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简述了红外法测定煤中全硫含量的过程,分析了煤中全硫含量测定不确定度的来源识别,建立了测量过程分量的数学模型,量化了各分量的相对不确定度,最终确定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并报出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2.
方红 《煤质技术》2004,(6):69-71
阐述了依据国标(GB/T15460—2003)测试方法、原理及过程检测煤中碳和氢含量不确定度来源;不等精度测量数据以最小二乘法处理测试结果,作为测试重复性提供的不确定度数,作出检测煤中碳和氢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3.
4.
该文分析了根据GB/T 214—2007库仑法测定煤中全硫结果不确定度的来源,对每个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定;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最终确定扩展不确定度后报出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5.
孙刚  巴勇 《煤质技术》2004,(6):42-44
本文以实测数据为例,详细阐述了煤中氟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包括实验、不确定度源的分析、A类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B类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等内容,为煤炭化验室和有关人员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娜  刘勇  芮洪敏 《现代矿业》2018,34(9):166-167
为了识别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来源,对CS-2000红外碳硫仪测定铁矿石中硫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对测量的重复性、天平称量、标准物质认定值等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定,给出了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7.
根据库仑滴定法测量煤中全硫的方法和原理,分析了煤中全硫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对其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根据GB/T212—2001测定煤的干燥基灰分结果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对每个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评定,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最终确定扩展不确定度后报出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对使用通气法测定煤灰熔融性过程的分析,确定了其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对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量化,明确了测量的主要不确定度分量,最后对合成和扩展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ICP-OES方法测定煤灰中钒的不确定度评定,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系统分析实验中不确定度引入的来源,指出ICP-OES方法测量煤灰中钒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溶液的配制、曲线拟合及称量过程,并对煤灰中钒含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12.
13.
采用国家标准GB/T 476—2008《煤中碳和氢的测定方法》中的电量-重量法和三节炉法分别对12种标准物质煤样进行碳氢含量的测定,并对2种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比较,指出从统计学方面判断电量-重量法和三节炉法可以互相替代。  相似文献   

14.
韩建辉 《煤质技术》2015,(3):43-44,47
依据GB/T 476—2008《煤中碳和氢的测定方法》中三节炉法对氢元素进行测定,验证三节炉法只测定氢元素时燃烧管中不添加铬酸铅与银丝卷对氢元素的测定是否有影响,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可知,三节炉法燃烧管中不添加除氯及除硫剂对氢元素的测定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快速灰化法测定煤中灰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灰分测定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快速灰化法测定煤中灰分的规定条件及改变测试条件后对灰分测定准确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改变相应测试条件后的快速灰化法同样能得到准确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6.
荣霞 《煤质技术》2013,(4):18-20
从原理和过程等多方面分析了经典二节炉法测定煤中碳氢时影响测定准确度的诸多因素,从燃烧管内的填充试剂和吸收系统药品的选择与使用、碳氢测定装置的气密性、炉温的选择等方面探讨对煤中碳氢测定准确度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为排除试验过程干扰并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从样品处理、试验准备、仪器使用等方面阐述了煤中氯测定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石岩 《煤质技术》2011,(4):35-36
根据煤中碳和氢测定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影响煤中碳和氢准确测定的若干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李婷  徐开群 《煤质技术》2012,(1):25-28,34
为深入阐述红外-热导联合法测定煤中碳氢氮含量的原理,以图示、化学方程式和公式推导的方式对红外法和热导法在煤质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解析,指出红外法用于测定煤中碳氢含量和热导法用于测定煤中氮含量时分别使用光电和热导技术对煤中的元素进行定量分析.联合应用红外法和热导法,对提高煤质检测水平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