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核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和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变化规律。方法连续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50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对发病后6、24 h和3、7、14 d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均抽取3.0 ml全血,抽取对照组3.0 ml全血,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率、RORγt mRNA表达水平及IL-17水平。结果①急性脑梗死后6 h,Th17细胞百分率、RORγt mRNA表达水平及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急性脑梗死后24 h和3、7 d,患者的Th17细胞百分率分别为(0.98±0.19)%、(1.25±0.23)%、(1.09±0.21)%,高于对照组(0.84±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③急性脑梗死后24 h和3、7 d患者外周血RORγt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41±0.16、0.49±0.19、0.42±0.17,高于对照组0.29±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④急性脑梗死后24 h和3、7、14 d患者血清IL-17水平分别为(34±15)、(68±29)、(41±21)、(32±14)ng/L,高于对照组的(21±1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⑤急性脑梗死后14 d,Th17细胞百分率、RORγt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及IL-17水平增高,Th17细胞可能参与了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Treg、Th17的表达与老年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四色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对65例老年NSCLC患者(老年肺癌组)外周血中Treg、Th17的表达量进行检测,并分别与老年良性病变组(老年非癌组)、老年健康组以及年轻健康组对比,并研究其与老年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老年肺癌组Treg、Th17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两者在老年非癌组中表达与老年健康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老年健康组Treg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年轻健康组(P0.05),而Th17的表达量在老年健康组与年轻健康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表达水平与老年肺癌的临床TNM分期、细胞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状态密切相关(P0.05或P0.01),而与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 Treg、Th17细胞的失衡表达在老年原发性NSCLC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Th17淋巴细胞及IL-17变化与淋巴结转移、不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0例,设为研究组,依据其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转移组(112例)和非转移组(88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水平Th17淋巴细胞及IL-17水平.结果 转移组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辅助性T17(Th17)细胞及白细胞介素17(IL-17)+叉头蛋白3(FoxP3)+T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5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5名正常人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百分率以及IL-17+FoxP3+T细胞占Treg细胞的百分率。结果: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Th17细胞百分率高于Ⅰ-Ⅲ期患者及正常对照(均P〈0.0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BMC中的Treg细胞百分率高于正常对照,并且IL-17+FoxP3+T细胞占Treg细胞的百分率高于正常对照(P〈0.05)。结论: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Th17细胞以及II-17+FoxP3+T细胞数量增加,Th17以及IL.17+FoxP3+T细胞可能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远处转移过程.从而影响肿瘤进程。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观察Th17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癌灶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及变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30例NSCLC患者为肺癌组,2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癌组外周血、癌灶组织、癌旁组织以及对照组外周血中Th17(CD4+IL-17+)细胞的表达;免疫荧光定量PCR检测RORc mRNA、IL-17 mRN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NSCLC患者血清、癌灶组织、癌旁组织以及对照组血清IL-6、IL-17、IL-2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浓度。分析NSCLC患者Th17细胞与临床病理类型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结果 (1)NSCLC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为(3.81±0.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73±0.22)%(P<0.001)。