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给出了高电阻率光电导体在受力情况下欧姆接触咀阻的测量技术。分别不用 Si(ρ≈3×10~4Ω·cm)及 Cr:GaAs(ρ≈10~8Ω·cm)晶体测量其铟(In)欧姆接触电阻值,并对该方法测量精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测量了两种纳米粒子Bi2S3和NiS的光限幅特性和非线性光学响应,测量了非线性吸收特性,数值模拟计算了Bi2S3的非线性吸收系数β≈9cm/GW,NiS非线性吸收系数β≈8cm/GW.  相似文献   

3.
测量了两种纳米粒子Bi2S3和NiS的光限幅特性和非线性光学响应,测量了非线性吸收特性,数值模拟计算了Bi2S3的非线性吸收系数β≈9cm/GW,NiS非线性吸收系数β≈8cm/GW.  相似文献   

4.
测量了两种纳米粒子Bi2S3和NiS的光限幅特性和非线性光学响应,测量了非线性吸收特性,数值模拟计算了Bi2S3的非线性吸收系数β≈9cm/GW, NiS非线性吸收系数β≈8cm/GW.  相似文献   

5.
钨-镍二极管     
用外差技术测量红外激光频率,比用基于波长测量或长度比较的办法测量要精确得多。目 前用外差技术测量红外激光频率的精度一般可达10~(-6)~10~(-10)量级。而点接触型的W-Ni二极管是为红外波段激光外差测频而研制的器件,它具有极高的响应速度,测频上限高达148兆兆赫(λ≈2.0微米),响应频带也极其宽阔,从微波到近红外。它可以使波长相差几倍的激光及其微波,同时在其上进行倍频(产生谐波)和混频。  相似文献   

6.
少数载流子寿命τ是一项重要的材料参数,有利于鉴别电子—空穴复合性质。本文报导1.3μm波长的四元有源层τ的测量。该层是由液相外延生长的,其n型和P型的掺杂浓度均在10~(17)~10~(19)cm~(-3)范围。所有测量是在无p-n结的双异质结内进行。采用氩离子倾腔和锁模激光器在低激励的条件下测量衰减时间。对半绝缘Fe掺杂的衬底上单独外延生长的样品,测最它的霍尔系数来确定载流子浓度。在300K时,寿命与载流子密度的依赖关系是τ≈26(10_(18)/p)~(1.2)ns和τ≈  相似文献   

7.
采用PECVD工艺,在300℃下在50μm厚的Kapton E高分子塑料片上制备了底栅结构a-Si∶H TFT阵列(20×20)。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表征了a-Si∶H薄膜的结构,用二探针法和四探针法分别表征了a-Si∶H薄膜和n+a-Si∶H薄膜的电导率。a-Si∶H薄膜中的H(原子数分数)约为15.6%,H主要以Si H和Si H2基团的形式存在,其电导率为8.2×10-7~8.8×10-6S/cm;n+a-Si∶H薄膜的电导率为3.8×10-3S/cm。所制备的TFT具有以下性能:Ioff≈1×10-14A,Ion≈1×10-9A,Ion/Ioff≈105,Vth≈5V,μ≈0.113cm2/(V.s),S≈2.5V/dec,满足TFT-LCD等平板显示器件的开关寻址电路要求。  相似文献   

8.
我们用Z-扫描方法测量了C60薄膜在633nm处大的双光子吸收系数β≈5.4cm/W,并由此计算了C60薄膜双光子共振三阶非线性极化系数的实部和虚部。与计算的C60分子能级进行比较,讨论了它的共振双光子光学跃迁。  相似文献   

9.
吸收介质中三阶极化率的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费浩生  赵家龙  赵峰  韩力  陈肖慧 《中国激光》1990,17(11):702-704
全光学信息处理、光计算机的发展依赖于具有大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材料,因此介质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的测量就显得特别重要。吴存恺等提出了用简并四波混频方法测量透明介质的三阶极化率,G.R.Olbright用于涉法测量了CdS_xSe(1-x)玻璃的非线性折射率。本文将讨论用简并四波混频测量吸收介质的三阶极化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们用Z-扫描方法测量了C60薄膜在633nm处大的双光子吸收系数β≈5.4cm/W,并由此计算了C6O薄膜双光子共振三阶非线性极化系数的实部和虚部。与计算的C6O分子能级进行比较,讨论了它的共振双光子光学跃迁。  相似文献   

