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三维超声表面成像技术对胎儿唇腭裂进行产前诊断,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9月应用三维超声诊断仪对18例唇腭裂畸形的胎儿颜面部行二维、静态三维及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并比较超声诊断与产后诊断符合率。结果超声检查出胎儿唇裂8例,诊断符合率100%;腭裂9例,诊断符合率90%;唇腭裂合计17例,总诊断符合率为94.4%。结论二维超声是三维超声成像的基础,但三维超声图像更直观、立体、逼真,明显优于二维超声,通过三维超声成像技术的应用可显著提高胎儿唇腭裂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三维冠状面成像技术探讨胎儿唇腭裂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三维冠状面成像技术对9745例16~40周胎儿唇部进行超声观察,与二维超声检查相比较,并和分娩或引产后的结果做对照。结果:超声共诊断胎儿唇裂共25例,其中合并腭裂畸形18例,超声未能观察到颜面部1例,唇部正常胎儿9719例。经分娩或引产后证实胎儿唇裂共27例,其中合并腭裂19例,二维诊断唇裂24例,符合率88.88%(24/27),三维诊断唇裂25例,符合率92.59%(25/27);二维诊断合并腭裂畸形10例,符合率52.63%(10/19);三维诊断合并腭裂畸形14例,符合率73.68%(14/19)。结论:胎儿面部显示率与面部周围羊水量多少或有无肢体遮挡、先露高低密切相关。三维成像对胎儿唇、腭部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能更有效地诊断胎儿唇腭裂畸形。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表面成像技术诊断胎儿唇腭裂,与传统二维超声诊断胎儿唇腭裂进行比较。方法对4410例24-40周胎儿唇部进行观察。结果4410例中,应用三维或二维超声能看到胎儿唇部有4401例,看不到胎儿唇部结构的有9例。4401例中有8例为胎儿唇裂(腭裂),用三维及二维超声均能做出诊断,余下口唇正常者4393例,二维显示率为84%,三维显示率为89%。结论三维超声在诊断胎儿唇腭裂中图像逼真直观,可做为二维超声空间信息补充,二者结合可使胎儿先天畸形诊断率进一步提高,也是产前检查胎儿唇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在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GE Voluson 730 Expert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3564例孕周为18-40周的胎儿进行系统二维和三维超声检查,并与产后结果 对照.结果 产后发现胎儿畸形38例,二维超声诊断正确率为71.1%(27/38),三维超声诊断正确率为89.5%(34/38).结论 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联合使用,可以提高胎儿畸形的产前诊断率,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维及实时三维超声成像对胎儿唇腭裂畸形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三维及实时三维超声对1 817例孕16~40周的胎儿颜面部进行检查。结果:在1 782例正常孕检的孕妇中检出胎儿唇腭裂畸形4例,漏诊1例;在35例B超检查可疑胎儿唇腭裂的孕妇中检出胎儿唇腭裂畸形26例。所有病例均经引产及产后证实。结论:产前三维及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可准确诊断胎儿唇腭裂畸形。  相似文献   

6.
