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玉祥将军是一位行伍出身的爱国将领,也是一位颇有名气的“丘八”诗人。早在抗日战争初期,他就以“丘八”诗人的资格,被推选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总部的理事。“丘八”者,“兵”也,这表明他是崇尚武事的文艺兵。 冯将军写过很多诗歌,其作品风格朴实,语言通俗,被文艺界人士赞为“真正大众化了的诗歌”。他的诗作里没有什么奇情幻想、风花雪月,只是写日常生活里见到的  相似文献   

2.
读《三国演义》,不能不使人联想到曹操,正是因为书中有了这个人物,长板坡、战濮阳、割须弃亲、阴平关、华容道等等描写,才显得那么引人入胜。三国时代,群雄逐鹿,曹操作为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军事家,不少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其中书中多次提到的,就有兖州。兖州第—次在《三国演义》中出现,是在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中。十七镇诸侯伐董卓,其中第四镇,就是交州刺史刘岱。这个刘岱,在书中所占篇幅不多,他所占的兖  相似文献   

3.
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定都许昌,后相继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开始在中原一带屯田粮,兴土木,历兵备战。建安十五年冬(公元210年),他在邺城(后为魏都,在今临漳县西南,汉时属河南,今属河北)的西北,以城为基,修建了宏伟的铜雀(爵)台。不久后,又在铜雀台的南边和北边相继修建了金虎(后改为金凤)台和冰井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曹魏“三台”。其中的冰井台,是曹操用来储藏粮食和燃料等物资的一个地方。据八九十年后西晋文学家陆云在登临三台后的记述,曹操在冰井台内藏有煤炭数十万斤,还有粮食和盐(《陆士龙文集》卷八)。 曹操为什么修建冰井台且在里面存放这么多煤炭呢?对此,东晋人陆翙在他所著的《邺中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北则冰井台,有屋一百四十间,上有冰室,室有数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石墨可书,又爇之难尽,又谓之石炭。又有窖粟及盐,  相似文献   

4.
当代矿工2005年第2期曹操献九酝春酒法翻看《曹操集译注》(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版),见有其呈献给汉献帝的“九酝酒法”。正好,前几天张本清同志送来一本《亳州市志》(黄山书社1996年2月出版)。曹操是亳州(谯县)人,查看一下,《亳州市志》上面所记正好与此条资料相合。于是写下此文。汉建安元年(196年),正在踌躇满志、春风得意之时的曹操向汉献帝刘协(181~234年)贡献了《九酝酒法》(同时还贡献了一些器物用具)。这汉献帝刘协生于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做皇帝时年才9岁。在建安元年曹操献“九酝酒法”时,也不过十五六岁。就是这一年,曹操迎接献帝…  相似文献   

5.
有关人体特异功能的传闻,我国古已有之。据说三国时候有个名叫管辂的人,因为善能“覆射”,就是猜中别人暗藏于盒子里的东西,被曹操请去预卜天下大事,曹操为此还要封他为太史。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竟把这  相似文献   

6.
贾振泉 《当代矿工》2008,(11):62-62
他的“官”不大,只是采煤工作面上的“兵头将尾”;他的“权”不大,手下只“带”了几十个和他磨爬滚打的矿工兄弟。但是,他凭着过人的本领,创造了多项全矿乃至全公司第一,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冠军专业户”。他就是邯郸矿业集团公司、邯郸市、河北省三级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7.
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以酒观之,这部大书通篇散发着酒香。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演义》(以下简称《三国》)开卷这句带“酒”的词,便将三国挣挣英雄铁汉及纷繁的史事付之“笑谈中”。 由开篇词看下去,首篇即是“宴桃园豪杰三结义”,紧接着就是“张飞醉打督邮”。还有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曹操煮酒论英雄,张飞醉酒失徐州,宴长江曹操赋诗,周瑜伴醉赚蒋干,秦宓醉难张温,后主酒酣乐不思蜀等等,不一而足。纵观全篇,饮酒之处不下百余次,可谓兴也酒,败也酒,亡亦酒。  相似文献   

8.
两个牛区长     
刘刚 《当代矿工》2005,(3):57-57
牛孝华、牛孝健是一对亲兄弟,同在安徽淮北矿业集团公司朱庄煤矿工作。哥俩勤奋好学、互相鼓励、埋头奉献。弟弟牛孝健(左)因工作表现突出,“牛”劲十足,去年被提拔为基建三区副区长,他带领职工月月圆满完成矿下达的安全生产任务,连续多年被矿评为“五好职工”和“岗位职业道德明星”。哥哥牛孝华(右)看在眼里,憋足了“牛”劲,在工作中,虚心好学、潜心钻研业务技能,被矿聘为技师,还多次在集团公司、矿举行的技术比武中获得前三名的好成绩。2004年12月,他也被矿提拔为综采预备区机电副区长。哥俩都是“牛”区长的佳话被传为美谈。图为哥俩在…  相似文献   

9.
他在掘进迎头干了25年,工长当了24年半,连续十几年的先进生产者、优秀班组长、优秀共产党员,1994、1995年连续被评为局劳动模范。在区队领导眼里,他干什么都让人放心;在工友眼里,他吃苦能干待人公平。他自己说,劳动让他从心里感到快乐和踏实。他叫彭庆启,今年50岁,北宿矿掘进一区的一名工长。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兵头将尾”。正是这个“小头儿”,从事掘进工作20多年来,月下井平均不少于28天,每年出勤都不下350天,所在班组的安全生产、工程质量、掘进进尺、经济效益等都稳居全区前茅。1979年入矿时,争强好胜的彭庆启就立下了“力争上游,永不…  相似文献   

