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亲水作用色谱模式,以二醇基硅胶为固定相,水-有机溶剂为流动相,通过改变流动相中有机溶剂种类及浓度、缓冲盐、有机酸种类及其浓度、柱温等条件,研究了强极性中药组分在亲水作用色谱中的保留行为。结果表明:流动相中水的比例在0~100%(V/V)变化时,溶质保留呈U型曲线,属于亲水色谱和反相色谱的混合保留机理。水含量在0~50%(V/V)范围时,亲水作用控制溶质的保留。溶质保留随流动相中缓冲盐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对于酸性溶质,其保留随有机酸三氟乙酸、甲酸、乙酸的酸性降低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乙酸铵(CBMA)为功能单体,利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urface-initiated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SI-ATRP)技术,将CBMA接枝到硅胶表面,得到接枝聚合物CBMA的亲水作用色谱固定相(Silica-CBMA).通过改变SI-ATRP反应体系中单体的浓度,制备了3种不同接枝量的亲水作用色谱固定相.考察了Silica-CBMA固定相对有机酸类化合物的分离性能以及流动相中pH值、盐浓度、水含量等因素对溶质保留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亲水作用色谱模式下,Silica-CBMA固定相对有机酸类化合物的分离是离子交换作用与亲水作用的混合色谱模式.流动相中盐浓度增大,溶质保留减弱,符合离子交换作用特征;固定相和溶质的离子化程度受流动相pH值影响较大,pH值增大,溶质保留增强;而溶质的保留时间随流动相水含量增加而降低则是典型的亲水作用色谱特征.使用自制Silica-CBMA柱,建立了芦丁片中维生素C、芦丁含量的亲水作用色谱测定方法,操作方法简单,为强极性样品的分离测定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晓欢  陈磊 《色谱》2018,36(9):850-857
混合模式色谱(MMC)在复杂样品的分离分析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相比于单一模式色谱,MMC受到多种作用控制,保留机理更为复杂。利用巯基-烯点击化学方法分别制备了单配体和双配体两种硫醚嵌入苯磺酸硅胶固定相,通过改变pH、离子强度和有机溶剂强度等流动相条件,以4种碱性药物为模型,对其保留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两种固定相都具有反相和离子交换的混合保留机理。通过改变流动相中盐浓度、考察溶质保留因子与盐浓度倒数的关系,证明了反相、单纯离子交换和反相协同离子交换三种作用形式的保留模型更为合理。定量研究表明,在两个固定相上,由单纯离子交换和反相协同离子交换构成的总离子交换作用占主导,各作用占比与溶质、流动相组成、固定相配体的类型及其比例等密切相关,并且协同作用对溶质的保留和分离选择性影响很大。混合模式色谱保留机理的研究对于新型固定相设计和复杂体系的分离优化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应用闪蒸气相色谱法对2种火场中常见的天然纤维载体(木材和棉布)与汽油(或柴油)的混合燃烧残留物进行分析。在模拟火场条件下,分别制得2种载体与汽油或柴油混合燃烧的残留物。根据燃烧残留物热重分析结果选择闪蒸温度为300℃。分析对象为上述2种载体分别在无助燃剂和有助燃剂条件下共同燃烧得到的残渣,分别在完全燃烧后0,24,72h进行取样。结果表明:闪蒸气相色谱技术可从混合燃烧残留物中检测到助燃剂的特征组分,能够满足助燃剂检测鉴定的要求。随着取样时间的延长,助燃剂发生挥发,残留特征组分减少。棉布载体燃烧残留物比木材载体燃烧残留物对助燃剂特征组分的保留效果更好。柴油燃烧产物特征组分较汽油特征组分保留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5.
