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正>奶胀作为母婴同室产妇常见的护理问题,不仅会给产妇带来疼痛、失眠、焦虑等生理心理困扰,严重时还会并发化脓性乳腺炎,直接导致母乳喂养失败,给新生儿生长发育及产妇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也给爱婴医院母乳喂养工作带来极大挑战[1]。针对母婴同室高发的产后奶胀问题,我们从乳房肿胀定义与分度、影响产后泌乳的因素、产后奶胀发生的原因以及目前临床上对产后奶胀所采取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乳房肿胀定义及分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后专人陪护对产妇产后康复、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正常顺产妇500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50人,产后由专门护理人员24h专门负责产妇婴儿的生活护理。对照组250,产后按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排尿、奶胀、睡眠情况,比较两组的服务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产后尿潴留、奶胀、睡眠不良发生率均经对照组明显下降,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产后专人陪护可促进产妇康复,有利于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3.
邹慧萍  杨莉 《家庭护士》2007,5(11):12-13
[目的]探讨产后专人陪护对产妇产后康复、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正常顺产妇500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50人,产后由专门护理人员24 h专门负责产妇婴儿的生活护理.对照组250,产后按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排尿、奶胀、睡眠情况,比较两组的服务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产后尿潴留、奶胀、睡眠不良发生率均经对照组明显下降,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产后专人陪护可促进产妇康复,有利于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为今后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7月来我院门诊产检并在我院住院分娩母婴分离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产科促进母乳喂养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奶胀发生率和产后42d纯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奶胀55例(55.0%),对照组发生奶胀76例(76.0%),观察组奶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42d产后母乳喂养率为73%,对照组产妇42d产后母乳喂养率为30%,观察组产后42d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母婴分离产妇采取早评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的预见性护理措施能提早泌乳始动时间,降低产后奶胀发生率,提高产后42d纯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后护理干预对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300例,在产后第1天、第2天给予产科常规护理,第3天开始,观察组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专职护士对产妇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床边乳房按摩护理干预,对照组继续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泌乳及乳房胀痛情况。[结果]产后第3天后观察组产妇泌乳率高、泌乳量增加,无乳胀乳痛现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后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精油按摩乳房,可增加产妇乳汁分泌,防止乳胀乳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吴筱荣 《全科护理》2012,10(13):1172-1173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45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125例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深圳市宝安区产妇哺乳期乳腺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并对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选取80例在门诊就诊的乳腺炎产妇为观察组,另选取80例正常哺乳期产妇为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两组产妇哺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哺乳期乳腺炎发病与产妇文化程度、乳腺病史、产次、职业状况、免疫力情况、产后休息时间、挤奶方法、婴幼儿含接奶头方法、母婴体位及产妇哺乳期心情有关。针对产妇乳腺炎发病原因进行护理干预,干预前后产妇疼痛程度、焦虑情绪、泌乳量均得到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与产妇基本情况、免疫力情况、挤奶方法、休息情况、精神因素等关系密切,通过对乳腺炎产妇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改善产妇乳房胀痛感及焦虑情绪,提高产妇泌乳量,有利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8.
廖嫦云 《家庭护士》2008,6(6):495-496
[目的]为了减少产妇产后2h出血量,促进子宫复旧,达到对婴儿提前开奶的目的。[方法]通过对产房分娩的200例产妇按入院单双日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胎儿娩出由产妇抱养及时吸吮,对照组为传统开奶方式,每组100例,观察两种护理方式对产后2h出血量的影响。[结果]两组产后2h出血量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娩出后及时吸吮可减少产妇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9.
李乡梅 《全科护理》2013,11(17):1601-160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产妇产后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80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4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产后的疼痛情况。[结果]对照组产妇产后Ⅱ级、Ⅲ级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干预组(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产妇产后疼痛。  相似文献   

10.
韩枫 《全科护理》2010,(19):1731-1731
[目的]总结产后出血病人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产后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产妇身体恢复良好,未发生并发症及后遗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产后出血病人的预防与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1.
