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低出生体重儿139例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晓红  崔蕾  邵芝荣 《安徽医学》2004,25(2):142-143
目的 探讨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 13 9例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结果  13 9例低出生体重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包括 :高胆红素血症、硬肿症、肺炎、呼吸暂停、低血糖、低血钙、颅内出血、肺出血、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脑室膜炎。给予吸氧、保暖、供给足够热卡、预防控制感染等处理 ,痊愈 118例 ,死亡2 1例 ,病死率为 5 .3 8%( 2 1/ 13 9) ;胎龄小于 3 2周病死率明显高于 3 2周以上者 ( χ2 =10 .69,P <0 .0 1) ;出生体重低于15 0 0 g者病死率明显高于出生体重大于 15 0 0 g者 ( χ2 =12 .5 1,P <0 .0 1)。死亡原因主要有肺出血、颅内出血、肺炎、败血症合并化脓性脑膜炎。结论 早期识别、正确处理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是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早产儿的临床干预及护理体会,探讨降低其病死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收治的73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对早产儿的临床干预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73例早产儿痊愈61例,病死12例,病死率为16.44%;胎龄32周及以下的早产儿病死率明显高于32—176—周以上的早产儿(P0.01);胎儿出生体重不足1500g的早产儿病死率明显高于出生体重在1500g之上的早产儿(P0.05)。颅内出血、肺出血、肺炎以及败血症合并化脓性脑膜炎是主要的致死原因。结论:及早识别早产儿出现的并发症并进行有效的临床干预和护理是降低早产儿病死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早产儿临床常见并发症,分析早产儿胎龄、出生体质量以及孕母高危因素与并发症的关系,为临床诊治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早产儿137例,回顾性分析其胎龄、出生体质量以及孕母高危因素与并发症关系。结果主要并发症有肺炎、高胆红素血症、呼吸暂停、呼吸窘迫综合征、窒息、颅内出血、贫血、低血糖、败血症、胆汁淤积、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视网膜病变、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胎龄28~32周和出生体质量<1500 g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胎龄>32~37周及出生体质量≥1500 g早产儿(P<0.05);孕母有高危因素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无高危因素组(P<0.01)。结论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并发症和病死率越高,高危因素影响早产儿并发症发生,应加强孕期保健,早期干预,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降低早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安徽省立医院新生儿科近4年住院早产儿死亡原因,为降低早产儿病死率提供防治措施。 方法 通过收集安徽省立医院2013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新生儿科98例死亡早产儿的性别、出生方式、出生胎龄、出生体重、死因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①近4年住院早产儿共2 794例,死亡98例,总病死率为3.51%(98/2 794);各年病死率分别为2013年4.36%(25/573)、2014年3.79%(24/633)、2015年3.48%(23/660)、2016年2.80%(26/928);早产儿总数呈渐增趋势,病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各年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不同胎龄间死亡早产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重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出生胎龄越小、体重越低,病死率越高。③早产儿主要死因顺位前5位为肺透明膜病27.55%(27/98)、感染性疾病20.41%(20/98)、窒息14.29%(14/98)、先天性出生缺陷11.22%(11/98)、肺出血9.18%(9/98)。 结论 该院早产儿死亡主要原因与早产儿胎龄、体重以及肺透明膜病、感染性疾病、窒息、先天性出生缺陷、肺出血等并发症有密切关系;可通过加强产前筛查和围生期保健、提高早产儿窒息复苏抢救水平、加强早产儿呼吸道管理和感染的防控,从而降低早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赵武  夏群  徐家新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8):913-916,919
