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过对动物的基础性研究,测得小鼠在不同游泳时间、不同运动强度下血乳酸的变化及不同取血时间对血乳酸测定值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小鼠在运动时随游泳时间延长及运动强度增大,血乳酸浓度逐渐升高,而后缓慢下降,随运动强度继续增大,血乳酸浓度继续升高,此结果与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血乳酸变化的规律基本一致;相同运动时间,运动强度越大,血乳酸水平越高;随运动强度增大,血乳酸清除率下降;长时间运动后即刻取血,测得的血乳酸浓度显著高于运动后15分钟取血  相似文献   

2.
对少年男篮运动员训练时负荷强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对少年男篮运动员负荷强度的安排必须考虑其生理特点,阶段训练目标和专项供能特征等因素,本研究在学期、假期两阶段,对北体师少年男篮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血乳酸、心率等指标进行了测试.以探索少年男篮运动员负荷强度安排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800m跑(100%强度)越来越属典型的速度耐力性项目.为了分析方便,把800m全程分为4个200m不同阶段,研究其不同阶段血乳酸、力量参数变化特点及相互关系,为800m跑全程速度的合理分配及800m跑专项训练手段的选择、强度和间歇时间合理的安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山地越野自行车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运动生理生化指标在山地越野自行车运动员训练监控中的应用方法和规律,监控训练强度和运动员的训练适应与恢复.方法:以江苏自行车队山地越野自行车运动员(男3名,女3名)为研究对象,在2年多的运动员训练中进行纵向观察和数据积累,在不同类型的专项训练课中使用心率和血乳酸监控训练负荷强度,在阶段性训练中,选择血睾酮、皮质醇、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晨起心率、最大摄氧量监控训练负荷适应与恢复.结果:运动员训练中的血乳酸和心率能够较好地监控和评价山地自行车项目中不同训练手段的训练效果,在山地越野自行车专项训练中,糖酵解供能占有较大的比例;在评价和监控运动员对训练负荷量的适应和机能恢复中,生理生化指标一般比较合理的变化值范围为:晨脉高出最低心率6-8次,血尿素3-6 mM左右,血清肌酸激酶150-500IU左右,血睾酮不低于400 ng/dl (男)和20 ng/dl(女)左右,血红蛋白保持基本稳定并且不低于14g/dl(男)和13 g/dl(女),男女运动员血红蛋白均高于15 g/dl时运动员训练中体能状态较好;生理生化监控指标的个体差异和个体数据对应的运动员运动能力表现的差异,使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不能很好地反映训练监控的规律和运动员个体的运动能力表现,宜重视优秀运动员个体生理生化监控指标的纵向比较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赛前训练的跨度、训练内容的选择、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运动负荷的安排,决定了赛前训练的效果.通过对第13届中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跳跃项目运动员赛前训练进行调查,研究中国大学生跳跃项目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特征与规律,为跳跃项目大学生运动员赛前训练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第13届中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跳跃项目运动员赛前训练的时间学特征、负荷特征、训练内容、方法与手段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1第13届中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跳跃项目运动员赛前训练时间一般为8~10周,分为动员阶段、加量阶段、强化阶段、赛前诱导四个阶段.2跳跃项目运动员赛前训练的负荷量,周课次安排在4~6次左右,每次课时间安排为90~120min.赛前训练的总负荷量平均安排在5 040min,其中最小值为2 880min,最大值为7 200min,负荷密度控制范围在80%~95%左右.赛前减量训练过程中的专项训练强度安排在85%~95%.赛前减量训练中的专项训练强度是平时训练强度的65%~80%.3跳跃项目运动员赛前训练的基本内容比例安排主要以专项速度和专项技术为主,平均比例为21.95%和23.63%.4跳跃项目运动员的赛前训练的方法以重复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为主,技术训练以完整训练法为主.赛前训练的内容分为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和协调性等六个部分.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高水平竞技健美操大强度训练课运动员心率、血乳酸、血尿素等指标的测试,科学判断训练课的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运动量.如果运动员次日晨没有完全恢复,应注意使训练的安排更加紧凑和连贯.  相似文献   

