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基于NRTL模型,以乙二醇为萃取剂,用Aspen Plus软件对二氯甲烷-乙醇-水三元体系间歇萃取精馏过程进行模拟,分别考虑了溶剂比、回流比、塔板数、溶剂进料位置和溶剂进料温度对整个精馏过程的影响.原料为100 kg含95%二氯甲烷(质量分数)、3%水、2%乙醇的混合溶液,利用模拟结果对各工艺参数进行分析和优化,得出了最佳的操作条件:精馏塔塔板数为20块、溶剂进料位置在第2块塔板、溶剂进料温度为38℃、回流比为2.5、溶剂比为0.575.在该操作条件下,塔顶的二氯甲烷的质量分数可达99.8%以上,回收率为96.65%,满足溶剂回收再利用的要求.通过实验对该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得到的二氯甲烷质量分数高达99.8%,回收率为90%左右,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对渗透汽化脱水过程处理医药行业乙腈废液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渗透汽化与精馏的耦合方式对乙腈废液脱水进行工艺设计,通过对渗透汽化和精馏工序的工艺计算,得到相关工艺参数,即当进料量为100kg/h时,渗透汽化采用单板逐级串联操作,级数为31级,膜面积为12.4m2;在精馏工序中,理论塔板数为30块,预精馏塔最佳操作点回流比为0.5,进料塔板为11层,成品精馏塔最佳操作点回流比为3.0,进料塔板12层.此时乙腈成品水份含量≤0.01%,满足工业化生产最优标准.  相似文献   

3.
以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萃取剂,选用UNIQUAC热力学模型对丙烯醛精馏脱水工艺进行模拟研究与优化。利用Aspen plusV9.0流程模拟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基于全年总费用(TAC)最低原则,采用迭代优化法分别对萃取精馏塔(T-101)、溶剂回收塔(T-102)的理论板数(NT)、进料位置(NF)、回流比(R)等参数进行了优化,最终模拟结果为:萃取精馏塔总理论塔板数30,进料位置第25块理论板,回流比0.249,萃取剂进料位置第4块理论板,溶剂比0.183;溶剂回收塔的理论塔板数22,回流比0.232,进料位置第11块理论板;通过优化得到TAC最低为340万元/a。本文的模拟结果可以为丙烯醛脱水工艺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使用Aspen Plus11.1模拟甲醇与异丁烯反应精馏制备丙酸乙酯的过程研究,对进料温度、进料位置、回流比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得到了最佳工艺参数为:最佳进料温度是70℃;最佳进料醇烯摩尔比是3:2;最佳进料位置是第10块塔板;最佳回流比是1.0.模拟得到了反应精馏塔的温度和浓度分布,为更好地指导丙酸乙酯的工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化工模拟软件Aspen Plus 7.3对萃取精馏分离醋酸乙烯-甲醇共沸物流程进行模拟和优化,对塔板数、回流比、进料位置、萃取剂流率和温度等操作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模拟优化得到萃取精馏塔的设计参数为:塔板数31,回流比0.27,萃取剂进料位置第2块塔板,萃取剂流率21932kg/h,混合物进料位置第22块塔板,塔顶采出量18477kg/h。溶剂回收塔的设计参数为:塔板数24,回流比1.80,进料位置第19块塔板,塔顶采出量12626kg/h。在此基础上,对优化前后能耗进行对比,节省循环水、蒸汽和萃取剂用量分别为285。9万t/a、3.2万t/a和4.4万t/a,每年共带来经济效  相似文献   

6.
在丙酸甲酯和正丙醇酯交换法生产丙酸丙酯的过程中,反应精馏塔的塔顶会产生大量的丙酸甲酯和甲醇共沸物,可通过分离的手段使其中的丙酸甲酯循环使用。提出耦合变压精馏工艺,选用非随机(局部)双液体模型方程(NRTL)热力学模型,利用Aspen Plus V10.0对工艺流程进行模拟研究。以塔釜产品纯度为约束变量,高压塔塔釜能耗最低为优化目标,分别对理论板数、进料位置、回流比等参数进行优化,优化后的两塔最优工艺参数如下:常压塔理论板数31,回流比2.5,进料位置第9块塔板,循环物料进料位置第14块塔板;高压塔操作压力500 kPa,理论板数21,进料位置第13块塔板,回流比3.3。分离效果可达到甲醇质量分数99.95%,丙酸甲酯质量分数99.94%。与传统变压精馏相比,本文的耦合变压精馏可节省能耗48.8%。  相似文献   

7.
采用模拟的二甲基甲酰胺(DMF)与三氯甲烷(CHCl3)混合液(DMF质量分数为47%),通过精馏塔进行分离。当进料量为2L·h^-1时,得出最佳的操作条件如下:进料状态为泡点进料,加料位置为第七块塔板进料,回流比为4。最终结果为:理论塔板数为4.5块,塔板效率为37.5%,塔顶产品DMF质量分数低于0.01%,塔底产品DMF质量分数达到96.03%。该新方法与传统的直接精馏法相比既能减少精馏能耗,又能回收利用DMF,还可使萃取剂CHCl3重复使用,对环境友好不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8.
应用AspenPlus11.1对乙酸异丁酯反应精馏生产过程进行模拟。得到了各过程参数的最佳理论值:最佳进料温度为20℃,最佳回流比为2,最佳进料位置为第四块塔板,同时,模拟获得了反应精馏塔的温度分布与浓度分布(液相)。  相似文献   

