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3V2(PO4)3因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成为目前倍受关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介绍了单斜结构磷酸钒锂[α-Li3V2(PO4)3]的结构及充放电机理,概述了几种主要的制备Li3V2(PO4)3方法,包括了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微波法。同时阐述了几种主要方法用来对Li3V2(PO4)3电化学性能进行改性研究,对该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自锂离子电池被发现以来,对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的研究也趋于白热化.继LiCoO2之后兴起了一系列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的材料.由于稳定性好,安全性能高,绿色环保而且资源比较丰富,LiFePO4和Li3V2(PO4)3成为锂离子正极材料的候选材料之一,也是现在的研究重点.此文章主要对LiFePO4和Li3V2(PO4)3的结构特点,二者复合材料的复合机制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论述,并对LiFePO4和Li3V2(PO4)3复合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及发展方向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具有环保、安全性能好、成本低廉、结构稳定、电化学性能较好等特点,吸引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Li3V2(PO4)5的结构、制备方法和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进行了展望.Li3V2(PO4)5很有希望产业化,进而取代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材料LiCoO2。  相似文献   

4.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具有环保、安全性能好、成本低廉、结构稳定、电化学性能较好等特点,吸引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Li3V2(PO4)5的结构、制备方法和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进行了展望Li3V2(PO4)5很有希望产业化,进而取代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材料LiCoO2。  相似文献   

5.
以V2O5、NH4H2PO4、Li2CO3、(CH3COO)2Mn.4H2O原料,以葡萄糖和抗坏血酸为复合还原剂及碳源,通过常温还原-低温烧结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2x/3)Mnx(PO4)3/C(x=0,0.03,0.06,0.09,0.12)。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对该正极材料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n2+的掺杂对磷酸钒锂电化学性能的发挥影响很大,其中当锰掺杂量x=0.09时材料表现出最佳的电化学性能,0.2 C倍率条件下首次放电比容量131 mAh/g,循环50次后容量衰减仅为4.02%。  相似文献   

6.
NASICON型Na2 FePO4 F因其Na+扩散通道畅通,结构稳定性好而被认为是理想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是其电子导电率和离子扩散系数低,导致电化学反应极化大,限制了该材料的实际应用.表面包覆改性是提升储能电极材料电导率的有效措施.综述了表面包覆的Na2 FePO4 F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储量丰富的钠使钠离子电池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钠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还需进一步改善。在1 mol/L NaClO_4/EC/PC电解液中加入0. 5%五氟乙氧基环三磷腈(FPN)添加剂,可以有效地调控P2-Na_xCo_(0. 7)Mn_(0. 3)O_2(x≈1. 0)钠离子正极材料的界面稳定性,提高钠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电化学和物化表征分析测试结果表明,FPN添加剂的加入可以在P2-Na_xCo_(0. 7)Mn_(0. 3)O_2(x≈1. 0)正极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富含Na F的致密正极电解质中间相(CEI),该CEI层可以明显降低电池的阻抗,抑制电解液的持续分解,使得电池在1 C倍率下循环200圈之后还可以保持92%的容量保持率,而没有添加FPN添加剂的基础电解液在1 C倍率下循环200圈之后的容量保持率只有75%。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的制备、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LiMn2O4具有尖晶石型结构,为锂离子的脱嵌与嵌入提供了三维隧道空间,它具有3 V和4 V两个电压平台,成为锂离子电池最有吸引力的材料.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胶-碳热还原法制备了Li3V2-xMx(PO4)3/C(M=Ti,Fe,Ce;x=0.06)复合正极材料,通过XRD、SEM、恒流充放电和电化学阻抗等测试方法研究了Ti4+、Fe3+和Ce3+适量掺杂对材料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4+、Fe3+和Ce3+的适量掺杂并未改变材料结构,对材料形貌也未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一次颗粒的尺寸,提高材料的电导率。所有掺杂材料的充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明显改善,其中Li3V1.94Fe0.06(PO4)3/C表现出最优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邓玲  陈善华  吴骏  邱娟 《应用化工》2014,(3):522-526
与LiFePO4相比,单斜结构的磷酸钒锂(Li3V2(PO4)3)具有更高的Li+扩散系数和更高的放电电压、能量密度和高的比容量,已成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近年来Li3V2(PO4)3的主要合成方法、充放电机理及其掺杂改性的研究现状,并且对Li3V2(PO4)3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利用金属钠制备甲醇钠的生产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甲醇钠的合成方法、理化性质以及安全保护应该注意的问题。研究了用金属钠制备液体甲醇钠的生产工艺,建立了生产工艺流程。用该工艺制备的甲醇钠溶液的产率达到98%以上,游离碱含量小于0.5%,产品可满足制药行业的特殊需要,它比传统氢氧化钠制取甲醇钠有明显的技术性能优势。同时也对甲醇钠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一种准确、可靠的分析甲醇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The self-diffusion of sodium ions in xAl2O3-(100-x)Na,P2O6 glasses (2.44 < × <25.92 mol%) was measured from ∼ 170°C to near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he sodium diffusion coefficient decreased only by a factor of 2 to 3 with increasing Al2O3 concentration.  相似文献   

