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赖宁 《四川医学》2011,32(10):1573-1575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效果。方法入选的9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观察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效果。结果 PKRP术后IPSS、QOL、MFR、RUV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变。且PKRP术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98例,其中49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P),设为观察组;另外49例行前列腺电切术(TURP),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3h Na+水平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观察组IPSS、QOL评分较对照组低,Qmax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与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40例,设立为A组,另选择同期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40例,设立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两组患者术前术后IPSS、QOL、Qmax、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A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术后IPSS评分、QOL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A组患者术后IPSS评分、QOL评分分别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Qmax术后均显著高于术前,且A组患者Qmax术后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较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更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TURP组和PKRP组各40例,TURP组患者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PKRP组患者采取双极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比较PKRP组各观察指标均优于TURP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对IPSS、QOL、RUV、Qmax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PKRP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TURP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比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朱蜀侠  王宇 《四川医学》2014,(7):776-778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5例BPH 患者平均分为2组,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32例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33例,对两组术前及术后随访3个月时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等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的 Qmax、PVR、IPSS、QOL 较术前均有改善(P 〈0.05);两组在 IPSS、QOL评分、Qmax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的近期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似,可作为手术治疗 BPH 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6.
T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11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腔内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腔内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10例,术后观察临床症状、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QOL、Qmax的变化隋况。结果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QOL、Qmax比较均有明显的改善,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可较快地减轻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7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76例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手术时间40~120min,平均(65±15.5)min;切除前列腺组织30~75 g,平均(40.55±5.4)g;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RUV)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术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危前列腺增生症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在医院2014年7月到2015年2月期间诊治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中抽取76例作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n=38)采取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对照组(n=38)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是13.16%,治疗后半年的IPSS评分是(2.02±0.71)分;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6.32%,治疗后半年的IPSS评分是(4.67±1.16)分;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后半年的IPSS评分的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危前列腺增生症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且可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前列腺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电切术常规操作治疗,观察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切术治疗,对比2组围术期一般指标及术后3个月的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冲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切除质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2组术后IPSS评分降低、Qmax升高、QOL评分降低及RUV降低,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腔内剜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症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钟喜廷 《中外医疗》2014,(16):14-16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该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2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37例)和对照组(63例),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PKRP)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IPSS、QOL、MFR及RUV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性高、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transurethral plasma kinetic resection of prostate,PKRP)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2例行TURP,治疗组48例行PKRP,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症状改善评分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术后IPSS、QOL、Q-max均优于术前(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PKRP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采用PKRP治疗BPH226例。结果:手术时间35~190(65±43)min,术中出血少,无电切综合征(TURS)和闭孔神经反射发生。术后随访6~12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23.7±6.2)分降至(14.2±5.8)分,生活质量评分(QOL)由(4.2±0.8)分降至(1.5±0.2)分,剩余尿量(RuV)由(98±81)ml减少至(16±8)ml。尿道外1:2狭窄3例,无后尿道狭窄及永久性尿失禁等并发症。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是一种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适应证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钧 《基层医学论坛》2013,(28):3688-3690
目的观察微创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2组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冲洗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AL)及残余尿量(PV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66%,对照组为24.53%,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创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是一种更安全、更有效的手术方式,尤其适合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孙菊元  林思进  殷波  刘刚 《海南医学》2014,(14):2045-2047
目的:探讨高危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高危前列腺增生的1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观察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切除术(TUPKVP)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前列腺切除重量,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的IPSS评分、QOL评分、Qmax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腺体切除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IPSS和QOL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尿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无电切综合征、继发性出血、尿道狭窄、尿失禁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TUPKVP临床疗效显著,手术安全性高,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双极等离子电切术(PKRP)与普通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指标进行比较,探讨两种术式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10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其中48例行前列腺经尿道PKRP,58例行前列腺经尿道TURP,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两组术前与术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及最大尿流率(Qmax)。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无一例中转为开放手术;与TURP组比较,PKRP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KRP组无一例发生前列腺包膜穿孔,TURP组有2例发生包膜穿孔;两组患者术后IPSS、QOL、Qmax均较术前好转。结论虽然PKRP与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手术疗效相似,但PKRP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分析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与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实施HoLEP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TUVP治疗。观察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生活质量评分(QOL)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和膀胱冲洗时间,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HoLEP可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和膀胱冲洗时间,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临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PKRP治疗,对照组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除前列腺组织量相似(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PVR)和最大尿流率(Qmax)均较术前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结论 PKRP治疗BPH疗效好,并发症轻,是目前治疗BPH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