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中药透皮给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透皮给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30例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华金福,陈咸川(20004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钟伟关键词:中药透皮给药,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病,迄今治疗方法不断更新。引人注目的是:运用控释技术原理制成的透皮治疗系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缺血性心脏病窦性心律震荡变化规律。方法研究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非缺血性心脏病124例进行分析,研究非缺血性心脏病心律震荡变化的规律。结论HRT与心脏多种指标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佛手瓜蒌汤治疗缺血性心脏病10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佛手瓜蒌汤治疗缺血性心脏病106例夏永潮,徐文科,李妍怡,韩滟,窦友义朱亚萍,张敏思,芦少敏,罗凌我院心脑科自1987年6月~1991年6月,应用佛手瓜蒌汤治疗缺血性心脏病106例(下称治疗组),并以瓜蒌薤白白酒汤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缺血性心脏病62例...  相似文献   

4.
益气活血补肾法治疗缺血性心脏病52例——附西药对照组40例张福生杨保永杨颖山东省青州市中医院(青州262500)笔者应用益气活血补肾法治疗缺血性心脏病5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2例,病例选择均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世界卫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脏病的心衰和室壁运动的影响。方法:选择缺血性心脏病心衰患者105例。结果:冶疗组与对照组相比,12个月时心功能改善显效率、总有效率更高(P〈0.01),LVEF、室壁运动分数指数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结论:曲美他嗪辅助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实验性心肌梗塞大鼠血流变等指标的变化规律,探讨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机理。方法 采用乙醚浅麻醉下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制备急性心梗模型,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心肌酶及血流变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 急性心梗模型组较正常组心肌酶水平和血流变指标升高,血液粘滞度加大。结论 血液粘滞度的变化在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降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血液粘滞度是治疗冠心病保护急性心梗时正常的心肌细胞,预防再发心梗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心脏病主要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近年来,由于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压力的加大等原因,该病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是我国主要死亡原因。笔者自2008年1月-2008年10月采用丹红注射液(济南步长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Z20026886)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并与磷酸川芎嗪注射液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固定性(动脉粥样化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发生冠脉循环障碍,引起心肌氧供需之间失衡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冠心病,有时又被称为冠状动脉病,或缺血性心脏病,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目前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治疗与研究缺血性心脏病的现状作了分析,认为骨髓间质干细胞(mes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有效中药复方含药血清,可能会进一步提高促使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效果,为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组织工程细胞。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使管腔狭窄、阻塞而致心肌缺血、缺氧。属于中医学“胸痹”的范畴,临床上出现胸闷或者胸痛、甚至胸痛彻背、短气、喘气不得卧、乏力、精神不振为主症的一种病证。笔者采用生脉注射液冶疗缺血性心脏病116例,临床收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曹玉山治疗冠心病思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曹玉山教授是甘肃省名中医,国家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自噬(autophagy)是一种通过降解细胞内受损细胞器等大分子物质以维持细胞稳态的生命过程。在缺血性心脏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心肌细胞通过自噬降解受损细胞器等大分子物质为细胞提供能量合成的物质基础并维持细胞稳态,另一方面过度激活的自噬也会增加心肌细胞死亡。缺血性心脏病病理机制复杂,自噬的发生与心肌细胞生存或死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调控自噬可能为缺血性心脏病重要的治疗靶点。中医药在缺血性心脏病治疗中应用广泛、效果明显,有着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中药通过调控心肌细胞自噬而发挥保护心肌的作用。该文针对近年来有关中药调控缺血性心脏病发生时心肌细胞自噬的研究进行综述,从活性成分、提取物和药对、复方3个层次,通过促进或抑制自噬的不同作用方式,对中药调控自噬保护心肌细胞的药理机制进行综述,探讨中药调控自噬保护缺血性心脏病的具体机制,以期为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与药物研发提供参考或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张园 《养生大世界》2008,(10):41-41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分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其诱发因素除了最常见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及气候异常外,目前还发现一些药物如降压药、镇静药、利尿药等,也是诱发缺血性中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一步评估疏血通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确切疗效.方法:选用随机对照法,比较观察疏血通(40例)与复方丹参注射液(40例)对改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共80例)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缺血性改变等药效间差异.结果:与复方丹参注射液相比疏血通注射液能明显改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或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或血液流变学变化.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脏病高效、安全、低毒.  相似文献   

16.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1,14(9):I002-I002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固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发生冠状动脉循环障碍.引起心肌与氧代需之问失衡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17.
补肾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心脏病5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补肾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心脏病52例262500山东省青州市中医院张福生262500山东省青州市弥河医院张文会近年来,我们用补肾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心脏病52例,取得较好疗效。并设西药治疗对照组40例,对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过氧化脂质(LPO)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氯沙坦、卡维地洛和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脏病心衰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老年缺血性心脏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氯沙坦25—50mg/d、卡维地洛10—20mg/d和参麦注射液40ml/d观察临床疗效、心肌耗氧量和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显著改善,心肌耗氧量显著降低,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氯沙坦、卡维地洛和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脏病心衰疗效显著,使用安全,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9.
我国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担,亟待寻找更好的治疗手段和医疗方案。基于象数思维、整体观等思维方式和临床经验,我国主要少数民族医药逐渐发展出独特的理论体系与治疗特色,在防治缺血性心脏病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及研究价值。其中藏族医药(以下简称“藏医药”)、蒙古族医药(以下简称“蒙医药”)、傣族医药(以下简称“傣医药”)均可归属于以自然观与生命观为哲学基础的医学系统,各自发展出“三因”“三根”“四塔五蕴”理论,形成了对缺血性心脏病的独特认识并提出了相应的治法治则,产生了以三味檀香散、八味沉香散、肉蔻五味丸、雅叫哈顿散为代表的经典方剂,并具有以广枣、红景天、血竭为代表的特色民族药资源。笔者拟以藏医药、蒙医药为主,归纳民族医药防治缺血性心脏病的相关研究,并探讨开展该类研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期为民族药防治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及新药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是一种退行性疾病。笔者1998年5月-2000年7月应用自拟方参芪桃红四物散治疗冠心病5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