工作基础 防范考试作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全国高考期间,湖南省常德考区共设置19个考点,有考生35747人。为做好高考期间的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防范利用无线电设备作弊行为,常德市无线电管理处联合考务部门制定了《2011年全国高考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方案》,成立了高考安全保障领导小组,下设协调处置组、信号管制组、监测技术组3个工作小组,规范使用手机屏蔽器,严密监测考场周边的电磁环境,实时查找不明信号、阻断作弊信号,圆满完成了高考无线电安全保障任务。近几年来,常德市无线电管理处每年参加的各类国家大型考试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不下20次。  相似文献   

16.
《中国无线电》2012,(10):53-53
2012年9月8日~9日,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在山东省枣庄市职业学院如期进行。山东省无线电管理办公室枣庄管理处(以下简称"枣庄管理处")为防范和打击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行为,派出6名监测人员、两辆移动监测车,全程值守。共发现4个作弊信号,并全部查处,没收作弊设备5套(见图1),协助公安人员抓获作弊人员两名,圆满完成了医师资格考试无线电安全保障任务,得到了考试举办单位市卫生局和广大考生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无线电技术进行考试作弊的案件层出不穷,对各类重要考试进行无线电保障已成为各级无线电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首先对现有考试作弊无线电保障模式存在的不足作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的无线电监测考试保障网络解决方案,并通过实际保障案例证明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考试作弊古已有之,但今天不法分子利用无线电高科技手段作弊的行为日渐猖獗,给考试公平和社会正义带来严峻挑战。对此,我国各级无线电管理机构积极配合相关考务部门,利用无线电监测手段和无线电信号压制等技术手段,大力防范和打击利用无线电设备作弊的行为,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无线电管理机构在担负此项新赋予的社会责任中,亦发现了诸多问题和挑战。本专题的几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无线电考试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经验,并提出建议,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无线通信业的飞速发展,无线电技术已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保障。然而,由于利益的驱使.有些不法分子却干起了利用无线电技术进行考试作弊的勾当,从公务员考试到全国司法考试,从英语四六级到研究生入学考试,利用无线电进行考试作弊的行为日益猖獗。近年未,北京市无线电监测站一直承担着各类考试的防作弊无线电保障任务,也取得了不小成果,下面笔者介绍一起查找无线电考试作弊信号的案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短信发射机作弊案例分析与查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无线电技术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却有不法分子将无线电设备应用于考试作弊.严重影响了考试的公平公正。斩断无线电作弊者的黑手已成为无线电管理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通过对江西省首例查获的短信发射机作弊案例的剖析.对当前新型无线电作弊设备和技术的分析.探讨反无线电作弊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