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音乐高考生考试焦虑、自我价值感与成就目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武汉随机抽取272名要参加音乐高考的学生,考察音乐类高考生考试焦虑、自我价值感与成就目标的关系。本研究发现:(1)音乐高考生的考试焦虑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焦虑平均得分显著高于男生。(2)相关分析表明,考试焦虑与总体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自我价值感,总体自我价值感与回避目标均呈显著的负相关;考试焦虑与回避成绩目标,总体自我价值感与社会取向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自我价值感、趋近成绩目标、掌握目标均呈显著正相关。(3)回归分析表明,考试焦虑对个人取向自我价值感、回避成绩目标的回归方程显著。  相似文献   

2.
探讨大学生成就目标与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关系,使用"成就目标取向问卷"和"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问卷"对延边大学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并在被试变量上对以上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成就目标相关分析中,掌握目标与行为承诺、未来效能、远目标定向和未来意象有显著正相关。成绩目标与行为承诺、目的意识有显著正相关。未来时间洞察力在性别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未来时间洞察力比女生略高。朝鲜族的未来时间洞察力高于汉族。行为承诺和远目标定向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高年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高于低年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成就目标在专业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理科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比文科生略高,文科生成绩目标比理科生略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我妨碍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成就目标定向量表测查医学生的自我妨碍与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医学研究生自我妨碍倾向低于本科生,城市医学生自我妨碍倾向明显高于农村和城镇医学生;医学生自我妨碍与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定向均存在显著相关;成就目标定向和自我效能感对医学生的自我妨碍有显著预测作用,其中成绩回避目标定向对医学生自我妨碍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效能感对自我妨碍呈负向预测作用。结合研究结果,相应地提出了在教育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老边穷地区高中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特点,时间管理倾向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以及自我价值感、成就动机和内外控对时间管理倾向的综合影响,对重庆市城口县270名高中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1)高中生在时间效能感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高一男生的时间价值感水平显著高于高二男生,在高二年级中,女生的时间价值感水平显著高于男生;(2)高中生时间效能感对学业成绩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时间价值感和时间监控观通过时间效能感对学业成绩产生影响;(3)自我价值感、心理控制源和成就动机与时间管理倾向存在显著的相关,自我价值感、心理控制源以成就动机为中介变量对高中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产生显著的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5.
成就目标定向与语言学习策略是教育学、心理学和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热点。教育的现代化需要科学的理念和基础,如何提高外语教育教学质量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方向。本研究采用成就目标定向问卷、外语自我效能感问卷和语言学习策略问卷调查了253名大学生语言学习策略与成就目标定向、外语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语言学习策略各维度与外语自我效能感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成绩接近定向、掌握目标定向存在显著正相关。(2)掌握目标定向与成绩接近定向均能显著正向预测语言学习策略。(3)外语自我效能感在掌握目标定向与成绩接近定向对语言学习策略的影响中起着正向的部分中介的作用。目标信心感和课程应对感在成绩接近目标定向、掌握目标定向对语言学习策略分维度的影响中起到不同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取问卷法,选取湖北武汉市348名初一和高二学生为被试,考察了中学生成就目标定向与班级动机氛围、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掌握动机氛围与掌握目标和成绩接近目标相关联,成绩动机氛围与成绩接近和成绩回避目标相关联;(2)掌握目标和成绩接近目标有助于学业成绩,成绩回避目标不利于取得良好成绩;(3)班级动机氛围和个体目标定向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4)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在成绩动机氛围和成绩回避目标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学业成绩高、低分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特点。采用黄希庭、张志杰编制的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对重庆市 6 36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两次调查结果表明 :学业成绩高、低分中学生在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及时间管理倾向量表总分上的差异均显著 ,高分组学生得分高于低分组学生 ;时间管理倾向量表总分、时间监控观及时间效能感上的年级效应亦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对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黄希庭编制的“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罗特编制的“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对208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在性别和年级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时间管理倾向在性别和年级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女生在时间管理方面要好于男生,大一学生对时间的管理要好于其他年级的学生;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时间管理倾向及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呈显著正相关;内控型大学生在时间管理总体水平及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上均显著高于外控型大学生;回归分析表明,心理控制源对时间管理总体水平及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均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对其时间管理倾向具有显著影响,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归因训练来提高大学生的时间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采用“成就目标定向问卷”和“友谊质量问卷”对南京地区834名大学生进行成就目标定向与友谊质量关系的调查,并对调查数据和结果进行线性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掌握目标定向与情感亲密性、帮助与支持、交往与娱乐均呈显著正相关,成绩接近目标定向与帮助与支持、交往与娱乐、友伴冲突均呈显著正相关,成绩回避目标定向与情感亲密性呈显著负相关,与友伴冲突呈显著正相关;且掌握目标定向学生的友谊质量最高,成绩接近目标定向学生的友谊质量次之,成绩回避目标定向学生的友谊质量最低。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高校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特点,本研究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16PF和SES对675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试图从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和人格特征角度出发,来探讨高校学生时间管理的辅导策略。结果发现,大专组时间分配、管理效能和行为效能得分显著低于本科组和研究生组(P<0.01),本科生和研究生组间差异不显著;人格中的稳定性、紧张性、有恒性、忧虑性、自律性、敢为性特征对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影响显著;各学历层次高自尊组时间管理能力得分均低于低自尊组。建议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注重塑造良好的性格品质并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同时针对大专生制定可行的时间管理培训方案。  相似文献   

11.
成就动机是指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不但愿意做,而且力求达到更高标准的内在心理过程。个人的年龄、性别、能力、成败经历、努力程度等主观因素以及工作性质、任务难度、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都是成就动机个别差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以农村小学四、五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791名学生为被试,结果发现:(1)儿童、青少年的能力理论均与学习目标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与成绩目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即他们越赞成能力固存观,越倾向追求成绩目标。(2)儿童的能力理论与学业成绩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青少年的能力理论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即他们越赞成能力固存观,学业成绩越低;越赞成能力发展观,学业成绩越高。(3)儿童、青少年的能力理论均可通过影响其成绩目标进而间接影响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13.
运用问卷对68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探索学习压力、成就目标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发现:对于掌握目标组,掌握目标对学业成绩起正向直接作用,学习压力起负向直接作用,成绩目标通过学习压力对学业成绩起负向间接作用.对于成绩目标组,成绩目标通过学习压力对学业成绩存在间接消极作用,掌握目标通过学习压力对学业成绩存在间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探讨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对四川成都市两所中学的175名中学优生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1)中学优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对追求成功动机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与避免失败动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时间监控观除外);(2)中学优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对成就动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表明时间管理倾向可能是影响学生成就动机的一个重要因素;(3)中学优生在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上具有显著的年级差异,研究表明初二可能是培养时间管理倾向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5.
自我设限是指个体针对可能出现的失败威胁而事先设计障碍以自我保护或自我提升的一种策略。在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论文介绍了自我设限的涵义和测量方法,回顾了自我设限与归因、自我效能感、自尊、成就目标的关系,并提出了自我设限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从绩效考核到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二者有实质性的区别,前者是传统的人事考核方式,而后者却是现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开发方式。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计划、绩效沟通、绩效考评、绩效诊断和辅导。从绩效考核到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要适应这一变革,管理者要由传统式的主管转变为现代式的教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国外一高校利用目标规划模型辅助院长制定人力资源计划、争取经费、辅助决策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之一,预算目标确定及其分解作为预算管理工作的起点,是预算机制作用发挥的关键。本文首先阐述了公司股东、董事会、高级管理层三者之间利益相互协调的过程对预算目标确立的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不同的责任中心对在其大的预算目标下如何去确定自己部门的小的预算目标;再次介绍了其他一些非财务因素对企业预算目标的影响;最后提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将多种影响因素加以综合考虑,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具体的预算目标决策,这样才能达到预算管理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