孙小丽  郝卫强  王俊德  狄斌  陈强  庄韦  俞强  张培培 《色谱》2013,31(8):753-757
根据前期得到的梯度液相色谱保留时间计算公式,在不指定溶剂强度模型形式的前提下,探讨了梯形梯度洗脱的一些特点。对于溶质在梯形梯度坡度上流出时的情形,推导得到溶质流出色谱柱所对应的流动相组成(φR)随梯度斜率(B)变化的表达式。该公式表明,在该情形中φR将会随着B值的增加而增加。对于溶质在梯形梯度最后一个等度区间流出时的情形,如果初始和终止流动相组成保持不变而仅有梯度的斜率发生变化时,从理论上证明了溶质保留时间(tR)与梯度斜率的倒数(1/B)之间呈线性关系。实验中以C18色谱柱为固定相,甲醇-水为流动相,联苯为样品,测定了不同流动相组成以及梯形梯度条件下的保留时间,所得到的实验值与理论值吻合,从而验证了理论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建立了30种常见生物碱的质谱图与保留时间参数的数据库。分析时按以下条件进行:①色谱柱:ZORBAX sb-aq.(2.1mm×150mm,3.5μm,带预柱);②柱温:30℃;③流动相:甲酸-水(0.1+99.9)混合溶液与甲酸-甲醇(0.1+99.9)混合溶液以不同比例混合后进行梯度淋洗;④流量:0.4mL·min~(-1);⑤进样体积:10μL;⑥用电喷雾离子化电离源;⑦自动3级质谱扫描;⑧扫描范围:50~1000aum。用谱图的解卷积和保留时间锁定软件,实现了药物中生物碱筛选的自动化操作。用所提出的方法替代常用方法对几件实际案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避免漏检及降低假阳性报告机率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分析中所用标准样品(即标样)的制备,按其主体与杂质各自的存在形态来分,大体有固—固法、固—液法以及液—液法三种。前两法属于非均相配制体系,而后者为均相配制体系。由于标样中主体元素与各杂质元素的分布,要求高度的均匀。所以,液—液法均相配制体系,对标样的制备是最适宜的。  相似文献   

8.
李彤 《色谱》2000,18(3):283-283
高效液相色谱仪进样阀的故障种类较多,这里仅就最通常的情况,特别是最常用的Rheodyne的XX25系列进样阀,做一些分析和判断处理。对于其它类型的进样阀,读者可以根据这些分析,相应地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1)噪声和漂移通常,正常的检测器基线噪声和漂移不是由进样阀引起的,过大的检测器基线噪声或漂移也很少是由进样阀引起的,至少进样阀不是引起基线噪声或漂移的直接原因。但如果使用进样阀的方法不正确,则极有可能导致气体在检测器的流动池中聚集,引起周围环境条件的微小(但是正常的)变化,使得检测器基线噪声和漂移对进样过程过分敏感,进…  相似文献   

9.
王晓欢 《分析测试学报》2018,37(12):1425-1430
通过巯基-烯点击化学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双配体苯磺酸混合模式固定相(Ph/BS),通过元素分析和13C固体核磁共振进行表征。根据溶质结构和流动相组成不同,该混合模式固定相可提供反相(RP)、亲水(HILIC)和强阳离子交换(SCX)多种作用模式。反相条件下分离苯同系物,体现了较好的亚甲基选择性。使用小分子核苷和碱基对亲水色谱行为进行了评价;溶质的保留因子随流动相中水相含量的变化呈现典型的U型曲线,说明Ph/BS固定相具有RP/HILIC双重保留机理。胺类化合物在该固定相上的保留体现了RP/SCX混合色谱的特征。另外,应用Ph/BS固定相在SCX模式下高效分离了二甲双胍及其杂质,在RP/SCX模式下同时分离了酸性、中性和碱性药物。结果显示,该混合模式固定相在复杂样品的分离分析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四苯基卟啉金属螯合物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保留行为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石志红  王燕桓  傅承光 《色谱》2000,18(1):27-29
 研究了四苯基卟啉金属螯合物(TPP)的高效液相色谱保留行为。在C18柱上试验以各种有机溶剂洗脱金属螯合物,最终选择了甲醇-丙酮的非 水体系作流动相。各螯合物的保留顺序为:ZnTPP<TPP<NiTPP<CuTPP。运用Horvath的疏溶剂理论解释了这种保留行为。文中采用电负性与离子半径之比(EN/ri)作为静电场强的量度,提出 EN/ri值作为四苯基卟啉金属螯合物保留值参数。实验发现,在不同的流动相配比条件下,lnk′与 EN/ri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彭西甜  王珏  冯钰锜 《色谱》2013,31(4):329-334