NSCLC组癌灶组织Th17细胞比例为(5.07±0.28)%,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3.00±0.25)%及外周血(3.75±0.70)%(P均<0.001)。(2)NSCLC组外周血RORc mRNA及IL-17 mRNA分别为(3.91±0.48)和(68.91±6.3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01)。NSCLC组中癌灶组织RORc mRNA及IL-17 mRNA分别为(4.94±0.31)和(101.61±9.42),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35±0.21)、(46.02±4.11)]及外周血[(3.91±0.48)、(68.34±6.04)](P均<0.001)。(3)Ⅲ+Ⅳ期NSCLC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4.26±0.66)%及IL-17浓度(430.71±15.62)pg/ml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3.47±0.32)%和(368.09±20.74)pg/ml(P均<0.05)。Ⅲ+Ⅳ期NSCLC患者癌旁组织中Th17细胞比例(3.22±0.12)%及IL-17水平(268.98±19.67)pg/ml分别高于Ⅰ+Ⅱ期患者(2.83±0.18)%和(227.39±9.62)pg/ml(P<0.05)。Ⅲ+Ⅳ期NSCLC患者癌灶组织中Th17细胞比例为(5.33±0.48)%,IL-17浓度为(525.39±17.14)pg/ml,Ⅰ+Ⅱ期患者分别为(4.87±0.16)%和(462.50±22.67)pg/ml,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NSCLC组患者血清IL-6、IL-17、IL-23和TGF-β1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NSCLC组患者癌灶组织IL-6、IL-17、IL-23和TGF-β1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血清(P<0.001)。(5)NSCLC患者外周血、癌灶组织Th17细胞比例与IL-6、IL-23和TGF-β1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均P<0.01)。结论 NSCLC患者外周血、癌旁组织及癌灶组织中存在Th17细胞高表达,随病情进展有可能伴随高侵袭性及明显的血行转移;Th17细胞增高可能与IL-6、IL-23和TGF-β1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NF-α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 3月至 1 999年 7月 ,我们对 38例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进行治疗前外周血 TNF-α水平和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藉以了解TNF- α水平变化在 NSCLC病理生理进程中的意义 ,为改进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38例 NSCLC患者均为晚期 (临床分期 a以上 ) ,Karnofsky评分 >60分。男 2 9例 ;女9例 ,年龄 2 1至 63岁 ,平均 51岁。其中鳞癌 2 1例 ,腺癌 1 3例 ,其他类型 4例。全部患者受检时未接受过化、放疗 ,无明显高热、脓痰、呼吸困难等感染征象 ,无阻塞性肺炎 ,亦未发现其他部位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根治性手术治疗前后外周血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Th17细胞水平的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7例NSCLC患者术前3 d及术后14 d外周血中的Th1、Th2、Th17细胞。结果肺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外周血中Th1为24.47%±10.34%、Th2为22.16%±9.98%、Th17为1.68%±1.10%,手术后分别为27.91%±7.06%、12.39%±7.84%、1.12%±0.46%;手术后Th2和Th17细胞水平与术前相比,P均〈0.05。结论 NSCLC患者根治性手术治疗后外周血中Th1细胞水平升高,Th2、Th17细胞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7蛋白和mRNA水平、辅助T细胞(Th17)细胞表达比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SLE患者及对照者血浆中IL-17的蛋白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2组外周血中IL-17 mRNA表达水平;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h17细胞比例,进一步分析IL-17/Th17细胞与SLE临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和相关分析.结果 SLE组患者血浆IL-17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SLE组患者外周血IL-17 mRNA表达水平[(28.3±11.7)×10-5]高于对照组[(9.8±2.2)×10-5](P均<0.01).SLE患者PBMCs中Th17细胞比例(2.5±1.5)%及IL-17荧光强度(1937±1022)显著高于对照组[(1.5±0.7)%,(1245±413)],且SLE活动期患者Th17细胞百分比高于非活动组,SLE肾病组Th17细胞比例较无肾病组明显升高(P均<0.05).SLE患者血浆IL-17水平、Th17细胞数与SLE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呈正相关(r=0.681,P<0.01;r=0.426,P=0.034).结论 SLE患者体内IL-17蛋白分泌及基因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异常,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亦显著升高,且与疾病活动性有明显相关,提示IL-17/Th17细胞可能在SLE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型细胞因子分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细胞免疫分为Th1型和Th2型[1,2 ] 。Th1型细胞能通过分泌白介素 2 (IL 2 )、干扰素γ(IFN γ)等细胞因子促进细胞免疫 ;而Th2型免疫却通过白介素 10 (IL 10 )、白介素 4 (IL 4 )等细胞因子抑制Th1型细胞免疫。肿瘤患者存在Th免疫功能的紊乱[3 ] 。我们的实验以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 ,检测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 ,发现NSCLC患者存在Th型细胞免疫失衡。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30例NSCLC患者 ,年龄 36~ 70岁 ,平均年龄 5 6岁 ,男 2 1例 ,女 9例 ,鳞癌 18例 ,…  相似文献   

10.
