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学化学的人,往往不易掌握“克原子’和“克分子”这两个概念,遇到这方面的计算时容易搞错,教师反复讲授,同学反复学习,的确浪费不少时间。因此,如何讲好“克原子”和“克分子”的概念是值得研究的。我在教学中也和李老师一样,曾遇到同学提出类似的问题(为什么任何元素的1克原子中都含有6.023×10~(23)个原子?为什么1克原子中含有6.023×10~(23)个原子,1克分子中也含有6.023×10~(23)个分  相似文献   

2.
1955年9月号“化学通报”上刊載了琴仿同志的“初中化学‘化学反应、原子、元素符号及分子式’的教学”一文,今对其中元素一节的敬法,提出我的意見,並希同志们指正。原文:(?)……“元素、單質、原子”三个名称,在初中教学中常觉得难於区别,我們可以这样的認識:“元素”是原子的种类名,“單質”是能存在的实际物質,“原子”是組成这种物質分子的微粒。例如:一种元素叫做硫,它可能有斜方硫、單斜硫及彈性硫三种單質,这种不同的單質是因硫元素的原子結合成不同的分子  相似文献   

3.
我曾先后见到“化学通报”1955年9月号刊载了琴仿同志关于“初中化学‘化学反应、原子、元素符号及分子式’的教学”一文以及1956年9月号李同志对这文的意见和他的教法之后,今特提出我的一点短见,希望同志们指正.在琴仿同志一文中对元素与单质的区别,以硫及碳这两种元素来说明同种元素可组成几种不同的单质,使学生对元素与单质两概念的区别有进一步的认识,当然在科学性上是可以说明问题,但我感觉到对刚开始学习化学的初中学生来说,是不大符合量力性原  相似文献   

4.
本刊六月号的初级栏中,我们已经讨论了物质的分类,现在我们来谈一下化学上几个关于量的基本定律和概念,为了叙述方便起见,我们也许要再涉及一些原子分子等名词,同时为了同志们对化学发展的情况和各个概念有更明确的了解,这篇东西大致上是按照化学发展的次序来谈的。  相似文献   

5.
曹洪昌 《化学教育》2003,24(5):23-25
在化学教学中 ,我们往往重视课堂教学 ,却忽视作业评语 ,翻开学生的作业本 ,看到的多是简单的“√”与“×” ,再加个日期 ,至多是一个“好”或“认真” ,几乎没有评语。这种方式太呆板、生硬 ,毫无生气 ,学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为什么会出错 ,应如何避免出错。有些学生上次作业中的红“×”还没有搞懂 ,下次作业中又出现了红“×” ,问题日积月累。长此以往 ,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也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只能导致学生对化学作业缺乏激情 ,应付差事 ,或害怕做化学作业 ,甚至会产生厌恶化学、拒绝学化学的情况出现。许多化学…  相似文献   

6.
“克原子”、“克分子”是一般学生中容易弄混的概念,不单是克原子和克分子互相混淆(如有同学问一克分子里有6.023×10~(23)个分子为什么一克原子里也有6.023×10~(23)个原子?);克分子和分子、克原子和原子之间也互相混淆(如有同学回答一克分子的氧气里有多少个氧分子时说有一个氧分子;回答一个克原子氢气里有多少个氢原子时说有一个氢原子);不少的同学以为克原子就是一克的原子,克分子就是一克的分子。这样,每一章的习题中只要关涉到克分子克原子的问  相似文献   

7.
“原子量是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的平均质量对碳~(12)同位素一个原子的质量的1/12之比。所谓一个原子的平均质量,是对一种元素含有多种同位素说的,可按这些同位素的原子质量和丰度而计算。我们采用了化学上常用译名“同位素”,它在这里和“核素”(nuclide)一词可以通用。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一年级“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这一章教学中,“克原子、克分子”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同时又比较抽象。如果我们不能抓住关键问题进行教学,学生就很难接受。即便当时能听懂,以后在实际应用中,还会发生问题。例如过去有的学生把“1克原子氧”当成是1克重的氧原子:认为32克氧和2克氢中含有不同数目的分子。这就说明概念掌握的不够牢固。在这一次讲授时,经过对教材进一步的分析,以及教学的实践,体会到在“克原子、克分子”的教学中,必须抓住两个关键问题。一、使学生树立清楚明确的“克原子”(克  相似文献   

9.
新教材中有关"讨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国建 《化学教育》2002,23(1):17-19
将“讨论”列为新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科书 (实验修订本·必修 )的构成成分 ,是中学教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 ,实施开放性化学教育教学 ,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方面。可见 ,只有领会“讨论”的编写意图 ,明确其功能 ,才能落实“讨论”这一重要环节。1 关于“讨论”的特点纵观新教材 (以第一册教科书中的内容举例说明 )中的“讨论”内容 ,其设置从总体上具有以下特点 :1 1 “新课引入型”讨论在第一节 :氧族元素 (p12 5 )中的“讨论” ,共设置3个小问题 :①根据图 6— 1和表 6— 1分析 ,氧族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电子层…  相似文献   

