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颅内皮样囊肿破裂的MRI表现。方法搜集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颅内皮样囊肿破裂病例资料,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对其MRI表现、病因、病理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病灶位于鞍旁2例,位于第三脑室后1例。2例MRI表现T1WI与T2WI均为高信号,蛛网膜下腔脑沟内和双侧脑室内散布的脂肪滴,脂肪抑制像高信号消失。1例MRI表现T1WI为不均匀稍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影,水抑制呈高信号。结论颅内皮样囊肿破裂有较典型的MRI影像学和临床特征性表现,可实现术前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颅内皮样囊肿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对颅内皮样囊肿的诊断价值并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颅内皮样囊肿的病例资料,对其CT表现、病因、病理和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CT平扫表现为密度欠均匀低密度影;周边无水肿、钙化者8例;边缘钙化5例,瘤内散在钙化2例;2例CT可见蛛网膜下腔脑沟内和双侧脑室内散布的脂肪滴和间质性脑水肿。1例CT标准窗宽、窗位表现为高密度影,2例未发现病灶。术前误诊3例。结论多数颅内皮样囊肿有较典型的CT表现;对于CT表现不典型的病例,应密切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以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3.
<正>皮样囊肿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表皮细胞被误卷入闭合的沟槽中而形成的先天性囊肿,治疗上以手术切除为首选。2008年12月-2009年8月我院收治9例经病理诊断为皮样囊肿的眉弓外侧肿块患者,采用同侧颞部发际线内  相似文献   

4.
皮样囊肿多发于眼眶四周、鼻根部、头枕部等部位,手指和面颊等部位也时有发生,而发生在会阴部的皮样囊肿继发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病例,临床资料则极为少见。此例患者多方就医,均以肛周脓肿或高位复杂性肛瘘论治。后于我院经肛肠科与妇科联合手术治疗,得以明确诊断、治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8例口底皮样囊肿的诊断与临床疗效.方法8例口底皮样囊肿患者,均在局麻下行口底皮样囊肿摘除术摘除囊肿.结果依据口皮样囊肿的病理特点进行诊断,结合 CT 检测结果,将8例患者分为3种类型,舌下型囊肿患者3例,颊下型囊肿患者3例,哑铃型囊肿患者2例.8例患者手术中均完整摘除囊肿,取得满意疗效.治愈率达到87.5%,好转率为12.5%.结论口底皮样囊肿摘除术是治疗口底皮样囊肿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患者李××,男,28岁,因"双眼视力下降1年余"于2013年4月5日就诊于我院门诊。患者2012年5月因"双眼视物模糊、头痛较重3个月"于当地医院诊为"双眼视盘水肿原因待查",行颅脑MRI示:"鞍区异常信号,考虑表皮样囊肿或皮样囊肿破裂,  相似文献   

7.
脾脏囊肿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病症,有真性与假性之分。真性脾脏囊肿如皮样囊肿、淋巴性囊肿,是由分泌性细胞组成,在胚胎期形成。其症状,一般在45岁以后,随囊肿逐渐增大而产生,可见到左胁下疼痛,咳嗽转动则疼痛加剧。此与中医的悬饮证极为相似。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早有  相似文献   

8.
<正>鼻囊肿因其所在部位和囊肿内所含物质及产生原因的不同而名称各异。按所在部位可分为发生于鼻腔备壁或鼻周软组织内的各种面裂囊肿,如鼻背中线皮样囊肿与鼻前庭囊肿;发生于上领骨的牙源性囊肿及发生于鼻塞内的鼻塞囊肿如黏膜囊肿、黏液囊肿等。按囊肿内所含物质成分的不同可分为度样囊肿、含齿囊肿、黏膜囊肿、黏液囊肿、气囊肿以及在此基础上因感染而形成的潞留性脓囊肿。  相似文献   

9.
骶尾部占位包括骶尾部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及畸胎瘤等,不易明确诊断,我科于2006年4月份以来先后收治多例骶尾部肿瘤误诊病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脑出血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损害,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脑室引流是指在头颅额部钻孔或锥孔,将硅胶引流管置于脑室额角,脑脊液或血液经引流管流出,以缓解颅内压增高的应急性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入颅速度快、定位准确、不受年龄限制及预后好的特点[1]。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脑室引流各种管道的观察及护理。  相似文献   

