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宁波姚江大桥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大跨度钢桁架拱桥的抗震设计分析相对较少,无规范可遵循.以宁波城庄路姚江大桥为例,建立了主桥和引桥一体的动力分析模型,分析了桥跨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探讨了主、引桥相互间的影响作用,并比较了几种改善抗震性能措施的效果.罕遇地震下主桥纵向固定墩基础难满足抗震要求,可采用减震措施.  相似文献   

2.
吉加兵 《山西建筑》2008,34(18):168-170
结合苏通大桥南引桥相关工程实际,对双层SMA混合料的性能要求进行了分析,根据性能要求对混合料设计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全面的性能试验研究,得出了双层SMA结构能够满足苏通大桥南引桥桥面铺装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以某大跨双塔斜拉桥为例,建立了主桥和引桥一体的动力模型,通过反应谱和非线性时程方法,分析了其地震响应,研究表明该桥满足抗震性能目标,纵向设置粘滞阻尼器后能显著的减少纵向地震反应内力。  相似文献   

4.
既有简支铰接空心板梁桥结构状况动力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湖南长沙湘江北大桥西引桥为工程实例,对既有简支铰接空心板梁桥结构状况动力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梁格法基本原理,通过使虚拟横梁在同一铰接缝处的梁端竖向约束相互耦合来模拟纵向铰接缝,提出了改进的梁格模型,建立了简支铰接空心板梁桥动力特性空间分析模型,计算得出了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然后通过实桥动力试验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介绍了动力评估试验内容、测试方法以及测试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该桥的动力系数都在规范要求内,桥梁结构状况良好,本文方法可为既有简支铰接空心板梁桥的结构状况评估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在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中,引桥部分常采用普通的连续梁桥,相对于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普通连续梁桥的自振频率较高,导致相邻桥联的动力性能差异较大,连接处在地震作用下可能出现严重破坏。针对上述问题,建立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有限元模型,考虑与其相连的连续梁引桥,对主桥和引桥及过渡桥墩进行弹塑性动力分析,重点考察相邻桥联连接处的地震表现。分析表明,由于相邻桥梁的动力特性差异巨大,相邻桥联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幅值、相位差异巨大,地震作用下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变形幅值远远超过连续梁桥,相邻桥联的主梁有可能出现撞击,过渡墩上支座也可能出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6.
针对地震作用下大跨斜拉桥主桥与多联引桥间易发生连锁碰撞现象,以一座典型大跨斜拉桥为研究背景,采用SAP2000 Nonlinear有限元程序,建立考虑主桥与多联引桥伸缩缝处碰撞效应的桥梁结构三维非线性计算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研究大跨斜拉桥主桥与多联引桥伸缩缝处连锁碰撞效应对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初始间隙、引桥周期比对连锁碰撞效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若仅在引桥-引桥相邻梁体间发生碰撞,碰撞效应对短周期联引桥影响不大,但对长周期联引桥有一定影响,即会增大长周期联引桥梁端位移、梁墩相对位移以及固定墩墩底地震响应;而若主桥与多联引桥间发生连锁碰撞,不仅会显著增大短周期联引桥梁端位移、梁墩相对位移以及桥墩地震响应,而且会进一步增大长周期联引桥梁端位移、梁墩相对位移以及桥墩地震响应,更易引起各联引桥桥墩破坏或梁体落梁;随着初始间隙的增大,连锁碰撞效应对引桥结构的影响减弱;随着短周期联引桥基本周期的减小,连锁碰撞效应对短周期联的影响也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
框架-剪力墙组合结构的拟动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板平面内刚度对整体结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为研究带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框架-剪力墙组合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对一个3层2跨缩尺比例为1/4的框架-剪力墙组合结构进行了等效单自由度拟动力试验研究,观察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着重分析该框架-剪力墙组合结构在拟动力荷载情况下的破坏机制、耗能性能及变形恢复能力,从而掌握该框架-剪力墙组合结构的动力性能,为完善组合结构设计理论提供可靠的试验依据。结果表明,带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刚性可以保证结构的空间整体性和水平力的有效传递,该组合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满足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抗震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风林桥引桥部分病害严重的原因,基于有限元程序软件对引桥部分进行静动载荷理论分析,为较好把握该引桥的使用性能提供理论依据,确保该桥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肥市旅游大道白石天河大桥引桥施工,引桥结构为先简支后连续箱梁桥,引桥上部结构采用4x30、5x30m一联的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清楚地阐述30m预应力箱梁预制张拉施工技术质量控制,重点研究预制箱梁施工准备、施工过程、施工结束关键技术以及张拉技术弊端。该项目技术研究,可供工程建设同行们借鉴。  相似文献   