采用一种简单的“混合配体”方法将辛基和磺酸基键合到硅胶表面,制备了辛基-磺酸基共同键合硅胶(OSS)材料。通过元素分析和吸附容量检测对OSS材料进行表征,证明辛基和磺酸基已成功键合到硅胶表面上。将该OSS硅胶材料作为混合模式反相强阳离子交换(RP/SCX)色谱固定相,在反相液相色谱(RPLC)流动相条件下,采用几种碱性探针分子定量地考察了该固定相的混合模式RP/SCX保留机理。通过改变流动相中缓冲盐的浓度,考察了溶质保留因子和盐浓度的对数和倒数的关系,得到了几种碱性探针分子在该混合模式OSS固定相上的单点和两点保留机理的数学模型。对两种数学模型的方程进行了线性拟合,结果表明两点保留机理更加符合实验的结果。此外,根据混合模式两点保留机理的数学方程,可以得到单一的疏水或离子交换作用力对总保留的影响,对混合模式色谱的实际分离应用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色谱保留时间在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晨  高友鹤 《色谱》2010,28(2):128-134
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联用(LC-MS/MS)技术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常见方法。保留时间作为独立于质谱信息的参数已经被用于蛋白质的鉴定和定量工作中。在多肽鉴定领域,多肽的色谱保留时间预测与常规的二级串联质谱数据库搜索算法结合可以提高鉴定的可信度。鉴定的灵敏度也可以通过匹配多次LC-MS实验中具有相同精确质量数和保留时间的峰而提高。另一方面,由于色谱条件的微小改变即会引起保留时间的变化,因此对多次实验结果进行保留时间比对是进行非标记定量的不可或缺的步骤。另外,联合保留时间偏移和质量数信息还可以进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PTM)的鉴定。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谷氨酸在乳状液膜体系中的迁移行为,采用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span80)-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AOT)为表面活性剂,对氨基苯磺酸(APS)为载体,煤油为膜溶剂,氯化钾为内相试剂.讨论了制乳时间和乳液与外相混合时间、表面活性剂和流动载体浓度、内相试剂浓度、水乳比和油内比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分离条件为制乳...  相似文献   

14.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色氨酸对映体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手性冠醚Crownpak CR( )为固定相、高氯酸溶液/甲醇混合溶液为流动相,成功地实现了色氨酸(Trp)对映体的色谱分离.考察了流动相中甲醇含量、流量和柱温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适当提高流动相中的甲醇含量、降低流动相流量、降低柱温可以有效地提高分离度.另一方面,提高流动相中的甲醇含量、提高流动相流量、升高柱温可以显著地缩短样品的保留时间.确定了一种最佳分析分离条件,即流动相为甲醇∶高氯酸溶液=15∶85(V/V),流动相流量0.8 mL/min,柱温20℃,波长220 nm,在此条件下进行色谱分离,样品的保留时间小于12 min,分离度达到2.06.该方法具有快速、高效、准确和精密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吕倩楠 《色谱》2017,35(9):927-933
亲水/反相混合模式色谱应用广泛,但pH使用范围有限,不利于碱性药物的分离。该工作利用巯基-烯基点击化学合成了单分散多孔的半胱氨酸改性乙烯基功能化聚甲基倍半硅氧烷(C-V-PMSQ)微球。元素分析表明半胱氨酸成功键合在微球表面。C-V-PMSQ微球为介孔结构,单分散性好且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以几种常见的核苷和核酸碱基作为测试样品,考察其色谱保留行为,溶质的保留因子随流动相中水相含量的变化呈现典型的U型曲线,表明C-V-PMSQ固定相具有亲水/反相的双重保留特征。使用该固定相可以分离苯的同系物及一系列亲水性与疏水性化合物。另外在高碱性流动相条件下利用亲水和反相模式成功分离了中药苦参中的3种主要活性成分,表明它在分离碱性药物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张静  王玲玲  单联国  卫引茂 《色谱》2012,30(8):804-809
