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阐述了关于曲轴强度计算原理及方法,提出了多体动力学、有限元及疲劳软件联合计算的方法解决关于曲轴疲劳的计算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某D系列柴油机的曲轴疲劳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2.
基于动力学仿真和有限元分析的曲轴疲劳寿命计算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在对某型六缸汽车发动机曲轴系动态仿真和对曲轴进行静态有限元分析基础上对曲轴的疲劳寿命进行了计算。首先对曲轴系进行动态仿真,得到曲轴连杆颈处的载荷和载荷谱,载荷作为曲轴有限元分析的力边界条件,而栽荷谱经过简化,得到计算曲轴疲劳寿命的载荷谱,同时利用弹簧单元对主轴颈处的弹性支撑实际状况进行了模拟,也考虑了相邻拐的影响,然后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利用S—N和局部应变法计算了曲轴的疲劳寿命,得到的结果说明传统的计算过于保守,这不但对曲轴的设计和优化有一定的意义;也说明再制造发动机时直接利用曲轴其寿命是可靠的,足以维持下一个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3.
王超  许平  何华 《内燃机车》2007,(9):14-18
以有限元法为基础,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某机车辅助变流器柜进行了静强度分析.采用MSC.Fatigue疲劳仿真软件,根据有限元应力结果、标准提供的疲劳载荷谱和材料S-N曲线用准静态法对结构的疲劳寿命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了两种不同安装方式下的柜体及安装梁在98%存活率下的总寿命分布.  相似文献   

4.
符栋良  蔡昊 《锅炉技术》2011,42(2):67-70
以(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的疲劳寿命估算方法为基础,采用自行开发的锅炉汽包疲劳寿命分析软件,对BHW-35钢制锅炉汽包的疲劳寿命进行分析计算.最后得出了锅炉汽包疲劳寿命分析软件在对锅炉受压元件疲劳寿命分析估算方面的实用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某12缸V型发动机曲轴进行结构强度分析,得出该曲轴曲柄销过渡圆角和曲柄臂结构更改前后的应力分布、变形情况,并进行静载安全系数和疲劳安全系数校核比较,确定改进后曲轴可靠性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6.
柴油机连杆疲劳试验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某型柴油机连杆疲劳强度测试试验与结果分析,主要运用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和疲劳寿命预测理论,采用Abaqus有限元计算软件和FE-Fatigue疲劳寿命预估软件,对连杆疲劳耐久性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比连杆疲劳试验与虚拟疲劳寿命预估结果,表明基于材料S-N曲线的疲劳寿命预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疲劳试验中连杆破坏的薄弱部位和疲劳寿命进行模拟与预测。最后,对影响连杆疲劳试验测试结果的一些主要因素做了进一步模拟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某家用采暖炉在白天与夜间采暖时水套的热应力分布进行了计算。进而使用基于Ansys自行开发的疲劳寿命模块,对水套承受循环热应力作用下的全场疲劳寿命进行了分析。本文的工作对类似采暖炉的寿命评估与合理设计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艾钢  郑长江  何兵 《柴油机》2006,28(6):26-29
以某型柴油机组成的动力装置为原始模型,利用三维有限元动态应力分析和疲劳寿命计算技术,分析了在柴油机分别为60°和420°缸排插入角时,柴油机曲轴的疲劳寿命变化情况,得出柴油机缸排插入角对柴油机曲轴的疲劳寿命有重要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以DF4B型机车柴油机球墨铸铁曲轴为研究对象 ,计算了在试验谱下的应力分布 ,提出了一种计算疲劳裂纹扩展可靠寿命的工程方法 ,并对曲轴裂纹扩展可靠寿命进行了计算 ,进而对柴油机曲轴的检修期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正常运行工况和危险工况下的低风速风力发电机轮毂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了轮毂的应力分布状况。利用ANSYS的Fatigue模块对轮毂进行了疲劳寿命计算,并进行了强度校核,危险工况下的应力分析表明,轮毂满足强度的要求,安全系数为2.1,轮毂的疲劳寿命为8.8 a。  相似文献   

11.
安全稳定预警与控制辅助决策是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不可缺少的应用类功能。在分析安全稳定分析与控制决策计算工作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安全稳定分析与控制决策支持智能化的主要特征:自动化和自适应性。介绍了自动化的安全稳定分析计算技术,包括输入数据准备、任务执行和输出结果的自动化处理;阐述了自适应电网运行工况、外部环境和硬件运行状态的安全稳定分析技术,包括调整应用功能的输入数据和妥善处理安全稳定性交互影响,以及根据分析计算任务要求动态优化调度计算资源。这些技术已用于安全稳定综合防御系统,提高了分析结果的适应性和分析计算的效率,在电网运行规划、计划安全校核、超短期安全态势预测、调度操作安全校核和在线分析与控制等电网调度运行管理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14.
“烧柴做饭,火炕取暖”是我国广大农村的传统习惯。沿用多年的旧式灶炕,热效率低,每年要烧掉大量农作物秸秆和薪柴,还不能很好地解决农民炊事和取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从生态水泥与普通水泥的概念,着重讲述普通生态水泥与矿渣型生态水泥的各种特性以及与普通水泥在生产工艺、生产费用到对环境的影响分别加以对比和介绍,并对生态水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归纳,同时提出发展生态水泥,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7.
过热器再热器爆漏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热器、再热器爆漏事故严重影响了锅炉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而造成过热器、再热器爆漏事故的主要因素有超温爆管、磨损、高温腐蚀、热疲劳、质量失控等。通过对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和爆口特征的分析,提出了一些过热器、再热器爆漏事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The energy content of final products is made up of two parts: the direct energy content, the energy purchased by the firm making and selling the product; and the indirect energy content, the energy us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suplies and in the services purchased by the company. The present paper notes from published energy statistics that in both the UK and the USA the industries which extract and refine materials directly purchase far more energy than the industries which convert the materials into final products. An input-output analysis of the total, direct and indirect, energy purchased by the UK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ies confirms the expectations that indirect energy purchases far exceed direct, in the main because large amounts of energy are consum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materials.It follows that minimisation of the energy requir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the products of the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industries needs to be carried out in the context of a wider systems optimisation process, in which an industry's suppliers, and in particular its suppliers of materials, are considered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system.Some implications of this observation are discussed both from the short and long term point of view.  相似文献   

19.
冶金渣综合利用与节能环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以磁选除铁后的冶金渣为主要原料,集成高炉煤气、蒸汽等再生能源生产节能环保的建材产品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能利用大量冶金渣和再生资源、能多途径有效节省能源消耗、避免了冶金渣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和再生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20.
针对聚丙烯厂库房管理二部全自动包装线的包装机撒料故障频繁发生的现状,从工作原理出发,结合其控制过程对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得出故障原因,并论述处理方法;提出生产中对于包装机维护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