目的:探讨早产儿血糖紊乱的特点、调控方法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日龄3 d以内的84例早产儿按体重分为<1 500 g组(30例)和≥1 500 g组(54例).2组早产儿入院后即刻用血糖仪测定全血血糖,然后给予葡萄糖静脉输注,速度设定为6 mg·kg-1·min-1,根据全血血糖监测情况及时调整葡萄糖输液速度,必要时给予胰岛素治疗,分析早产儿血糖紊乱的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入院初始发生低血糖11例(13.1%),其中体重<1 500 g组低血糖发生率为26.7%,明显高于体重≥1 500 g组的5.6%(P<0.05).输糖后发生高血糖41例(48.8%),其中体重<1 500 g组高血糖发生率为73.3%,明显高于体重≥1 500 g组的35.2%(P<0.01).41例高血糖中除2例持续性高血糖使用胰岛素治疗外,余39例均通过减慢葡萄糖输液速度得到控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1 500 g(P<0.05)、窒息(P<0.01)、缺氧性脑损伤(P<0.01)和颅内出血(P<0.05)为早产儿高血糖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第1周易发生血糖紊乱,高血糖较低血糖更加常见.多数早产儿高血糖通过减慢葡萄糖输液速度可以得到控制.体重<1 500 g、窒息、缺氧性脑损伤、颅内出血是早产儿高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早产儿管理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产儿是指出生时胎龄<37周的新生儿,其中出生体重<1 500 g者为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1 000 g为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在早产儿中,胎龄<32周或出生体重<1 500 g者临床问题较多、病死率较高,是早产儿管理的重点.由于早产儿已逐渐成为新生儿领域的重要问题,新生儿学组经过讨论,制定《早产儿管理指南》,供各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早期肺出血诱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陈盛  何念海  明佳 《重庆医学》2004,33(4):503-504
目的研究新生儿早期肺出血的诱因.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新生儿肺出血的诱因.结果新生儿早期肺出血34例,后期肺出血32例,早期组窒息、硬肿症、败血症、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分别为71.4%、28.6%、31.3%、39.1%,后期组分别为28.6%、71.4%、68.8%、60.9%(P<0.05).发生早期肺出血之早产儿组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肺炎、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循环衰竭发生率为46.7%、46.7%、73.3%、26.7%、13.3%;足月儿组分别为9.1%、4.5%、100%、81.8%、50%(P<0.05).结论新生儿早期肺出血的主要诱因为窒息、HIE,后期肺出血的主要诱因是硬肿症、败血症,早产儿早期肺出血的主要诱因为低出生体重、NRDS,足月儿的主要诱因为肺炎、HIE、循环衰竭.  相似文献   

8.
侯红艳 《吉林医学》2011,(31):6702-6703
<正>1概况出生体重<1 500 g者称为极低体重儿(VLBW)。VLBW多见于早产儿尤其是胎龄<32周的早产儿。早产儿的发生率约占全部新生儿的5%~10%,国内报道体重<1 000 g病死率高达80%~100%。极低出生体重儿中主要并发症依次为  相似文献   

9.
任春丽  朱艳菊  郭艳巍 《河北医学》2016,(11):1816-1818
目的:分析总结低出生体重儿的高危因素及并发症,为指导产科临床工作,降低LBWI发生几率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低出生体重儿321例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及整理分析.结果:低出生体重儿高危因素主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双胎、自发早产、前置胎盘等.并发症主要是:贫血、低蛋白血症、病理性黄疸、NRDS、肺炎、败血症、新生儿窒息、脑白质病变、湿肺、先天性心脏病、低血糖、颅内出血、BPD、HIE、NEC.且<34周早产儿发生几率明显升高.结论:通过对低出生体重儿的高危因素及并发症的分析,临床工作中需重视高危人群、提高产检质量、加强危重早产儿的抢救水平以达到早发现、早干预,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并发症,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住院早产儿的早产原因及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住院早产儿的早产原因及并发症回顾性分析6年的变化,为围产期保健的提高提供进一步的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2002~2007年在我院住院的早产儿资料.结果:我院前后3年住院早产儿的病死率明显减低.早产儿的出生原因中胎儿窘迫、社会因素的发生率有所降低;而胎膜早破、妊娠胆瘀、多胎发生率有升高.早产儿并发症中败血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肺出血、硬肿症的发生率得到有效的降低;而湿肺、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酸中毒的发生率有升高.结论:我院前后3年住院早产儿中低胎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比例增加,病死率明显减低,部分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有效的降低.  相似文献   

11.
