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比研究了多穗柯黄酮的提取及絮凝工艺,并用AB-8和D101对絮凝后溶液进行一步柱层析分离。结果表明:热水提取法对根皮苷提取较为完全,优于乙醇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壳聚糖的絮凝效果优于聚合氯化铝和醇沉法,澄清度高,有效成分损失率低,安全无毒;AB-8纯化效果较好,根皮苷纯度为52.84%。  相似文献   

2.
采用乙醇水溶液对多穗石柯进行根皮苷的提取,并研究了多穗石柯醇提物对酪氨酸酶活性变化的作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水分保湿能力以及提取物和根皮苷的体外抗炎、抑制细菌等作用。结果表明多穗石柯嫩叶中根皮苷含量达12.58%;多穗石柯提取物溶液在浓度为0.003 2 g/m L时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达53.05%;多穗石柯提取物溶液在浓度达0.000 7 g/m 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89.03%;与1%、3%甘油相比,多穗石柯提取物溶液有不错的保湿能力;多穗石柯提取物溶液对大肠杆菌与金葡球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多穗石柯提取液在浓度为0.000 4 g/m L时抗炎性能中等,其OD值为2.511。测试结果说明多穗石柯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保湿、美白亮肤、抑菌和细胞抗炎等作用。  相似文献   

3.
肌苷发酵与分离耦合过程优化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肌苷发酵的同时采用离子交换分离发酵产物,并与流加补料结合起来的耦合发酵方法。结果表明,和间歇发酵比较,耦合发酵产苷率提高了78.68%,平均产苷速率提高了65.24%,基质得率提高了56.45%。  相似文献   

4.
两步生物法转化柚皮苷制备L-鼠李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胜华 《精细化工》2011,28(12):1178-1182
考察了利用柚苷酶和酵母静息细胞作为催化剂,两步生物法转化柚皮苷制备L-鼠李糖的工艺过程。柚苷酶水解柚皮苷的最佳工艺条件是ρ(柚皮苷)=14 g/L的水溶液为底物,加酶量10 mL/L(即每升底物中加入酶的体积,下同),pH=5.5,酶解时间22 h。酵母代谢葡萄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酵母用量2.5 g/L(即每升水解液中加入酵母的质量,下同),温度32℃,pH=6.0,发酵时间120 min。在30 L发酵罐中进行了小试,最终获得了质量分数大于98.5%的鼠李糖结晶85.6 g,为理论得率的86.5%。  相似文献   

