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铁路食品运输污染事故是铁路在运输食品过程中,因承运人责任(非不可抗拒)造成食品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食品本身发生变质,可能或已经对人体产生健康危害,导致食品不能正常食用的事故。本文对管内1986-2007年13起粮食运输污染案例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探讨铁路粮食运输污染特征、规律及有针对性地提出7项防制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粮食的运输大部分都是通过铁路运输,铁路货运部门在承运粮食时,由于个别货运员没有遵守相关的规定,造成食品运输污染事故发生,给国家和铁路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作者通过对一起运输污染事故调查分析,总结了运输污染事故调查处理中的经验,提出了防范措旌。  相似文献   

3.
铁路粮食运输污染的特点及其防制对策云南省开远铁路分局卫生防疫站(661000)陈建忠为保证粮食在铁路运输中的卫生质量,防止运输污染的事故发生,现将开远分局1982年~1991年59起粮食运输污染个案资料分析如下。污染原因:(l)车辆未洗消:运输车辆不...  相似文献   

4.
铁路食品运输化学性污染现场试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调查 ,目前我国铁路运输中 ,食品约占全路货运量的2 / 7,每年发生食品运输污染事故大约 30余起。造成食品运输污染的主要原因 ,一是承运食品的车辆未洗刷或洗刷不彻底 ;二是食品与有毒有害危险品混装、混运 ;三是运输储存过程中的生物霉变。被污染的食品主要有粮食类、蔬菜水果类 ,污染的物质主要是农药类及其它化工产品。为了解化学性物质在运输车辆中的残留量以及由此造成的污染程度 ,我们对现行使用中的各类车辆经过严格的洗刷处理后 ,对残留毒物进行定性、定量检测 ,为有关部门制定运输车辆卫生标准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  (1)污染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铁路食品运输污染事故发生原因、性质、特点。方法对1985-2005年9个铁路局货运站和货车发生的482起铁路食品运输污染事故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铁路食品运输污染涉及粮食、干货食品、肉及其制品、海产品等,以粮食被污染为主,占46.9%,经济损失最大的污染品种为肉类及其制品,损失价值739.91万元;主要的污染物为化学性物质,占85.9%;主要污染途径为混装混放和车厢不洁造成污染,分别占53.8%和34.6%;污染的主要车种为整车污染,占53.8%。结论针对污染原因采取对策,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健全管理制度,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开发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6.
成都铁路局食品运输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成都铁路局食品运输污染状况调查李冰1赵富强1王洪伟1铁路承担国家70%以上的货物运输,其中食品运输占相当比重,在运输食品的过程中,由于库房和车辆的卫生问题造成的食品污染案例时有发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为进一步了解成铁局管...  相似文献   

7.
广州铁路地区1977~1993年食品运输污染调查刘明莲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各类物资源源不断地通过铁路运往各地。安全运输是衡量铁路运输工作质量的主要标志之一,铁路食品运输污染事故在货运事故中占有一定比例,既危及人畜生命安全,又给国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运用QC方法分析减少食品运输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食品运输污染历来在食品污染中占据较大的比例,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物流频繁,运输过程中因车体装运不当和站场存放造成食品污染现象更为突出。经1983-1999年对本管辖区域食品运输污染凋查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引起食物中毒的食用菜籽油中桐油的掺杂朱炳辉,劳耀然广州市粮食科学研究所(广州510100)食用油在生产、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都有可能受桐油的污染。人食入受桐油污染的食物后可引起中毒[1,2],因误食含桐油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事故...  相似文献   

10.
一起电镀废水排放引起农作物污染事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一起电镀工业废水污染环境而造成农作物污染的个案调查,摸清其污染范围和程度。方法:现场调查走访、实验室检查。结果:工业废水、土壤、粮食中重金属锌、铬超标;水生物、人体生物材料中该两项指标未超标。结论:电镀废水已造成对环境、农作物的污染;对水生物及人体影响需仔细分析和进一步跟踪。  相似文献   

11.
镰刀菌毒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镰刀菌是常见污染食粮和饲料霉菌菌属之一。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这类霉菌能造成谷物的大量损失。受污染的食粮往往用于饲养牲畜,在饥荒时期也为人所食用。在兽医期刊中,经常见到报导牲畜因食用霉菌污染饲料而产生不同疾病,有时造成大批牲畜死亡。在医学期刊中也有报告人因食用发霉粮食患病和死亡的。有些作者由致病的粮食中分离出不同菌株的镰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市场流通的增加,由铁路运输食品数量增大、种类增多,食品在铁路运输占相当比例,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食品危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又给国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贯彻《食品卫生法》、《铁路食品运输污染事故调查处理技术规程》,确保铁路食品运输安全,进一步探讨铁路食品运输污染发生的原因,为加强食品卫生监  相似文献   

