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中石化金陵炼化厂生产的90#A级沥青为基质沥青,以岳阳石化厂生产的SBS791-H为改性剂,一种糠醛抽出油作为相容剂制备了改性沥青,研究了不同糠醛抽出油添加量下,改性沥青在RTFOT老化前后四组分和性能的变化情况,探讨了糠醛抽出油对SBS改性沥青的作用机理以及适宜添加量。  相似文献   

2.
软化点是评价SBS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主要介绍了基质沥青、改性剂型号及添加量、稳定剂添加量、工艺条件对SBS改性沥青软化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添加不同多聚磷酸(PPA)掺量的SBS改性沥青的性能,分析了多聚磷酸影响SBS改性沥青的机理。结果表明,随PPA掺量的增加,SBS改性沥青的软化点、135℃运动粘度、车辙因子、针入度指数、针入度比等技术指标逐渐增大,而RTFOT老化前后的5℃延度值、针入度值均下降。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研究了抗老化剂A,B对SBS改性沥青老化性能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了发育温度、发育时间以及抗老化剂添加量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发育温度175℃,发育时间1 h,抗老化剂含量3%的条件下,添加抗老化剂A的SBS改性沥青经过薄膜烘箱实验后针入度比和延度比最优分别为0.84和0.5;在发育温度175℃,发育时间3 h,抗老化剂B含量1%的条件下、添加抗老化剂B的SBS改性沥青经过薄膜烘箱实验后针入度比和延度比最优分别为0.79和0.49。相对于没有添加抗老化剂的SBS改性沥青,添加抗老化剂A后,SBS改性沥青薄膜烘箱试验后针比和延度比分别提高了9%和43%;添加抗老化剂B后,SBS改性沥青薄膜烘箱试验后针比和延度比分别提高了29%和11%。添加抗老化剂A的SBS改性沥青的针入度比和延度比比添加抗老化剂B的SBS改性沥青分别提高了6.3%和2%。  相似文献   

5.
为一定程度上解决胶粉掺量增加引起的粘度增加而使得胶粉改性沥青掺量受限的问题,依托在做项目,研究25%大掺量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并进行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研究。结果得到:TOR/HDPE的添加可以实现满足性能要求的大掺量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提出了一种25%胶粉/SBS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SBS牌号、沥青牌号、SBS加入量、改性沥青加工工艺等方面对SBS改性沥 青延度影响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影响SBS改性沥青延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改性沥青低温延 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莫益燕  王大庆  林茂  梁伟强 《广州化工》2011,39(18):85-86,100
用星型与线型SBS通过溶液混合的方法开发出混合均匀的SBS产品,用开发出的F502用于改性沥青与市场同类产品进行了对比,对改进后的F503产品进行了改性沥青的应用研究,结果显示使用F503与F502相比,可明显降低改性剂添加量。  相似文献   

8.
SBS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工程性能,已成为我国高等级高速公路路面的重要材料。SBS改性沥青机理比较复杂,路用性能十分优越,通常可以提高路面沥青软化温度20℃以上;由于SBS改性剂价格昂贵,是影响项目建设的重要成本因素,星型SBS较线型SBS通常可以降低添加量以降低生产成本,但由于沥青与星型SBS相溶困难,产品质量不稳定,鲜有工业化生产。本文主要就星型SBS进行实验室研究制备了符合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标准要求的I-D改性沥青、提出了工业化生产方案并对工业化生产过程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以中石化公司金陵厂生产的90#A级沥青为基质沥青,添加占基质沥青质量4%燕山石化产SBS 4303及其他添加剂制备SBS改性沥青,研究了该改性沥青在改性前后、不同老化试验条件下及在163℃下热储不同时间下四组分变化情况及其与改性沥青各性能指标变化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牛洪全  豆怀兵  林术东 《弹性体》2023,(2):37-44+49
采用硬脂基三甲基氯化铵(STAC)对纳米蒙脱土(MMT)进行接枝并制备了有机化改性纳米蒙脱土(S-MMT),随后将不同掺量的S-MMT添加到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以制备复合改性沥青。借助动态剪切流变仪和弯曲梁流变仪,对S-MMT复合SBS改性沥青进行了高中低温度流变性能和蠕变松弛性能测试,结果表明,S-MMT增强了与SBS改性沥青分子的亲和性、改善了其高温车辙抗性和低温开裂抗性、降低了其累积剪切蠕变变形和永久变形;S-MMT的加入显著提升了SBS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和黏弹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SEBS改性沥青性能,以SBS改性沥青为参照,分别制备不同掺量SEBS和SBS改性沥青进行动态剪切流变(DSR)、弯曲梁蠕变(BBR)、改进沸煮法及离析试验,就两种改性沥青高温性能、低温性能、粘附性及存储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SEBS和SBS掺量增加,沥青高温性能和粘附性逐渐变好,低温性能呈先变差后变好再变差趋势,掺量为4%时低温性能最优,存储稳定性则逐渐变差;相同SEBS和SBS掺量下,SEBS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粘附性及存储稳定性均优于SBS改性沥青。考虑综合性能最优,推荐采用4%掺量SEBS制备改性沥青。  相似文献   

12.
废旧SBS改性沥青再生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欢喜岭AH-90沥青为基质沥青,采用添加SBS改性剂的方法制得SBS改性沥青。其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等指标符合JTJ036—98I-C标准,对其进行第一次老化,制得废旧SBS改性沥青。对废旧SBS改性沥青再加入适量的再生剂和SBR,使废旧SBS改性沥青的理化指标重新恢复到JTJ036—98I-C标准的要求,制得再生SBS改性沥青,再对其进行第二次老化。结果表明废旧SBS改性沥青可以通过再生的方法加以重新利用。  相似文献   