5.
当归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Diels的根。研究发现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当归得率较高为2.5%,且对进行动物皮肤刺激性实验,结果表明均为中等刺激。以黄芩苷为模型药物进行透皮吸收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归油对黄芩苷均有一定的促透作用,在化妆品行业中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共培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发酵策略,能够有效提高目标产物产量,在生化、制药和食品工业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研究采用平板透明圈法对产酶菌种进行筛选,进一步考察各发酵参数对真菌共培养液态发酵产柚苷酶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曲霉FFCC uv-11与根霉FFCC 3201为较适宜的菌种组合,当接种时间间隔为36 h,接种量为10%,接种比例为2:1,发酵初始pH为5.5,共培养发酵时间为72 h时,柚苷酶活力最大可达733.19 U·m L~(-1),是未优化条件下柚苷酶酶活的2.22倍。研究为进一步探索柚苷酶共培养发酵过程、提高柚苷酶酶活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对推动柚苷酶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根皮苷为研究对象,探究根皮苷对大鼠高尿酸血症降尿酸作用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防治作用。方法:(1)采用腺嘌呤和乙胺丁醇联合建立高尿酸模型,设置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别嘌呤组、根皮苷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根皮苷,检测各组血清中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及黄嘌呤氧化酶(XOD)水平;(2)采用目前公认急性型痛风性关节造模方法,在踝关节腔内注射尿酸钠晶体造模成功后,设置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根皮苷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根皮苷,检测各组IL-1β,IL-8,TNF-α的表达水平,观察大鼠踝关节组织HE染色病理切片。结果表明:(1)根皮苷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UA值呈显著差异(P0.05);别嘌呤组和根皮苷高、中剂量组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肝脏XOD活性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抑制程度与其相同剂量组对血清尿酸的抑制程度基本一致,无统计学意义(P0.05);别嘌呤组、根皮苷高、中剂量组BUN、Cr均低于模型组(P0.01),说明与别嘌呤组药物对肾组织的毒性相比,中高剂量组很小或不会造成肾损伤。(2)根皮苷高、中剂量组对与模型组相比IL-1β,IL-8,TNF-α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大鼠踝关节组织HE染色病理切片,根皮苷高、中剂量组大鼠踝关节组织炎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较减少。因此,可推论根皮苷可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水平,其作用机制与别嘌醇相似,同时对大鼠肝肾具有保护作用,且根皮苷对大鼠踝关节组织炎症也具有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与IL-1β,IL-8,TNF-α因子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以提高间歇式微生物发酵的产品得率为目标 ,利用BP神经网络和本文提出的傅立叶神经网络 ,提出发酵过程的发酵时间模型和最优发酵温度模型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针对不同生产批次采用不同的最优发酵温度的新方法 ,此方法使不同生产批次的发酵过程都可以在适合其自身的最优的发酵温度下进行发酵 ,从而提高发酵生产的得率。实践应用表明 ,采用此种生产方案 ,产品平均得率提高 5 %。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DES)对橘红花中的柚皮苷进行提取,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柚皮苷对黄嘌呤氧化酶(XOD)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橘红花柚皮苷得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氯化胆碱-乙醇为提取溶剂(物质的量比为1∶2),含水量38%,液料比20∶1(mL/g),微波时间20 s,微波功率为350 W。在该条件下橘红花柚皮苷得率为4.42%,与预测值接近。体外抑制XOD实验结果表明,柚皮苷对XOD的IC50为2.229μg/mL。提取工艺稳定可靠,可用于橘红花柚皮苷的提取,并且柚皮苷具有较强的抑制XOD活性,为橘红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表达了高效醛脱氢酶的重组肺炎克雷伯氏菌以甘油为底物生产3-羟基丙酸和1,3-丙二醇的过程进行优化,将发酵过程中补料阶段甘油浓度分别控制为0~10, 10~20, 20~30 g/L,并分3次间歇性补加甘油. 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补料阶段控制甘油浓度在20~30 g/L,发酵26 h得到47.20 g/L 3-羟基丙酸和43.90 g/L 1,3-丙二醇;而间歇性补加甘油产物得率最高,发酵26 h时3-羟基丙酸和1,3-丙二醇相对甘油的得率分别为0.35和0.38 mol/mol. 3-羟基丙酸和1,3-丙二醇联产可实现辅因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再生平衡,从而提高碳回收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抗骨增生丸工艺进行研究;方法:分析抗骨增生丸中淫羊藿苷的变化过程,比较了采用煎煮法和加热回流法的区别,并以淫羊藿苷得率为考察指标,分析两者的区别。结果:电炉直接加热时,两次提取的淫羊藿苷得率仅相当于加热回流一次的淫羊藿苷得率,结论:因此在实验室进行该品种小试时,不可采用直接电炉加热法进行煎煮,应采用回流法进行提取。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A亚单位基因工程菌的发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A亚单位(HspA)基因工程菌的发酵工艺。方法 通过不同培 养基、不同葡萄糖浓度、不同溶氧条件、补料与非补料对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A亚单位基因工程菌的菌体生长与 外源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的比较,确定其较为合适的培养条件。结果 多批实验证明,菌体单产可达42g/L,目的蛋 白的表达率为38.5%。结论 此发酵工艺可以提高HspA基因工程菌菌体的得率和目的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克雷伯氏菌是1,3-丙二醇(1,3-PD)生产菌。根据产酸克雷伯氏菌的诱变菌株Y-37的发酵过程曲线,对克雷伯氏菌生产1,3-PD的发酵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提出了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1,3-PD生物合成、甘油消耗的动力学模型,并应用matlab数值应用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该模型基本上能够描述克雷伯氏菌的发酵过程,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测定值能够比较好地拟合。  相似文献   