10.
1 引言 永定新河大桥是唐山~天津高速公路(丹拉支线)上的一座大型桥梁,地处天津市塘沽区.该桥南北引桥最初设计为普通混凝土板梁结构,后经有关专家极力推动,最终采用了轻集料混凝土预应力箱梁结构.通过对设计、施工、质量控制方案反复研究论证,于2000年对该桥引桥进行了施工,并在竣工后进行了全桥动静载测试,结果表明该桥的承载力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并显示出了轻质结构的独有特性.  相似文献   

11.
索穹顶结构静、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典型Geiger索穹顶结构进行静、动力特性分析,目的在于探求索穹顶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静、动力性能特点,为该结构的应用和风振性能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根据某引桥工程进行综合设计分析,引桥工程由陆上段和水上段组成:引桥陆上段120 m,采用混凝土挡墙、冲孔灌注桩、T梁等构件组成。引桥水上段:圆筒沉箱基础+墩台结构段共1 349 m,钢管桩+墩台结构段共518 m,预留转换平台大型沉箱1件。引桥工程水上段沉箱上部结构现浇混凝土工程主要分为沉箱盖板、立柱、上引桥墩3部分。对相关设计参数进行验证并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13.
某高炉平台引桥悬臂端在车辆通行时,梁体本身有明显的水平摆动,影响引桥的安全和正常使用。针对该问题,对该引桥主体结构进行损伤检查、动静载试验,有限元模拟分析等,得出悬臂端主梁摆动的原因为车载作用下桥墩弯曲变形导致的梁体摆动。通过动载试验测得引桥悬臂端水平振动特性,得到不同车速下测点动位移时程曲线,由此计算出不同车速下的冲击系数,并与JTG H11—2004《公路桥涵养护规范》的控制标准进行比较,找出了桥墩弯曲的原因,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跨度桥梁普遍具有较长的引桥,地震作用下主引桥横向耦合效应不能忽视,国内外规范对此均无具体规定.采用两质点模型近似模拟主桥和对称引桥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通过反应谱分析方法推出桥墩的地震反应,进而得到了主引桥地震反应的变化规律.最后以一个实际桥例为背景进行有限元分析并验证了上述规律.结果表明,当引桥联数大于2时,主引桥可单独建模进行抗震分析;当引桥联数小于2时,需按实建立;为保守考虑可取单独建模和考虑1联的最不利值作为主桥地震需求的估计,引桥桥墩地震需求随跨数的增加而增大,条件允许时应尽量多建引桥.  相似文献   

15.
基于通用有限元程序软件对某大桥的引桥进行结构分析以及检测试验,在试验过程中考虑了静荷载效率的选取,加强了载荷和变形的监控以及合理加载时间的确定,试验结果表明该引桥的使用性能较好,承载能力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某桥经过多年的运营出现了许多病害,为较好把握该桥的使用性能,基于通用有限元程序对该结构建立空间梁格有限元模型,同时对其进行动力分析,研究结果对该结构的动力性能作出评价,为该桥的安全使用提出修补意见。  相似文献   

17.
以广州某高速公路大桥东引桥为对象,利用Midas Civil软件对桥梁上部结构进行模拟,考虑两种工况,对桥梁抗倾覆性能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该桥在工况1荷载作用下满足《广东省公路独柱墩桥梁设计与整治工程指导意见》要求,而在工况2荷载作用下存在倾覆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研究圆竹结构的结构动力性能,以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国际竹藤组织馆为对象,研究其大跨度圆竹拱结构的动力特性.采用现场实测的试验方法对该圆竹拱结构进行动力测试,获得了该结构加速度响应信号,采用峰值拾取法与随机子空间识别法对响应信号进行分析并获得了该结构的固有频率、振型及阻尼比.同时,基于实测模态参数对该圆竹拱...  相似文献   

19.
何福  郭迅  李保宽 《土木工程学报》2012,(Z1):117-120,141
模态是结构的固有特性,结构模态参数由结构刚度、质量分布等因素决定,是决定结构动力特性和衡量数值分析结果可靠性的重要参数。本文通过合理选择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克服了信号弱的困难,经现场测试得到牛栏江大桥竖向、顺桥向和横桥向的固有频率,并通过对比分析有限元模拟结果和现场实测结果,证明引桥质量对主跨模态参数影响很小,为实验室中进行主跨刚构部分的地震反应分析和伪动力试验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连续刚构桥刚度较大,抗风性能较好,但在施工阶段的最大双悬臂状态下刚度较小,自然风会诱发结构抖振效应,因此需对该状态进行抗风性能研究。文章以主跨为200 m的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对引桥最大双悬臂施工状态进行风致内力计算,发现不同风速重现期下,不平衡风载变化对墩底扭矩影响最显著;该状态结构的风致振动不会引发桥上人员的舒适性问题;在施工状态设计基准风速条件下,主梁悬臂端竖向抖振位移较大,需采取适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