13.
α-Na2Si2O5 single crystals were prepared in suitable sizes and 22Na diffusion was studied at 250° to 600°C. At 400°C, D Na∽ 3 × 10−9 cm2· S−1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c -axis. The diffusion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a -axis is about 2 orders of magnitude lower, and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b -axis it is not detectable at all under the conditions used. Na diffusion in a glass of Na2Si2O5 composition is about 1 order of magnitude faster than that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c -axis of the crystal.  相似文献   

14.
The thermally stimulated polarization and depolarization current (TSPC/TSDC) technique was used to study Naplus; ion motion in phase-separated silicate glasses containing between 10.3 and 20 mol% Na2O. Generally, two TSDC peaks and a high-temperature background (HTB) current were observed. The two TSDC peaks were attributed to different types of Naplus; motion, i.e. a short-range reorientation process and a longer-range translational motion. Changes in the microstructure affected only the size of the larger TSDC peak located at higher temperatures.  相似文献   

15.
16.
目前GB/T4348.1—2000测定工业用氢氧化钠中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含量时,采用的是化学滴定法,但是此方法存在耗时耗试剂等一系列缺点,不符合现代分析化学发展的趋势,而自动电位滴定法操作方便,测定快速准确,有利于实现化学分析的自动化。本实验用瑞士Metrohm682电位滴定仪对大量样品进行测定,数据表明,电位滴定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可以满足国标的要求,可用自动电位滴定法代替化学滴定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酸钠氯化钠注射液中阿魏酸钠的含量。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水-甲醇-冰醋酸(69∶30∶1.5,体积比)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10nm,进样量为20μL,理论塔板数按阿魏酸钠峰计算应不低于2 000,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结果表明:氯化钠和辅料对阿魏酸钠的含量测定没有影响,回收率在99.9%~100.8%之间,阿魏酸钠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浓度在7.944~39.72μg·mL-1的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该法适于阿魏酸钠氯化钠注射液中阿魏酸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分光光度法测定氟硅酸中硫酸盐含量的方法。SO42-与BaCl2反应生成悬胶(浮)液沉淀物BaSO4,在440 nm波长处测量其吸光值,可以准确测定出氟硅酸钠中硫酸盐的含量。硫酸盐在10~2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6,回收率为97.21%~104.75%。  相似文献   

19.
烧碱法合成双乙酸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产品质量及收率的诸多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产品进行了质量分析,确定了影响收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物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确定了优化工艺的条件为冰醋酸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比为2:1,反应温度为80 ℃,反应时间为150 min.除此之外,产品的干燥时间、干燥温度、搅拌方式等也会对产品产生一定影响.结果表明,该法具有原料价廉易得,操作简单和易于工业化生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异戊二烯磺酸钠是世界上惟一的共轭二烯烃类的磺酸单体,由异戊二烯经磺化、中和制备。异戊二烯磺酸钠共聚活性较高,应用范围广泛。可以改进丙烯酸纤维的染色性能,作为水溶性聚合物的原料,合成反应性乳化剂,制备防静电剂等,目前只有日本JSR公司生产,产品售价为400-600日元/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