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化即文化。文化是人与动物的分水岭,也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特征和标志;文化力的高低,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个体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重视文化和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落实“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
士族·文化·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日渐边缘化,士族"经明行修"的文化教养遂转化为玄学的"风度"及对文艺的爱好,使之成为士族的行为模式。士族要维系文化世家的地位,就必须随着文化之演变而演变,而文化以士族为载体,就必然打上士族的印记,其中文学又与文化作同构运动,由是形成士族、文化、文学三者的生态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严谨的学术态度研究、确立和建设“3.15文化”,对进一步提升当今中国的消费者维权运动的档次和水平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意义,但当今流行的、具有传统研究色彩的“文化”定义,并不适合于研究、确立和建设“3.15文化”;通过对文化概念进行概括的分析,提出了新的“文化”定义,并由之出发,对“3.15文化”存在的必要性、基本特征和发挥作用的方式,进行了基础性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土建筑文化与异质建筑文化的交织是形成今天日本建筑业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重要分析了这一交织过程的特点,层次以及形成这一交织的原因,最后通过中日对比,提出日本建筑文化的发展对中国建筑界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作为建构男女两性平权的社会关系的社会建制,女性媒介已成为当今社会一种十分重要的传播现象与文化现象,关于其生存态势与社会功能的学理思考理应成为当今传播与文化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以传播社会学理论为阐释框架,采取文化研究、女性主义的分析视角,从男权文化传统、市场经济利益、传者性别意识等社会结构层面入手,有助于我们深入挖掘阻碍女性媒介社会理想实现的现实社会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6.
习语是一个民族历史、风谷和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具有丰富的文化蕴涵。英汉两个民族习语的文化重合、文化差异和文化陷阱使相关英汉习语之间相应地呈现出基本对应、半对应和根本不对应三种语义关系。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70年代以莱,“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推动了统希型行政文化和管理型行政文化向服务型行政文化的转变。作为一种新型行政文化,服务型行政文化表现出民本位、有限性、责任性、高效性、参与性等特征。在我国构建服务型行政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的途径应当是对我国现阶段行政文化中的三部分内容分别进行合理扬弃,使其有益成分和先进性特征实现内在整合。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反复强调西部大开发要有新思路.新思路从何而来?新思路能否被深刻地理解和接受并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关键在于新的人.西部人是西部大开发的主体和客体.而人是生活于一定文化中的人,新人要从西部文化的改革与创新开始.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水经注》中的“成纪水”和“成纪县”记载的研究,运用大量历史文献资料,探究了古成纪县治地理的变迁及其原因,论证了伏羲文化的起源地与古成纪的关系,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甘肃地方历史文化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深入理解学校本质的内涵值得研究。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分别从学校文化的关系、学校是学校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及在校长、教师、学生互动发展中构建学校文化共同体三方面论述了学校是校长、教师、学生互动的文化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人类在创建人工自然的过程中,由于过度地开发、利用自然,产生了超额熵增,自然环境本身提供的负熵却不足以抵消与平衡,从而引起了生态危机。本文试图运用熵理论来解读这一现象,认为人类在积极寻找诸如“能源负熵”、“科技负熵”的同时,更应该在认识系统中引进“文化负熵”———生态文化来指导、规范人类的实践活动,促进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和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今日南国》2010,(5):25-25
