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泉州市生产、销售的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卫生质量,为加强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随机抽取样品和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调查。结果 2009年共监测样品189份,总合格率为96.83%,其中妇女经期卫生用品的合格率为97.03%;尿布等排泄物卫生用品的合格率为100%;皮肤粘膜卫生用品的合格率为100%;其它卫生用品的合格率为94%。细菌总数超标率为1.58%;真菌总数超标率为2.12%;未检出大肠菌群及致病菌。结论泉州市生产、销售的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2.
泉州市卫生用品生产环境和产品消毒质量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我市卫生用品生产企业生产环境卫生状况和产品的卫生质量。方法:随机选择市辖60家卫生用品生产企业和7家经营单位进行现场卫生监测和产品抽检。结果:卫生用品生产企业生产环境消毒总合格率79.44%,生产车间空气合格率88.33%,工人手表面合格率59.33%,工作台面合格率96%,产品合格率92.50%。结论:我市卫生用品生产企业生产环境卫生消毒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须加强卫生监督管理,产品卫生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验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卫生用品合格率。方法:按GB15979-1995年卫生标准进行检测,结果:经检测,1996-2000年南昌市一次性卫生用品合格率逐步提高,不同卫生用品合格率有明显差异,不合格主要指标为真菌菌落数超标,结论,本地卫生用品合格率低于外地产品。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桂林市生产和销售的一次性卫生用品卫生质量。方法:采用212份一次性卫生用品进行微生物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样品总体合格率为90.6%,而餐巾纸的合格率仅为72.5%。结论:桂林市生产和销售的一次卫生用品存在质量隐患,必须加强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销售监督管理,提高产品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宁夏地区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厂家卫生状况。方法对宁夏地区19户次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企业生产环境卫生质量和产品消毒质量进行现场抽样调查和产品检验。结果区内19户次共检测样品327件,总合格率为81.65%;其中产品消毒合格率为98.61%,工作台表面合格率为98.59%,生产车间空气合格率94.74%,工作人员手合格率为97.87%;所有检测对象均未检出致病菌。结论本辖区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企业环境及工人手卫生质量存在不合格现象,产品消毒质量比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南宁市生产和销售的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卫生质量。方法按照《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进行采样、检测和评价。结果3年共计检测247份样品,合格234份,总合格率为94.7%,其中卫生护垫、纸餐具、纸尿裤合格率最高,达100.0%;纸巾、卷筒纸、卫生巾的合格率分别为94.2%,82.5%和98.2%。结论南宁市生产和销售的一次性卫生用品存在质量隐患,必须加强对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包装、运输、销售领域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市场上各类卫生用品不断创新,在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的同时,也带来卫生安全问题.目前市场上卫生用品夸大疾病治疗效果的情况比较突出.为了解四平市市场上所销售的抗(抑)菌类卫生用品的标签、说明书的状况,以便为加强对消毒产品的监督管理提供依据,维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笔者于2007年对四平市各药店销售的抗(抑)菌类卫生用品的产品标签、说明书状况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市餐饮业餐巾纸使用情况,为卫生监督执法提供依据,为规范餐饮单位使用餐巾纸提供技术指导。方法选择某市餐饮业3个档次的180家餐饮单位,抽取正在使用的餐巾纸和湿巾进行卫生检测,按照《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l 5979—2002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细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性化脓菌和真菌菌落总数。判定标准依据细菌总数≤200 cfu.g-1,真菌总数≤100 cfu.g-1,未检出大肠菌群和致病性化脓菌为合格,有一项指标超标即不合格。结果餐巾纸合格率为71.66%,细菌超标率17.22%,真菌超标率10.0%,致病菌率为1.11%,高档餐饮业合格率最高,低档餐饮业合格率最低。抽检的湿巾合格率仅为32.98%。细菌超标率30.85%,真菌超标率32.98%,致病菌超标率3.19%,高档餐饮业和中档餐饮业的湿巾合格率没有显著差异,湿巾的卫生问题应当引起重视。结论高档餐饮业餐巾纸合格率高于低档餐饮业、高档餐饮业和中档餐饮业湿巾的合格率没有明显差异,提示湿巾的问题可能主要存在于生产、流通、保存环节。建议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强对一次性卫生用品抽检,对不合格企业应限期进行整改或坚决取缔。  相似文献   

9.
蒋建章 《医学动物防制》2001,17(10):535-536
本文对市售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卫生质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经营者对产品的索证率较低;产品包装合格率低;批发部、大型商场、超市、个体商店销售的产品的合格率有显著差异,以个体商店的产品为最低。  相似文献   