7.
在中长跑训练实践中,掌握运动员乳酸阈变化范围,明确运动员不同强度跑中的乳酸水平,对控制训练强度非常重要,也是了解运动员机能能力和恢复状况的需要,本课题的研究对提高本组训练的针对性有积极意义,同时可以对其他耐力性项目的训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运用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目前有关血乳酸的训练理论及江苏省中长跑组运动员利用血乳酸测试实施训练的过程进行研究.研究显示,江苏中长跑组运用血乳酸测试,阶段性取得了运动成绩的提高,说明用血乳酸测试监控训练强度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便携式软体高压氧舱作为恢复设备,对比高强间歇运动后软体高压氧舱恢复和传统恢复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分析软体高压氧舱恢复效果,为今后运动员参赛和训练后的快速恢复提供新的方法和依据。选取某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女学生,传统恢复组15人和软体高压氧舱恢复组15人为受试对象,二级运动员。两组受试者完成3次30 s全力骑行的高强间歇训练后20 min分别进行传统恢复和软体高压氧舱恢复60 min。采集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进舱前和恢复后即刻心率(heart rate,HR)、血乳酸(blood lactic acid,BLA)指标,采集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恢复后即刻自我感觉疲劳分级(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和反应时指标,采集恢复当日晨和次日晨血压、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睾酮(testosterone,T)和皮质醇(cortisol,C)等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分别测试恢复当日和次日运动成绩。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统计数据,不同时点测试指标的差异性检验、不同组别恢复指标的差异性检验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恢复相比,软体高压氧舱恢复后BLA、RPE、反应时和运动成绩指标恢复有显著性差异(P0.05);软体高压氧舱恢复后HR、BUN、CK、T和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压等指标与传统恢复无显著差异(P0.05)。软体高压氧舱恢复能加快机体BLA的清除,促进神经系统疲劳恢复,在心理上有良好的安慰剂效应,有利于运动员调整运动状态,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软体高压氧舱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运动疲劳恢复设备,特别适用于赛间快速恢复阶段,值得实践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运动员进行主观体力强度感觉等级(RPE量表)监测,就海拔2260m和3150m交替训练对运动员疲劳及恢复程度的影响作初步研究.监测对象是世居高原的耐力性项目的运动员,监测为期四周共八次.监测结果表明;世居高原的耐力性项目的运动员在不同海拔地区交替训练,其疲劳及恢复程度的变化在训练初期波动较大,在训练后期逐步稳定在一个适宜的水平.因此建议在安排不同海拔地区交替训练时,在训练初期,要注意运动强度的科学安排,力求做到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0.
多球训练是羽毛球训练常用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心率、血乳酸等指标对多球训练不同训练方式进行监测,分析不同方式之间的差别,并关注血乳酸值的个体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训练内容以及轮转方式对机体的刺激强度不同;相同训练负荷下个体之间的血乳酸值存在差异,应针对性地安排训练。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用Yo-Yo间歇恢复能力测试监控少年冰球运动员陆地体能训练的效果,对24名少年冰球运动员陆地体能训练期前后Yo-Yo间歇恢复能力测试结果对比血乳酸、RPE指标进行分析。与血乳酸、RPE等指标相比,Yo-Yo间歇恢复能力测试指标具有简易、无创、安全、准确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实验法,测定运动训练专业组、体育教育专业组和普通院系组的女大学生安静状态的心率和定量负荷运动后的心率,探讨不同训练水平的心率差异。方法:采用实验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等,对运动训练专业、体育教育专业、普通院系的女大学生之间的安静和定量负荷运动后的心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运动训练专业组的女大学生安静心率最低,定量负荷运动后心率恢复最快;普通院系组的女大学生安静心率最高,定量负荷运动后心率恢复最慢;体育教育专业组的女大学生处于两者之间。结论:长时间运动可以明显降低安静心率,有利于运动后心率的恢复,从而改善心脏功能,提高身体机能状况。  相似文献   

