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三维电子沙盘建设在防汛抗旱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汛抗旱三维电子沙盘建设就是利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海量数据管理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等现代高新信息技术,采用不同比例尺的DEM地形数据与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建立全国范围不同比例尺的三维电子沙盘平台,形象表现地形、地貌与地面实况。在三维电子沙盘平台场景建设的基础上,加入基础地理信息和防洪抗旱专题信息矢量数据,直观地展现水系分布、河流形态、防洪工程、抗旱工程分布等信息,并通过基于海量数据的系统开发与集成,实现防汛抗旱基本业务信息、预警预报信息、防灾减灾信息和其他决策支持信息的综合管理,为防汛抗旱管理与减灾决策提供更为直观的、准确的信息服务。为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三维空间支持平台。目前已经建设完成的全国七大流域三维电子沙盘在防汛指挥实际行动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特别是在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灾害后的抗震救灾工作中,三维电子沙盘为抗震救灾指挥部门提供了大量关键信息,有效支持了抗震救灾决策过程,体现了其显著的实用价值及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南水北调电子沙盘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南水北调电子沙盘系统综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利用不同比例尺的地形数据以及不同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建立三维场景,实现对流域、水系、调水工程的展示、查询,实现调水信息管理的三维化,该系统是规划中的信息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将为南水北调的建设运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水利信息化带动现代化进程,数字水利技术提到了水利发展的重要议程。河南省防汛三维电子沙盘系统充分利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海量数据管理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等现代高新信息技术,采用高精度DEM地形数据、遥感影像和基础地理矢量数据,建立河南省三维空间场景;并在三维场景中,直观地展现河南全省地形、地貌、水系分布、河流形态、防洪工程等防洪信息。同时,还与已有的水雨情库、防洪工程库连接,可以实时展示和查询水雨情信息和防洪工程信息,为河南省防汛管理及会商决策提供更为直观、准确的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三维地形建模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对于流域内具有海量数据特征的地形,如何构建既能提供良好视觉效果,又有较高渲染效率的三维地形是建模的关键.现以“数字珠江三维系统”的构建为例,通过多比例尺地形嵌套建模的方法,有效解决了海量地形数据实时显示问题,同时阐述了无缝嵌套方法生成具有高度真实感的三维地形的步骤,为流域三维地形生成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海河流域基础数据平台基于二维、三维地理信息系统、遥感、虚拟仿真等高新技术,对流域水利信息化建设生产的不同比例尺、不同分辨率的地形数据、水利专题数据、遥感数据等海量基础数据,实现二、三维可视化的采集、存储、管理、展示、查询、共享服务与分析应用。  相似文献   

6.
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流域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数字流域中虚拟仿真现实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利用MultigenCreator构建场景建筑物模型并实现快速显示,利用Vega的软件环境生成三维地形场景和系统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形象地虚拟了流域内的各种地形场景、水电站及其它重要水工设施,对于实现三维漫游与查询、空间分析和三维图形管理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广西防汛三维电子沙盘系统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防汛三维电子沙盘系统利用现代高新信息技术,模拟建设了广西全区及重点河段的三维空间场景,展示流域地形地貌、防洪工程、山洪灾害易发区分布等防汛信息;并在三维场景中实现洪水淹没快速评估、山洪灾害快速定位、山洪灾害影响分析等内容,为广西各级防汛部门的防洪减灾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正汛情不等人!长江科学院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以下简称"空间所")承担的"四湖流域防洪电子沙盘"项目复工后快马加鞭,争取把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时间抢回来。"四湖流域防洪电子沙盘"项目综合运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三维仿真、无人机倾斜摄影建模等高新技术,对四湖流域进行三维实际场景建模,通过集成水闸泵站调度模型,采用基于视频数据的河道洪水表面流场测定,结合河道精细三维地形,计算河道洪水流量,为四湖流域洪水风险管理与防洪调度决策提供更为  相似文献   

