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为CD4+T细胞的一个亚群,在维持机体免疫耐受,诱导移植耐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Tregs可促进移植物植入,减少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脐血中Tregs具有一些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本文就Tregs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2.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致死原因之一,目前治疗GVHD的主要药物是非特异性免疫抑制剂,不良反应较大[1].CD4+CD25+调节T细胞是一群免疫调节(抑制)细胞,在自身免疫疾病和肿瘤免疫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2,3].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供体移植物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表达水平对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进行治疗的allo-HSCT且获成功植入的158例患儿,根据移植性抗宿主病(GVHD)分级将患儿分为Ⅰ~Ⅱ度(64例)和Ⅲ~Ⅳ度(19例),观察不同分级患儿体内CD4+CD25+Treg细胞水平变化.[结果]①CD4+CD25+辅助T细胞在Ⅰ~Ⅱ度明显高于Ⅲ~Ⅳ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 良、恶性疾病患儿Ⅰ~Ⅱ度CD4+CD25+Treg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Ⅲ~Ⅳ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复发患儿移植物CD4+CD25+Treg细胞比例与非复发患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CD25+Treg细胞有助于降低儿童allo-HSCT后GVHD发生率,且未增加移植后复发风险;移植物Treg细胞表达量对预测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GVHD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属于造血免疫细胞移植,NK细胞是HSCT后最早开始恢复的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受体分子(KIR)在HSCT中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以及与移植后复发的关系引人注目[1].异基因供者移植物中的CD4+ CD25+细胞群(Tmg)细胞比例与GVHD发生有关[2-3].我们前期的实验研究发现供者未成熟DC细胞可以防止骨髓移植后GVHD发生而不减弱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4].这些与GVHD密切相关的细胞在单倍体相合移植后免疫功能恢复状况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我们以相关不相合HSCT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移植后DC亚群、CD16+ CD158b+细胞和CD4+ CD25+细胞等免疫细胞造血恢复与GVHD发生和复发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源于胸腺的表达转录因子Foxp3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在外周免疫耐受中有重要作用,可控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而不影响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GVL),许多移植模型和临床试验均在探索中。植入CD4+CD25+调节性T细胞后所获得的抗GVHD作用的动物移植模型及早期HSCT临床研究结果表明,CD4+CD25+调节性T细胞输注将能极大改变allo—HSCT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背景: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调节性T细胞的一个重要亚群,在诱导移植耐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的:综述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特性、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及其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数据库1990-01/2010-02,维普数据库2000-01/2010-02以及运用Google网络数据库有关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其他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相关性研究的文献.结果与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产生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同时还能保留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CD4+CD25+调节性T细胞很有希望成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早期风险预测的一项重要实验诊断指标,并且有可能通过调控移植后患者体内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来预防和控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但是,要将CD4+CD25+调节性T细胞应用于临床尚有问题有待解决,例如CD4+CD25+调节性T细胞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物是什么,如何提高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人体内的活性以及怎样充分发挥其免疫抑制功能等.  相似文献   

7.
供体Treg细胞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GVHD和GVL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探讨供体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 cells)输注对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小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移植物抗GVL)效应的影响。建立BALB/c→C57BL/6小鼠EL4白血病骨髓移植模型,体外磁珠分离纯化供鼠CD4+CD25+T细胞,在骨髓移植的同时分别予尾静脉输注CD4+CD25+T细胞、CD4+CD25-T细胞。以移植后生存期、GVHD临床评分、组织病理形态等为观察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白血病对照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为(17.9±0.7)天,均存在白血病细胞浸润;移植对照组及效应T细胞组平均生存时间为(23.2±1.6)天和(22.3±1.9)天,肝脏、皮肤和小肠病理切片显示均存在GVHD病理改变;Treg细胞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为(47.3±6.5)天,70%的受鼠获得长期存活,病理显示无GVHD及白血病细胞浸润,其GVHD评分较移植对照组及效应T细胞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小鼠allo-BMT中联合输注供体CD4+CD25+T细胞可减少及减轻GVHD,并保留GVL效应。  相似文献   

8.
