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优秀的结构设计成果源于创新和发展,同样也出自好的概念设计。本文分析并论述了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概念设计的理由以及怎样进行概念设计的观点,并对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顺卿 《山西建筑》2006,32(16):39-40
简述了结构设计的现状以及实际工作中进行概念设计的意义,介绍了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提倡采用概念设计思想来促进结构工程师的创造性,推动结构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针对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理论计算不足的问题,倡导概念设计理念,通过重概念轻精度思维对建筑结构设计进行宏观控制.本文对概念设计的定义、概念设计的重要作用、概念设计应用范围以及结构设计过程中如何应用概念设计理念指导结构设计四方面内容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4.
周振兴 《山西建筑》2007,33(27):71-73
就概念设计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做一探讨,介绍了概念设计的内涵,对结构概念设计中的协同工作、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和结构整体性能控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结构概念设计是先进设计思想的关键,正确的结构概念设计可使结构更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5.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充分融入概念设计理念,可以极大提高建筑的美观性和实用性。文章首先对建筑结构设计与概念设计进行了概述,然后阐述了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包括建筑场地选择应用、基础设计应用以及抗震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6.
李盼 《建筑知识》2014,(8):24-24
随着经济不断进步,技术飞速发展,建造高层建筑也需要技术更新来提供动力。概念设计方法对建筑物进行综合分析,能够使结构做到最优化。本文对概念设计方法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作用以及重要性进行论述,阐述了其含义,并提出了正确应用这一方法的要求,从而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笔者对概念设计的整体方案和体现进行了简单阐述,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概念设计在抗震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阐述了概念设计的内涵与特征,强调了它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与意义,提出了概念设计的策略与方法,并举例进行论证,最后对概念设计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吴晓春 《山西建筑》2006,32(15):60-61
针对目前建筑结构设计当中墨守成规的现象,解释了概念设计的意义,介绍了概念设计思想在结构设计当中的应用,提倡采用概念设计思想来促进结构工程师的创造性,以推动结构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对概念设计包含的三个阶段进行论述,深入阐述了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马泷 《建筑创作》2009,(8):112-125
我们关注超大型建筑的理由有三个:中国大一统式的集权管理,需要用更雄伟的建筑展现其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国作为世界发展最迅猛的经济体.需要用更惊人的建筑展现其无所不能的实力.中国拥有十几亿的人口.需要用更广阔的空间展现其泱泱大国的气度。  相似文献   

12.
高爽 《城市建筑》2014,(20):82-82
地震是一个很难把握的随机振动,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所以,专注于提高建筑整体抗震概念设计的能力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本文就阐述了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概念设计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原则,阐明了概念设计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工程项目规模越来越大、建筑功能,体型越来越复杂、美观要求越来越高。地震设防区如何在工程设计全过程贯彻抗震概念设计,实现抗震设防目标。本文介绍了在结构设计及计算中如何实现抗震概念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筑结构抗震是一门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该课程涉及内容多,学习难度大。搞好课程教学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热情和培养学生兴趣。在课程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以反应谱理论、概念设计为主线的教学理念,并突出结构变形能力的重要性。本文结合课堂教学情况和学生反馈信息,从地震震害特点、抗震设防原则、地震作用计算和概念设计及构造措施等四个方面对课程教学要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根据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要求,结合实际工程设计体会,重点对住宅类超限高层建筑在超限设计过程中的概念设计及超限处理措施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随着行业发展,复合型卓越人才是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发展趋势和方向。目前,国内各大高校开展的桥梁工程教学主要侧重于各专业课程的设置,而缺乏对工程概念设计的整体性把握,为此,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开设了桥梁概念设计课。文章介绍桥梁概念设计课程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教学具体设计方案以及教学内容,分析课程对提升学生能力素质的作用,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优化方法在高层建筑概念设计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及MATLAB编程,对高层建筑概念设计进行优化,为方便工程设计人员了解和掌握概念设计优化方法的应用,本文以高层办公建筑为例,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实施步骤。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切实可行,可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齐秀廷 《山西建筑》2007,33(14):250-251
介绍了公路优化设计与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关系,提出了设计阶段优化设计的建议,有利于搞好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并且指出设计人员要用价值工程的原理来进行设计方案分析,从而真正达到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9.
刘华新  孙荣书  张晓东 《建筑技术》2007,38(11):822-824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结构,通过大量的震害实例分析,从抗震概念设计、计算设计和构造设计三个方面阐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缺陷。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设计、施工、鉴定和加固等方面提供有利的依据,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20.
Communications for information synchronisation during the conceptual design phase usually require designers to employ more flexible and intuitive digital design tools. In developing such support tools, a case study research was initiated to first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e of communication among novice design team member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novice designers' collaboration culture when working on conceptual architectural design projects. The overall case study research involves 1) ethnography for data collection and 2) artefact and protocol analyses for data analysi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latter data analyses based on the earlier ethnography results about novice designers' conceptual design and technology design synthesis strategies. Data analys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tilised external representation tools indicate that although conventional manual sketching is beneficial for providing rich intuitive design concepts, they have limitations when novice designers need to oversee complicated design problems. The study also found that although current conventional CAD tools are advantageous for detailed engineering design articulation, they do hinder novice designers' creativity due to their intuitive ideation limitation. Based on these resul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dentified advantages and challenges of current design media and then proposes an alternative VR-based design interface for enhancing cognition and communication among designers during the conceptual design ph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