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制备抗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的抗独特型单链可变区抗体(抗-Id scFv),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将抗-HCV核心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固相包被于Nunc板,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5轮“吸附-洗脱-扩增”筛选过程,获得可与HCV核心蛋白单克隆抗体结合的抗独特型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的噬菌体集落。随机挑选60个克隆,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交叉反应和竞争抑制实验,对其进行免疫学检测和鉴定。获得与HCV核心蛋白单克隆抗体结合活性较强的抗-Id scFv阳性克隆,并对HCV核心蛋白特异性抗-Id scFv的编码序列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经过5轮“吸附-洗脱-扩增”筛选,在随机挑选的60个克隆中,有20株克隆ELISA的吸光度(A450nm)值较高,这些噬菌体上清与牛血清白蛋白(BSA)进行交叉反应后,确定了其中有6株交叉反应较弱,结合2次ELISA重复实验的A值及竞争抑制实验结果,最后确定1株阳性克隆,提取质粒,进行DNA序列测定,DNA大小为768bp。本实验结果提示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能够成功地获得抗-HCV核心蛋白的抗-Id scFv,为开展用抗-Id scFv防治慢性丙型肝炎的研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新型治疗方法,制备抗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NS4A的抗独特型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抗-Id scFv),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将抗HCV NS4A单克隆抗体固相包被于Nunc板,应用半合成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文库技术,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5轮“吸附-洗脱-扩增”筛选过程,随机挑选82个克隆,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交叉反应和竞争抑制实验,对其进行免疫学检测和鉴定,获得与HCV NS4A单克隆抗体结合活性较强的抗-Id scFv阳性克隆,并对HCV NS4A特异性抗-Id scFv的编码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分析。结果:经过筛选82个克隆中有40株克隆ELISA的吸光度(A450nm)值较高,将这些噬菌体上清与牛血清白蛋白(BSA)进行交叉反应,确定其中有7株交叉反应较弱,结合2次ELISA重复实验的A值及竞争抑制实验结果,最后确定1株阳性克隆。提取质粒,进行DNA序列测定,DNA为789bp。本实验结果提示,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能够成功地获得抗HCV NS4A的抗-Id scFv,为开展用抗-Id scFv防治丙型肝炎的研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制备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单链抗体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方法以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为固相抗原,利用抗原抗体亲和性结合的原理,从半合成的人源可变区噬菌体抗体库中经过3轮“吸附-洗脱-扩增”的筛选过程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DNA序列分析,获得HCV核心蛋白的人源单链抗体;用该抗体对7721转染全长HCV cDNA后筛选的阳性克隆细胞中的HCV核心蛋白抗原进行免疫组化鉴定。结果 ELISA结果表明,制备的HCV核心蛋白人源单链抗体能与HCV核心蛋白抗原特异性结合;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该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HCV核心蛋白抗原,与正常肝细胞无交叉反应。结论此法制备单链抗体方法简便,周期短,可为HCV核心蛋白病原的检测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4.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4,29(12):1090-1108
(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数字和字母cDNA微阵列技术 IL 8在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的表达与意义 (李天旺等 ) 2 9(6 ) :4 79CTLA4 CTLA4Ig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抑制淋巴细胞活化的实验研究 (梁后杰等 ) 2 9(7) :5 94C型肝炎样病毒属 抗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单链抗体的制备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钟彦伟等 ) 2 9(1) :8C型肝炎样病毒属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人源抗独特型单链抗体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钟彦伟等 ) 2 9(1) :10C型肝炎样病毒属 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4A结合蛋白 (钟彦伟等 ) 2 9(1) :2 0DN…  相似文献   

5.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表达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JM109中表达可溶性的HCV-core-ScFv。以重组的HCV核心蛋白为包被抗原,利用噬菌体抗体库的表面展示技术,筛选到含有HCV-core-ScFv基因的噬菌体克隆。从噬菌体抗体阳性克隆中提取质粒,经NcoⅠ/Not Ⅰ酶切鉴定,该ScFv基因由750bp组成。将其亚克隆到pCANTAB5E表达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JM109,提取质粒进行DNA序列测定,符合ScFv的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基因结构特点。IPTG诱导转化的大肠杆菌JM109,在其培养上清中获得了可溶性HCV-core-ScFv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证实表达的HCV-core-ScFv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  相似文献   

6.