10.
王丽萍  杜新贞  魏艳玲 《化学教育》2006,27(12):38-39,56
甘肃省“专升本”传统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学员学科专业理论水平,但其前提往往是弱化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学技能的培养。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化学“专升本”教育的课程结构和培养模式均需进行调整和改革。通过在化学“专升本”学员中进行对化学新课程的宏观认识、内容了解、理论需求及技能了解和需求等几方面的调查和分析表明,新时期甘肃省化学“专升本”教育中加强并开设化学新课程理论和技能类课程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学员的具体需求主要表现在化学新课程基本理念等10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过去一直采用化学光谱法测定纯铟中杂质,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但需要预萃取分离和富集,手续繁杂而且有机试剂对人体有害。目前改用无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纯铟中痕量铁和铜,方法简便可靠,结果满意。铁和铜的绝对灵敏度分别为2×10~(-11)和3×10~(-11)克。  相似文献   

12.
本章的演示实验,着重说明分解、化合、置换等三种化学反应,并通过演示树立学生对“原子”、“单质”、“化台的”、“元素”的概念。因此在给学生分析每个演示时,都应把原子、单质、化合物等名词和具体演示的物质联系起来。例如通过氧化汞分解的演示应联系地指出:“汞由同种微粒——汞原子——组成;氧由同种微粒——氧原子——组成;但氧原子和汞原子不同,汞原子和氧原子是不同种类的原子。”接着可以指出:“氧化汞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氧原子和汞原子),而氧分子是由同种原  相似文献   

13.
姚加  彭笑刚 《大学化学》2020,35(3):120-127
化学的核心是基于原子分子的图像认识世界、创造物质,化学教育需要培养学生掌握相应的思维方式。在物理化学类课程建设中,浙江大学化学系尝试把宏观化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即热力学理论建立在原子分子水平上。具体地是先简述量子化学对单个原子、分子能级结构的处理,然后利用统计热力学的基本原理,从这些量子化的能级导出宏观系统的三个基石性概念(能量、熵、温度)和一条基本定律(熵增加原理),从而建立分子图像的热力学。在教学实践中,强调直接从原子分子层面切入、弱化热机理论、理论与实验结果直接关联。在本文中,我们通过几个教学实例来分享我们的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14.
关于“克分子”的讲解,一般是这样的顺序,先说明“克分子是用克做单位来表示的物质的一定的量,在数值上等于它的分子量”然后再证明“各种物质一克分子里含同数的分子”,这个讲解顺序,是很多同志采用着的,教科书上也是这样。我却采取了另外的讲解顺序,或者叫相反的路线,我首先向学生说明的是:所谓“克分子”,就是“6.023×10~(23)个分子”,一个克分子的水就是6.023×10~(23)个水分子,一克分子可以说是6.023×10~(23)个分子的简称,然后指出:一克分子某物质的重量,正好等于该物质分子量的克数。我认为,从教学法的角度来看,我采取的讲解路线更优越些,主要理由有二:1.教员讲课,必须把主要的本质的教给学生,一克分子的任何物质,重量各不相同,然而,它们都含有  相似文献   

15.
初中化学义务教育教材第二章教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康贤 《化学教育》1997,18(2):19-20
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第二章“分子和原子”,属于初中化学的基础理论,也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分子、原子、元素等重要化学概念在本章同时出现,这些概念微观、抽象,对化学知识准备不足的初中学生来说,在理解上存在着很大困难。要教好本章,必须根据教材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关于元素化合价,电离,电解等概念,以及原子,离子,分子间关系的阐明,过去我们在几次教学过程中都会碰到了一些困难;如果把这些概念,只作罗列式直叙地讲解,是不易使学生接受和理会的,反使感到枯燥和强记,今天高中化学课本第一章增加了“初步认识原子结构,从而获得关於正负化合价新知识”的内容,可以解决了化合价不会只是一种表明元素化合能力的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而且也解决了学生对缮写化合物的正确分子式和结构式的困难,这样的教材编排顺序是很确当的。最  相似文献   

17.
·甲壳素———“第六生命要素”·有机化学反应过程中猝灭剂的选择·教学情境中的化学教学系统结构探析·再谈内容目标与过程目标的融合统一  ———当今课改应予特别关注的问题·“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研究性教学初探·高一学生自主性学习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关于高中化学新教材中反应热问题的探讨·共价键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2003年第9期要目  相似文献   

18.
野核桃壳中元素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法测定了野核桃壳中的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野核桃壳中含S、Ca、K、Na、Mg、P、Fe、Mn、Se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且S含量特别高。有害元素Pb未检出,As含量为0.81×10-6,Hg含量为1.30×10-6。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分析讲分子论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导出原子论,而全部化学变化又是以“原子”为基础的,很显然本章是全书开始的最重要的一章。所以教学大纲中指示说:“初中全部化学课程是以原子—分子论为基础的。”前一章中曾经提到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这两个概念,并通过分子论将物理现象加以充分说明,因此,本章就紧接着研究化学现象。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研究分解反应,这不单是为了便於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区别出:在物理现象中,由於物质分子运动形式不同呈扩散、蒸发和凝固等现象但并不变成别种物质;而在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分裂,由於原子的重新组合和排列而变成新的物  相似文献   

20.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及初级中学化学课本上说:“原子很小,而原子核更小,它的半径约是原子的万分之一,它的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这句话中的二个比值是怎样得来的呢?本文根据有关知识,从理论上给出其推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