炎症性肠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Th17细胞是一类能特异性产生白细胞介素-17(IL-17)的CD4~+T细胞亚群,研究显示其参与了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过程。目的:研究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和IL-17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Th17细胞在IBD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纳入1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和53例IBD患者,其中克罗恩病(CD)25例,溃疡性结肠炎(UC)28例,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实时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L-17 mRNA表达水平。结果:IBD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活动期又明显高于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PBMC中IL-17 mRNA表达水平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活动期与缓解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BD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和IL-17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h17细胞参与了IBD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对临床疾病活动度的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不同疾病状态外周血Th17细胞比率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情况,探讨其与AS炎症活动的关系。方法41例AS患者按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分为活动组(n=22)和稳定组(n=19),1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11h17细胞比率,EMSA法检测血浆中的IL-17、IL-1β、IL-6、IL-23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水平。结果活动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率明显高于稳定组及对照组(P〈0.05或〈0.01)。活动组血浆中IL-17平均浓度以及IL-1β、IL-6、IL-23、TNF-α等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稳定组及对照组(P均〈0.01);IL-17、IL-1β、IL-6、IL-23、TNF-α之间呈显著相关(P〈0.05或〈0.01)。结论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可能与AS炎症高度活动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辅助性T淋巴细胞(helper T lymphocyte,Th)1、2型细胞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40例NSCLC患者手术前后和20例正常对照外周血中Th1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Th2型细胞因子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水平。结果 NSCLC组术前IL-2、TNF-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IL-10、TGF-β1水平则明显升高(P<0.05)。NSCLC患者手术后IL-2、TNF-α水平较手术前明显升高(P<0.01);IL-10、TGF-β1水平则明显降低(P<0.01)。外周血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与NSCLC临床病理无关。结论①NSCLC患者呈现Th1抑制和Th2极化状态,是肺癌发生免疫耐受的可能机制;②手术切除肿瘤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Th1/Th2的失衡状态,改善机体免疫状态,对预后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定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Ⅱ~Ⅲ_b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A组),肺部良性肿瘤进行手术的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B组),40例正常健康成人作为基础对照组(C组),于术前取全组外周静脉血检测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术后第10天取A组和B组外周血再检测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结果术前A组T细胞亚群和NK细胞与B组和C组的比较,除CD8~+外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完全性切除和不完全性切除的患者CD8~+低于剖胸探查者(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高于剖胸探查组(P0.05),而完全性切除与不完全性切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可用于肺癌患者的免疫监测,其中CD4~+/CD8~+的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负荷的情况。完全性切除和不完全性切除都能显著性提高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为放疗或化疗取得更好的疗效创造较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Th-17细胞相关因子在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肺部的表达意义。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周围型肺癌患者,按肺功能检查结果及吸烟情况分为NS组(17例)、S组(26例)和慢阻肺组(17例)。检测患者新鲜正常肺组织匀浆中IL-17的含量、平均肺泡面积和肺腺泡肌型动脉(MA)管壁厚度、肺泡壁、小气道壁及MA管壁中IL-17、CD4~+及CD8~+T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 S组的FEV1/FVC%、FEV1%预计值下降趋势不明显(P0.05),慢阻肺组患者的FEV1/FVC%、FEV1%预计值明显降低(P0.001);慢阻肺组患者的肺组织匀浆中IL-17含量、平均肺泡面积、MA管壁厚度以及肺泡壁、小气道壁、MA管壁中IL-17、CD~+4及CD~+8T细胞明显高于NS组和S组,S组明显高于NS组(P0.05)。结论 IL-17可促进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T细胞表面凋亡分子Fas及其配体与老年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发展之间的联系.方法 应用五色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对63例老年NSCLC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Fas及FasL的表达进行检测,并与老年良性病变组(老年非癌组)、老年健康组以及年轻健康组进行比较,同时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Fas及FasL在老年健康组外周血T细胞上的表达明显高于年轻健康组(P<0.01);两者在老年非癌组中表达与老年健康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Fas在老年肺癌组中表达显著高于老年健康组及老年非癌组(P<0.01),而FasL在老年肺癌组中表达与老年健康组及老年非癌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细胞Fas的表达水平与老年肺癌的临床TNM分期、细胞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状态密切相关(P<0.05或P<0.01),而与病理类型无关.