9.
利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煤制乙二醇副产物杂醇油回收工艺进行模拟研究,选用非随机双液体(NRTL)热力学方法对煤制乙二醇副产物杂醇油回收工艺进行了模拟计算,应用灵敏度分析工具分别对甲醇回收塔(T-101)、萃取精馏塔(T-102)、乙二醇回收塔(T-103)的理论板数、进料位置、回流比等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参数为:甲醇回收塔塔板数50,回流比3.6,进料位置第20块塔板;萃取精馏塔的塔板数25,回流比2.3,进料位置第14块塔板;乙二醇回收塔的塔板数9,回流比0.24,进料位置第7块塔板。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年处理2.4万t杂醇油可为企业带来每年约894.87万元的收益,显著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乙酸乙酯(ethyl acetate)是一种优异的高档绿色溶剂。该文模拟优化了从乙酸乙酯、丙酸丙酯混合物中精馏提纯乙酸乙酯的过程,考察了混合物的进料位置、进料温度、乙酸乙酯回收塔塔板数、回流比对乙酸乙酯回收效果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混合物在5th塔板进料,混合物进料温度为40℃,乙酸乙酯回收塔的塔板数为8块;乙酸乙酯回收塔的回流比为2.5时,乙酸乙酯精馏提纯效果最好。另外,模拟得到了乙酸乙酯回收塔的温度分布与浓度分布。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变质量系统的多方过程、绝热过程及等温过程的能量关系,并与常质量系统的多方过程、绝热过程及等温过程的性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为了降低教学资源的Mashups应用设计门槛!让一线教师(可能是不懂计算机技术的)也能够设计出适合自己的教学业务系统,本文提出将SOA、Web 2.0技术和Web服务集成到面向服务的教学业务应用上,以实现Mashups教学资源聚合模型。根据Mashups教学资源聚合模型的建模需求和原则,选择有效的建模符号(BPMN子集)及控制流模式(Processpatterns)!将其作为基础集扩展过程模版(Process templates)和过程片断(Process fragments),提出了一个轻量级教学资源聚合模型。通过构造一个教学资源(服务)聚合平台,为一线教师亲自构建个性化教学系统做出有效示范。如何丰富扩展建模语言和实现具有嵌有Web服务的引擎机制是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由Markov环境过程驱动的风险过程,给出了期望贴现惩罚函数的Laplace变换的表达式,利用一般Lundberg基本方程,得到了期望贴现惩罚函数的简洁表达式,并推得了给定初始环境状态,初始资金为0时破产前瞬间盈余、破产赤字的贴现联合密度及其边缘密度。同时,本文也给出了破产时间、破产前瞬间盈余以及破产时赤字的矩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H im ont Spheripo l工艺的大型聚丙烯工业装置实时控制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质量指标推断控制的先进控制解决方案。该方案已成功应用于某炼油厂的聚丙烯工业装置,长周期的运行结果证实了该方案可以减少产品质量波动,提高产率并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自相关移动平均(ARIMA)模型的自相关过程的多变量统计过程监控方法.以神经网络为基础建立预测模型,计算残差值,采用Hotelling's T21控制图进行监控,结合MYT分解法进行故障诊断.并模拟受控和失控状态的具有自相关的多变量过程,运用常规控制图和残差控制图对案例进行了分析比较,说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盖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29):7202-7207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关键业务流程的知识密集程度越来越高,企业需要探寻更为有效的业务流程设计方法。为此,选择流程知识为设计方法研究的基础信息,从中获取控制流及相关知识流的结构缺陷和改进环节,实现目标业务流程的设计和优化。以某轿车厂的设备工装采购过程为例,将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应用于设备工装采购的流程设计工作中,说明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缩短生产制造环节的加工周期是企业实现快速响应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基于零件加工中的时间结构,探讨不同时间组织下工序优化对缩短生产过程加工周期的不同效果,为企业正确开展现场改善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白车身工艺规划的内容与特点,归纳出白车身工艺规划中的信息构成与工艺信息管理需求,分别建立了基于产品数据管理理论的产品零件模型、制造资源模型和工艺知识模型,实现对制造对象、制造资源和工艺知识等工艺信息的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以操作为核心的集成反映各生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工艺关系模型.应用表明,该模型很好地实现了白车身工艺规划系统工艺信息管理和工艺规划要求.  相似文献   

19.
次接触过程     
提出一类新的粒子系统——次接触过程。它是近邻粒子系统,并以接触过程为自己的特例。讨论了它的一些性质和临界现象,指出它既不吸引也不可逆,并且求得该过程存活时,其参数的范围。这一结果是接触过程相应结论的推广。  相似文献   

20.
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一个3层9指标4方案的综合评价体系,针对技术性能、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这三个方面对BAF、orbal氧化沟、CASS、A/A/O进行综合评价,以选取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