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了解广东省儿童青少年白血病发病的生态学病因.方法 采用疾病监测结合文献查阅,用SPSS 13.0软件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广东省儿童(0~18岁)白血病发病率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茂名地区最低为0.42/10万,江门地区最高为3.13/10万,危险性相差7.45倍,与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226Ra以及232Th有等级相关,相关系数(rs)分别为0.70(P=0.011)、0.66(P=0.020),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与226Ra、232Th的rs分别为0.66(P=0.019)和0.64(P=0.025).分析室内γ辐射剂量率与儿童白血病发病率存在相关性,rs为0.59(P=0.042),同时对人均总有效剂量当量与儿童白血病关系进行分析,上述相关性仍然存在rs=0.59(P=0.042).结论 广东省儿童青少年白血病发病可能与该地区土壤天然放射性核素以及天然放射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黔南州儿童恶性肿瘤发病特征及趋势变化,为防控儿童肿瘤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收集整理2001—2020年黔南州肿瘤登记点报告的新发0~14岁儿童恶性肿瘤病例,计算总粗发病率和标化率,发病顺位及瘤别民族分布,利用Joinpoint 软件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2001—2020年黔南州儿童新发恶性肿瘤595例(男性389例,女性206例),总粗发病率为7.14/10万,中标率5.43 /10万 。男性总粗发病率7.89/10万高于女性6.06/10万(Z=-2.134,P=0.002)。20年间,黔南州儿童恶性肿瘤总粗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总粗发病率在0~岁处于峰值(53.47/10 万),随着年龄增加逐渐下降(〖XC五号.EPS;P〗=173.245,P<0.001)。发病率前3位依次为白血病(6.91/10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2.25/10万)、淋巴瘤和网状内皮组织恶性肿瘤(1.17/10万);布依族白血病粗发病率最高(3.85/10万),水族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粗发病率最高(4.89/万)。结论 黔南州儿童恶性肿瘤总粗发病率较高,且20年呈上升趋势,男性和4岁以下儿童是恶性肿瘤发病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3.
沈阳市城区白血病流行病学现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白血病发病分布特征及规律,为白血病的预防、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Excel2000计算沈阳市2002-2003年白血病发病率、标化发病率,用SAS6.12进行χ2检验。结果沈阳市2002-2003年白血病平均发病率为4.83/10万,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的第9位,男女发病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3.144,P>0.05);75~岁组白血病发病率最高(35.76/10万),在25岁以下恶性肿瘤发病中,白血病比例较高,其中5~岁组白血病所占比例最大,为50.00%;市内五区白血病发病率比较,沈河区最高(6.73/10万),皇姑区最低(3.14/10万),各区白血病发病率经χ2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22.171,P<0.01);不同类型白血病发病中,在指明有细胞类型白血病中以淋巴样白血病发病率最高,但“细胞型未指明白血病(ICD-10C95)”在全部白血病中所占比例最大。结论沈阳市白血病发病率水平较高,尤其对儿童及老年人危害最大,白血病是儿童时期最主要的恶性肿瘤。因此,加强儿童及老年人的白血病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分析0~14岁杭州市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为儿童恶性肿瘤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杭州市2009-2011年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资料,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 杭州市2009-2011年儿童恶性肿瘤平均发病率为17.47/10万,标化发病率为18.35/10万.其中男童发病率19.71/10万,高于女童15.09/10万(P<0.05);城市儿童发病率22.96/10万,高于农村儿童16.96/10万(P<0.01);0岁组发病率34.51/万为最高,随年龄增加,发病率呈降低趋势;白血病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占58.22%.结论 杭州市儿童恶性肿瘤发病率处于国内较高水平,白血病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09-2011年东阳市恶性肿瘤发病趋势和分布特征。方法以东阳市人民医院(浙中肿瘤专科医院)收集的所有ICD-10编码C00-C95的2009-2011年本市居民的新发病例资料,对东阳市不同年龄、性别人群恶性肿瘤的发病趋势和分布特征进行描述。结果 2009-2011年东阳市共报告恶性肿瘤5 932例,其中男性3 564例,女性2 368例。报告发病率由2009年的211.07/10万上升至2011年的266.87/10万,平均发病率为241.69/10万,居前5位的依次为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占总发病数的59.91%。男女性共患的主要恶性肿瘤中,除甲状腺癌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女性是男性的4.71倍外,其余都是男性高于女性(P〈0.01)。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从30~岁年龄段开始随着年龄增高而呈不断上升趋势,50~岁年龄段上升趋势明显加快,70~岁年龄段达最高峰。40岁以下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岁以上年龄段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且男性上升速度较快,而女性则较为平缓。