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由首钢矿业公司烧结厂和北京钢铁研究总院联合开发的“小球团烧结新技术”是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填补了我国大型烧结机应用小球团烧结技术的空白。该项技术对传统的烧结生产工艺进行了技术改造 ,年经济效益达到 3 0 0 0万元。以强化混合制粒、燃料分加、提高混合料温度为主要特征的小球团烧结工艺 ,经完善及创新 ,在首钢矿业公司烧结厂的生产中 ,改善了成品矿的质量 ,降低了材料消耗 ,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据统计 ,电耗降低 10 k Wh/t以上 ,燃料降低 8kg/t以上 ,烧结机利用系数提高 10 %以上首钢矿业公司小球团烧结技术效益好@黎…  相似文献   

2.
开辟除尘灰利用和环保新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首钢矿业公司烧结厂与中国冶金矿业总公司北京金发工贸公司、北京科技大学联合研究科学回收利用除尘灰资源的新工艺,效益颇佳,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红土镍矿烧结生产中,为了实现资源综合利用,配料过程常常会加入烧结除尘灰、高炉重力灰、细粒返矿等物料;然而,该部分物料由于制粒性差,易对料层透气性和烧结性能产生不良影响。为了改善料层透气性,同时达到提高烧结性能的目的,对烧结除尘灰、高炉重力灰及细粒返矿等物料进行了分流制粒。另外,为防止制粒小球发生欠烧,对分流制粒物料进行了燃料分加。通过烧结杯试验,研究了分流制粒协同燃料分加对料层透气性及烧结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和金相显微镜对烧结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分析,揭示了强化红土镍矿烧结性能的相关机理。结果表明,与基准相比,分流制粒协同燃料分加30%时,混合料的平均粒度由4.18 mm提高到5.99 mm,料层透气性指数由0.233 提高到0.482;同时,烧结性能大幅提高,烧结成品率由68.69 %提高到79.37%,转鼓强度由51.73%提高到60.82%,垂直烧结速度由24.44 mm/min提高到33.48 mm/min,利用系数由0.77 t/(m2·h)提高到0.99 t/(m2·h),固体燃耗由147.10 kg/t下降到130.29 kg/t。工艺矿物学表明,与基准期相比,分流制粒烧结矿的孔洞和裂纹大量减少,微观结构更加致密;同时,烧结矿主要固相铁尖晶石与液相之间润湿程度提高,针状和交织状SFCA增多,因此烧结矿固结条件大幅改善。  相似文献   

4.
为了拓宽首钢烧结用料,达到优化烧结原料结构和降低能耗的目的,根据南非矿粉的物相和理化特性,按不同比例配加南非矿粉进行了烧结杯试验和工业试验,得出了适宜的工艺参数和生产指标,为首钢烧结厂进一步优化配料,改善烧结矿质量,降低烧结能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就首钢矿业公司烧结厂进行的配加马萨杰矿粉烧结的实验室试验、工业试验和工业生产情况进行了系统介绍。在矿业公司烧结生产条件下,通过合理配矿和采用强化烧结技术,可以克服该矿铁低硅高和结晶水高的不足,使生产保持稳定,且烧结矿质量能够满足高炉需要。  相似文献   

6.
首钢矿业公司和北京钢铁研究总院联合开发的小球团烧结给首钢矿业公司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目前这项技术成果通过了鉴定。首钢矿业公司先后投入260多万元资金,进行了混合机加雾化水及蒸锅、布料刮刀、燃料分加等工艺技术改造,使小球团烧结工艺流程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产量上升、消耗下降、质量提高、环境改善的显著效果.矿业公司烧结生产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仅降煤耗和电耗两项每年就获效益3200万元。专家认为,首钢矿业公司采用小球团烧结新技术在细精矿配比95%的条件下提高了烧结矿产量、强度及还原性,降低了燃料消耗,在不增加大…  相似文献   

7.
尹雄峰 《山东冶金》2002,24(Z1):97-98
济钢第一烧结厂将干熄焦除尘焦灰用于烧结生产。实践证明 :焦灰可在烧结生产中取代部分焦粉或无烟煤 ,对生产影响不大 ,消化了内部废弃资源 ,年降低烧结矿成本 5 6万元  相似文献   

8.
首钢矿业公司烧结厂采用“磁性乳化”的高新技术,提高烧结矿生产过程中的重油雾化效果,重油消耗降低了19.33%。  相似文献   

9.
巴西细精矿用于烧结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富全 《烧结球团》2000,25(3):45-47
介绍了首钢烧结厂为提高烧结矿品位,降低高炉渣比,所进行的配用巴西高品位精矿烧结的情况。生产实践表明,配用巴西精矿不但可以提高烧结矿品位,而且还可降低烧结原料成本。  相似文献   

