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癌组织及全血DNAp16基因甲基化,并探讨其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新鲜的胃癌组织及血液标本4 4例,胃溃疡等胃部良性疾病患者标本2 0例。采用甲基特异性PCR(MSP)技术分别检测肿瘤组织DNA和全血DNA中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结果:38.6 % (17/ 4 4 )胃癌组织出现p16基因甲基化,出现甲基化组织对应的血液标本中88.2 % (15 / 17)出现p16基因甲基化。胃溃疡等胃部良性疾病患者标本中未发现甲基化。肿瘤组织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状况与全血中出现p16基因甲基化关系密切(P<0 .0 1)。结论:胃癌组织及血液标本中p16基因甲基化的检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血浆DNA中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肺部实体瘤良、恶性的关系,确定血浆中APC基因甲基化检测对早期肺癌诊断的意义.方法 以92例CT检查发现肺部实体瘤(直径≤2 cm),并在CT引导下行肺部穿刺患者和23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血浆样本,利用磁珠法提取DNA,行亚硫酸氢盐化学修饰后,采用针对APC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引物和探针,以荧光定量MSP法(TaqMan探针)检测APC基因的甲基化.结果 92例肺部实体瘤患者经病理诊断,有58例确诊为肺癌、31例为肺部良性疾病、3例未明确诊断.58例肺癌患者中有11例(19%)测出AP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31例肺部良性疾病、3例未明确诊断和23例健康对照组均为阴性.结论 检测血浆DNA中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有助于早期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因T-钙黏蛋白(CDH13)在40例癌组织,40例的癌旁组织标本和非肺癌良性肺切除组织标本15例作为对照的表达的临床意义,进一步研究其基因异常甲基化与肺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特异性甲基化PCR(MSP)检测该基因在肺癌组织中异常甲基化的水平。结果 1.在肺癌组织中CDH13基因甲基化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非肺癌良性肺切除组织,甲基化率分别为32.5%、7.5%、6.7%,有统计学意义(P<0.05)。2.CDH13基因异常甲基化和CDH13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性(r=-0.520).3.CDH13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阳性率在肺癌组织中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非肺癌良性肺切除组织,CDH13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导致了CDH13的表达下调。结论在肺癌组织中CDH13基因异常甲基化率明显升高且有临床诊断意义,CDH13基因在癌组织中的异常甲基化水平将有望成为肺癌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和血浆p16基因甲基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其肺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和外周血血浆p16基因的甲基化,并对12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样品进行p16基因甲基化检测,各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肺癌组织p16基因甲基化率44.2%,高于癌旁组织的11.7%(P0.0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样品中p16基因甲基化检测率为32.5%,对照组血浆未检测到p16基因甲基化(P0.01);肺癌患者血浆样品与癌组织p16基因甲基化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者血浆样品与癌旁组织p16基因甲基化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肺癌患者癌组织和血浆样本p16基因甲基化的检测都为肺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5.
p16基因甲基化对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支气管灌洗液及全DNA中p16基因甲基化,并探讨其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半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26例肺癌患者支气管灌洗液及相应全血中DNA p16基因的异常甲基化状态。结果34.6%(9/26)肺癌组织出现p16基因甲基化,出现甲基化组织对应的血液标本中88.9%(8/9)出现p16基因甲基化。支气管灌洗液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状况与全血中是否出现p16基因甲基化关系密切(P<0.01)。结论肺癌患者支气管灌洗液及血液标本中p16基因甲基化的检测可能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血浆中抑癌基因Ras相关结构域家族1A(RASSF1A)和BLU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巢式甲基化特畀性PCR(nMSP)法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血浆与正常人血浆中抑癌基因RASSF1A和BLU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结果】58例肺癌患者血浆样品中分别发现22例(37.93%)RASSF1A基因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和17例(29.31%)BLU基因启动予的异常甲基化,20例正常对照血浆中都未检测到RASSF1A和BLU基因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血浆中两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与患者性别、肺癌组织学分型及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利用nMSP法检测外周血血浆中RASSF1A和BLU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可为肺癌的筛查、早期诊断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p16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发生情况,探讨p16基因异常甲基化作为结直肠癌临床辅助诊断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选取2004年5月至2004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及贵州省人民医院普外科住院的结直肠癌患者53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诊断证实,并按Dukes病理分期分为四期,提取肿瘤组织DNA,分别应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ested 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ested-MSP)及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olv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方法,检测患者肿瘤组织中p16基冈的异常甲基化情况;比较MSP及nested-MSP两方法的灵敏度。结果应用MSP方法,Dukes A、B期患者和Dukes C、D期患者p16基因的甲基化率分别为23.8%和59.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nested-MSP方法,Dukes A、B期患者和Dukes C、D期患者p16基因的甲基化率分别为52.4%和84.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MSP与nested-MSP方法检测肿瘤组织p16基因甲基化的阳性率分别为45.3%(24/53)、71.7%(38/5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nested-MSP方法检测肿瘤组织p16基因甲基化的灵敏度明显高于普通的MSP方法,分析患者DNA的p16基因异常甲基化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辅助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RASSFl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方法留取5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标本及正常肺组织,甲基化特异性PCR分析RASSFl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结果58例非小细胞肺癌中RA SSFl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为34.5%,甲基化与各临床参数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中存在着较高比例的RASSFlA启动子过度甲基化,提示RASSFlA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胸部低剂量螺旋CT联合血清p16基因甲基化检测筛查早期肺癌的可行性.方法:本院体检的无症状肺癌高危人群共2 332例按2:1随机分为2组,低剂量螺旋CT-p16组1 555例,首先给予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发现肺非钙化结节者行常规剂量CT及血清p16基因甲基化检测;标准剂量CT-p16组777例,给予标准剂量CT扫描,发现肺非钙化结节者行血清p16基因甲基化检测.结果:低剂量螺旋CT-p16组中11.4%及标准剂量CT-p16组12.1%患者可疑肺癌,其中低剂量螺旋CT-p16组中108例及标准剂量CT-p16组中50例确诊为肺癌.2组肺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联合血清p16基因甲基化检测是一种敏感、安全、可行的筛查早期肺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介绍巢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nMSP)法 ,探讨了最佳PCR扩增条件 ,并用该法分析新鲜癌组织、石蜡包埋组织及肿瘤患者血清中p16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方法 将基因组DNA变性成为单链 ,用亚硫酸氢盐修饰单链DNA ,将所有未甲基化的胞嘧啶被转变为尿嘧啶 ,而甲基化的胞嘧啶则不变。设计针对甲基化和非甲基化等位基因特异引物 ,进行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 ,最后经凝胶电泳检测目的片段。结果 在 3种类型的标本中都检测出了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 (MSP)和nMSP法分别检测 34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血清 ,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 5 3% (18/34)和 74 % (2 5 /34) ,nMSP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结论 筑巢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甲基化检测方法 ,可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标本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分析。  相似文献   

11.