结论东阳市恶性肿瘤的发病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维持一个较高水平,并有可能继续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了解江西省肿瘤登记地区0~ 24岁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江西省儿童青少年人群恶性肿瘤防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9-2016年江西省肿瘤登记地区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数据,计算主要恶性肿瘤的粗发病/死亡率、标化率、率的变化百分比(percentage change,PC)及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等指标.结果 2009-2016年,江西省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9.66/10万,中国人口标化发病率为9.35/10万;粗死亡率为3.86/10万,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为3.79/10万.发病率男性(9.98/10万)高于女性(9.31/10万),城市(10.33/10万)高于农村(9.40/10万);死亡率男性(4.24/10万)高于女性(3.44/10万),城市(4.13/10万)高于农村(3.76/10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白血病、脑及神经系统肿瘤位居江西省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发病前2位;白血病、脑及神经系统肿瘤、肝癌和骨癌居死亡前4位;江西省肿瘤登记地区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发病率趋势呈先上升后下降(P<0.05);不同性别、不同地区死亡率变化相对平稳(P值均>0.05).结论 白血病、脑及神经系统、肝癌是江西省肿瘤登记地区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主要癌种,应加强儿童青少年肿瘤的产前检查与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儿童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和时间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描述上海市 <15岁儿童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和发病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上海市恶性肿瘤病例报告系统收集的儿童恶性肿瘤发病资料,采用儿童肿瘤国际分类(ICCC-3)进行归类,分析2009-2011年上海市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及其性别、年龄别分布特征,并应用Joinpoint软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对2002-2013年上海市儿童恶性肿瘤发病率时间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1年上海市共诊断儿童恶性肿瘤病例460例,占所有部位肿瘤的0.3%,粗发病率为129.0/100万,标化发病率(ASR)为129.6/100万。男童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女童,ASR分别为142.1/100万和116.4/100万,男女童发病比为1.2(95%CI:1.0~1.5)。白血病是最常见的儿童恶性肿瘤(35.9%,165/460,ASR:47.0/100万),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19.8%,91/460,ASR:25.6/100万)和淋巴瘤(9.8%,45/460,ASR:12.6/100万)。2002-2011年性别、年龄组(0~、5~和10~14岁)儿童恶性肿瘤发病率无明显改变,不同肿瘤[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以及淋巴瘤]发病率也无明显改变。结论 上海市男童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女童。白血病、CNS肿瘤和淋巴瘤是最常见的儿童恶性肿瘤。2002-2011年上海市儿童恶性肿瘤发病率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海市中小学生、幼托儿童传染病发病情况,为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北海市2005~2011年通过网络直报的学生、幼托儿童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1年累计报告学龄人群传染病21种、14 451例,年均发病率为680.12/10万,死亡4例。发病率(/10万),各年分别为359.67、491.15、552.07、1 024.58、466.12、1 303.91、542.47;男性为800.65,女性为534.46(P〈0.01);0~4岁为1 894.44,5~9岁为1 331.29,10~14岁为761.04,≥15岁为217.28;海城区为1 155.72、银海区为1 944.82、铁山港区为782.12、合浦县为266.58(P〈0.01);前5位发病依次为手足口病为186.19、流行性腮腺炎161.19、水痘为74.74、病毒性肝炎为63.96、急性出血性结膜炎56.15。[结论]2005~2011年北海市学生、幼托儿童传染病发病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江西省2005-2012年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乙肝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江西省2005-2012年急性乙肝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江西省2005-2012年乙肝报告发病率波动在71.79/10万-81.33/10万。报告的乙肝病例中,急性乙肝占5.71%-12.46%,发病率从2005年的8.00/10万降至2012年的4.50/10万。〈15岁儿童急性乙肝年平均发病率低(1.73/10万),2010-2012年均〈1/10万。不同性别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6.90,P〈0.05)。急性乙肝病例农民最多(占52.25%)。萍乡市8年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10/10万,年最高报告发病率达31.72/10万。结论江西省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15岁儿童下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遂宁市2009—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继红 《职业与健康》2011,27(19):2217-2219