10.
混料圆筒强化制粒和燃熔分加技术的实验室试验研究,为二烧工艺改造提供了技术方案和参数。二烧实施新工艺后,烧结料的烧结性能较佳,料层的透气性好,利用系数提高,酸性半球烧结矿的FeO含量降低,质量和冶金性能较低碱度烧结矿有根本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三钢烧结厂在原烧结混合料准备系统上增加8个造球盘及配套设施,形成了小球团烧结生产的新工艺。采用新工艺后,提高了烧结机的利用系数,减少了固体燃耗,改善了烧结矿的质量。高炉使用小球团烧结矿进行冶炼,取得了增产节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评价铁矿粉的烧结混匀制粒效果,改善烧结矿质量,对铁矿粉制粒粘结特性进行研究。将首钢京唐烧结所使用的富矿粉配制成不同的混合物料浆体,使用流变仪对混合物料浆体的屈服剪应力进行测量,根据屈服剪应力值对首钢京唐14种矿粉的制粒粘结特性进行分类及排序,采用烧结矿粉制粒粘结特性指标评价方法,结合配矿资源特点,进行优化配矿结构烧结杯试验和生产应用。结果表明:14种富矿粉可分为高粘结矿粉、中高粘结矿粉、中低粘结矿粉以及低粘结矿粉4类,其粘结特性从大到小的大致排序:赤铁矿半赤铁矿半褐铁矿褐铁矿;采用制粒粘结特性进行配矿结构优化后,烧结混合料平均粒径改善0.5 mm,返矿率降低0.78%,烧结矿0~10 mm粒级占比降低0.46%,转鼓强度提高0.19%,烧结矿质量得到不同程度地改善。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烧结矿的强度和产量 ,莱钢烧结厂强化制粒工程 ,新增圆筒造球机等设备 ,并采用外滚焦粉工艺 ,从而改善了烧结料粒度 ,提高了烧结矿料层的透气性 ,增加了烧结机台车上辅料厚度 ,产量提高 1.5 % ,直接经济效益 761.73万元 /a。  相似文献   

14.
烧结矿中的氯元素含量对高炉氯元素负荷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烧结过程中氯元素的来源和分配去向可以为降低烧结矿中的氯元素含量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数据采集和现场取样分析,对唐钢烧结工艺过程中氯元素平衡进行研究后发现:烧结工艺使用的所有原燃料都含有氯元素,含铁物料是烧结过程氯元素负荷最主要的来源,其次是返矿和炉尘;烧结工艺过程中的氯元素大部分被烧结矿带走,机头除尘灰和机尾除尘灰带走氯元素的比例也比较高.适当提高本地铁矿石的比例,限制返矿和炉尘在烧结混匀料中的配比,可以有效降低烧结工艺过程的氯元素负荷.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湘钢烧结厂近几年通过抓原料管理、电子秤改造、配加生石灰、采用小球烧结工艺 ,优化烧结配料等措施 ,使烧结矿质量明显改善 ,从 1998~ 2 0 0 1年烧结矿合格率提高 3 2 % ,转古强度提高 3 .2 % .高炉使用该烧结矿后 ,利用系数提高 1.114t/ (m3·d) ,焦比下降 2 12 .6kg/t.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各种烧结制粒工艺及其发展,并对各制粒工艺进行了比较,重点阐述了基于原料性质的分层制粒工艺。应用传统的烧结制粒工艺处理多孔铁矿石,烧结利用系数、烧结矿冷强度和还原性都下降。而试验应用基于原料性质的分层制粒工艺,不但可以减少烧结矿过熔,而且液相流动性也得到改善,烧结料层的透气性增加,烧结利用系数及烧结矿的强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济钢第二烧结厂为降低烧结能耗,在烧结生产中采取了配用冶金废料,用轻烧白云石代替生石灰,有用低温烧结新工艺、使用新原料场二次料场的混匀料。改变除尘灰放灰方式,稳定生产及操作等一系列措施,使烧结工序能耗逐年逐渐,达到72kg标煤/t。  相似文献   

18.
陈润峰 《山西冶金》2010,33(4):16-17,39
首钢长钢公司烧结厂进行了用生菱镁石粉作为含镁熔剂来烧结的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绕结使用生菱镁石粉后,烧结矿转鼓指数、绕结利用系数明显提高;高炉炉渣流动性改善,炉渣碱度降低,铁水Si含量降低,有利用高炉燃料消耗的降低。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天津天钢联合特钢有限公司烧结厂、炼铁厂生产现状,烧结厂与炼铁厂产能存在不匹配,烧结矿产量缺口较大。本文从优化烧结配矿及熔剂结构、提高混合料温度、烧结机漏风治理、提高烧结料层厚度、稳定混合料水碳含量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开展工艺优化与技术创新,提高了烧结矿产量、改善了烧结矿质量,降低了固体燃料消耗,保障了高炉烧结矿的供应。  相似文献   

20.
首钢矿业公司烧结厂采用 6× 10 8m2 机上冷却型烧结机 ,日产烧结矿 1 5万t。对矿业公司来说 ,选矿厂选出铁粉的质量和烧结厂对其烧结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矿业公司的经济效益。烧结炉对铁粉烧结的好坏主要与炉温有关 ,影响炉温和炉火质量的主要因素与燃油有关 ,燃油量大 ,炉温高 ,将导致烧结料液化 ,料体的透气性恶化 ,生产效率和烧结矿的质量都会降低。同时还会影响链条的寿命或造成损坏。喷油量少 ,炉温低 ,又容易“跑生料” ,造成大量次品。因此 ,给油量能否合理控制 ,成为制约烧结生产和经济效益的重大问题。在 1998年以前先后用过几种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