13.
对浙江省三个地区的214份粮食用抗体酶标法进行了杂色曲霉素污染量测定分析,发现杂色曲霉素平均污染量达366.5mg/kg,三个地区中宁波地区粮食的杂色曲霉素污染量最高,台州地区的最低。小麦的杂色曲霉素污染量最高,地区间粮食杂色曲霉素污染量差异,主要是小麦的杂色曲霉素污染量差异引起的。玉米的杂色曲霉素污染量居中,并且在三个地区中差异不明显。大米的杂色曲霉素污染量最低,在三个地区间差异也不明显。本次测定分析提示必须加强对粮食特别是小麦的杂色曲霉素污染卫生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4.
粮食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主食,而粮食易被霉菌及毒素污染,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总产量的2%粮食无法食用,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霉菌繁殖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还会导致人畜中毒、致癌、  相似文献   

15.
铁路每年货物运输量占全国的70%以上,其中运输食品占2/7,但是食品在铁路运输过程中的卫生问题相当突出,1996~2000年全路报告运输污染495起,其中由于车辆受农药等有害化学物质污染,造成食品污染321起,占64.8%[1].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直接接触货位和车辆,为了解铁路承运食品货位和车辆农药污染情况,制定防止运输污染的对策,我们对铁路承运食品货位和车辆农药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6.
地震灾害期间灾区的传染病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此次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使当地的生态平衡遭受了严重的破坏,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大地震对灾区的卫生服务设施造成了极其严重甚至是毁灭性的损坏,受灾地区的给水排水设施的破坏,使人们的生活用水供给失去基本保障,更令灾区的用水面临严重的生物和化学污染威胁,极易造成水介质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垃圾处理系统设施的破坏瘫痪,环卫人员的匮乏,使垃圾收集和运输几乎停止,大量垃圾对水源、空气、土壤可能造成大面积的污染;房屋结构的破坏,使水、电、煤气供应中断,还造成储存的水和食品的污染,使人群的居室卫生遭受巨大的破坏;食品加工系统的破坏,运输通道的堵塞,救灾食品的污染和变质,给灾区食品供应带来空前的危机;环境卫生的恶化,直接导致病媒昆虫大量繁殖,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地区主粮中霉菌污染分离分析聂美莉,乌力吉,金晓亮,要建军霉菌侵染是当前食品卫生工作中一项急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全面解决区内粮食霉菌污染情况及一些霉菌产毒菌分布情况,于1988~1989年对自治区粮食中霉菌污染分离情况进行了分析检测。1材料及方法对...  相似文献   

18.
咖啡和咖啡因的致突变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咖啡和咖啡因的致突变作用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北京100850)张清林(综述)咖啡和咖啡因致突变物质的来源归纳起来可分为两个方面,(1)外源性污染:咖啡在采摘、运输、储藏和加工等过程中均可造成污染,使用杀虫剂或储藏不当致霉菌生长。(2)内源性...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了解铁路运输食品安全现况,采用现场调查的方式对食品运输情况和运输食品站场及车辆卫生状况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检索的方式对食品运输污染进行调查。近年来,食品运输每年约1.5亿吨,占货运量的5.19%左右;2009年比2005年铁路冷藏食品运输下降了63.13%;货运站运输食品主要有粮食、食盐、饮食品,合计占91.11%;食品运输方式棚车占71.86%,敞车占16.82%,集装箱占9.72%,保温运输占1.60%;行包运输食品以鲜活食品为主,占44.72%;站场、车辆卫生总合格率为68.17%;近五年来食品运输污染事件大幅下降,以漏雨致湿损霉变生物性污染为主;铁路运输食品安全未纳入监督管理。综合分析应将铁路运输食品纳入食品安全监管范围。  相似文献   

20.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跨度较大的省际间物流配送主要靠铁路完成[1].目前,在铁路运输的各种货物中,食品类货物约占货运总量的2/7[2].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运输条件的不当连同环境因素的协同作用可造成食品运输污染事件发生[3].对2001-2005年管区内铁路车站到达食品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改进铁路货物运输管理,减少经济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