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西柏坡是“两个务必”诞生地,“进京赶考”的出发地。1949年3月5日-1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举行,毛泽东主席主持会议并作了重要报告,明确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农村转移到城市,阐明了一系列基本政策,以及由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国家、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基本要求,特别是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即号召全党同志在胜利面前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相似文献   

2.
许帆  庄壁瑛 《大观周刊》2013,(8):154-154
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延安移驻西柏坡.在这里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自此西柏坡成为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同时在这里也产生了伟大的革命精神——西柏坡精神。作为当代大学生党员,我们应该认真的思考西柏坡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我们又应该如何将西柏坡精神永远的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党的十六大闭幕后不久 ,胡锦涛同志就带领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 ,号召全党同志牢记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两个务必” ,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为实现十六大制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牢记“两个务必” ,对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具有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度,值得我们永久忆念与珍藏的名人史迹、文化表征不胜枚举,但“长征”,就像涌动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一道“铁流”,以其无比昂扬的激情斗志与世所罕见的震撼力,如同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时时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全国革命胜利前夕,在于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曾高瞻远瞩地指出,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随即毛主席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拨乱反正”是当时我党最重要、也是最迫切的重大任务,会议明确提出“为在本世纪内…  相似文献   

5.
艰苦奋斗是社会大众崇尚的道德风尚 ,也是共产党人追求的政治本色。早在七届二中全会之前 ,毛泽东同志就指示在全党印发了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 ,提醒全党不要重蹈李自成的覆辙。 1 948年 ,毛泽东率领党中央进驻西柏坡 ,1 949年 3月 5日至 1 3日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 ,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 ,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 ,工作更伟大 ,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闭幕不久,胡锦涛总书记率中央书记处的同志专程到革命圣地西北坡学习考察,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特别是其中“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号召全党同志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深刻认识“两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辉煌历史和成功经验,铸就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在领导夺取全国胜利的伟大革命实践中,我党总结出了两个“敢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两个“善于”(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科学精神,两个“务必”(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所作的报告及其“两个务必”论断的历史意义,并结合当前的实际阐述了报告及其“两个务必”论断对于我们动员全党同心同德为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西柏坡坐落在冀西山区滹沱河北岸,是一个风光秀丽、土地肥沃的小山村,历史赋予了这块土地厚重的意义.这里是中共中央领导中国革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在此指挥,七届二中全会在此召开,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如何经受执政考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闭幕不久,胡锦涛总书记率中央书记处的同志专程到革命圣地西北坡学习考察,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特别是其中“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今年3月23日,《广州日报》刊发了一组本报记者采写的“两个务必”专题报道。在策划和采写过程中,我们努力践行“三贴近”,使得这组报道不仅推出时机巧、切入角度新、文章写法活,而且使地方党报对党和国家领导人活动的报道更加可亲可敬,使“两个务必”这个重大题材的宣传真正入脑入心。贴近生活,深入实地采写2002年12月5日至6日,胡锦涛总书记冒雪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号召全党牢记“两个务必”,为实现党的十六大确立的目标和任务开拓进取,团结奋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胡锦涛总书记到西柏坡强调“两个务…  相似文献   

12.
《兰台世界》2003,(6):1-1
在全党全国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形势下,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重温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全党和全国人民要长期艰苦奋斗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结合新的实际,坚持做到“两个务必”。 在中国革命胜利的前夜,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大刚刚闭幕 ,就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到西柏坡学习考察 ,一方面它体现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 ,要发扬和继承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 ,并以此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另一方面 ,表明党中央诏示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 ,就必须坚持“两个务必” ,用西柏坡精神建设小康社会。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法宝。艰苦奋斗的作风是一种进取精神的体现 ,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 ,是难以进步发展的 ;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  相似文献   

14.
1949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主席说这是“进京赶考”。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时强调:“赶考远未结束”。由此,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考题。而全面深化改革,奋力实现中国梦,离不开“赶考”精神。西柏坡是“赶考”精神的发源地,把“赶考”精神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河北责无旁贷,也最具先天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中国梦,赶考行”宣传教育活动,可以说是大势所趋、大局所需、民心所向。  相似文献   

15.
新闻视点     
为进一步开展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石家庄市档案局组织全体党员于3月2日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缅怀革命老前辈和先烈的丰功伟绩,接受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大家一致认为“两个务必”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同时,大家也认识到在行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档案工作任务重,责任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求真务实的精神,真抓实干的作风,勇于实践,善于总结,遵循规律,继承和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牢记“两个务必”,就能为建立行业高效顺畅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做好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6.
微记录     
正@口袋野史:建国初,毛主席视察东北,当他看到有的地方大吃大喝、浪费严重时,在东北局、辽宁省、沈阳市领导干部会议上,重点讲了七届二中全会的精神。他说:"我和恩来不是为了吃喝(才来这里),搞那么丰盛干什么?你们要做刘宗敏,我可不想当李自成啊!"  相似文献   

17.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重要的历史转折期,也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出版事业发展成熟定型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党报党刊、新闻通讯社、图书出版发行等事业全面繁荣发展,新闻出版工作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成型,为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搭建了总体框架,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宝贵精神财富,在党的新闻出版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在建党百年之际,全面回顾西柏坡时期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历程,传承弘扬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对于履行新时代职责使命、推进新闻出版事业开拓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进入1949年,随着三大战役的结束,人民解放战争夺取全面胜利已成定局.3月5日至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将在新形势下实行工作重心从乡村到城市的战略转移,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即将诞生,新华社也开始面临从中共中央宣传机关向国家通讯社的历史性转折.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向全党发出了“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伟大号召。“三个务必”充分彰显了百年大党坚定的战略自信和战略清醒,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责任担当。档案史志部门,必须始终牢记“三个务必”,发挥专业优势、用好独特资源,自觉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前列。  相似文献   

20.
艰苦奋斗是一个老话题。但对于处于执政地位,正在领导着中华民族进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这一异常艰巨、伟大的“万里长征”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不仅是需要始终继承并发扬的优良作风,而且是需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生命力的常新课题。党的十六大召开后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就带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赴西柏坡参观学习,并再次郑重地号召全党要“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深入认识艰苦奋斗的深刻内涵和极端重要性,清白做人,廉洁从政,艰苦创业。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