11.
<正>肛周皮样囊肿是肛肠科少见病,经常被误诊为肛周脓肿、肛瘘,手术多次,创面不愈合,甚、至肛门失禁,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作者总结近几年刘佃温教授治疗该病的方法 ,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 病例报告:患者女,56岁,于30年前发现右下腹有如鸡蛋大小可动性肿物,渐大如拳,偶有腰疼。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肺正常,腹部平软,肝脾不大。右下腹可扪及拳头大小肿物,中等硬度有结节,无触压疼,可活动。宫体萎缩,左侧卵巢正常,右侧不清,可触及右下腹内肿块。胸腹透视未见异常。B超检查:右下腹囊性肿物。肝功能正常。WBC 11.6×10~9/L,N0.80,L 0.22,RBC 4.9×10~(12)/L,HB 2.4mmol/L。临床诊断:①右侧卵巢囊肿?②腹腔囊性肿瘤?剖腹探查术中见:左侧卵巢正常,右侧缺如。大网膜下缘有10×8×8cm肿瘤,有结节,呈囊性,与子宫、肠管等脏器无粘连,予以切除。病理检查:肿物呈囊性,内有毛发,结节瘤壁内有骨化。诊断:大网膜皮样囊肿。 讨论:大网膜皮样囊肿比较罕见,本例伴右侧卵巢缺如更为罕见。①大网膜皮样囊肿临床一般无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Dandy-Walker综合征的MRI、CT表现。方法 对13例Dandy-Walker综合征患者头部MRI、CT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中4例重度脑积水,小脑蚓部完全或大部缺如,后颅窝见巨大囊肿与扩大的四脑室相通;6例轻度或中度脑积水;8例小脑下蚓部程度不同的发育不良,后颅窝见囊袋状影与四脑室下部相连。结论 MRI、CT是诊断Dandy-Walker综合征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创伤性胰腺炎继发假性胰腺囊肿的手术时机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3年12月接诊的52例创伤性胰腺炎继发假性胰腺囊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等待4周后实施囊肿内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立即实施囊肿引流术进行治疗.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医疗费用明显更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共有6例患者在等待手术期间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中囊肿内出血2例,囊肿内感染1例,囊肿破裂3例,均接受急诊手术.结论:术前结合患者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做出明确诊断,严格遵循手术指征,尽早对患者进行假性胰腺囊肿内引流术,能有效改善预后质量,降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临床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综合疗法治疗骶髂筋膜脂肪疝4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骶髂部脂肪疝是各种原因导致骶髂部深浅筋膜破裂.笔者自1997年至2005年以来,采用综合疗法治疗骶髂筋膜脂肪疝46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46例中,男4例,女42例;年龄30~76岁,平均49岁,其中40例在40~55岁之间;46例中双侧8例,单侧38例;病程2个月~15年.  相似文献   

16.
1 病历介绍患者 ,男 ,4 8岁 ,农民。因“反复意识不清 1年余再发 1d”入住本院神经科。每天休息状态下突发胸闷、心悸、黑 ,随即意识不清 ,伴小便失禁 ,四肢抽搐 ,持续 5~ 6min后自行清醒 ,醒后乏力明显 ,共发作 4次 ,发作间歇期如常 ,未做诊治。入院前夜睡眠状态下类似发作 2次 ,门诊头CT检查示枕大池区巨大蛛网膜囊肿 (4cm× 6cm)伴第四脑室、脑干及右侧脑室后角受压推移并两侧脑室、第三脑室明显扩大 ,两侧基底节小斑片脑梗死灶 ,脑电图示慢α节律 ,故以“枕大池蛛网膜囊肿、癫痫”收住。既往体健 ,其母 4 0岁时于工作时不明原因猝…  相似文献   

17.
卵巢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目的:探讨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误诊的原因,提高确诊率,以及时治疗。方法:我们对2005年1月-2011年1月间我院592例卵巢巧克力囊肿(其中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12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36例误诊,误诊率为28.1%。结论: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与外科、妇科的一些疾病不易鉴别,误诊率较高,诊断时应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重视腹腔镜和超声检查,及时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超声诊断仪,分析黄体囊肿破裂的声像图特点,探讨其诊断卵巢黄体破裂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手术病理证实的101例卵巢黄体囊肿破裂声像图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与手术病理对照,总符合率91.1%,不符合率为8.9%。结论:超声对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诊断,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
透明隔囊肿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过程的颅内病变.大多数是在做脑CT或MRI检查时偶然发现,多无症状,不必处理.透明隔囊肿或透明隔腔也称第五脑室.  相似文献   

20.
CO_2激光微创术治疗皮肤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囊肿为皮肤科常见病,在临床上一般分表皮囊肿、皮样囊肿、粉瘤3型.任何年龄均发生,以青年时期头面、臂、背部发病多见,为一柔软或多柔软或坚实的球状物,直径在1~7 cm不等,囊肿组织埋藏于皮肤或皮下组织内,与皮肤粘连,基底可移动,易继发感染,化脓破溃,有的奇臭难闻.本病在国内多行手术切除治疗或刮除术[1-3],但因遗留瘢痕使患者难以接受.我院2006年6月-2007年6月采用CO2激光打孔术微创治疗本病12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