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构建"双师型"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培训方案。方法采用文献法和半结构化访谈法初步拟定"双师型"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培训方案,运用Delphi法对38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对各指标进行评价筛选。结果 2轮函询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8.89%、95.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3;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04、0.300(均P0.01)。最终构建的培训方案包括教学能力培训、临床护理能力培训、评判性思维能力培训、科研能力培训、专业发展能力培训、人际沟通能力培训、法律与伦理实践能力培训7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的31个二级指标和106个三级指标,确定了培训学时、方法及评价方式。结论该培训方案获得专家的认可,能够为各院校对"双师型"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培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临床护理带教教师专业素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为衡量临床护理带教教师专业素质提供具有代表性、客观性、可操作性的测评工具.方法 采用"专家对比排序法"请10名专家对本研究初步拟定的临床护理带教教师专业素质评估指标,进行项目合适度反馈,并将各指标要素按重要程度计分排秩次.运用数学方法 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 本研究体系构建一级指标(职业价值观与行为、临床护理能力、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5项,二级指标19项.10名专家认为指标项目全面、合适,其合适频率达到100%;5项一级指标的权重依次为0.151、0.298、0.298、0.110、0.143,19项二级指标的权重为0.196~0.368.结论 该指标体系客观合理、科学实用;指标要素全面,权重重点突出.符合临床护理带教教师与护士的核心能力要求,能全面客观地评价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Delphi法构建军队医院护理灾害救援课程体系,为护士的灾害救援培训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提高护士的灾害救援能力。方法通过专家访谈、文献调研、小组讨论的形式确定军队医院护理灾害救援课程体系专家咨询表,采用Delphi法对15名来自省内外的专家进行2轮函询,以确定最终的课程指标体系。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性系数分别为0. 831、0. 867。专家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 353、0. 732(均P 0. 01)。军队医院护士灾害救援课程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项(灾害医学概述、灾害现场的医学救援、灾后疾病的预防与卫生保健、灾后特别干预)、二级指标15项、三级指标53项。结论函询专家的权威程度及对本研究的积极性均较高,专家意见协调性较好;本研究构建的军队医院护理灾害救援课程体合理、全面,可作为编写护理灾害救援课程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临床护士老年护理能力分层标准体系,为对临床护士开展老年护理能力分层规范化培训、考核及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专家会议、半结构式访谈拟订临床护士老年护理能力分层标准体系初稿,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18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并利用优序图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2轮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衡量临床护理带教教师专业素质提供具有代表性、客观性、可操作性的测评工具。方法采用“专家对比排序法”请10名专家对本研究初步拟定的临床护理带教教师专业素质评估指标。进行项目合适度反馈,并将各指标要素按重要程度计分排秩次,运用数学方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本研究体系构建一级指标(职业价值观与行为、临床护理能力、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5项,二级指标19项,10名专家认为指标项目全面、合适,其合适频率达到100%;5项一级指标的权重依次为0.151、0.298、0.298、0.110、0.143,19项二级指标的权重为0.196~0.368。结论该指标体系客观合理、科学实用;指标要素全面,权重重点突出。符合临床护理带教教师与护士的核心能力要求,能全面客观地评价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基于儒家思想的护理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下称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评价中国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方法 拟定3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及75项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咨询表,采用Delphi法对分布于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及医学人文教育领域的30名国内外专家进行3轮咨询,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结果 获得包含4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和59项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专家积极系数为93.3%~100%,权威系数为0.86,第2、3轮调查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358、0.335,集中度好.结论 评价指标体系与中国文化紧密结合,具有客观、系统、可操作的特点,可用于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自我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初步构建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概念框架,为相关领域的评价或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文献查阅法、小组讨论法和预咨询法拟定护理风险管理能力概念框架,列举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构成因素.运用Delphi法对国内的50名护理专家进行问卷函询.根据专家的评定结果和修改意见确定最终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力概念框架,并确定各项构成因素的权重.结果 进行两轮函询,专家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4.00%和93.62%,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28,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为0.320.护理风险管理能力概念框架由3项一级因素和10项二级因素组成,一级因素包括护理风险管理知识、护理风险管理技能和护理风险管理态度,其权重依次为0.20、0.39和0.41.结论 构建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力概念框架结果可信,可为护理管理者客观评价并培训护理人员护理风险管理能力提供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叙事护理培训课程对院校护理教师和临床护理人员的适用性及实施效果。方法基于前期课程及学员反馈,设计叙事护理培训课程,并对院校护理教师和临床护理人员38人实施该课程,叙事护理培训课程包括师资队伍、学习目标、内容结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考核方法6个基本组成部分。培训前后使用叙事护理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医护人员医学叙事能力量表、中文修订版关怀能力量表调查学员叙事护理相关知识与能力变化,培训后调查学员对课程的评价。结果培训后学员的叙事护理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叙事能力各维度得分,以及关怀能力认知和耐心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超过90%的学员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授课计划、编写讲义表示满意,全体学员认为经过培训后收获大。结论叙事护理培训课程以患者疾病故事为载体,能够帮助院校护理教师和临床护理人员实现专业提高及个人成长,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及推广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工作过程的外科护理技术项目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改革传统的外科护理学学科课程,开发和运用外科护理技术项目课程,为高职院校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提供专业教材.方法 深入临床进行外科护理岗位调研,同护理行业专家及资深专业教师分析和确定外科护理技术课程的大纲、结构和内容,将课程结构模块化、项目化.并应用于152名三年制护理大专二年级学生,与151名应用传统学科教材教学的学生统一考核比较教学效果.结果 本课程共设置外科门诊患者护理(3项)、手术室患者护理(5项)、烧伤外科患者护理(6项)、普外科患者护理(10项)、颅脑胸外科患者护理(6项)、泌尿骨外科患者护理(9项)6大模块39个项目;两班学生实践考核分及实习考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外科护理技术项目课程彻底打破了传统学科课程模式,使外科护理工作任务更明确,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规范化培训护士叙事护理培训课程,为护士叙事护理教育提供教材.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现状调查、半结构式访谈拟定规范化培训护士叙事护理培训课程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21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结果 第1、2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2.00%、91.30%;权威程度分别为0.85、0.84;专家协调程度分别为0.115、0.126(均P<0.01).最终形成了包括培训目标、内容、方法、师资、效果评价5个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65个三级指标的规范化培训护士叙事护理培训课程.结论 构建的规范化培训护士叙事护理培训课程内容全面,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编写完成后可用于规范化培训护士叙事护理培训,推动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