9.
基于VBA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三维实体地形在工程测量中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三维立体地形可使地形直观展示,替代传统工程量计算手段、方法,真正实现快速、准确.本软件对辅助设计、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准确快速的数据依据等方面有一定深度开发.本文介绍在AutoCAD中开发大比例尺地形绘图程序的主要功能,就自主开发软件在工程中应用、前景分析等内容,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0.
利用ArcScene和ArcGlobe来组织三维场景数据,把ArcGIS Engine作为二次开发平台,在VS.NET 2005集成环境下,采用C#语言进行黄河口三维GIS的设计与开发.黄河口三维GIS具有场景配置、图层管理、三维查询、动态模拟、飞行漫游、书签管理等六大功能,实现了三维地形场景的组织和对黄河三角洲的三维浏览与信息查询,可对海岸线、等深线、断面等多年历史数据进行管理,能完成对海岸线变迁和冲淤演变的动态模拟与演示等.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利》2008,(10):86
收集地震发生前灾区的高精度基础地理信息,包括地形数据、影像数据及其他相关环境数据。利用航空摄影及卫星遥感等手段采集地震灾害后灾区的高精度基础地理信息,利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制作灾区高精度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线划图等基础地理数据。利用以上数据,运用计算机三维视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中构造一个基于真实基础地理数据的灾区灾前灾后的三维虚拟场景,真实重现灾区的三维地形地貌变化情况,支持任意场景漫游、基础地理数据查询、空间分析等功能,并可结合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实际需求,进行专门软件开发,为救灾和重建过程中的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曹方晶  王淑艳 《山东水利》2009,(11):13-14,17
山东省防汛电子沙盘展示系统,是山东省防汛指挥系统的重要部分,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最新成果及技术实现了山东全省三维电子场景,并在三维场景中展示、查询防洪工程体系和有关防洪减灾信息.为山东省各级防汛指挥部门的防洪减灾决策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结合"流溪河流域三维可视化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应用实践,对该系统平台的设计与开发、三维模型库设计与建设、流溪河三维场景设计与虚拟场景建设等成套技术进行了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高空间分辨率航拍遥感数据,通过人工目视交互解译的方式,获得沙河水库流域1∶5000比例尺的土地利用数据。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18类,详细识别出了人为活动影响较大的建设用地类型(包括村镇居民用地、道路、工矿用地等)、耕地、茶园(进一步划分为高、中、低覆盖度茶园)等,并分析了沙河水库流域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可用以指导今后库区流域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以鄱阳湖实测地形散点、河道大断面及SRTM基础数据,结合遥感图像判断河道主流线、滩槽分界线,开发了由CAD格式河道大断面线性数据提取河道高程结点并转化为含地理信息高程结点的算法。采用正交网格曲线插值算法完成了河道断面曲面内插高程结点,重构了鄱阳湖流域湖泊及河道的数字地形。重构后的地形数据与实测数据相比较在河槽高程、形态及面积吻合较好;能满足在数字地球模型上进行三维仿真的需要,表明该方法的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水利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展示平台在Skyline技术的基础上,加载了全省DOM数据、DEM数据及重点水利设施、建筑及景观三维模型数据,并集成了基于VR技术的大型水利三维虚拟场景,实现了高效率、高精度、精细化三维地形数据的组织、发布和应用,为三维GIS技术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中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三维展示系统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三维GIS技术,建立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的三维场景,并在三维场景中真实的展现了沿线的地形、地貌、河流、水系、水利工程等。在三维展示系统中,可进行地理信息、工程信息的查询。在三维场景的基础上,与水动力学计算模型连接,将计算模型结果展示在三维场景中,同时把计算过程中的闸门调度情况和水位流量变化情况进行了动态跟踪式的展示。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管理和研究提供了三维平台。  相似文献   

18.
地形地物数据是城市洪水淹没分析和城市洪灾损失评估的基础,快速简便的获取此类数据对 于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都具有很大意义。提出利用GoogleEarth(GE)和图像处理技术快速获得城市地形 及建筑物数据的方法。基于GoogleEarthAPI获取GE上的高程点数据;获取GE上的遥感图像;建筑物 的高度使用Sketchup根据建筑物阴影恢复三维建筑物原型推算获得。最后在ArcScene中使用获取的数 据建立简单的三维虚拟场景,进行了洪水淹没范围的可视化显示和淹没面积的计算。该实例说明了所 获数据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数字孪生是流域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技术手段,为有力支撑数字流域孪生中数据底板的构建,以长江中下游三洲联垸行蓄洪空间为研究对象,利用飞马无人机D200获取测区五视角影像,基于Context Capture软件全自动构建实景三维模型,并利用野外量测的检查点对模型精度进行评定。研究表明:基于倾斜摄影构建的实景三维模型平面误差和高程误差分别为0.104 m和0.121 m,均在3个像素以内,满足1∶500比例尺测图要求。基于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构建的三维数字场景,可为行蓄洪空间在实时调度模拟分析中的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如何高效获取准确的大比例尺地形数据并快速分析,是当前水土保持等各类生态建设规划设计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结合成都市崇州桤木河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规划中的废弃渣场景观化设计实例,采用三维激光扫描建模技术进行地形信息获取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三维激光扫描建模技术获取的地面模型数据,测量精度整体满足1∶500地形图精度,较航测法和全野外测图法效率分别提高49.66%和62.12%,可有效支撑水土保持措施和生态景观等规划设计,值得在今后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规划设计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