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武器恐怖袭击的特点及其现场救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茂兴 《人民军医》2004,47(4):227-228
化学恐怖一般指以有毒、有害化学品为武器的恐怖活动。由于有毒、有害化学品具有易生产,成本低,携带、使用方便,且可控、作用时间长、难于监测等特点,一旦发生将给社会稳定和人们心理造成极大的危害,对人民生命构成严重威胁,使现场医学救援十分困难。因此,了解化学恐怖的特点,掌握现场医学救援的基本原则和技能,以及开展反化学恐怖的医学救援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化学突发事件包括化学恐怖袭击事件和化学意外事故,具有发生突然、作用迅速、中毒途径多、人员伤亡大、救援要求高、防护救治困难、社会影响面广等特点,是重大活动安保工作防范的重点之一,医学救援是化学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部先后抽组人员组建“三防”医学救援队,担负在上海举办的上海合作组织首脑峰会、国际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奥运会上海赛区、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的“三防”医学现场救援保障任务。通过一系列的保障实践,对重大活动化学突发事件医学救援保障综合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2004年10月21日17:30,山东省金乡县华光辐照厂发生了一起人员意外受到^60Co放射源照射事故,初步诊断2例患者为极重度急性放射病。事故发生后,我国各级放射应急医学救援组织快速响应,密切合作,开展了对事故损伤病人的医学救援工作,延长了患者的存活时间,得到了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的肯定,为处理大剂量误照事故的医学救援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现将这次放射事故的医学救援工作及体会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4.
应急医学救援是指在紧急情况下实施的医学救援行动[1]。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交通及工矿企业事故时有发生,国际恐怖主义威胁日益凸现,发生恐怖袭击及社会安全事件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在短时间内可能出现大批量伤员,需要应急医学救援。正是由于应急医学救援不同于常规的医疗工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应急医学救援凸显出的医学伦理矛盾,使其形成了特有的医学伦理和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5.
叶奇  贺祯  陈慧玲  葛毅  蒲卫 《人民军医》2012,(6):473-474
医学救援力量筹措是组织实施应急医学救援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如何针对我国灾害性质特点,做好应急医学救援力量筹措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现就有关问题探讨如下。1灾害应急医学救援力量需求分析1.1组织指挥力量应急医学救援组织指挥力量,由各级组织指挥人员、指挥通讯物资、指挥车辆和装备等  相似文献   

6.
应急医学救援是指紧急意外事件发生后,医务人员配合相关人员,利用医学知识、方法和技能等手段,把事件对人的生命、健康的伤害减小到最低程度的医疗行为[1]。组织指挥是应急医学救援的关键。目前,  相似文献   

7.
核与放射事故医学应急是整个核应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对受照射人员进行及时、正确的医学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远期危害,有效地保护公众的安全与健康.为解决核与放射事故后的医学救援问题,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推荐了医学应急处理原则和一般程序[1-3].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建立核与放射事故医学应急的体制机构方面积累了不少先进经验[4-5].我国也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核与放射事故医学应急救援体系,并且开展了一系列医学应急准备工作[6-8].  相似文献   

8.
核事故医学应急是整个应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对受照射人员进行及时、正确的医学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远期危害,有效地保护公众的安全与健康。为解决核辐射事故后的医学救援问题,IAEA提出了有关建议,推荐了有关伤员的医学应急处理原则和一般程序[1,2]。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建立核事故医学应急的体制机构方面积累了不少先进经验[3,4]。我国也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体系,并且开展了一系列医学应急准备工作。本文简要介绍了严重核辐射事故后分级救治的基本原则、一般任务和组织机构。一、分级救治…  相似文献   

9.
化学袭击医学救援的人员防护及处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袭击是以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为手段的恐怖活动,具有突发性、群体损伤、中毒途径多样、作用时间长、诊治困难和高致命性的特点[1]。化学袭击的医学救援要求很高,涉及到毒剂侦检、毒剂消除、人员防护和紧急医疗救治等[2]。现场医学救援应按照洗消与救治并重、抗毒与综合治疗相结合,把握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的原则进行。现将有关防护及处置叙述如下。1化学毒剂的人员防护在化学袭击发生时,及时使用防护器材和采取防护措施,可有效防止毒剂侵入人体,减轻或避免毒剂伤害。化学袭击的现场医学救援应贯彻抢救伤员和保护救援人员并重的原则,将防护措施作为应对化学袭击的重点,贯穿于整个救援活动的始终。以防护为主,以药物预防为辅。医学救援分队进入现场应选择染毒区的上风或侧风方向。在进入染毒区之前,要按照规程使用皮肤防护膏,穿戴防毒面具和防毒衣。如已经明确是神经性毒剂或全身性毒剂时,应服用相应的预防药物进行预防。进入染毒区后,不要脱去防护器材,不要随便坐卧,不要饮食和吸烟。离开染毒区后,尽快进行人员和器材洗消。医学救援人员应尽量采用制式防护装备对伤员进行防护,如没有足够的制式防护装备,可利用一些简易防护器材,如浸渍石灰水的口罩、风镜、雨衣、塑料布...  相似文献   

