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一、概述 在光片中,非均质矿物必定有高、低两个主反射方向。设高反射方向为2,反射率为R_2,低反射方向为1,反射率为R_1。设开始时矿物处于消光位,此时非均质旋转角A_(rβ)为零。开始时R_2方向平行于起偏镜PP(图1A),至物台转角为45°,即矿物处于45°位时,非均质旋转角A_(rβ)为有鉴定意义的标准值。在实测45°位的A_(rβ)角时,必然有一定的误差。设允许的测定误差为δA。可以想象,在物台转角由零到45°之间,必然存在  相似文献   

2.
镜质组反射率及其测定方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镜质组反射率指示面的基础上,综述了镜质组各种反射率的名称及其关系式。在实践中,根据煤样品的切面方向、入射光性质和测试方法的不同,可测得各种不同的镜质组反射率。作者根据现有材料概述了目前国内外所常用的和最近所提出的一些测定镜质组反射率的方法及其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显微图像的光学性质和测定煤的反射率等方法,研究了新疆中生代煤中半镜质组特征。结果表明:新疆中生代煤中含有一定量的半镜质组;均质半镜质体占总体(均质镜质体与均质半镜质体之和)的49%~64%,均质半镜质体的最大反射率(Rmax)比均质镜质体的高0.08%~0.13%;均质半镜质体的Rmax介于均质镜质体和结构镜质体之间,结构半镜质体的Rmax比结构镜质体的高0.28%~0.34%。由此可以得出:在三大组分划分方案中,应将均质半镜质体归入镜质组的均质体中,同时认为,按显微组分三大组分划分方案中,将结构半镜质体归入惰质组的半丝质体中更合理;在测定煤的反射率时,不能将均质半镜质体作为反射率的测定对象。本项研究结果对于指导本地区煤炭的炼焦配煤、煤炭液化和深加工利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滇西地区进行新构造运动研究时,用煤的镜质组反射率(Rm)定量计算了滇西高原上新世末的隆升幅度,结果为1500~1700m左右。 煤的镜质组反射率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和有效作用时间,在测得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并确定有效作用时间后,利用 N.H.Bostick等(1979年)所作的有效受热时间、最高岩石温度与镜质组反射率之间的关系图,可计算出成煤时的最大古地温(T)。  相似文献   

5.
邱楠生  汪为孝  谢明举 《地质学报》2006,80(11):1760-1769
根据实测的压力和镜质组反射率数据讨论了沉积盆地中镜质组反射率异常的物理化学环境.认为异常压力并不是导致镜质组反射率受到抑制的唯一原因;沉积盆地中有机质镜质组反射率异常的原因除与有机质本身的性质有关外,还与其所处的温度、压力等物理环境及其周围的流体性质、无机元素(矿物)的组成等化学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对钻井异常高压带和正常压力带剖面密集取样进行的微量元素与镜质组反射率分析表明,偏酸性、低盐度的流体介质有利于有机质镜质组反射率的增加;通过分析泥岩中的某些元素丰度与镜质组反射率的对应关系,初步确定钙、锰、锶、硼、钡、磷等元素对镜质组反射率的演化有抑制作用,而铁、钴、锌、镍、铷等元素对有机质的热演化具有催化作用.本研究对于有机质成熟校正、油气资源评价和利用成熟度古温标恢复盆地热历史都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用MPV—COMPACT型显微光度计对峰峰矿区通二井田煤镜质组反射率进行较系统的测试,发现井田内煤 3个光轴体主轴互相垂直,最大反射率轴倾角多数集中在 68°~69°之间,倾伏向有 3个方向,即近 280°、近 90°和近 180°。测区内煤的镜质组反射率椭球体的变形特征属于拉长型应变和压扁型应变。该井田煤镜质组反射率椭球体有限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煤系地层中,煤的最大镜质组反射率的方位除与区域构造应力场的作用有关外,还与其所处的局部构造位置有关。在断层附近,反射率RomaxRomin的差值随着距断层的距离增加而减小,且在断层面的两盘发生突变。这一特征有助于煤矿井下构造的预测。  相似文献   

