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在ICU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应用ICNSS计算每班护理工作量,护理组长依据小组内的人力资源进行配置;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床位分配方法,护理组长根据组内成员工作年限分配一定数量的床位。比较两组病人入住ICU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士对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满意情况和病人、家属对ICU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在入住ICU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对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满意度和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ICNSS评估ICU护理工作量并配置护理资源,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护士的满意度,同时也能提高病人及其家属对ICU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ntensive care nursing scoring system,ICNSS)在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ICU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应用ICNSS量表评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工作量,然后依据评估结果配置护理资源;应用平均分床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即每个护士平均负责一定数量患者的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医疗费用、ICU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和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医疗费用、ICU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少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及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ICNSS量表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护士、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ICU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8):4319-4320
选取我院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ICU病房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观察组采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进行护理人员资源管理,对照组采用平均分床方式进行护理人员资源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和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取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进行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王芳 《全科护理》2012,10(13):1195-1195
[目的]探讨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ICU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平均分床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人和家属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的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应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能够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及质量,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5.
应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评价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并评价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CNSS)应用于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评估方面的效果。方法:将我院ICU收治的107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56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平均分床方法实施护理;试验组采用ICNSS量表进行护理工作量评估,再按照评估情况合理配置护理资源。对两组患者的ICU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压疮以及医院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与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对人力资源配置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患者的ICU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人员对护理资源配置及患者与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ICNSS量表开展护理人力资源配置,能够有效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率,该方法值程.ICU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马婷  史作霞  宋静  李馨  张文彦 《护理研究》2013,27(9):852-853
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是心血管内科急危重症的诊治场所,由于CCU收治的病人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自然病程及救治成功率也不大相同,病人即使同一疾病,却因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存在个体差异,因而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情况。但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医生开具的护理级别却相同,因此,这种被动的护理工作模式显然不能满足病人的实际护理需求和当代的临床需要,给予准确的护理评估,保证护理质量非常重要。为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CCU患者分层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75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82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根据不同的病种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责任护士根据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对患者护理需求情况进行评分,主要包括血压、心律、通气功能、换气功能、重要脏器供血情况、营养及代谢情况等,依据其评分分值的高低分层级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CCU患者护理质量、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应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提高了患者护理质量,缩短CCU住院时间,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 ICNSS)进行人力资源配置对ICU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6月入院的7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7—12月入院的8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ICNSS评分系统对ICU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测评,并合理配置护理资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危重护理、护理文书、操作技术、消毒隔离以及并发症)、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基础护理、危重护理、护理文书与操作技术方面的评分分别为(95.6±3.2)、(96.7±1.7)、(94.6±2.3)、(96.3±1.8)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06,3.98,4.32,5.17;P<0.05)。研究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为92.3%,高于对照组的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为92.7%,高于对照组的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P<0.05)。结论 ICNSS应用于ICU,能合理有效地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ICU护理评分系统在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在ICU护理资源配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组织护理专家对ICNSS评分量表进行翻译,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和完善。将105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应用ICNSS计算ICU护理工作量并进行人力资源的配置;对照组:实行平均分床法,每名护士平均分管一定数量患者的护理工作。比较两组在ICU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在ICU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质控评分,以及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ICU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在ICU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2,P=0.024,P=0.006);而护理质控评分和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5,P=0.004)。结论应用ICNSS评估ICU护理工作量并配置护理资源,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治疗干预评分系统(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scoring system-28,TISS-28)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4-5月,采用TISS-28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胸血管外科、呼吸科、心脏科等5个ICU进行测评,每个月随机抽取1周(2个月共计14d)进行测评,共评估患者716例次合计1432个班次的护理工作量。结果 5个ICU工作总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胸血管外科、心脏科、呼吸科,分别为(405.14±32.15)、(230.07±13.92)、(213.64±47.15)、(122.14±12.23)、(153.00±35.60)分;平均每班护士工作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神经外科、呼吸科、胸血管外科、心脏科、神经内科,分别为(62.96±9.22)、(48.86±4.89)、(46.62±9.38)、(44.64±8.81)、(38.35±2.32)分。神经外科ICU护士缺编较为严重。结论部分ICU护士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护理管理者应合理有效地配置各ICU护理人力资源,以确保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1.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CU护理工作的量性评估是人力资源管理和成本核算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整个监护室工作的顺利高效运转[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11)评分在ICU护理资源配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8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3)。观察组应用ICNSS评分量表计算ICU护理工作量并进行人力资源的配置。对照组依据APACHEⅡ评分结果配置护理资源。观察组住ICU时间、医疗费用、住ICU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和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ICU时间(4.6±2.9)d、医疗费用(15678.2±6115.3)元、住ICU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7.3%,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ICNSS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比基于APACHEⅡ评分的护理资源配置模式能更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士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APACHEⅡ评分系统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利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系统指导临床科学分配护理人力资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338例患者随机收入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是根据主观判断患者的病情来分配护理人力资源;实验组每日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分,并指导临床科学分配护理人力资源;比较2组在护理质量、并发症的发生率、抢救成功率、患者的满意度、入住ICU平均时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在护理质量、并发症的发生率、抢救成功率、患者的满意度、入住ICU平均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APACHEⅡ评分进行护理人力资源分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用于SICU护理管理的可行性及临床使用的价值。方法:对2005-2009年入住该院SICU病房的所有病人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针对分值高的项目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最终分析不同分值与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关系。结果:其评分的分值越高,病人的HAP、气管插管、精神障碍、计划外拔管、压疮、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等均有相应的增加,在采取一定预防措施后,二者依然呈正相关。结论:在SICU中应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对病人进行危重度的评估,并对其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预测,合理安排护士人力,对不同分值的病人给予不同的护理关注度,是一种科学的危重病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体温监护系统的开发及其在重症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ICIS)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急诊医学部重症监护室2014年8月—2015年1月收治的重症患者366例设为对照组,2015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重症患者353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军卫一号",观察组应用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观察比较2组病情记录时间、观察项维护时间、出入量维护时间、核对确认医嘱时间及病情记录差错率、观察项维护差错率、出入量维护差错率和核对确认医嘱差错率。结果观察组护理记录时间、核对确认医嘱时间、护理工作记录差错率及核对确认医嘱差错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IS的应用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节省了护理记录时间,降低了护理差错率,明显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提出将其应用于内科系统中还有待于探索。  相似文献   

18.
闫华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3):35-36
目的:探讨利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系统,指导临床科学分配护理人力资源的方法。方法:将入住胸外科重症监护室(ICU)的43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3例与实验组231例,对照组根据主观判断患者的病情来分配护理人力资源,实验组每日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分,根据评分分配护理人力资源。比较两组在护理质量、并发症发生率、抢救成功率、患者的满意度、入住ICU平均时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在护理质量、并发症发生率、抢救成功率、患者的满意度、入住ICU平均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A-PACHEⅡ评分系统进行护理人力资源分配,科学合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月-2005年1月,我们在计算机病区网络管理操作平台上纳入APACHEⅡ评分系统,对我院所有入住ICU的患者进行评分评估,并根据评分结果指导临床科学分配护理人员,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1月-2005年1月入住ICU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338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及预防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评估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改进工作流程,制定常见风险的应急处理程序,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强化护士的风险意识,加大风险监控。结果提高了护士的护理风险意识,促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加强了整体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结论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监控,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为病人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