10.
新汶矿务局协庄矿掘进五区区长韩述尚当选1994年全国煤炭工业十佳掘进队长,有人这样说:“韩区长当之无愧。他确实会管理,他带领的五区自1989年组建以来,没有发生一起死亡、重、轻伤事故,工程质量月月创特级,年年完成生产任务。这可都是硬指标啊!”矿领导也称赞:“老韩确实会带兵。”  相似文献   

11.
智慧献矿山     
陈平  福怀 《当代矿工》2004,(5):55-55
1975年8月,方国胜到朱庄矿当上了一名采煤工。五年后,由于他勤奋吃苦,积极上进,区领导安排他从事煤机的检修工作。20年来,方国胜扎根煤海,练就了一身技术绝活,在百里淮北矿区有“煤机大王”之称。他五年为企业增效1000多万元,先后2次被淮北市评为“劳动模范”,连续五年被淮北矿业集团公司评为“劳动模范”,还多次荣获市、集团公司五好职工、矿山功臣、技术状元、岗位职业道德明星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2.
“我带的维修工,杜博在2007年取得了采掘电钳工高级资格证书,陈峰在2008年和2009年我矿职工技能大赛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蒋麦生在2009年我矿职工技能大赛中获得了第四名……”在采访过程中,他骄傲地夸起了自己带的“兵”。他就是乔恩明,山东肥城矿业集团曹庄矿钢铁一队的维修班长。  相似文献   

13.
(一)1969年6月,刚满17岁的程小喜来到焦作矿务局机电修配公司当了一名煤矿后勤兵,他的岗位,是开加工矿车轮的六角车。矿车轮,这个用生铁疙瘩铸成的矿车轮哟,可苦煞了他。轮重约二十五公斤,干活时只好用戴手套的双手搬上搬下。一班下来,使这个身高不足一米六,体重不过九十斤的弱小伙子叫苦不迭。使他头痛的还有那车屑象“天女散花”似  相似文献   

14.
班长,是兵头将尾,是“上有千条线、下有一根针”的引线人,其作用自然不可小视。然而,在重庆市松藻矿务局打通一矿基层队,班长的管理能力和技术素质参差不齐,有的会说会讲又会做、有的是身藏绝活却不会讲,还有的在排班会或班务会上“哑口无言”等等。这种情况,完全不符合“说唱俱佳”的现代的班组管理。鉴于以上几种情况,笔者认为让班长尝试写工作日记兴许能起到好的效果。 首先,班长写工作日记是适应矿  相似文献   

15.
煤诗联脞     
煤炭自从被人们掘出地帷,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岁月.发现了煤,也就出现了采煤者;有了采煤者,就会有咏煤诗.但由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轻视采煤者的劳动,尽管在中国这个诗歌的国度里,咏煤的诗却并不多.就连这不多的咏煤诗作,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也很难被选入诗集。比较早的咏煤诗,要算宋代苏轼的《石炭》了.他在这首诗的自序里说,“彭城(今徐州市)旧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武器),犀利胜常云:  相似文献   

16.
他白净的面庞看起来有些随和,与其耿直的性格有一段落差,走起路来是虎虎生风;他在生产中善于管理,敢于问责,紧盯现场岗位操作,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安全管理细致入微:他充分发挥基层班组长的兵头将尾作用,以人为本,率先垂范,既当现场指挥员,又是生产战斗员,被职工们亲切地称为“白国周式”的金牌班长。他就是淮北矿业集团劳动模范、桃园煤矿运输区生产一班班长侯华新。  相似文献   

17.
他怀着对煤炭事业的赤诚之心,23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奋战在采煤一线,2007年被评为全国煤炭系统劳动模范,荣获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被职工誉为“扎根煤海的常青树”。他,就是郑煤集团公司告成矿现年52岁的普通采煤工宋付合。  相似文献   

18.
永远的记忆     
高伟 《当代矿工》2004,(8):34-34
说来真惭愧,父亲去世四年多了,我这个被他称为“秀才”的儿子,却一直没为他写下任何怀念的文字。不是不想写,而是心情太沉重,每次未提笔眼泪就先下来了。母亲说:“你爸这辈子没享过一天福。”这句话概括了父亲艰辛的一生。他出身贫寒,十几岁就在日本鬼子开的煤矿挖煤,挨过日本把头的鞭子。解放后,共产党把他培养成一名煤矿政工干部,赶上“文革”却被戴上“走资派”的帽子,遭受了非人的折磨。“文革”结束,好日子总算来了,他却因为多年的井下工作患上了矽肺病和冠心病,他的晚年一直在与病魔抗争。在我们姐弟四人的印象里,父亲留给我们更多的…  相似文献   

19.
韩惠民,1985年起担任霍州煤电集团公司煤化分公司曹村矿机电科皮带包机组组长,在这个被称为“兵头将尾”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8年。2003年,他光荣地被评为全国煤炭工业优秀班组长。 皮带包机组是原煤生产运输的龙头,点多面广战线长,加之曹村矿井设备陈旧老化,给管理工作带来了相当难度。面对这种现状,韩惠民从未放弃过自己的追求,他说:“既然干上了这行,就要干出个样子来!” 为了搞好班组建设,他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他始终把班组的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从强化职工培训教育入手,结合班组实际完善和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通过狠抓落实,规范操作,进一步增强了班组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岗位操作技能,同时也  相似文献   

20.
每天开早会,冯卫东都会带着一个小本子认真地记,同事问他写什么,他笑着说:“没事,写歌词呢。”乐观、开朗是他的写照。坚守,用梦想托起希望2003年3月,刚毕业的冯卫东来到郑煤集团超化矿416队。不足一米七的身高,白白净净、书生气未退的他,脸上总是洋溢着阳光般的笑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