7.
压力对镜质组反射率与烃类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镜质组反射率是广泛使用的成熟度参数,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温度和时间是控制镜质组反射率的主要因素,而压力对反射率的影响人们知之甚少。本文综述了模拟实验地质实例中压力对镜质组反射率和烃类生成影响的不同观点,介绍了过压造成镜质组反射率延尺的两个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海相镜质体反射率用作早古生代烃源岩成熟度指标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中国早古生代烃源岩由于缺乏镜质组,加之成熟度较高,常现成熟度指标较难应用,长期以来,对这套烃源岩成熟度评价一直存在问题。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以早古生代地层为主的含油气盆地,在寒武系和奥陶系生油岩中发育有海相镜质体。应用有机岩石学方法主要对塔里木盆地四口深井岩芯样品进行了研究,发现海相镜质体反射率与孔深呈正相关,且其相关性优于沥青反射率,人工热模拟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海相镜质体成熟作用轨迹不同于镜质组。在R<1.5%时,其反射率比镜质组低;在R>1.5%时,其反射率比镜质组高。结合天然剖面与热模拟系列样品研究成果,发现R与Ro的相关性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可分别近似用三个直线方程表示:根据海相镜质体反射率实测结果,应用这些方程计算出等价Ro,可较客观地评价早古生代烃源岩成熟度。  相似文献   

9.
镜质组反射率抑制及校正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镜质组反射率的抑制常发生在以下情况:①高含量的壳质组和(或)腐泥组;②厌氧、还原的沉积环境;③特定的古植物群落;④特定的岩性。介绍了产生镜质组反射率抑制的机制及识别抑制的方法,比较了采用镜质组化学组成法、镜持组反射率和荧光相结合方法(VRF)。氢指数-R0图版法、多显微组分荧光变化方法(FAMM)校正抑制的优劣。  相似文献   

10.
基于淮北矿区4个矿井共15块煤定向样品的镜质组反射率测试数据,在相容性调整的基础上,开展煤样镜质组反射率三维椭球体进行拟合。结合区域及采样地成煤后构造演化分析及煤样变形类型特征,深入研究煤镜质组反射率三维椭球体的方位和形状对应力、温度和变形结构的响应,并探讨其内在机理。结果显示:煤镜质组反射率三维椭球体最大—中间反射率所在平面的倾向多与区域应力来源方向相近,其原因可能归结于煤中芳香片层向垂直于岩石圈当中近水平构造应力和上覆地层压力的合力方向优势发育。垂直于挤压应力方向延伸的断层的干扰、煤变形程度和多期应力场的叠加效应是导致少数样品指示异常的主因。在多期应力场叠加影响区域,镜质组反射率定向会向后期应力方向发生不同程度偏转。但对于强变形构造煤,煤体颗粒间的移位旋转会削弱镜质组反射率重新定向偏转的程度,使其镜质组最大—中间反射率平面倾向主要指示前期应力来源方向。岩浆热异常是导致最大—中间反射率所在平面陡倾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弗林参数,多数样品表现为扁椭球型,仅是煤正常演化的反映,而长椭球型则主要反映了岩浆热异常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由于煤的镜质组平均反射率不能精确反映镜质组中反射率的分布状况,因此在配煤炼焦研究中,利用镜质组平均反射率作配煤参数往往会有一定的偏差。通过对北京焦化厂原料煤的深入研究和实验,笔者提出一个新的煤岩配煤参数,即煤的镜质组平均反射率绝对标准差(Ro,sd)。该参数是一个将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量化的参数,既可反映煤的变质程度,又能反映原料煤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布特征。经验证,利用该参数作为配煤参数能取得更佳炼焦效果。  相似文献   