目的掌握手足口病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遂宁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结果 2009—2010年手足口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0.40/10万,各年度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为37.85/10万,女性为22.60/10万(P〈0.01),男女性别比为1.76∶1;四五月报告发病占47.16%;散居儿童、幼托儿童报告手足口病病例数分别占全部病例的72.60%和23.60%;各地区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3岁年龄组发病占76.71%。结论根据遂宁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重点做好托幼机构的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加强疫情报告,及时掌握流行趋势;做好应急处理工作,有效控制手足口病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山东省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订手足口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山东省手足口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0年山东省手足口病报告病例313703例(其中重症病例8482例、死亡53例),年均发病率为111.03/10万。2008~2010年发病率分别为35.20/10万、147.88/10万、149.38/10万。2008-2010年年均发病率,日照市最高为208.76/10万,济宁市最低为59.59/10万;男性为138.31/10万,女性为83.11/10万(PdO.01)。313703例中,散居儿童占72.65%,幼托儿童占24.41%;0-5岁报告病例的占94.27%;5~7月发病的占61.25%。2008-2010年共报告实验室诊断病例6423例,其中肠道病毒71型占40.62%,柯萨奇病毒A16型占31.65%,其他肠道病毒占27.73%。全省共报告10例以上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205起,发病3345例,其中发生在托幼机构174起,发病2817例。[结论]2008-2010年山东省手足口病疫情呈高发态势,发病存在明显季节、地区、性别、年龄、病原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大连市猩红热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订有效的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大连市2004-2010年猩红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004~2010年大连市累计报告猩红热4687例,年均发病率为11.26/10万。猩红热发病率(/10万),2004~2010年分别为6.17、10.97、18.58、17.77、10.53、8.56、6.24(P〈0.01)。2004~2010年年均发病率(/Jo万),城区为21.87,农村为5.22(PdO.01);男性为13.61,女性为8.91;0~1岁为7.25,2~3岁为49.97,4~5岁为172.45,6~7岁为201.96,8~14岁为46.16,≥15岁为0.20。4687例病人中,2~14岁占97.14%;幼托儿童占47.02%,学生占43.27%,散居儿童占8.83%,其他占0.87%;5~6月发病的占22.87%,11~12月发病的占25.03%。[结论]2。04~2010年大连市猩红热发病率较高,托幼儿童、学生是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长葛市丙肝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长葛市2004~2010年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0年累计报告丙肝774例,年均发病率为16.61/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3.47/10万、7.14/10万、12.26/10万、15.89/10万、21.88/10万、26.87/10万、29.27/10万。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年均发病率,男性为14.57/10万,女性为18.76/10万(P〈0.01);0~49岁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1),40岁以上各组为24.75/10万~30.40/10万;城区为25.96/10万,城区附近3个乡镇为20.24/10万,其他9个乡镇为11.97/10万(P〈0.01)。774例病人中,30~59岁占66.28%;农民占66.15%。[结论]长葛市丙肝发病呈上升趋势,女性、40岁以上为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聊城市乙肝疫情发展动态,进一步科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乙肝流行,制定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聊城市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0年聊城市累计报告乙肝病例15052例,年均发病率为52:68/10万,各年发病率(/10万)分别为37.43、68.00、68.11、57.55、32.30。2006-2010年年均发病率(/10万),东阿县最高(185.35);15~64岁最高(39.86~83.40),O~14岁最低(2.28~5.85);男性高于女性(分别为42.96~94.00、25.19~45.64)(P〈0.01)。全部病例中,农民占67.00%。