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 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移植后免疫耐受的改变和免疫稳态的失衡促进GVHD的发生[2].近年来研究发现,CD4+CD25high(CD25高表达)调节性子细胞是重要的调节性细胞亚群,参与维持免疫稳态和自身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异基因骨髓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小鼠模型中,观察抗CD40L单克隆抗体(单抗)体外预处理供鼠T细胞输注,观察其减轻GVHD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供鼠(C57BL/6H-2b)脾T细胞作为反应细胞,受鼠(BALB/cH-2d)脾细胞作为刺激细胞,分别加抗CD40L单抗或不加单抗进行混合培养,培养第5天的细胞作为经体外诱导后的脾T淋巴细胞,分别混合供鼠骨髓细胞后移植给接受8.0 Gy全身照射预处理的受鼠.比较受鼠GVHD发生和造血重建.在移植后不同时间点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受鼠脾细胞中T细胞表型的改变,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中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移植后对照组受鼠均于25 d内死于GVHD,实验组GVHD的发生率为20%,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存活率和存活时间明显增高和延长(P<0.01);存活的实验组小鼠(8只)第40天时骨髓细胞中H-2Db阳性细胞为(93.54±2.32)%.实验组小鼠CD3+CD4+、CD3+CD8+、CD4+CD25+、CD4+CD69+、CD8+CD25+、CD4+CD40L+和CD8+CD69+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8+CD40L+和CD4+CD45RA+T细胞比例在两组中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受鼠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抗CD40L单抗体外孵育的脾T细胞与骨髓细胞混合移植,可明显减少GVHD的发生率,且不影响供鼠造血干细胞的植入,CD4+和CD8+T细胞对异体抗原发生耐受,耐受化T 细胞的活化障碍发生于活化的早期和成熟阶段,同时抑制了Th1和Th2类细胞因子分泌,为抗CD40L单抗应用于临床移植预防GVHD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T细胞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T细胞包括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限制性T细胞和非MHC限制性T细胞两种类型,前者指CD4~+T细胞和CD8~+T细胞,后者包括NK-T细胞和γδT细胞。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与GVHD密切相关,NK-T细胞和γδT细胞主要介导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  相似文献   

1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已成为治愈多种良、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唯一方法,许多病人获得了长期缓解。然而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大大阻碍了其发展和临床应用。目前认为,供者T细胞攻击宿主抗原引发的免疫反应是GVHD发病的重要机制,但供者T细胞在抗肿瘤、降低疾病复发率等方面又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在抑制GVHD的同时保留移植物抗肿瘤(graft versus tumor,GVT)效应成为HSCT后的一大难题。近年来,丙戊酸、棘霉素等药物,联合使用CD4+与CD8+诱导调节性T细胞以及毫超微包囊T细胞等新型技术,在分离GVHD和GVT效应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在临床治疗上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沈元元  张爱梅  李庆  孙自敏  翟志敏 《临床荟萃》2008,23(21):1524-1527
目的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Treg)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Allo-HSCT后患者及24例健康者外周血CD4 CD25 Treg在CD4 T细胞中的百分含量。结果50例患者均获得造血功能重建。正常对照组与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组CD4 CD25高度敏感(CD4 CD25high)、CD4 CD25 CD127低度敏感(CD4 CD25 CD127low)T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185±0.582)%和(6.365±2.155)%vs(2.320±2.813)%和(7.515±5.457)%(P>0.05)。aGVHD组为(1.270±1.385)%和(4.575±3.900)%,低于正常对照组与无GVHD组(均P<0.01);其中,Ⅱ~Ⅳ度aGVHD组显著低于Ⅰ度aGVHD组(P<0.01)。cGVHD组为(1.375±0.812)%和(5.620±1.770)%,低于无GVHD组(P<0.01);其中,广泛性cGVHD组低于局限性cGVHD组(P<0.05)。结论CD4 CD25 Treg的水平与Allo-HSCT后GVHD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通过监测CD4 CD25 Treg水平对临床早期诊断GVHD及判断GVHD预后、指导免疫调节剂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动员后骨髓和外周血采集物中T细胞CCR5表达的异同,分析移植物中T细胞CCR5的表达与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46对供受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后,测定并比较骨髓(G-BM)和外周血采集物(G-PB)中CCR5~+T细胞的相对比例和绝对数量,然后分析输注的CCR5~+T细胞数量和移植后Ⅱ-Ⅳ度急性GVHD发生的相关性。结果:G-PB中CD3~+CD4~+及CD3~+CD8~+T细胞的CCR5~+细胞所占的比例均明显低于G-BM(P0.01),但G-PB中CD3~+CD4~+CCR5~+及CD3~+CD8~+CCR5~+T细胞的绝对数均是骨髓中的15-25倍,且输注的CCR5~+T细胞的绝对数量不是受者发生急性GVH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G-PB和G-BM中CCR5~+T细胞比例和绝对数量存在显著差别,不同来源的干细胞具有不同的免疫特性。此外,移植后急性GVHD的发生与移植物中CCR5~+T细胞的数量无关,而可能受其相对比例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血液病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1、3、6和12个月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变化,探讨其与患者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0例患者,其中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龄21.7(3-46)岁,4例为HLA配型全相合移植,16例为HLA配型不全相合移植。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动态监测患者移植后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变化,监测患者移植后1、3、6和12个月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CD4~+CD25~(high)FOXP3~+)表达水平。结果:随访至2015年3月,移植后患者CD3~+、CD4~+、CD8~+、CD4~+/CD8~+、C D4~+CD25~(high)FOXP3~+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在移植后12个月基本恢复至移植前水平,CD8~+T细胞恢复早于CD4~+T细胞,CD4~+T细胞减少持续1年以上;CD4~+/CD8~+比例倒置也持续1年以上;发生急性GVHD患者的CD4~+CD25~(high)FOXP3~+水平低于未发生急性GVHD的患者。