12.
煤的最大反射率在煤炭、地质、石油等部门的应用越来越广。迄今为止,仍然普遍是采用直线偏光入射,旋转载物台一周记录其最大佰的测定方法。不妨称它为常规法。这种方法在测定细小颗粒时因旋转载物台难免引起位移而带来困难。在显微组份定量过程中因不便于旋转载物台也难以同时测得最大反射率。美籍丁大川教授1978年11月在英国《燃料》杂志上发表了《测定煤最大反射率的新方法》一文,提出不旋转载物台而转动起偏振镜,从起偏振镜的三个不同位置所测定的数据来计算最大反射率。不妨称它为起偏振镜三点法;1980年四川地质局重庆实验室提出,不旋转载物台一周,只需转动载物台至任意三个位置,从这三个位置测定的三个数据来计算最大反射率的方法。不妨称它为物台三点法。此外,国内外更多的学者在摸索不旋转载物台实测随机反射率,而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平均最大反射率。不妨称它为随机值计算法。   相似文献   

13.
显微光度测定法现已广泛地应用于煤岩和沉积岩的分散有机物质的研究.尤其在所分析的物质微少,其他方法又难以使用的情况下,镜煤反射率的测定却能快速而准确地提供出所需数据.所以说,在沉积岩的有机物质研究方面,显微光度测定法较化学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王曙 《地质科学》1979,14(1):63-71
用矿相显微镜观察时,在单偏光镜下矿物反射光强与入射光强之比为“反射率”,用R表示。对于处于任意位的非均质矿物,则用Rψ示。在正交偏光镜下,相应光强之比为“正交反射率”,用R+表示。分析镜已推入,但它的方向与起偏镜(前偏光镜)严格平行时,相应的光强之比为“平行反射率”,用符号R表示。早在卅年代,贝瑞克(M.Berek)就已提出平行反射率的概念,并推导出了它与物台旋转角ψ及矿物折射率N、吸收系数K关系的公式。  相似文献   

15.
从镜质组的成因论其作为烃源岩成熟度指标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重点分析几个盆地不同类型有机岩共生剖面中镜质组光性及其与成因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镜质组和壳质组之间的过渡类型,客观评价了不同类型镜质组反射率作为烃源岩成熟度指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应用海相镜质组反射率研究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成熟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评价下古生界高-过成熟海相碳酸盐岩成熟度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的有机岩石学分析,确认下古生界高-过成熟碳酸盐岩中第相镜质全,建立了海相镜质体反射率与镜质组反射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镜质组反射率是煤的重要物理性质参数之一。以往认为,镜质组三维反射率模式类似于一轴晶负光性的光率体,其最小轴垂直于层里面。近年来,已广泛报道在中、高变质阶段烟煤,甚至在某些低变质阶段的烟煤中,具有二轴性反射率模式的事实,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反射率模式的空间位置是受复杂因素的影响。镜质组反射率与煤的分子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在煤化作用加深时,受煤中形成的芳香族类高分子片层大小和排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海相镜质体反射率作用作早古生代烃源岩成熟度指标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祖发  肖贤明 《地球化学》1999,28(6):580-588
中国早古一代烃夺由于缺乏镜质组,加之成熟度较高,常规度指标较难应用,长期以来,对这套烃夺成熟度评价一直存在问题。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以早古生代地层为主的含油气寒武系和奥陶系生沿岩中发育有海相镜质体。应用有机岩石学方法主要对塔里木盆地四口深井岩芯样品进行了研究。发现海相镜质体反射率与孔深呈正相关,且其相关性优于沥青反射率,人工热模拟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上镜质体成熟作用轨迹不同于镜质相。在RM〈1.  相似文献   

19.
将岩组学研究方法应用于材料、石材以及工程爆破中的应力场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然而,应用旋转台进行观测、统计速度很慢,而且使用范围受很多条件制约。用“一轴晶矿物光轴与镜轴夹角的干涉图测定法”不仅结果与旋转台基本一致,而且工效可提高1—2倍;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煤化作用的化学实质和改进荧光分析技术,对煤的可溶有机质进行了化学分析和荧光测定。通过采用镜质组反射率(R°max)及其它煤变质指标,得出了河东煤田北区煤级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本区煤的变质作用与鄂尔多斯盆地的地质发展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