姚琦  张立才  倪杰 《武警医学》2013,(12):1047-1052
目的 构建抗Sclerostin(SOST)单链抗体原核表达载体并对表达蛋白进行活性分析.方法 提取抗SOST单克隆抗体5H3D1杂交瘤细胞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抗体轻链可变区基因(VL)和重链可变区基因(VH)并通过重叠延伸拼接(SOE)PCR方法,在VL和VH基因之间引入Linker(Gly4Ser)3,连接成单链抗体SOST-scFv(VL-Linker VH).将scFv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2b(+)后转入HEK293细胞进行分泌表达,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表达产物,ELISA和West-blot检测表达蛋白的反应活性,茜素红结节染色法评估单链抗体对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矿化的影响.结果 VL基因序列全长为339个碱基对,VH基因序列全长330个碱基对,均符合小鼠免疫球蛋白可变区基因特征,而SOST-scFv基因全长包括4个框架区(FR)、3个抗原互补决定区(CDR)以及具有抗体特征性的2个半胱氨酸残基;本研究构建的scFv全长687个碱基对,VL-Linker-VH为连接结构,SDS-PAGE分析表明大肠杆菌表达的scFv为可溶性蛋白,ELISA和West-blot检测证实表达scFv具有与SOST特异性结合的活性,细胞实验结果证实scFv能够促进骨髓间充质细胞成骨分化及矿化结节的形成.结论 成功构建抗SOST单链抗体表达载体,而且表达的scFv产物具有确切的免疫结合活性以及体外诱导成骨分化、矿化作用,为该抗体应用于骨质疏松疾病治疗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core)特异性噬菌体12肽模拟表位,应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以抗-HCV核心蛋白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作为固相筛选分子,对人工化学合成的噬菌体随机12肽库进行5轮“吸附-洗脱-扩增”的筛选过程,随机挑取50个克隆,经噬菌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鉴定,并进行交叉反应实验以及竞争抑制性结合实验,最后对所选克隆进行DNA序列分析,以确定HCV核心抗原的模拟表位。经免疫学鉴定后,从随机筛选的50个克隆中确定10个阳性克隆,进行DNA序列测定,确定氨基酸序列XRQXXPXXXHXX为HCV核心的模拟表位。本实验为开展用HCV模拟表位探索HCV的防治研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大容量天然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抗生存素(survivin)的人源单链抗体(single chainfragment variable,scFv)并进行鉴定。方法以survivin为抗原,固化在抗原管上,通过吸附—洗脱—扩增过程,从大容量天然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特异性噬菌体抗体,并转染HB2151菌,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制备成可溶性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其抗原结合活性进行检测,指纹图谱分析法分析抗体基因的种类。结果经过4轮筛选,共获得21个与survivin结合的阳性克隆,其中10个特异性结合的克隆,指纹分析有8种不同的抗survivin的scFv基因,在这8种中有5种获得可溶性表达。结论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获得了特异性的人源抗生存素抗体,为其在今后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核糖体展示抗体库技术是制备人源性单链抗体的良好技术平台,该技术将表型与基因型相联系,可以从构建的抗体库中筛选到高亲和力的抗体,同时可找到编码此抗体的基因.本实验从丙型肝炎病毒(HCV)阳性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扩增VH和VL基因,通过重叠延伸PCR技术(gene splicing by overlap extension PCR,SOE-PCR)构建了大容量的人源性核糖体展示scFv,文库,为获得特异的人源性抗HCv scFv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以重组的HCV结构蛋白E2为固相包被抗原,从半合成的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库中经过3轮“吸附-洗脱-扩增”筛选过程,获得抗原行异性和结合活性较强的HCV E2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片段,片段为771bp,阳性克隆,对其进行免疫学检测,并对HCV E2特异性ScFv的编码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筛选得到的HCV E2 ScFv片段(771bp)具有结合HCV E2抗原的生物学活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的可溶性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获得高活性重组人PSA及多克隆抗体,为临床相关疾病的监测、诊断和治疗提供关键材料。方法:构建可溶性表达载体pET-S1-S2-PSA质粒,采用化学法将pET-S1-S2-PSA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细胞,IPTG诱导BL21(DE3)细胞表达rPSA,阳离子交换层析纯化rPSA,经Western印迹鉴定后免疫大耳白兔制备PSA抗体,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结果与结论:构建了可溶性表达载体pET-S1-S2-PSA,获得了可溶性高表达rPSA的BL21(DE3)细胞株,并制备了可特异性结合天然PSA的抗体,其效价在1∶20000以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重组表达3种平颏海蛇短链神经毒素,利用噬菌体抗体库筛选制备全人源抗毒素单克隆抗体并评估其生物活性.方法 以重组表达纯化的神经毒素蛋白作为抗原,从自主构建的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获得噬菌体抗体,经序列测定确定其抗体类型后构建完整抗体.利用真核表达系统表达纯化抗体后鉴定其抗原结合活性、生化特性及药代动力学特性.在体内验证抗体药物的抗毒素作用.结果 经过4轮筛选,获得2株能同时结合3种神经毒素的噬菌体单链抗体,并将其制备成完整的抗体,进一步证实所获得的抗体可特异性结合3种抗原.2株全人源抗体均可拮抗神经毒素对昆明小鼠的致死作用.结论 利用重组神经毒素和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功获得了特异性抗平颏海蛇短链神经毒素的全人源治疗性抗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人CD81分子胞外大环(ED2)的原核表达质粒,并研究胞外大环同HCV E2蛋白的结合性能。方法: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经RT-PCR克隆出CD81胸外大环序列,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BVILl中,构建表达质粒pBVILl-EC2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表达产物经纯化后用间接ELISA法测定同E2蛋白的结合能力。结果:经序列测定证明,CD81分子胞外大环正确插入载体。融合蛋白得到高效表达,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Q-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柱得到有效纯化。初步结果表明,重组CD81胞外大环能同原核表达的截短的HCV E2(384-661)蛋白结合。结论: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CD81同E2及HCV的相互作用和制备抗EC2单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及初步鉴定大肠癌噬菌体抗体Fab呈现库,筛选人CEA单克隆抗体,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分离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淋巴细胞总RNA,逆转录成cDNA。用PCR扩增人全套抗体基因片段,克隆于pComb3载体,再经电穿孔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菌株,形成噬菌体抗体库。以固相化CEA抗原淘筛抗体库,ELISA鉴定噬菌体抗体。其中一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结果逆转录PCR分别扩增出约680bp大小的κ、λ和Fd基因。PCR产物和载体经纯化、双酶切后进行连接转化,成功地构建了人源性Fab抗体基因库,库容量达2.1×107,Fab基因重组率为50%。以单抗捕获的CEA抗原淘洗4轮,出现特异性富集,阳性克隆经直接ELISA和交叉反应ELISA实验证实具有良好的抗CEA抗原特异性。DNA测序表明该抗体重链属IgG亚类并含有一条IgL亚类的轻链。结论成功构建了大肠癌患者自然致敏抗体Fab段噬菌体呈现库,从中获得可与CEA抗原结合的噬菌体抗体,由此为大肠癌早期诊断及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