合浦汉代古墓群位于合浦县廉州镇东南3公里处,为汉代古墓群,约有1000座以上,是广西最大的古墓群。古墓群分土坑墓和砖坑墓两类,陪葬器物丰富,近年出土的文物有铜凤灯、铜屋、玛瑙、琥珀及陶器等1000多件。这些文物对研究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中国人民同东南亚各国人民的贸易关系、友好往来,提供了实物史料。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绍兴”海峡两岸大禹文化研讨会于2008年4月中旬在绍兴饭店举行,来自大陆及台湾地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大禹文化的影响及现实意义、先秦时期两岸文化交流和越文化研究等议题提交了一批有学术价值的论文。此次会议对大禹文化、越文化研究的深入和海峡两岸文化的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相当复杂的概念,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但是由于文化只能学而知之,所以决定了文化与教育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正是教育与人,使人类文化得以传递、保存和延续.本文从文化与教育、教育与人、文化与人三个方面,分析了文化、教育和人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对社会的演变与人的发展过程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大学城·大学文化·人文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城建设是适应高等教育迅速走向大众化的一个重要措施。建设大学城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然而大学是不可能速生的,必须综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以及现有高等院校的规模等具体情况来长远规划,应该适当减弱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大学自身的主动性,这样才能保证大学城建设能够把服务高等教育发展放在优先地位,而不是本末倒置的价值追逐。大学文化的积淀是长期的、历史的,而且对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这是大学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创造相似性的隐喻·文化·教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隐喻可以分为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和创造相似性的隐喻,后者具有更重要的认知价值。文化背景知识与民族特定思维方式关系密切,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是理解隐喻的关键。在外语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鼓励学生在正确掌握目标语文化中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的同时,使用创造相似性的隐喻。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语言学视角看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语言人类学家加利·帕尔默认为认知语言学可以直接应用于语言与文化的研究,并将其与美国语言人类学的三大传统结合起来,创立了以意象为核心概念的文化语言学,研究意象、语言、文化之间的关系.中国古典诗词中含有丰富的意象,并且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本文拟从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分析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四个英译本,探讨如何适当转换意象以表达深层次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梧桐、凤凰、女皇3者的生态历史文化象征与浸润相融情况,指出梧桐蕴涵的女皇武则天历史文化的复合象征意义及其生态价值。从神学看,梧桐栖凤意象是借助于梧桐表现出来的神话传说;凤与龙并行,凤代表杰出女性,女皇武则天为凤凰化身,而作为神鸟的凤凰专栖于作为神树的梧桐树,梧桐象征女皇的龙生凤身。从佛学看,梧桐之所以具有中国佛教圣树意象是因为其与菩提树有许多相似之处,梧桐在历史上适应了当地气候,历代在佛教寺庙广泛种植因而代替了菩提树;凤凰也是佛鸟,女皇武则天为弥勒佛转世,梧桐象征着女皇佛身。从森林文化看,历代园林种植及诗文创作借助梧桐表现出具有主观情意的审美文化:梧桐的爱情喻象象征女皇武则天的人性情感;梧桐的孤高意象象征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王身;梧桐叶落秋至象征武则天去帝称后;桐凤高洁与梧桐的凄苦、悲伤等丰富的审美文化意蕴女皇武则天1 300多年来被人评说。同时,桐凤意象亦有其深刻的生态价值:在人的精神观念中,梧桐栖凤象征着人类的和谐文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加深森林文化方面的女皇文化研究,以桐凤为喻,可打造森林文化创意园区,创建森林文化城市。  相似文献   

19.
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重要的事件。洋务派的洋务思想是从儒家经世思潮中发展而来,它表现出传统文化中的活力因素。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传播自然科学知识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自然科学知识直接渗透到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思想,使他们的维新变法思想赋予了现代意义。引进自然科学的主要途径是清政府办的翻译机构及教会人士办的出版机构。不论是官办还是教会办,传教士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20.
竹子、铜鼓、虎龙及其生长、盛行之地与广西那坡彝族先民生息密切相关。其优美动人的传说对后世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是当地一种非物质与口头文化载体。圣洁的竹子,是彝族人民生存、生活的精神支柱;神秘的铜鼓,是彝族人民奋发向前的鼓动力量;源远流长的招魂礼,记载着彝族人民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巍峨的虎龙山,深深地印下当地彝族先民漫漫迁徙的脚印。研究竹子、鼓乐、招魂礼仪、虎龙山及其在广西那坡彝族地区特殊关系,挖掘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抢救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