[结论]近几年聊城市乙肝发病率呈下降趋势,青壮年和农民是乙肝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蚌埠市1991—2007年脊髓灰质炎(脊灰)等9种主要疫苗针对性疾病流行特征,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防控)针对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脊灰等9种主要疫苗针对性疾病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1—1995年共报告脊灰16例,1995年以后无脊灰病例发生;1991—2007年无白喉病例报告,2007年百日咳、新生儿破伤风、乙型脑炎(乙脑)发病率分别为:0.15/10万、0.04‰、0.12/10万;乙型肝炎(乙肝)年均发病率为75.56/10万,2002年后5岁以下儿童发病明显减少,占0.34%;结核病年均发病率41.75/10万;2000年以后麻疹发病率波动在1.07/10万~23.10/10万,2000年前发病高峰年龄组为5~9岁,2000年后高峰年龄组为0~4岁;1991—1998年流脑病例主要为15岁以下人群,占72.53%,1998年后,大年龄组(10~19岁)发病增加112.70%,30岁以上成人发病增加62.49%;乙肝、麻疹、流脑城市和农村发病率分别为:105.2/10万和67.01/10万(1991—2007年)、8.80/10万和5.73/10万(2001—2007年)、0.79/10万和0.16/10万(1999—2007年)。结论目前乙肝、麻疹、流脑等疫苗针对性疾病出现发病年龄变化、农村发病较高等新的流行特征,应在加强常规接种工作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开展疫苗免疫接种等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近7年青岛市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并为科学、有效防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青岛市2005-2011年腮腺炎疫情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1年青岛市累计报告腮腺炎病例7172例,年均发病率为13.04/10万。腮腺炎发病率(/10万),2005~2011年分别为9.10、23.92、8.90、10.93、11.54、8.92、17.28(P〈O.01)。2005~2011年腮腺炎年均发病率(/10万),男性为16.62,女性为9.41(P〈0.01);0~4岁为33.10,5~14岁为93.94,≥15岁为2.06(P〈0.01);城区为25.58,农村为3.08(P〈0.01)。2005~2011年报告的7172例腮腺炎病例中,学生占62.44%,幼托儿童占22.64%,散居儿童占8.62%,工人占1.41%,其他占0.73%;12~1月发病的占17.74%,4~7月发病的占48.23%。[结论]青岛市腮腺炎发病率一般,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城区发病率高于农村。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肠道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81~2010年大连市肠道传染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81~2010年大连市累计报告422015例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263.28/10万。肠道传染病发病率,1981年为1253.25/10万,1991年为234.23/10万,2001年为254.54/10万,2010年为28.51/10万。422015例肠道传染病病例中,细菌性痢疾占66.80%,甲肝占32.29%,伤寒和副伤寒占0.79%,霍乱占0.11%,阿米巴痢疾占0.01%,脊髓灰质炎只有9例;7~10月发病的占55.52%,其中细菌性痢疾7~10月发病的占69.30%,甲肝1~6月发病的占59.06%;男性、女性分别占57.80%、42.20%;0~4、5~14、15~34、35~54岁分别占14.63%、14.36%、42.48%、19.29%。1981~2010年年均发病率(/10万),肠道传染病城区与郊县(市)分别为341.80、172.35(P〈0.01);其中细菌性痢疾城区、郊县(市)分别为243.70、97.34(P〈0.01),甲肝城区、郊县(市)分别为95.02、73.44(P〈0.01)。[结论]大连市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呈波动性下降趋势。细菌性痢疾与肠道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沈阳市和平区麻疹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科学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和平区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和平区2006~2010年累计报告麻疹病例255例,年均发病率为7.18/10万。2006-2010年麻疹发病率分别为17.17/10万、0.14/10万、2.65/lO万、14.90/10万、1.84/10万。2006~2010年年均发病率,〈1岁为264.35/10万,1~2岁为22.21/10万,3~6岁为20.54/10万,7~14岁为15.31/10万,15~54岁为21.15/10万(P〈0.01);男性为8.29/10万,女性为6.00/10万(P〈0.05);城区及城乡结合部为6.15/10万,农村为52.47/10万(P〈0.01)。255例病例中,家务待业人员占33.33%,散居儿童占22.75%,学生及幼托儿童占14.90%,其他职业者占29.02%;3~6月发病的占84.31%;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占37.26%;散在发病的250例,占98.04%。[结论]和平区麻疹发病率有降低趋势,农村为高发地区,家务待业为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扬州市邗江区法定传染病的疫情动态与流行特征,为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邗江区2006~2010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0年,全区累计报告法定传染病22种、8652例,年均发病率为358.44/10万,死亡6例,平均病死率为0.07%。其中,乙类传染病15种、5061例,丙类传染病7种、3591例。2006~2010年年均发病率(/10万)分别为272.39、295.65、342.53、472.03、425.30。年均发病率(/10万),肺结核为76.89,梅毒为53.03,病毒性肝炎为41.97,痢疾为13.34,淋病为9.65,甲型HINI流感为6.26,麻疹为5.43,手足口病为109.91;城镇为604.94,农村为320.15;0~14岁为947.19,15~34岁为194.77,35~54岁为235.46,≥55岁为365.86;男性为428.01,女性为278.08。[结论]2006~2010年邗江区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肺结核、梅毒、病毒性肝炎、淋病、手足口病是预防控制的重点传染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