结直肠癌中p16基因的甲基化改变与蛋白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改变及蛋白表达情况,探讨其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PCR(MSP)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过氧化物酶(SP)方法,对32份结直肠癌标本p16基因甲基化改变及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p16甲基化阳性率为40.6%;p16蛋白表达阳性率75.0%;在病理分期中,DukesC、D期患者肿瘤组织中p16甲基化发生率63.0%,p16蛋白表达发生率为69.0%;DukesA、B期患者p16甲基化发生率为25.0%,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为81.0%;在组织分化程度中,低分化癌中的p16甲基化阳性率为100.0%,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0.0%;在高、中分化癌中,p16甲基化的阳性率为30.0%,p16蛋13表达阳性率为85.0%;淋巴结转移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63.0%,淋巴结未转移的阳性率为25.0%;在肿瘤部位中,直肠癌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5.0%,结肠癌的阳性率为100.0%。结论 p16甲基化的改变可能影响p16蛋白的表达;p16甲基化、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16甲基化和蛋白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诊断及预后的候选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中p16基因甲基化的表达,分析p16基因甲基化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61例经手术切除且病理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在术中提取新鲜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冷冻保存,提取DNA后经重亚硫酸盐修饰,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癌和癌旁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状态。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小细胞肺癌和癌旁组织中出现p16基因甲基化的阳性率分别为11.48%(7/61)和1.64%(1/61)(P>0.05)。不同的病理分型、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程度及吸烟指数间p16基因甲基化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存在p16基因甲基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 SCLC)患者血清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改变状况及其临床意义,寻找一种切实可行的检测方法及肿瘤的生物标志物。方法运用改良的甲基化特异性PCR(M SP)技术,检测80例N SCLC患者血清DAPK基因启动因子区域甲基化的改变情况,并分析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N SCLC患者血清DAPK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为31.3%(25/80),而正常对照组和良性肺部疾病组血清未检出DAPK基因甲基化,DAPK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与N SCLC病理类型、分期及转移状态无明显关系。结论运用改进的M SP法检测血清中DAPK基因启动因子区域异常甲基化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检测DAPK基因甲基化可作N SCLC早期辅助诊断的分子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p16基因甲基化及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选择4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用MSP技术检测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p16基因甲基化.结果 肺癌组织p16基因甲基化率44.7%,高于癌旁组织的17.0%(P<0.01);肺癌组织甲基化检出率与临床分期、临床病理分型和临床分类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提示肺癌有关组织或样本的p16基因甲基化,可能成为各种临床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的一个有效指标.但特异性、灵敏性和可行性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肺特异性X基因(Lunx)mRNA,探讨两者对肺癌辅助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肺癌患者、肺良性疾病患者、肺外肿瘤患者及健康人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Lunx mRNA。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浆Lunx mRNA阳性率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χ2=113.10,P<0.01)、肺外肿瘤组(χ2=125.34,P<0.01)和健康组(χ2=100.33,P<0.01);Ⅲ~Ⅳ期肺癌患者血浆Lunx mRNA阳性率高于Ⅰ、Ⅱ期肺癌患者(χ2=7.07,P<0.05)。肺癌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LunxmRNA阳性率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χ2=32.79,P<0.01)、肺外肿瘤组(χ2=44.44,P<0.01)和健康组(χ2=44.44,P<0.01);Ⅲ~Ⅳ期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Lunx mRNA阳性率显著高于Ⅰ、Ⅱ期肺癌患者(χ2=24.52,P<0.01)。血浆Lunx mRNA检测对肺癌辅助诊断的敏感性高于单个核细胞检测的敏感性(χ2=36.46,P<0.01),血浆检测的阴性预测值高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检测的阴性预测值(χ2=16.37,P<0.01)。结论血浆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Lunx mRNA检测均可用于肺癌的辅助诊断,前者敏感性较后者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CpG岛甲基化状态及其在宫颈癌诊断中价值。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45例宫颈癌组织及血浆中、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FHIT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 FHIT基因在宫颈癌组织及血浆中CpG岛甲基化率分别为55.6%和35.6%,正常宫颈组织中未检测出FHIT基因CpG岛甲基化,宫颈癌组织及血浆中CpG岛甲基化改变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中FHIT基因甲基化发生率与年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HIT基因CpG岛甲基化检测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