14.
首次利用离线二维高速逆流色谱法从湖北海棠叶中分离制备3种黄酮化合物。第一次分离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4:1:4,v/v)为溶剂系统,在2.5 h内分离得到纯度为96.5%的3-羟基根皮苷;第二次分离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0.1mol/L Cu2+水溶液(1:4:1:4,v/v)为溶剂系统,在2.0 h内分离得到纯度98.1%的槲皮素和纯度98.9%的根皮苷。最终,成功从200 mg湖北海棠叶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制备25.4mg的3-羟基根皮苷,8.5 mg的槲皮素,31.3 mg的根皮苷。利用HPLC、ESI-MS和1H NMR对分离物进行结构鉴定。  相似文献   

15.
柑橘皮渣发酵中的内热源和导热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温发酵是保证柑橘皮渣发酵品质的一项主要技术措施,文中对柑橘皮渣发酵过程的放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在没有加入温控的情况下,进行自然发酵实验,得到其产生热量的变化关系,即确定发酵过程中变化的内热源项。然后进行控温发酵实验,考虑其发酵内热源项,进行了非稳态热传导分析,获得了发酵过程中温度分布的表达式,并对发酵过程中温度分布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实验结果对照取得了较好的吻合,能够为柑橘皮渣发酵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柚苷酶的应用及发酵生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晨  刘志伟 《广州化工》2006,34(2):4-5,12
介绍了柚苷酶的性质、应用,重点介绍了柚苷酶的发酵进展,包括柚苷酶生产菌的筛选方法及发酵条件等,并指出柚苷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张强 《化工进展》2016,35(4):1167-1172
酒精发酵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微生物反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生产菌外,还会从原料、空气、水等带入相当数量的杂菌,从而降低酒精得率,影响酒精的正常生产.因此如何有效控制杂菌的感染,对整个酒精生产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酒精发酵中杀菌剂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酒精发酵过程中染菌的原因、危害、检测方法以及常见的污染杂菌,重点介绍了漂白粉、青霉素、克菌灵、酒花及植物提取物等杀菌剂的使用.指出减少酒精发酵中的杂菌污染,加强细菌抗药性的研究,寻找安全天然杀菌剂替代品是未来研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在Klebsiella pneumoniae发酵甘油生产1,3 丙二醇的种子培养及发酵实验中,考察了葡萄糖作辅助碳源对菌体生长及1,3 丙二醇生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种子培养期,以葡萄糖和甘油为混合碳源可缩短种子培养周期;在批次发酵和流加发酵中,葡萄糖作辅助碳源可使1,3 丙二醇产率及得率明显提高,但不同的葡萄糖加入方式对产率及得率促进的效果不同. 在初始发酵培养基中添加5 g/L葡萄糖、并在4 40 h进行葡萄糖与甘油混合液连续流加的条件下,1,3 丙二醇浓度、产率及得率较单一甘油为底物的流加发酵结果分别提高41.2 , 38.6 和8.3 .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甘油生物转化1,3-丙二醇的连续发酵过程,通过发酵和分离过程的模拟与优化,得到不同初始条件下的最大产物浓度、生产强度、1,3-丙二醇得率及整个工艺过程的物耗和能耗,并进行了经济成本核算. 结果表明,提高发酵过程的生产强度未必能带来利润的增长,反而可能导致利润下降;提高1,3-丙二醇的得率有利于增加利润,但得率高于0.68 mol/mol时,利润增长趋缓;敏感性分析显示,甘油成本是影响利润的关键因素,通过联产生物柴油可以降低成本,税后利润提高31%.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天然野生植物多穗柯营养及化学成分的分析,确认了其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药用成分含量高并富含二氢查耳酮新型甜味剂而有独特的甜茶特色,为大力开发天然野生植物多穗柯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