结论 呈增龄性上调的T细胞表面Fas抗原在老年人原发性肺癌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辅助T淋巴细胞(Th)22细胞、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就诊患者或体检者共101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5例,乙肝病毒携带者21例,非病毒性肝炎35例。另选取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外周血中Th22细胞、Th17细胞所占比例。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各组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L)-22、IL-17的血清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组Th22细胞及IL-22、IL-17明显降低(P0.05),但Th17细胞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乙肝病毒携带者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组IL-22、IL-17明显降低(P0.05),Th17细胞明显升高(P0.05),但Th22细胞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非病毒性肝炎组相比,慢性乙型肝炎组Th22、Th17细胞及IL-22、IL-17均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乙肝病毒携带者Th22、Th17及IL-17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IL-22明显降低(P0.05)。结论 Th22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减退,IL-22浓度降低,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失去IL-22的保护作用,是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的重要因素;而Th17细胞及IL-17可能未参与慢性乙型肝炎的慢性期炎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改变。方法通过对5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检测,并与63例健康成人进行对照。结果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肺通气及弥散功能指标明显低于正常,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在肺通气和弥散功能的减退,肺癌患者应常规检测肺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miR-22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健康人对照和NSCLC患者血清中miR-22的表达量,并构建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miR-22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NSCLC患者化疗前血清中miR-22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5);miR-22在Ⅲ期+Ⅳ期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Ⅰ期+Ⅱ期(P0.05);miR-22对Ⅲ期+Ⅳ期NSCLC检测的敏感性明显高于Ⅰ期+Ⅱ期(P0.01);miR-22在鳞癌和腺癌中的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化疗前比较,晚期NSCLC患者miR-22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清miR-22可能与NSCLC的形成和发展有关,NSCLC患者miR-22的检测对于NSCLC的辅助诊断和化疗疗效评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Th1、Th2、Th17淋巴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FN-γ、IL-4、IL-1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原发未治疗的NSCLC6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和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以IFN-γ、IL-4、IL-17为代表分别测定Th1、Th2、Th17淋巴细胞因子。首先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分别检测两组外周血Th1、Th2、Th17淋巴细胞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两组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4、IL-17水平含量。同时分析比较两组外周血Th1、Th2、Th17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IFN-γ、IL-4、IL-17水平含量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实验组外周血Th1、Th2、Th17淋巴细胞的水平分别为(44.57±20.32)%、(3.08±1.28)%和(1.74±1.18)%;对照组外周血中Th1、Th2、Th17淋巴细胞的水平分别为(49.04±12.30)%、(2.67±1.36)%和(0.89±0.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肺癌患者Th1淋巴细胞的水平(41.1±23.6)%、(44.6±20.3)%低于Ⅰ—Ⅱ期肺癌患者(46.2±19.1)%(P<0.05),Ⅲ、Ⅳ期肺癌患者的Th2、Th17淋巴细胞水平高于Ⅰ—Ⅱ期肺癌患者(P<0.05)。鳞癌患者外周血Th2、Th17淋巴细胞水平高于腺癌患者。结论:检测NSCLC患者外周血Th1、Th2、Th17及其细胞因子IFN-γ、IL-4、IL-17水平含量对判断病情、了解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铜陵地区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用蝎形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石蜡包埋组织、冷冻组织进行EGFR基因18~21外显子突变的检测,分析EGFR基因的突变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42份非小细胞肺癌标本中24份检测出EGFR基因突变,总检出率57.14%.突变类型主要包括L858R点突变(41.67%)、19-del E746-A450缺失突变(41.67%)、L858R+ 19-del(12.50%)、G719X点突变(4.17%).未检测出第20外显子T790M点突变.女性患者突变率(75.00%)较男性患者突变率(40.91%)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吸烟<400年支突变率为70.37%,较吸烟≥400年支突变率(33.3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肿瘤病理学类型为腺癌突变率为60.61%(20/33),而鳞癌突变率为40.00% (2/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6).年龄<60岁患者突变率为64.00%,较≥60岁患者突变率(47.06%)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6).不同TNM分期之间突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结论 EGFR基因突变多见于女性、不吸烟或少吸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