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满足瞬时动态DT/RC的动态拥挤收费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行者的出行选择当中,除了路径选择之外,出发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面临拥挤收费时,出行者往往要重新选择自己的出发时间,以避免多交费,同时还要尽量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运用双层规划模型和变分不等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满足动态用户最优出发时间/路径选择条件的时变拥挤收费策略模型.表示为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确定收费路段在离散化的每个小时段的收费,以交通系统性能在各离散时段内达到最优为目标,进而使整个高峰时段的交通状况趋于平稳;下层模型表示瞬时动态用户均衡的出发时间/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立了以最少换乘次数、出行距离与出行费用为评价指标的最优路径选择模型。在搜索可行路径时,将乘客的步行意愿考虑在内。针对得到的可行路径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成对比较矩阵,计算出每条可行路径的综合权重。通过比较每条路径的综合权重选择最优出行方案。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基于现状路网路段交通量来预测新建公路转移交通量的预测方法。该方法分为3个步骤:确定路段的交通阻抗;找出与新建路有竞争关系的最短路径及次短路径;确定节点之间的出行量、分配并汇总转移交通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可变信息板(VMS)影响下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对宿州市火车站和汴河中路进行陈述偏好调查(SP调查),主要包括驾驶员自身属性和驾驶员对VMS的态度,统计影响驾驶员路径选择的因素.构建VMS诱导信息下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的Logit模型,同时分析各因素与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驾驶员的年龄、性别、学历、路网熟悉程度、路径改变频率、对拥堵时间的忍耐等指标与改变路径之间的相关系数为正值.该结论说明在其他情况相同时:在交通拥堵的状况下男性驾驶员更易根据VMS诱导信息避开红色拥堵路段;年龄较小的驾驶员更倾向于接受VMS诱导信息改变出行路径;学历越低的驾驶员越偏好按照VMS诱导信息选择出行路径;驾驶员改变路径的频率越高,在遇到交通拥堵时的忍耐性越低.驾驶员的驾龄与改变路径之间的相关系数为负值,说明随着驾驶员驾龄的增长,对路网状况越熟悉,则更倾向于选择替换路径.  相似文献   

5.
《焦作工学院学报》2016,(5):745-748
在单机区间排序环境中定义了一种新的半在线排序模型:区间是随着时间依次到达的,区间的一切信息,如到达时间、区间长度、权重等在区间的到达时刻才可获知;已知区间实例集中区间的最大权重与最小权重之比为Δ;目标是确定一个工件允许被终端抢先的排序最大化接收区间的总权重。用对手法给出了该问题的一个下界为2,接着用组合分析法设计了该问题的一个在线算法H,并用最小反例法证明其竞争比分别为(1+(4Δ+1)1/2)/2(1≤Δ≤12时)和4(Δ>12时)。表明当Δ=2时,算法H是一个最好可能的在线算法.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部图的路网节点关键度排序方法,首先从城市出租车轨迹数据中提取出行的起始地-目的地信息以及驾驶员路径选择的统计信息,并以此构建出行网络的三部图模型来刻画出行、路径和路口之间的互影响关系.通过节点之间的连接权重矩阵以迭代的方式计算路口节点的关键度评分.该方法有机地结合了路网的拓扑结构和交通流特征,并兼顾了关键路口节点之间以及路口节点与出行的起始地-目的地分布之间的相关性,可以有效准确地识别整个路网的关键节点.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三维Volterra竞争系统当内禀增长率为周期函数时进行了研究,证明了该系统在一定条件下是一致持续的.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出行时间不确定条件下有限理性出行者的路径选择行为,以路段容量降级网络为研究对象,将路径自由流时间作为路径走行时间的下界,提出了关于路径走行时间的截断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建立了考虑路径走行时间边界的出行时间预算模型.通过考虑出行者有限理性的决策特征,以预算时间最小值的无差异阈值作为出行者可接受的最大出行时间,提出了有限理性置信水平的概念,即出行者可以在最短预算时间的无差异阈值内到达目的地的概率.然后,根据随机效用最大化理论,以出行者感知的有限理性置信水平为路径选择成本,构建了考虑可靠性的有限理性交通均衡模型,并给出了其等价的变分不等式问题.此外,设计了一个基于路径的求解算法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应用一个数值案例来验证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算例结果表明:忽略路径的自由流时间将降低出行者准时到达的可能性,并且出行者可接受的无差异阈值尺度对其路径选择行为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零售商在强势品牌制造商与弱势普通制造商非对称竞争下的需求信息共享策略问题.假设零售商先决定是否向全部或某个制造商共享需求信息,随后品牌制造商和普通制造商先后决策各自批发价,最后零售商决策订购数量,探讨了四种信息共享策略下零售商以及两个竞争制造商的利润.结果表明:当普通产品不能完全替代品牌产品时,零售商的最优策略为不向两个制造商共享需求信息;如果需要共享信息给制造商,那么仅会向后决策的制造商共享需求信息.此外,零售商的利润随着普通产品与品牌产品差异性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多方式分担模型来分析拥挤收费背景下出租车是否也应征收拥挤费问题,并设计了求解模型的遗传算法。研究利用双层规划模型对该问题进行了描述,其中下层规划为组合网络均衡模型,刻画了出租车拥挤收费前后对出行产生、出行方式划分、出行路径选择及出行分布的影响,构建了与之等价的变分不等式;上层规划为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算例结果表明,是否应该对拥挤收费区域内的出租车征收拥挤费主要取决于私家车与出租车的单位距离运营成本之比。通常情况下(当二者的比值小于5.6时),对出租车进行拥挤收费就能获得更大的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如何合理地评价建筑企业竞争力,以便为企业制定竞争战略提供可靠的依据,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文中建立了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的多指标体系和综合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提出了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以我国上市建筑企业做为研究对象,采用该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评价建筑企业竞争力,通过对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能够确定建筑企业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12.
基于神经网络的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合理地评估建筑企业竞争力,以便为企业制定竞争战略,建立了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估的多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基于Lenvenberg-M arquardt算法的LMBP神经网络,建立了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估模型.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完成输入数据(二级指标)和输出数据(综合指标)之间的非线性映射,避免了确定指标权重的随意性和人为因素.利用该神经网络可以预测综合指标值,从而提出竞争策略,有效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为建筑企业制定竞争战略提出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企业制定经营战略的出发点应是取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竞争战略应考虑如何取得竞争优势和保持竞争优势。企业的竞争战略可以通过主动出击──率先获得竞争优势和战略进攻──通过进攻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来使自己从劣势转变成优势,企业竞争战略必须采取积极的战略防御来保持竞争优势。本文在三方面提出了一些战略和战术。还认为.企业的经营战略家应在主动与被动,进攻与防守,风险与效益之间取得权衡。在总体把握、长远规划的基础上,构造出基于竞争对手的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14.
采用神经网络算法来定量解决企业竞争战略制定问题 ,建立了企业竞争战略形成的智能化模型 ,通过企业竞争力水平来确定企业竞争战略选择 .对陕西省的 15家纺织外贸企业的竞争战略验证 ,表明神经网络的使用能够指导竞争战略的制定 ,具一定的可行性 .  相似文献   