用硅胶与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反应,再与δ-葡萄糖酸内酯反应,制备了一种多羟基化合物键合的新型亲水色谱固定相。以水-有机溶剂(乙醇、乙腈、四氢呋喃)为流动相,通过改变流动相中有机溶剂的种类及浓度、缓冲盐浓度和柱温,考察了该固定相对6种强极性中药组分的保留行为和保留机理。当水的比例在0~40%(v/v)范围时,溶质的保留随着流动相中水的比例的增大而减小,属于典型的亲水色谱分离模式;而当流动相中水的比例在0~100%(v/v)范围内变化时,溶质的保留随着水的比例变化呈“U”形曲线,属于亲水色谱和反相色谱的混合保留机理。缓冲盐的浓度和pH效应说明,所选用的中药组分与所制备的固定相间还存在弱的静电作用。该固定相对6种中药组分以及丹参注射液具有良好的分离性能,表明其在强极性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及其他强极性物质的分离分析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金银哲  卢敬昊 《色谱》2006,24(5):466-470
有效地确定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儿茶酚化合物的最佳条件。在水和甲醇的二元流动相里分别加入乙酸缓冲液,利用基于ln k=ln kw +SF, k=A+B/F, ln k=L+MF+NF2 (F是流动相中有机物甲醇的体积分数)等保留因子的一次或二次方程式的塔板理论得到色谱分离结果;利用保留原理得到等度和梯度洗脱的最佳条件。得出最佳初始流动相是含0.1%乙酸的水和含0.1%乙酸的甲醇(体积比为75∶25)的混合溶液;梯度洗脱条件:初始流动相保持15 min,然后用10 min的时间将上述二元流动相的体积比线性变换成50∶50,直到完成全部分离。通过实验证实该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二甲酚橙为显色剂、甲醇-水(含CTMAB和缓冲溶液)为流动相,利用可编辑的时间程序求得某一保留时间和波长处的电频值对Sm、Gd、Dy混合组分体系进行了考察,提出了一种处理三组分重叠峰法的计算机程序。试验结果表明,该程序简单、快速,计算结果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夏金强  张乐沣  郁蕴璐 《色谱》1992,10(3):128-130
 〕本文在研究二元流动相体系基础上推出特殊三元流动相体系(恒定其中一种组分浓度而变化另两种组分浓度)保留值与流动相组成的关系式:logk'=B0+B1Φ+B2Φ2+B3log(K+Φ),我们采用理论计算K值的方法使方程线性化,简化计算方法,实验证明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反相离子对色谱-直接电导检测六氟磷酸根(PF6-)离子液体阴离子的分析方法。用DiamonsilC18反相色谱柱为分离柱,以离子对试剂-柠檬酸-乙腈混合水溶液为流动相,考察了离子对试剂、乙腈含量、pH值及色谱柱温度对六氟磷酸根保留的影响,并讨论了相关保留机理。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即流动相为0.05 mmol/L氢氧化四丁铵-0.038 mmol/L柠檬酸-35%乙腈(pH 5.5),流速1.0 mL/min,色谱柱温度40℃时,PF6-与其它常见阴离子(F-、Cl-、Br-、NO3-、SO24-、BF4-)达到基线分离且保留时间在15 min内。方法检出限(S/N=3)为0.25 mg/L,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5~100.0 mg/L,峰面积和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n=5)分别为0.17%和0.15%。该法用于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和1-丙基-2,3-二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两种离子液体中PF6-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和104%。该方法简单、准确、可靠,实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