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 ,致使肌腱、骨裸露 ,贴骨瘢痕修复较困难 ,尽管小腿部可供逆行利用的皮瓣较多 ,但均存在缺陷 ,如牺牲主要血管、解剖操作困难、移位后影响血供和费时费力等。 1996年以来 ,我们采用小腿后侧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区皮肤软组织缺损 2 3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2 3例 ,男 18例 ,女 5例。年龄 2 1~ 5 3岁 ,平均 37岁。其中 3例为外伤致跟腱半环形裸露部分坏死 ,2例电击伤跟骨裸露 ,3例内踝骨折术后皮肤缺损 ,3例外伤后足背外侧区皮肤软组织缺损 ,2例跟骨骨髓炎贴骨瘢痕 ,10例小腿胫…  相似文献   

2.
小腿后侧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踝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致肌腱、骨或钢板外露及贴骨瘢痕临床上很常见 ,修复方法亦较多 ,但处理较困难。随着带血管蒂组织瓣移位修复创面的广泛应用在治疗上有了一定的进展。我们自 1 997年 3月~1 999年 1 2月采用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 9例 ,取得  相似文献   

4.
小腿后侧远端蒂筋膜皮瓣修复小腿和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小腿和足踝部骨关节、肌腱及内固定物外露的创面,采用小腿后侧远端蒂筋膜皮瓣修复后的临床效果。方法1998年8月-2004年7月,小腿后侧远端蒂筋膜皮瓣局部移位修复34例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男27例,女7例,年龄17~61岁。病程4h~8个月。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18例,足踝部缺损11例,足跟负重区缺损5例。其中伴胫骨或跟骨慢性骨髓炎者13例,创面感染8例,骨外露3例。所取皮瓣范围6cm×4cm~15cm×12cm。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或中厚皮片加压包扎。结果术后31例筋膜皮瓣全部成活,3例部分坏死,对症处理后愈合。患者均获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及外观均满意,小腿及足踝部血运、功能活动均恢复正常。结论应用小腿后侧远端蒂筋膜皮瓣修复小腿和足踝部骨关节、肌腱及内固定物外露的创面,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便,不牺牲小腿主要血管,皮瓣成活率高,术后外形美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1998年8月—2005年5月,笔者单位应用小腿内侧筋膜蒂皮瓣逆行修复踝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较好。临床资料:本组6例,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13~40岁,平均28.6岁。内踝部外伤伴骨外露2例;足背部铁水烧伤2例、砸伤1例;摩托车排气筒热压伤1例。缺损面积8 cm×7 cm~13 cm×10 cm。治疗方法:(1)解剖学基础:小腿内侧皮瓣为动脉干网状血管型皮瓣,供养血管为胫后动脉及其伴行静脉系统。小腿内侧中、下部皮肤血供主要来自胫后动脉的皮支,胫后动脉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 2005年11月-2007年4月,笔者单位收治5例踝部肌腱组织损伤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1~35岁.其中烧伤2例、热压伤2例、电损伤1例.创面面积6 cm×4 cm-11 cm×8 cm.手术时间为伤后48 h~10 d.  相似文献   