11.
孙香冰  任诠  张福军  高怡  杨洪亮  冯林 《中国激光》2006,33(11):501-1505
为了研究一种新型有机金属化合物(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双(1,3-二硫杂环戊烯-2-硫酮-4,5-二硫基)-镍(简称CTNi)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配制了浓度为1.0×10-4mol/L的丙酮溶液作为待测样品,采用Z扫描测试技术,在波长为1064 nm,脉宽为40 ps的条件下研究了该样品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发现,该材料具有很强的饱和吸收特性,其激发态有效吸收截面为eσff=1.47×10-18cm2,相应的非线性吸收系数β=-4.36×10-12m/W.另外,Z扫描曲线显示该材料还具有较强的自散焦效应,其三阶非线性折射系数n2=-1.55×10-18m2/W.  相似文献   

12.
利用锁模钕玻璃激光器的单个微微秒激光脉冲,研究了掺钕激光玻璃中钕离子的非线性双光子吸收。根据实验和理论计算给出了钕离子的双光子吸收截面σ=(6.16±1.1)×10~(-33)厘米~4/瓦,非线性吸收系数γ=(1.65±0.29)×10~(-12)厘米/瓦以及光强与透过率的函数关系曲线。双光子吸收限制了钕玻璃放大器的输出峰值强度。实验确定放大器的极限峰值强度为 I_(最大)=(4.15±0.73)×10~(10)瓦/厘米~2。  相似文献   

13.
用Z扫描技术研究Pd(mpo)2的非线性光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德林  郭胜利  曹天德 《中国激光》2004,31(12):445-1449
为了研究一种新型功能配合物材料Pd(mpo)2的非线性光学特性,把二甲基甲酰苯胺(DMF)溶剂稀释的Pd(mpo)2溶液(浓度为0.75×10-4mol/L)作为待测样品,采用脉冲宽度为7ns,波长为532nm的激光束,对该样品进行了Z-扫描实验,测量了Pd(mpo)2材料的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系数。实验发现,当入射光强很小时,其非线性吸收系数β=(1.916±0.016)cm/Gw,非线性折射系数γ0=-(3.153±0.048)×10-5cm2/Gw,且β和|γ|随入射光强的增大而线性减少。合理地解释了Pd(mpo)2的非线性光学特性产生机理:非线性吸收来自于近共振双光子吸收,而非线性折射是由于近共振双光子吸收造成的折射加强。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系数随光强的增大而线性减少是近共振双光子吸收引起粒子数重新布居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The two-photon absorption coefficient and induced nonlinear refractive index in both TE and TM modes of GaAs/AlGaAs multiple-quantum-well (MQW) strip-loaded channel waveguides are measured in the wavelength range from 1490 nm to 1660 nm. The two-photon absorption coefficient ranges from almost zero to 12 cm/GW, and the nonlinear refractive index is always on the order of 10-13 cm 2/W in the wavelength window investigated. Strong nonlinear anisotropy is observed. The values of the two-photon absorption coefficient are obtained by calibrating the inverse transmission measurements. Those of the nonlinear refractive index are obtained by monitoring the signal spectrum broadening due to self-phase modulation. The wavelength dependences of the measured two-photon absorption coefficient and nonlinear refractive index are reasonably consist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相似文献   

15.
Z-scan measurements at 1600 nm on single-crystal PTS (p-toluene sulfonate) with single, 65 ps pulses gave a complex nonlinear refractive index coefficient of n2=2.2(±0.3)×10-12 cm2/W at 1 GW/cm2 and α2<0.5 cm/GW. This is the first highly nonlinear, organic material to satisfy the conditions imposed by the figures of merit  相似文献   