15.
企业要参与市场竞争和赢得竞争优势,关键因素之一就在于制定科学合理的竞争策略,并将竞争策略全面贯彻到企业的各个环节和行动中去。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企业逐步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企业的竞争策略多种多样,极大地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同时,由于竞争策略的失误以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涌现,严重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许多企业自身也面临困境。寻求对策,积极应对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的新挑战。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经过几年来的改革,电信业务市场竞争格局变化显著,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电信资费大大降低,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中国电信业开始进入微利时代。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成为电信运营公司重要的战略课题。本文从中国电信塑造共同价值观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构筑企业竞争情报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信息化时代,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强弱不仅成为决定竞争者胜负的关键,而且正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企业竞争情报是其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本文在分析竞争情报涵义、作用、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构筑企业竞争情报战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如何在保持民营企业小规模优势的同时培育国际竞争优势是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发展民营企业集群是解决该问题较为有效和现实的选择。民营企业集群的国际竞争优势主要来自创新优势、结构竞争力优势、差异化优势、区住品牌优势和网络效应优势等五个要素。根据GEM模型,我国可以从基础建设、企业建设和市场建设三个方面着手发展民营企业集群。  相似文献   

19.
要拓展河南服装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品牌的培育和打造是核心,同时集群间和集群内企业合作体系的建设是发挥集群效应的关键;差异化经营和新市场的开拓是拓展竞争优势必经之路;借助媒体平台营销是拓展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创建并宣传河南服装文化是河南服装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灵魂.  相似文献   

20.
As the conceptual design of air-conditioning is done using the theory of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QFD),cus- tomer requirements should be understood and the product competitive power be analyzed as exactly as possible for new product de- signing.Lots of inform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is research is fuzzy and uncertain,but traditional QFD can not deal with it well. Fuzzy theory can solve the problem.So a fuzzy model for analyzing product competitive power is formulated in this paper to im- prove traditional QFD,after that it is applied to analyze air-conditioning competitive power.When air-conditioning competitive power is analyzed using this model,firstly the importance weight of the customer requirements o fair-conditioning is determined us- 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weighting process,then air-conditloning competitive power is evaluated using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It is proved that the model is feasible and has good applic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