7.
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下肢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4病例,共16个皮瓣,切取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皮瓣面积最小3cm×5cm,最大15cm×30cm。结果:13个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缘部分坏死,1例远端10%面积坏死,经清创换药愈合随访10个月~2年,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感觉满意。结论: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切取方法比较灵活、方便,血运丰富且不牺牲主要动脉,质地柔软,较薄,供皮面积大,部位隐蔽,感觉恢复好。被称为皮瓣应用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8.
<正>足踝部的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是临床常见而棘手的问题[1]。皮片移植不易成活,一般需要皮瓣修复。常用的皮瓣有足底皮瓣、足背皮瓣、小腿内侧及外侧皮瓣、交腿皮瓣和游离皮瓣等。因可切取面积小、牺牲主干动脉、需要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等缺点,难于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9.
小腿后侧逆行窄筋膜蒂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利用小腿后侧皮动脉与胫后动脉皮穿支吻合网为血管蒂,做成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下端,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对手术设计,手术方法以及操作要点作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0.
小腿中、下及踝、足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是常见的创伤,我院自1996年始应用小腿后筋膜蒂皮瓣治疗该类创伤22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小隐静脉腓肠神经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腿下段内侧、内外踩及足跟部仅有皮肤覆盖于骨上,无肌肉附着,极易因挫伤、骨折、外固定不当、蚊虫叮咬等致皮肤坏死、感染、缺损、骨外露。我院于2000年8月。2005年3月应用小隐静脉腓肠神经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内侧及足踝部皮缺损8例,全部顺利成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院于2006年8月-2008年7月,对14例小腿中下段、踝周、足跟软组织缺损采用小腿后侧远端蒂筋膜皮瓣转位修复,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黄克 《实用骨科杂志》2005,11(6):565-566
目的修复小腿和足部骨关节、肌腱及内固定物外露的创面。方法以小腿后侧逆行筋膜蒂皮瓣局部转移修复创面。结果临床应用28例,均全部成活,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小腿后侧逆行筋膜蒂皮瓣在治疗小腿和足部骨关节、肌腱及内固定物外露创面时,具有操作简单,皮瓣成活率高,适合基层医院开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小腿后侧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的临床疗效。 方法  1997年以来 ,应用由窝内 /外侧动脉供血的小腿后侧筋膜皮瓣修复膝内 /外侧骨外露、皮肤软组织缺损和窝瘢痕 12例 ,切取皮瓣面积最大为 12cm× 2 3cm ,最小为 8cm× 12cm。 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 ,膝内 /外侧骨外露及皮肤软组织缺损得以修复 ,窝功能、外形良好。 结论 小腿后侧筋膜皮瓣部位隐蔽 ,皮肤质量较好 ,供皮面积较大 ,适合于修复膝内 /外侧骨外露及皮肤软组织缺损和窝瘢痕 ,且手术操作简便 ,血供可靠。  相似文献   

15.
1手术方法 1.1皮瓣设计根据缺损部位,可选用3种切取方法:(1)外踝上后外侧筋膜皮瓣:该皮瓣血供来自腓动脉在外踝后上方的穿支.以腓肠神经的走行路线为轴心线,即小腿后正中线中点与外踝、跟腱中点的连线.旋转轴点在外踝上5cm.皮瓣前界不应超过腓骨前缘,但后界可超过后正中线,近端可达小腿中部,长×宽=13~17cm×5~6cm,基底蒂部可略窄,但不应小于3cm.(2)内踝上后内侧筋膜皮瓣:血供来自胫后动脉的内踝上筋膜穿支.轴点:内踝上5cm.轴心线:胫后动脉中下段的走行线即胫骨内髁中点与跟腱、内踝中点的连线,旋转轴点;内踝尖上方7cm.皮瓣上界于膝下10cm,两侧至前后正中线,但长宽小于15cm×4cm为宜.(3)包括整个小腿后方的筋膜皮瓣;血供来自胫后动脉和腓动脉的筋膜穿支,旋转轴在踝间线上6~8cm,上界可达横纹下5cm,两侧达内外正中线.  相似文献   

16.
17.
大隐静脉隐神经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1月~1999年9月,我们应用大隐静脉隐神经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和踝部软组织缺损11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26~48岁.均为车祸致伤.伤后皮肤坏死8例,术后皮肤坏死3例;其中位于内踝部5例,胫骨下段前内侧5例,跟腱部1例.去除坏死组织后皮肤缺损范围5~8 cm×3~5 cm,合并胫骨骨折骨外露6例,肌腱外露3例.  相似文献   

18.
小腿后侧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云  陈静 《护理学杂志》2004,19(12):44-45
对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小腿后侧逆行筋膜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23例行手术配合.结果22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部分坏死,经换药愈合.随访3个月至2年,病人痛、温觉存在,外形及功能满意.提示术前熟悉手术步骤,严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的手术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小腿中、下及踝、足软组织缺损 ,骨外露是常见的创伤 ,我院自 1996年始应用小腿后侧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该类创伤 2 2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7例 ,女 5例。年龄 18~ 5 9岁。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 8例 ,踝、足部软组织缺损 10例 ,足跟负重区缺损 4例 ;其中伴胫骨骨折及足跟、跗、跖骨骨折 18例。所有患者均系外伤引起 ,急诊手术 14例 ,2周内手术 8例。手术切取皮瓣最大面积 15 cm× 12 cm,最小 8cm× 4 cm。术后皮瓣全部成活 2 0例 ,2例部分表皮坏死 ,其中 1例为小腿远端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 ,术后肢体肿胀明显 ,…  相似文献   

20.
逆行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下1/3段足部软组织缺损李远景刘建平吴强刘国强本科1994~1996年,应用小腿逆行筋膜皮瓣治疗6例小腿下段、足背、足底皮肤缺损、骨外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5例,女1例,年龄6岁~61岁,平均2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