16.
为了将单壁碳纳米管制成实际可用的光电子器件,采用一种新的梯度升温热亚胺化法来制备单壁碳纳米管/聚酰亚胺薄膜。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得单壁碳纳米管的质量分数为0.02的单壁碳纳米管/聚酰亚胺薄膜的反射谱、透射谱和吸收谱,得到薄膜线性折射率随波长的变化;拟合Sellmeyer公式,得到单壁碳纳米管/聚酰亚胺薄膜的Sellmeyer参量。利用z扫描技术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聚酰亚胺薄膜的3阶非线性特性。结果表明,单壁碳纳米管/聚酰亚胺薄膜具有很强的饱和吸收特性,其非线性吸收系数为β=-5.3×10-10 cm/W;并且具有较强的自散焦效应,对应的非线性折射系数为γ=-4.1×10-13 cm2/W。单壁碳纳米管/聚酰亚胺薄膜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光学特性。  相似文献   

17.
文中介绍了一种新型金属铟酞菁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为了研究该化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在532 nm波长下,分别使用皮秒和纳秒脉冲对样品进行了Z扫描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样品在皮秒和纳秒时域都有很强的反饱和吸收以及非线性正折射。对Z扫描实验数据进行数值模拟分别得到样品在皮秒和纳秒脉冲作用下等效的三阶非线性吸收系数和三阶折射率:ps=4.110-11m/W,ps=4.510-19m2/W 以及ps=5.110-9m/W,ps=1.510-16m2/W。分析讨论了激发态能及对该化合物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并使用纳秒脉冲激光对样品进行了光限幅测试,在T/T0=0.5时,阈值为2.0J/cm2,实验结果表明该样品拥有良好的光限幅性能。  相似文献   

18.
柴志军  高亚臣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46(3):321004-0321004(5)
利用飞秒脉冲通过Z扫描技术和泵浦-探测技术研究了CdS0.2Se0.8纳米晶掺杂的硼酸盐玻璃滤波片RG665的非线性吸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800 nm波长 130 fs脉冲激光作用下,RG665滤波片表现较强的非线性吸收特性。通过理论分析拟合实验结果证明RG665滤波片在800 nm下的非线性吸收包含双光子吸收及双光子吸收诱导的激发态吸收两部分,得到双光子吸收系数为0.05 cm/GW,激发态吸收截面为e=310-23 m2,以及导带中低能态电子和导带底电子的寿命分别为13 ps和210 ps。研究结果表明CdS0.2Se0.8纳米晶体掺杂的玻璃是一种很好的非线性光学材料。  相似文献   

19.
Z扫描法测单壁碳纳米管薄膜非线性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单壁碳纳米管(SWCNT)薄膜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采用旋转涂覆法在石英玻片上制备出包含SWCNT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聚合物薄膜。测得薄膜的线性透射谱,并观察了薄膜的表面形貌。为提高测量SWCNT薄膜三阶非线性系数的准确度,研究了Z扫描法测量材料的非线性系数时相关参量变化对测量准确度的影响,并搭建Z扫描系统,研究了自制薄膜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模拟和计算,得到自制碳纳米管薄膜的非线性吸收系数(β)、三阶非线性折射系数(γ)分别为-7.8×10-7 cm/W、-6.4×10-11 cm2/W,三阶非线性极化率为2.06×10-9 esu。证明SWCNT/PMMA薄膜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光学特性。  相似文献   

20.
反向偏压下的压控颜色可调谐聚合物电致发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功制备了结构为ITO/PDDOPV/PPQ/Al的异质结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其中PDDOPV是P型聚合物材料,PPQ是n型聚合物材料。该器件在正、反向偏压下均可发光。在正向偏压下的光发射主要来自PDDOPV;在反向偏压下的光发射来自PPQ的蓝光发射和PDDOPV的黄光发射。蓝光强度与黄光强度的比值随着反向偏压的增加而增加。换句话说,该器件的发光颜色是压控可调的,这对实现彩色显示是极为有利的,分析了在反向偏压下的发光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