二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唇腭裂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唇腭裂的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对6304例中、晚期孕妇的胎儿颌面部检查。结果产前诊断唇腭裂畸形8例,其中唇裂3例,5例唇裂伴腭裂,1例产前诊断唇裂,产后见唇裂伴腭裂,引产或分娩后证实,唇裂准确率100.0%,腭裂准确率83.3%(5/6)。结论二维超声是筛选及诊断胎儿唇腭裂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三维超声对胎儿唇腭裂畸形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儿唇裂是一种常见的颜面部先天性畸形,可以是单纯性,也可以出现在综合征中,也可以伴发腭裂,因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于产前诊断有着重要意义[1].超声检查为产前诊断该病的首选非侵入性诊断技术,而常规二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唇腭裂与医师的经验有关.三维超声的应用使唇鼻结构的显示更为直观.本文收集了520例中、晚期妊娠产前三维超声检查资料,以探讨三维超声在产前检查中对胎儿唇腭裂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实时动态三维超声在胎儿唇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GEVOLUSON 730EXPERT三维超声对720例妊娠18~40周胎儿颜面部结构进行三维超声成像,观察胎儿口唇结构.结果 93.5%(673/720)成功获得胎儿面部图像,检出唇裂畸形7例.结论 三维超声成像能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能直观地显示胎儿面部结构,提高超声对胎儿唇裂畸形的产前诊断率,在胎儿产前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联合应用诊断胎儿唇腭裂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联合应用诊断胎儿唇腭裂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月出生及引产的103例胎儿唇腭裂畸形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03例胎儿唇腭裂畸形中,单纯应用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7%,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联合应用的诊断符合率为95%(P<0.01)。结论:产前超声检查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联合应用可提高胎儿唇腭裂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黄瑞清 《现代医院》2012,(Z2):66-67
目的探讨胎儿超声检查在产前诊断胎儿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12年4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引产或产后证实先天性胎儿畸形63例患者常规二维产前超声检查及三维产前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63例胎儿畸形中超声检出畸形56例,漏诊7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8.89%,漏诊率11.11%。63例胎儿畸形中单发畸形44例(69.84%),复合畸形19例(30.16%);单发畸形中神经系统畸形13例(20.63%),颜面部畸形5例(7.94%),心脏畸形4例(6.35%),十二指肠梗阻1例(1.59%),泌尿系统畸形2例(3.17%),腹壁畸形3例(4.76%),单脐动脉4例(6.35%),肢体畸形2例(3.17%),尿道下裂1例(1.59%),胎儿水肿综合症9例(14.29%)。结论超声检查产前诊断胎儿畸形,并给予及时的处理与治疗,降低出生缺陷率,对提高人口素质及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二维联合三维超声检查对产前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1年7月在南平市妇幼保健院参加产前三级排畸的孕妇5 852例,均行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比较二维超声与二维联合三维超声诊断产前胎儿肢体畸形的效果。结果 5 852例孕妇经产后检查确诊胎儿肢体畸形79例,二维超声检查确诊65例、误诊1例、漏诊13例,二维联合三维超声检查确诊75例、漏诊4例。二维联合三维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较二维超声检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超声检查的灵敏度为82.28%,特异度为99.98%;二维联合三维超声检查的灵敏度为94.94%,特异度为100%。结论 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检查对产前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管雯娜  王彬  王莹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3165-3166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唇腭裂畸形的声像图表现及影响因素,选择最佳检查时间,提高胎儿唇腭裂畸形的检出率。方法采用GEV730彩色超声诊断仪对妊娠妇女7871人次、孕18周以上胎儿口鼻结构进行常规检查。结果共检出唇裂及唇腭裂畸形6例,均经产后或引产后证实。结论超声检查是产前检查中最安全、最易被接受的检查方法,是产前诊断胎儿唇腭裂畸形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在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2005年1月~2007年7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的31573例孕妇胎儿肢体畸形超声检查结果,并与产后新生儿检查或尸体检查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超声检出胎儿肢体畸形25例,分为7类,共30条肢体受累,产后证实32例,分9类,共43条肢体受累,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99.9%、92.3%、99.9%.结论超声诊断胎儿畸形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是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胎儿体表畸形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实时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及二维超声对8 025例胎儿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分析二维及实时三维超声成像提供的畸形部位、形态改变的准确性及直观性,统计并比较二者超声诊断与产后诊断的符合率。结果:①发现胎儿体表畸形45例66处。二维超声诊断与产后诊断相符51处(符合率77.27%),实时三维超声成像诊断60处(符合率90.9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时三维超声成像可直观显示胎儿体表结构异常特征、对立体形态及各结构部位的关系,并实现了对胎儿运动的立体图像的实时观察,提高了其诊断的准确性。结论:实时三维超声成像图像立体、直观,为胎儿体表畸形的诊断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优于单纯使用二维超声,是目前产前诊断可靠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四维超声联合二维超声检查对孕中期疑似心脏畸形胎儿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0月在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接受产前检查的2250例孕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125例。对照组产妇的检查选择美国GE公司生产的彩色超声检查仪器,凸阵式二维超声探头频率为3.5 MHz进行。研究组产妇的检查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择RAB2-5四维超声探头,频率为2.5~7.0 MHz。以出生后的复查结果为参照,比较两组的诊断准确率、胎儿的心脏畸形筛查的准确性、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研究组的诊断准确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539,P=0.0012)。研究组诊断特异度与灵敏度(93.31%、95.1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诊断特异度与灵敏度(88.54%、8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维超声联合二维超声检查在胎儿心脏畸形辅助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能够对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细节进行清晰显示。  相似文献   

16.