结论:对移植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监测,特别是对CD4~+CD25~(high)FOX3~+水平的监测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可在临床出现急性GVHD症状之前预测患者急性GVHD的发生情况,作为预测GVHD发生的参考指标,从而降低移植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始终是导致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移植物中的异基因反应性T细胞则是GVHD发牛的关键.然而反应性T细胞的缺失又会严重影响造血十细胞的植入以及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在异基因骨髓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小鼠模型中 ,观察抗CD4 0 L单克隆抗体 (单抗 )体外预处理供鼠T细胞输注 ,观察其减轻GVHD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供鼠(C5 7BL 6 H 2b)脾T细胞作为反应细胞 ,受鼠 (BALB cH 2d)脾细胞作为刺激细胞 ,分别加抗CD4 0 L单抗或不加单抗进行混合培养 ,培养第 5天的细胞作为经体外诱导后的脾T淋巴细胞 ,分别混合供鼠骨髓细胞后移植给接受 8.0Gy全身照射预处理的受鼠。比较受鼠GVHD发生和造血重建。在移植后不同时间点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受鼠脾细胞中T细胞表型的改变 ,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中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移植后对照组受鼠均于 2 5d内死于GVHD ,实验组GVHD的发生率为2 0 % ,与对照组小鼠相比 ,存活率和存活时间明显增高和延长 (P <0 0 1) ;存活的实验组小鼠 (8只 )第4 0天时骨髓细胞中H 2Db 阳性细胞为 (93.5 4± 2 .32 ) %。实验组小鼠CD3+ CD4+ 、CD3+ CD8+ 、CD4+CD2 5+ 、CD4+ CD6 9+ 、CD8+ CD2 5+ 、CD4+ CD4 0 L+ 和CD8+ CD6 9+ 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CD8+ CD4 0 L+ 和CD4+ CD4 5RA+ T细胞比例在两组中变化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实验组受鼠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供体CD4 CD25 免疫调控T细胞的表达水平与受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相关性.方法 13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供体CD4 CD25 免疫调控T细胞的表达水平,并随访患者移植后Agvhd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结果 13例患者均获造血重建,Ⅰ (a)GVHD 5例, Ⅱ (a)GVHD 2例 ,ⅣaGVHD 1例.发生aGVHD组供体CD4 CD25 免疫调控T细胞水平为(1.52±1.25)%,未发生aGVHD组为(2.70±2.08)%,两组免疫调控T细胞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供体CD4 CD25 免疫调控T细胞的表达水平与受者aGVHD的发生有相关性,提高供体免疫调控T细胞水平有望减低移植后aGVHD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费晓莉  刘林 《中国临床康复》2010,(45):8499-8502
背景: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调节性T细胞的一个重要亚群,在诱导移植耐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的:综述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特性、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及其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数据库1990-01/2010-02,维普数据库2000-01/2010-02以及运用Google网络数据库有关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其他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相关性研究的文献。结果与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产生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同时还能保留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CD4^+CD25^+调节性T细胞很有希望成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早期风险预测的一项重要实验诊断指标,并且有可能通过调控移植后患者体内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来预防和控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但是,要将CD4^+CD25^+调节性T细胞应用于临床尚有问题有待解决,例如CD4^+CD25^+调节性T细胞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物是什么,如何提高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人体内的活性以及怎样充分发挥其免疫抑制功能等。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探讨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后CD4+CD25+T细胞免疫恢复及其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复发的关系。采集27例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患者在移植后不同时间内的外周血标本,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CD4+CD25+T细胞百分比和绝对数,同时比较该细胞亚群恢复与GVHD和白血病复发的关系。结果表明:经过G-CSF动员后供者外周血中CD4+CD25+细胞百分比明显增高(p0.05)。移植后30天CD4+CD25+细胞恢复到正常水平的20%,但在移植后3个月内恢复颇为缓慢,直到180天才恢复到正常水平的50%。CD4+CD25+细胞恢复与急性GVHD的发生无关,但是在慢性GVHD组CD4+CD25+显著增高。移植后1年内未发现复发与CD4+CD25+细胞绝对计数有关。结论:在骨髓移植后给予抗CD25抗体预防GVHD的治疗模式下,CD4+CD25+细胞恢复与急性GVHD的发生无关,但与慢性GVHD的发生似乎有关,而与白血病的复发的关系不明确。  相似文献   

20.
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ory T cell Treg)在控制对自身抗原的外周免疫耐受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其数量低,对T细胞受体(T cell recpter TCR)刺激的无反应性和增殖无能的表型,限制了这一强大的致免疫耐受群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移植输注治疗中的应用,能否有效地在体外扩增CD4+CD25+Treg,是CD4+CD25+Treg能否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关键.本文就近几年CD4+CD25+Treg,尤其是抗原特异性CD4+CD25+Treg的体外扩增方法及其免疫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利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移植物抗宿主病治疗方法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