13.
高原训练在国内外中长跑项目训练中运用广泛,但近年来科研人员研究发现,高原训练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起到很好的训练效果,但运用不当则适得其反。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就是对运动员训练负荷的调控。通过对心率这一常规检测指标在高原训练中调控运动员训练负荷运用的研究,探究负荷项目规律的负荷调控手段。  相似文献   

14.
通过观察对比分析足反射疗法和积极性休息两种方式对游泳运动员运动后血乳酸水平恢复的影响,探讨足部反射疗法对促进运动员训练后血乳酸恢复的作用及机理,从为运动疲劳恢复的方法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依据。研究方法:冬训期间南京体育学院专业游泳队男运动员1 0人;取冬训期间相邻两周(相邻两周的在同一个训练周期内),每一周的周一受试者完成6组50米自由泳,每组包干2.5分钟。第一周让受试者采用积极性休息(包括慢运动、温水浴、按摩等)的方式放松15分钟,第二周让受试者运动后接受足反射疗法15分钟,比较两种方式后血乳酸的恢复水平。结果:足反射疗法和积极性休息一样对游泳运动员运动后血乳酸的恢复有促进作用,而且两种方式对血乳酸恢复情况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足反射疗法可以促进游泳运动员运动后血乳酸清除。  相似文献   

15.
目的:监测广东省优秀游泳运动员冬训期生理生化监控指标,探索优秀游泳运动员冬训期间身体机能变化规律,为高强度大运动量训练期的训练监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为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抛砖引玉。方法:监测16名广东优秀男子游泳运动员和6名女子游泳运动员,在2013-2014年度冬训期间血红蛋白(HB)、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N)、血睾酮(T)的变化规律,使用SPSS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运动员血液生化指标随着冬训训练量及训练强度的变化,出现相应的规律性改变,整体体现出机体对训练负荷的适应,我们发现生化指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我们在分析生化指标变化规律的同时,还要注重运动员心率的变化情况,运动员的主观感受及教练员的经验观察结果综合评定。(2)血红蛋白(H B)、血睾酮(T)能够及时对训练量、训练强度的变化做出反映,肌酸激酶(C K)对训练强度敏感性极高、血尿素(BUN)对训练量敏感度较高。表明这4个指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对运动员运动量,运动强度及机能状态进行科学客观的反映,对于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监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柔道运动在青少年体校发展越来越快。青少年正处在人体发育高峰期,身体发育明显加速。如何在这一阶段更好的监测运动训练,提高成绩,预防损伤,对于这项运动的发展及青少年柔道运动员的自身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心率指标是一项重要的生理指标,对运动训练中,心率指标的应用特点进行了论述,阐明了心率指标在运动训练中的选材、负荷控制、训练方法、医务监督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为心率指标更加科学、经济、高效地运用到青少年柔道运动员训练中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常用的排球扣球训练方法有扣固定高度的吊球、运动员循环扣球和多球扣球训练等.在不同的扣球训练方法下,测定训练前后运动员血乳酸和心率值.根据训练前后血乳酸和心率值的变化,分析了不同训练方法对巢湖学院大学生女排运动员扣球能力的影响.研究认为:"上网前做拦网动作再退至进攻线后助跑起跳扣二传传球"的训练方法,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监测热环境下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学生50米跑前后心率、血压变化,阐明热环境下50米跑对心率血压的影响。方法:在热环境下,先测定受试者安静心率、血压,进行50米跑,并分别测定跑后第一分钟、第二分钟、第三分钟的心率、血压。根据心率指数公式:N=S·∑P/t·P2计算出男女生的心率指数,将第一分钟、第二分钟、第三分钟的心率、血压分别与安静心率、血压进行比较,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1)热环境下50米跑后3min男女生心率均显著高于跑前安静心率(P<0.01),且女生跑后心率恢复较慢;(2)热环境下男女生50米跑的心率指数分别为22.86±3.08和18.66±2.54;(3)热环境下男生50米跑后三分钟收缩压均显著高于跑前安静收缩压,女生跑后前2min收缩压显著高于跑前安静收缩压;(4)热环境下男生50米跑后前两分钟舒张压显著高于跑前安静舒张压;女生跑后3min舒张压均显著高于跑前安静舒张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