早产低体重儿51例临床管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临床早产低体重儿管理治疗经验,提高其存活率和生存质量。方法:对51例早产低体重儿的临床资料和综合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30例,占58.8%;好转7例,占13.7%;自动出院8例,占15.7%;死亡6例,占11.8%,其中5例死于呼吸衰竭,肺出血。其中3例有硬肿症,3例为极低体重儿;孕周<32周者3例;1例有宫内发育迟缓,1例有新生儿窒息史,1例有感染史,1例有抽搐史(颅内出血待排)。早产儿死亡率与孕周、体重密切相关,并发硬肿症者死亡率更高。结论:重视早产低体重儿的体温、营养、感染,严密而细致的临床管理,并积极预防及治疗并发症是提高早产低体重儿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我国东北地区Ⅲ级医院住院新生儿的调查,以了解东北地区目前住院新生儿的患病情况.方法 回顾性调查了2005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住院的新生儿4 851名.结果 ①男女性别比为1.72∶1.00;②早产儿占住院新生儿的28.5%;③新生儿疾病谱中,发生率最高的前10位的疾病依次为高胆红素血症、肺炎、早产、脓毒症、先心病(含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窒息、血液系统疾病、颅内出血、HIE、湿肺;④足月儿高胆红素血症、肺炎、胎粪吸入综合征、胆红素脑病、惊厥、先心病、败血症、脐炎和窒息发生率高于早产儿.而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呼吸暂停、颅内出血、寒冷损伤综合征、贫血等疾病的发生率高于足月儿;⑤新生儿转归:治愈率占55.6%,好转率占33.5%,死亡率占2.5%,早产儿的治愈率及好转率均低于足月儿,早产儿病死率占4.1%.结论 住院新生儿中早产儿比例明显升高,新生儿疾病病种发生了变化,有关部门应做这方面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产儿住院疾病及死亡原因。方法 分析 90例早产儿临床资料。结果 新生易患败血症、肺炎、HIE等疾病 ,也易继发肺出血、RDS、MSOF。结论 作者提出要注意预防早产 ,对早产儿宜保暖 ,合理护理、喂养 ,预防感染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婴儿死亡原因及顺位。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对吉林省扶余县农村五个乡1989年1月~1992年6月间出生的活产婴儿6540人及该期间死亡婴儿188例死因及其构成进行回顾及前瞻研究。结果:婴儿死亡率为28.75%,婴儿死亡原因及顺位依次为出生窒息、肺炎、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先天异常和新生儿硬肿症。结论:影响当地婴儿死亡率的两个主要原因是出生窒息和肺炎。可见加强产前、产时及产后的监护,提高产科质量,加强肺炎的防治,是降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婴儿死亡率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15.
麦凤鸣  钟为平  王晓萍  钟柳英 《海南医学》2013,24(12):1756-1758
目的观察早产儿的预后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广州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分娩的889例早产儿,分析早产儿的结局及影响早产儿预后的因素。结果 (1)早产儿的主要并发症有窒息(11.4%)、NRDS(5.29%)、肺炎(6.64%)、贫血(12.37%)、酸碱失衡(27%)、视网膜病变(6.97%)等。(2)早产儿胎龄、出生体重与窒息、NRDS、肺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与呈负相关(P〈0.05)。(3)早产儿死亡原因前三位分别为肺出血、NRDS及多器官衰竭。(4)早产儿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是:早产儿低胎龄、低出生体重、窒息、NRDS、肺出血、消化道出血、酸碱失衡,孕产妇方面的因素有胎膜早破、子痫前期、胎儿窘迫、羊水过多或过少(P〈0.05)。结论控制早产高危因素,避免或延迟早产的发生,将降低早产儿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明显改善早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与CT检查2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 CT 确诊为新生儿颅内出血23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发病与围生期缺氧窒息、产伤、孕妇疾病及脐带因素等有关。临床多以呼吸异常、惊厥为首发症状。CT 检查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多见(占87%)。死亡4例与出血量及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有关。存活者2周左右出血可吸收,部分患儿于一个月后出现脑积水,随访时发现神经功能障碍者占21.7%。做好围生期保健、提高产科技术、及时处理围生期窒息,是减少颅内出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The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 for removing intrasellar tumors is reappraised through long- term follow up of 17 cases operated on by this technic. The length of postoperative survival of these cases ranged from < 0.5-14 years. 8 patients died. The causes of early death (3 cases) included 'meningitis and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and of late death lobar pneumonia, pulmonary TB, et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and suppurative meningitis (2 0perative complications) are dis- cussed.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在防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转归情况。方法 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方法,将104例早产儿分为PS治疗组和对照组,详述病情评估,用药方法,比较两组机械通气的天数、氧疗时间、住院天数、存活率以及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颅内出血、肺出血、肺气漏、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及呼吸暂停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死亡率及NRDS发生率明显下降,治疗组机械通气的天数、氧疗天数缩短,存活率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合并肺气漏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替代治疗RDS可以明显缩短机械通气的天数、氧疗时问及提高存活率,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早产儿的生存质量,减少病残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早产儿败血症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方法:测定31例早产儿败血症、28例早产儿及27例正常新生儿血清中TNF-α水平。结果:早产儿败血症组TNF-α明显高于早产儿组(P<0.01),并且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组(P<0.05),早产儿组TNF-α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组(P<0.01)。结论:新生儿尤其是早生儿细胞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易发生败血症,且早产儿败血症组TNF-α明显升高,TNF-α参与了早产儿败血症病理生理过程,故可检测血清中TNF-α作为早产儿败血症早期诊断指标之一,并建议对早产儿败血症进行抗生素治疗的同时给予适量TNF-α抗体,以阻断其过量产生所致的有害作用,增强早产儿自身抗感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