10.
赵雪嫣 《宁夏医学杂志》2012,(10):1049-1050
目的对中卫市沙坡头生活用纸生产企业消毒效果进行检测分析。方法按照《一次性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 15979-2002)规定的方法和标准执行。结果 4年来共采集室内空气样品76份,合格68份,合格率89.5%;工作台44份,合格32份,合格率72.7%;工人手155份,合格122份,合格率78.7%。结论生活用纸生产企业室内空气、工作台、工人手合格率在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1.
1998—1999年淄博市开展了对生产、销售的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质量的监测,共检208个,送检合格率79.31%,抽检合格率58.68%,送检与抽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9.79 P<0.01)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二炮驻京3个门诊部消毒效果和污染状况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紫外线照射强度合格率42.86%,空气污染状况合格率100.00%,使用中消毒剂有效成分合格率83.33%,储存备用的消毒物品污染率25%,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消毒质量合格率85.71%,总评合格率为78.38%。提示:驻京医疗单位存在医源性感染隐患,应加强消毒和污染控制工作。讨论与建议:受检单位应重视和加强门诊消毒工作,严格落实消毒管理规定和技术操作规程,全面提高消毒工作质量,以控制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保障使用者身体健康,确保生产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方法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消毒产品检验技术规范,2007~2009年每年从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厂家随机抽检的样品。结果细菌总数、真菌总数超标,大肠菌、致病菌均未检出,物体表面和手卫生合格率较低。结论一次性卫生用品的生产厂家,应加强自身的卫生管理,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定期检测产品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0-2011年广州市海珠区公共场所卫生质量,为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和《公共场所用品卫生标准》,对2005—2011年全区6764间次各种类型的公共场所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监测空气样本14894宗,合格率71.90%,公共卫生用品38929宗,合格率96.36%。公共交通等候室空气的合格率最高96.15%,医院候诊室最低28.30%,各类公共场所监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8.71,P〈0.01)。风速的合格率最高99.59%,照度的合格率最低83.54%,不同监测项目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3.47,P〈0.1)。理发美容店的卫生用品合格率最高98.49%,文化娱乐场所卫生用品合格率最低8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58,P〈0.01);公共卫生用品大肠菌群的合格率最高97.99%,霉菌的合格率最低8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92,P〈0.01)。结论海珠区公共场所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应不断加强公共场所通风消毒保洁工作,保证公共场所卫生。  相似文献   

15.
曾祥光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5):1520-1521
本文分析了四会市区2001年至2003年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生产企业及部分商场销售的样品共68份进行微生物学招标监测.合格数59份,合格率为86.76%.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市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的卫生质量状况,加强对生产厂家及使用单位管理,保障广大病人的安全和利益。方法:调查外包装标识和卫生质量检验。外包装标识包括:卫生许可证、批准文号、厂名、厂址、使用说明、灭菌方法、有效期、生产日期等。质量检验分一次性医疗用品按GB15980—1995卫生标准规定进行检验,一次性卫生用品按GB15979—1995卫生标准规定检验。结果72份一次医疗用品合格率为79.17%,17份一次性卫生用品合格率58.82%。讨论:抽检的部分产品外包装标识不符合要求。微生物指标超标。个别医疗单位的采购人员消毒知识缺乏。建议: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严把质量关、进货关,加大监督监测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7.
四会市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微生物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四会市区 2 0 0 1年至 2 0 0 3年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生产企业及部分商场销售的样品共 6 8份进行微生物学招标监测。合格数 5 9份 ,合格率为 86 .76 %。  相似文献   

18.
周晓萍  席敏毅 《新疆医学》2011,41(4):125-126
本文从抽检卫生用品样品中的细菌菌落总数、真菌菌落总数,消毒剂是否达标,以及标签说明书是否符合规定等量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根据《2008年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涉及生活饮用水安全产品卫生重点监督检查计划》和《健康相关产品国家卫生监督抽检规定》要求,2008年4月~6月,我们对乌鲁木齐市、昌吉州的消毒产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包括各大商场超市、批发市场、经销部、药店、医院、诊所及生产单位)的消毒剂及卫生用品进行了抽检,通过抽检了解这些地区消毒剂和卫生用品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等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抽检的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消毒剂、隐型眼镜护理液等消毒产品开展卫生质量的检测与评价,结果抽检的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58个品种,卫生质量符合要求56个品种(96.55%);4类16个品种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总合格率为87.5%;13个品种隐型眼镜护理液均未检出需氧菌、厌氧菌、霉菌。不合格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真菌指标超标,含氯消毒剂、戊二醛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不符合要求居多,提示应加强消毒产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督。  相似文献   

20.
卫生部近日通报今年面巾纸,湿巾,卫生巾,纸尿裤和尿垫等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监督抽检情况,除卫生中合格率达到100%外,其余产品均存在2%到11%的不合格率。不合格原因主要是细菌总数超标。卫生部要求,餐饮业,宾馆和医院等一次性卫生用品使用单位应加强对进货来源和渠道的把关,严格索证制度,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大监督抽检频次和执法力度,督促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加强自身管理,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