13.
《弹性体》2017,(3)
研究了SBS T6302H应用于委内瑞拉基质沥青生产高性能改性沥青的工艺条件,分析相容剂、发育温度及发育时间对改性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离析值等关键指标的影响规律;采用美国SHRP沥青结合料评价体系,对SBS T6302H改性沥青进行性能分级,并对该高性能改性沥青工业化使用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SBS T6302H可以生产出满足高标准改性沥青指标要求的工业化产品,提高相容剂掺量,可促进T6302H与沥青更好地相容,提升改性沥青的综合性能;适当延长发育时间,提高发育温度,有助于改善离析指标;在掺量为4.5%(质量分数)时,改性沥青性能分级可满足PG 76-28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以脱油沥青(DOA)制备针入度30号和50号的调和硬质沥青,并掺量2%到6%的星型SBS在170℃下经剪切、搅拌工艺制备SBS改性硬质沥青,对产物进行常规指标分析及荧光显微检测。常规指标分析表明SBS可以提高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和感温性能;存储稳定性分析表明稳定剂的加入可以明显的改善沥青的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荧光显微镜图像表明改性沥青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之间存在相关性,改性沥青要达到较好的宏观性能需要其微观结构中改性剂和沥青呈现均匀连续分散的状态。利用SBS和稳定剂制备优质改性硬质沥青合适配方为:SBS添加量为3.0%,稳定剂添加量为0.2%。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溶剂法纳米ZnO/SBS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然后基于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三大指标试验、离析试验及RTFOT后老化指标性能试验,综合分析了纳米ZnO不同掺量对SBS改性沥青高温和低温性能、均匀稳定性及抗老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纳米ZnO能够有效改善SBS改性沥青的高温抗变形性、低温抗裂性、高温储存稳定性及抗老化性能。综合纳米ZnO掺入SBS改性沥青后的性能效果及经济成本,建议纳米ZnO掺量为5%。  相似文献   

16.
《应用化工》2022,(6):1438-1442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SBS/PPA复合改性沥青,采用胶体磨将其乳化得到SBS/PPA复合改性乳化沥青,研究多聚磷酸(PPA)对SBS改性乳化沥青稳定性、蒸发残留物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A能够改善SBS改性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当PPA掺量由占SBS用量的1%增加到3%时,和未添加PPA的SBS改性乳化沥青相比,其5 d储存稳定性由6.3%降低到4.9%,降低的幅度超过22%,且随着PPA掺量的增加,SBS改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软化点、延度逐渐升高。PPA能够促使SBS在改性沥青中形成空间网状结构,从而提高了SBS对沥青路用性能的改善效果。当SBS掺量为沥青用量的4.5%,PPA的用量为SBS用量的3%时,SBS/PPA改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路用性能接近热沥青。  相似文献   

17.
《应用化工》2022,(3):561-564
采用0.4%,0.8%,1.2%,1.6%掺量的多聚磷酸(PPA)制备成PPA/SBS复合改性沥青和PPA/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通过三大指标、布氏粘度、薄膜加热试验等考察两种PPA复合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抗老化性能。结果表明,PPA对PPA/SBS和PPA/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低温抗裂性都有所削弱,PPA/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低温抗裂性能相对较优,1.6%掺量PPA/SBS复合改性沥青低温性能下降最为明显;PPA/SBS改性沥青和PPA/橡胶粉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较基质沥青有明显提升,1.6%掺量PPA/SBS复合改性沥青高温稳定性最优;PPA的加入能够改善沥青的抗老化性能,PPA/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抗老化性能较PPA/SBS复合改性沥青更佳。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碳纳米管(CNTs)对SBS改性沥青抗老化性能的影响,对不同CNTs掺量的CNTs/SBS复合改性沥青进行动态剪切流变实验;以CNTs掺量为自变量,对CNTs/SBS复合改性沥青与SBS改性沥青进行旋转薄膜加热试验及紫外老化试验,并对沥青残留物进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以评价其老化性能。结果表明,CNTs的加入可有效提高SBS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及老化性能。通过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结果来看,CNTs的加入降低了改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并随着掺量的增加改善效果也越明显。  相似文献   

19.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SBS/PPA复合改性沥青,采用胶体磨将其乳化得到SBS/PPA复合改性乳化沥青,研究多聚磷酸(PPA)对SBS改性乳化沥青稳定性、蒸发残留物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A能够改善SBS改性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当PPA掺量由占SBS用量的1%增加到3%时,和未添加PPA的SBS改性乳化沥青相比,其5 d储存稳定性由6.3%降低到4.9%,降低的幅度超过22%,且随着PPA掺量的增加,SBS改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软化点、延度逐渐升高。PPA能够促使SBS在改性沥青中形成空间网状结构,从而提高了SBS对沥青路用性能的改善效果。当SBS掺量为沥青用量的4.5%,PPA的用量为SBS用量的3%时,SBS/PPA改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路用性能接近热沥青。  相似文献   

20.
《应用化工》2022,(6):1421-1424
采用荧光显微镜实验研究油页岩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通过流变实验(DSR)测试高、低温对其流变性能影响,利用沥青三大性能指标实验、粘度实验和旋转薄膜加热实验分析油页岩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油页岩的添加能让SBS改性剂与基质沥青达到更好的共融状态,且能有效提高SBS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粘附性和抗老化性能,但会降低其低温抗裂性能;DSR实验表明掺入适量油页岩能明显提升复合改性沥青的复数剪切模量和车辙因子,且油页岩矿粉掺量越多,增幅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