丁银竹  葛继帮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1):4957-4958
目的:探讨二维、三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产前诊断胎儿畸形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08年6月在濮阳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共4 506例,在18~42周对孕妇进行常规二维、三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对胎儿畸形进行筛查和诊断,跟踪随访至产后7天。结果:在4 506例孕妇中,共发现胎儿畸形124例,超声检出113例,超声检出率为91.13%,与产后诊断符合率为100.00%,漏诊11例,占8.87%。在漏诊的11例中,心脏畸形7例,颌面部畸形1例,泌尿生殖系统畸形1例,消化道畸形1例,肢体畸形1例。结论:超声检查可实时观察宫内胎儿各部位和各器官的情况,能及早诊断胎儿畸形,有助于及时终止妊娠,对于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珊 《中国农村卫生》2013,(1Z):104-104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联合运用来诊断胎儿唇腭裂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9月到2012年9月收治的97例胎儿唇腭裂畸形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两者诊断的准确度,并且探究联合应用二维超声诊断胎儿唇腭裂的临床价值。结果在所有的97例胎儿唇腭裂患者中,单独采用二维超声检出74例,占总患者数的76.29%。联合应用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检出90例惠者,占总患者数的92.78%,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诊断胎儿唇腭裂采取联合应用具有比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工程》2018,(2):143-144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应用于产前诊断中对胎儿畸形筛查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行产前超声筛查的孕妇87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筛查,以终止妊娠或胎儿出生后随访结果为"金标准",判定并比较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在产前诊断中对胎儿畸形筛查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符合率。结果 879例产前筛查孕妇,经"金标准"明确诊断38名先天性畸形胎儿,发生率为4.32%。二维超声诊断灵敏度为60.53%,特异性为99.05%,阳性符合率为97.38%;四维超声诊断灵敏度为89.47%,特异性为99.64%,阳性符合率为99.20%。四维超声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的灵敏度、阳性符合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P<0.05),四维超声和二维超声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的特异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四维超声在产前诊断胎儿畸形中较二维超声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阳性符合率,临床中对于二维超声筛查异常者应采取四维超声进一步筛查,以提高产前胎儿畸形筛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前四维超声技术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应用价值,为优化早期筛查结果和指导产科处理提供依据。方法共收集2016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在聊城市东昌府妇幼保健院门诊建卡行产前检查的587例单胎孕妇,孕周18~28周。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基础上,采用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胎儿心脏三血管、四腔观、肺动脉分叉、主动脉弓及动脉导管弓等切面图像,同时结合胎儿各腔血流、胎心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诊断,以产后随访或引产解剖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常规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诊断胎儿CHD的效果。结果 587例受检孕妇共成功随访578例,金标准确诊CHD共23例,占3. 98%。和金标准诊断结果对照,二维超声产前正确检出15例CHD,漏诊8例,误诊2例,灵敏度、漏诊率、误诊率、特异度分别为65. 22%、34. 78%、8. 70%、99. 64%;四维超声产前正确检出21例CHD,室间隔缺损和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各漏诊1例,误诊室间隔缺损1例,灵敏度、漏诊率、误诊率、特异度分别为91. 30%、8. 70%、4. 35%、99. 82%。2种超声方法诊断CHD结果比较,四维超声的灵敏度更高,漏诊率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600,P0. 05)。结论四维超声技术具有常规二维超声不可比拟的优势,能显著提高胎儿CHD的检出效果,降低漏诊风险,可作为产前CHD筛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8月进行超声检查的孕妇。所有孕妇经过二维超声检查后,怀疑存在胎儿肢体发育异常现象55例,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三维超声检查,并将二维超声检查和三维超声检查与产后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采用二维超声诊断胎儿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69.05%、46.15%和63.64%,采用三维超声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0.48%、84.62%和8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5例胎儿中有42例肢体畸形,其畸形种类共13种。结论采取三维超声诊断能够提高胎儿肢体畸形临床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度,而且能够准确地反映胎儿肢体结构和畸形状况,有利于为临床中制定合理处理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