孙明合 《全科护理》2012,(33):3112-3113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产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产妇不同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发生胀奶情况以及新生儿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胀奶以及母乳喂养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根据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制订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科室进行分娩的200例高龄产妇,采用Edinburgh产后抑郁量表评估产妇的抑郁情况,并分析分娩方式、年龄、文化程度等相关因素与抑郁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200例产妇中有33例发生产后抑郁,产妇的年龄、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妊产期综合征等与抑郁发生率明显相关,胎儿的性别以及分娩方式与抑郁发生关系不大。结论:高龄产妇容易发生产后抑郁,应该给予产妇综合的护理措施,提高产妇产后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产科实施"一贯制"责任护理模式对产妇产后恢复和常见问题的影响.方法 比较实施"一贯制"责任护理模式的产妇与实施岗位功能制护理模式的产妇产后尿潴留、奶胀的发生率、出院时和产后6周时的母乳喂养率,及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出院时及产后6周的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母乳喂养知识知晓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后6 h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72 h内观察组未发生奶胀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发生奶胀的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一贯制"责任护理是一种先进的护理模式,降低了产妇产后尿潴留、奶胀的发生率,提高了母乳喂养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产后乳房胀痛89例的循证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依据产后发生奶胀的首发时间和不同的临床表现,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循证护理应用于89例产后乳房胀痛的产妇,减少产妇因奶胀造成的疼痛不适,帮助产妇解决母乳喂养中的困难,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结果:本组无一例发生乳腺炎,除4例因母亲自身疾病的因素外,85例都成功地进行了母乳喂养。结论:循证护理是一种科学的实践活动,能激发护士进行评判性思维,为产妇提供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护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产后集束化泌乳干预对初产妇泌乳时间、喂养率及产妇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200例分娩的足月初产妇,根据时间将2016年1月—2016年8月产妇分为对照组(n=100),2016年9月—2017年4月产妇分为观察组(n=100)。对照组产妇产后行产科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产后集束化泌乳干预。比较两组产后首次母乳喂养时间、产后42d母乳喂养率及产妇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产妇干预后喂养意愿、哺乳技能、乳房护理、婴儿护理、产后保健及自我护理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首次母乳喂养时间短于对照组(2.5d±0.8dvs 5.2d±0.6d,P0.05),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93%vs 74.0%,P0.05)。[结论]产后集束泌乳干预可提高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缩短产妇泌乳时间,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产后出血病人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产后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产妇身体恢复良好,未发生并发症及后遗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产后出血病人的预防与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7.
廖嫦云 《家庭护士》2008,6(2):495-496
[目的]为了减少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促进子宫复旧,达到对婴儿提前开奶的目的.[方法]通过对产房分娩的200例产妇按入院单双日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胎儿娩出由产妇抱养及时吸吮,对照组为传统开奶方式,每组100例,观察两种护理方式对产后2 h出血量的影响.[结果]两组产后2 h出血量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娩出后及时吸吮可减少产妇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后腹泻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发生的产后腹泻41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和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人腹泻症状得到完全控制,无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及时给予评估,指导病人合理用药,密切观察病情,做好皮肤、心理、饮食和宣教等护理措施,是确保病人产后顺利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方法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病人的一般资料,给予病人有效的抢救措施和护理措施,并分析产妇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原因的关系及抢救和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抢救分析后,产妇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发生的原因为宫缩乏力93例,胎盘因素28例,软产道裂伤6例,凝血障碍1例,经过及时的抢救使产妇转危为安,又经过7d的精心、全面的治疗和护理,所有产妇痊愈出院.结论 临床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与产妇的分娩方式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不能放松产后出血的警惕性,若出现异情,应当及时给予病人有效的抢救措施和精心、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孕产期连续性瑜伽训练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6年10月于医院围产门诊建档、分娩的11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孕产期运动护理,观察组接受孕产期连续性瑜伽训练护理,干预后对两组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干预后盆底肌张力恢复良好率、对运动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孕产期连续性瑜伽训练对产妇进行运动护理,可获得可靠的产后盆底肌功能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