10.
四氯化硅(silicon tetrachloride,SiCl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制铝、硅油和硅树脂生产方面用途较广,也可用于高温绝缘漆和烟幕剂,平时有大量的使用和储存,因操作不当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大量泄露事故时有发生。该化合物有沸点较低、气化率较高、相对密度较大的特点,容易在短时间内形成高浓度毒剂蒸气云团,以致造成大批人员中毒,同时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既往研究在四氯化硅中毒的后续救治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但在事故早期对中毒伤员的应急处置研究方面报道甚少。本文对一起四氯化硅泄露事件的应急处置程序、措施及伤员的救治方法和预后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提出了四氯化硅突发泄露事故的化学救援策略和伤员救治的要点,为提高四氯化硅泄露事故卫生应急处置的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自19世纪末发现X射线及核能以来,人类一直在设法开发和利用放射线。应该说放射线和核能在能源、医疗、科研、育种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是也应该看到,放射性污染或受放射线照射对健康及环境造成的危害,特别是核事故情况下的危害更为严重和持久。因此,预防核辐射事故的发生和在核辐射事故中实施正确的医学应急救援就显得非常重要。现将日本核事故应急医学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侵华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将大量化学武器遗弃在我国境内。目前,中日双方正对部分日遗化武进行联合处置。作为任务的医疗保障和应急救援力量,针对日遗化武处置现场化学事故具有突发性、复杂性、破坏性等特点,本文对可能发生的化学战剂事故进行医学防护和洗消方面的探讨,有利于提高对日遗化武危害性的认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减少和避免日遗化武处置过程中对相关人员的伤害和环境污染,更好地完成好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处置的医学保障任务。  相似文献   

13.
高原缺氧环境化学毒剂伤的伤情特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有毒化学品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若发生泄漏,可能引发化学事故甚至酿成化学灾害。部分剧毒化学物质如沙林、梭曼、氰氢酸等甚至被外军、国际恐怖主义组织用作战争或者恐怖袭击的武器,可造成大批人员伤亡从而达到削弱对方有生力量或威胁社会安全的目的。因此,化学毒剂伤的防治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1]。高原地区也存在化学中毒问题,由平原进驻高原的人员遭受化学毒剂袭击后的伤情特点、防治措施等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2-4]。本专题重点讨论高原低氧环境下化学中毒的伤情特点,为高原地区化学中毒的防护研究提供参考。高原一…  相似文献   

14.
核化生突发事件发生后的人员洗消是应急医学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终止中毒、防止对施救者和环境的污染,降低或消除事件后果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人员洗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型洗消剂与洗消技术的研究^[1-2]、突发事件现场的洗消方法与程序2个方面^[3]。然而,核化生突发事件发生后,救援医院往往是核化生突发事件受害者第一时间出现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核能和辐射技术应用中,虽采取了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但尚不能完全避免发生事故.针对核和辐射事故的发生及事故后的医学救援问题,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推荐了医学应急处理原则和一般程序.我国也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核和辐射事故医学应急救援体系[1],并且开展了一系列医学应急准备工作.笔者按照核和辐射事故二级医疗救治的基本任务要求,结合医院基础建设和设施准备以及队伍培训、演练等工作实际,阐述了在核和辐射事故应急实践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上海“6.25”放射事故的医学救治孟祥顺,陈杞,麦智广核电站辐射事故与一般辐照装置的放射事故有一个基本的救治对象,即受大剂量电离辐射照射的人员。大型核电站事故发生的概率要较辐照装置事故更低,因此后者放射事故医学应急救援的经验和教训对核电站事故的应急救...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参加救援工作及实地调研,详细报道了这次典型的特大化学事故的发生经过、事故前后的气象条件、毒气扩散范围、人员伤害情况及伤情分类、生态环境影响、救援的实施及事故半年后随访等资料。 该事故发生在1991年9月3日凌晨,在江西省上饶地区沙溪镇,一辆装满2.4t制造甲胺磷农药的原料一甲胺发生了泄漏,造成39人死亡,其中8人当即死在现场。有650多人中毒,其中170多人住院治疗,420多人就医。在整个事故和救援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受毒气影响的人员达990多人。受害面积约2.3  相似文献   

18.
关于加强高原地区大中城市灾害救援卫勤保障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灾害,一般是指在较大范围内发生的对人员生命或物资造成严重破坏的突发事件。灾害的原因多是自然性的,也可能有人为的,如地震、火灾、雪崩、山体滑坡、化学事故以及流行病等。高原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发生灾害的种类明显不同于低海拔地区的城市。一旦灾害发生,军队医院就要义不容辞地参加救援,不仅就近的医院要首当其冲,就是远离灾区的医院也要积极参加。认真研究高原地区灾害救援时的卫勤保障特点,搞好灾害救援工作,对地方行政机关和驻军部队的卫勤领导机关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王庆阳  葛毅  贺祯  郑重  蒲卫 《人民军医》2012,(3):200-201
应急医学救援,是指政府、军队或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和紧急事态条件下,对事发现场或地域中的个体或群体实施及时有效的医学处置、医疗后送、防疫防护、药材保障、心理干预等,以挽救生命、减少伤害、控制疫情、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应急医学救援  相似文献   

20.
王治东  袁勇  王琪  周钢桥 《军事医学》2016,(10):839-842
核与辐射事故医学救援中,对事故人员进行分类诊断可使医疗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从而大大提高救援效率。生物剂量估算技术是目前判断外照射放射损伤程度的有效方法。利用生物剂量估算技术进行受照人员的分类诊断,对核与辐射事故医学救援的高效、有序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现有生物剂量估算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核与辐射事故医学救援分类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