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PDCA[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管理模式对病毒性脑炎患儿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科室收治的12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14年10月至2015年10,n=64)及观察组(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n=64),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PDCA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治愈率及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患儿并发症、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头疼消退时间、呕吐消退时间、意识障碍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病毒性脑炎患儿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降低患儿并发症及意外事件发生,有利于促进患儿预后,提高家属满意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应用系统护理干预措施,能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其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警护理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神经系统损害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医院儿科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95例,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48例及对照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高热、血糖和神经系统损伤指标监测等方面的预警护理,比较两组患儿预后及患儿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持续发热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神经系统受累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入院第5天血糖水平、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浓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警护理能有效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症状,减轻疾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减少相关并发症,促进患儿预后,提高患儿家属治疗满意率。  相似文献   

4.
马飞丽 《全科护理》2012,(4):312-313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6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病情恢复情况(包括精神状况好转时间、病情好转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皮肤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心脏损害、脑炎).[结果]观察组病人精神状况好转时间、病情好转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促进手足口病患儿病情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夏月莲 《护理研究》2005,19(7):1262-1263
[目的]为了解早期干预对小儿重度病毒性脑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2年1月-2004年10月重度病毒性脑炎患儿96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对因对症治疗及应用促进脑功能恢复的药物;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和分期干预。[结果]干预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重度病毒性脑炎患儿尽早实施高压氧治疗和功能训练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手足口病(HFMD)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恩平市人民医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74例HFMD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评定两组治疗效果,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发热、疱疹、呕吐、惊颤、神经系统受累等主要体征与症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1.89%)高于对照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呕吐消除时间、惊颤控制时间、神经系统受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HFMD合并病毒性脑炎能迅速改善症状,加快恢复,改善预后,对降低危重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探视指导联合PDCA管理在百日咳患儿院内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百日咳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PDCA管理实施时间将患儿分为对照组(2013年6月—2015年6月,n=40)及观察组(2015年7月—2017年6月,n=40),对照组住院期间行常规探视指导,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PDCA循环法实施探视指导,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预后情况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治疗总有效率、家属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痉挛性咳嗽改善时间、肺哮鸣音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至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探视指导联合PDCA管理能有效提高百日咳患儿治疗依从性,降低患儿并发症,改善患儿生命体征,有利于患儿病情康复,提高患儿家属满意率。  相似文献   

8.
夏月莲 《护理研究》2005,19(14):1262-1263
[目的]为了解早期干预对小儿重度病毒性脑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2年1月-2004年10月重度病毒性脑炎患儿96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对因对症治疗及应用促进脑功能恢复的药物;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和分期干预.[结果]干预组疗效明显优于时照组.[结论]对重度病毒性脑炎患儿尽早实施高压氧治疗和功能训练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于红润 《全科护理》2014,12(6):517-5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收治的56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并发症低、家长手足口病知识掌握好、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护士做出临床护理决策,制订护理计划,实施有效的、准确的护理措施,减少患儿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亚低温治疗重症脑炎患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行亚低温治疗的重症脑炎患儿,根据分层抽样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儿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家属满意度。生活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肢体运动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评定。[结果]观察组恢复良好率、家属满意率、患儿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及Fugl-Meyer运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改善重症脑炎患儿相应功能,降低患儿伤残率,促进患者预后,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家庭支持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84例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联合家庭支持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病情恢复情况(发热消退时间、颈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黏膜充血消退时间、手足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周后患儿家属负担感[采用中文版护理负担量表(ZBI)]、不确定感[采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MUIS-FM)]、应对方式[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家庭功能[采用家庭功能量表(FAD)]。结果: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颈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黏膜充血消退时间、手足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1周后,两组患儿家属ZBI、MUIS-FM、消积应对SCSQ、FA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积极应对SCSQ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联合家庭支持能减轻川崎病患儿家属心理负担,缩短患儿疾病恢复时间,对改善患儿家庭功能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模式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1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疼痛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呼吸机使用时间、监护室滞留时间、住院时间、Ramsay评分(镇静评分)、儿童疼痛行为评估量表(FLACC)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呼吸机使用时间、监护室滞留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FLAC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应用疼痛护理模式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DCA管理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湖北省荆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的小儿肺炎患儿,根据患儿治疗时间分为对照组(2016年6月—2016年12月)及观察组(2017年1月—2017年6月),每组30例。对照组治疗期间行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治疗期间行PDCA管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及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率、总有效率、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患儿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憋喘、肺部湿啰音、高热、肺部炎症等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管理能有效提高小儿肺炎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的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共计纳入78例患儿,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抽取39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案进行护理,其余39例病人为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结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有效率高达94.8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治疗期间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可在保障患儿护理质量的同时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气道护理量化评估模式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手术治疗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5例,按住院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应用量化评估模式进行呼吸道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呼吸道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术后监护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肺不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胸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监护时间及使用呼吸机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总并发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不张、气胸发生率有所减低,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基于气管护理量化评估模式的呼吸道护理,为术后何时进行气道吸痰提供有力的依据,可以减少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支气管哮喘(BA)急性发作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2例BA急性发作患儿,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常规病情评估护理的80例BA急性发作患儿纳入对照组,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接受MEWS护理的82例BA患儿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病情评估情况、意外事件发生情况以及相关治疗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病情评估的准确率以及早期识别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期间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以及在ICU停留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WS在BA急性发作患儿中的护理应用效果理想,不仅可以更快更准的评估患儿病情,而且还能缩短患儿住院及ICU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1):2150-2151
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手足口病900例,其中46例并发病毒性脑炎,根据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特点,给予消毒隔离、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控制体温、配置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吸食的流质饮食等护理。46例患儿住院时间8~21d,平均住院(11.2±5.8)d。全部治愈,无后遗症发生,无1例死亡。在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的康复中,精心护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护士应加强观察,制订相应的预见性护理干预计划,及时发现HFMD并发脑膜脑炎,从而减少其从重症向危重症发展,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杨细丹  黄滢滢  李丽  胡晔 《全科护理》2014,(26):2446-2448
[目的]研究针对性康复治疗对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将康复治疗的122例病毒性脑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患儿对其进行特殊神经疗法、语言训练、定时的肢体训练等针对性治疗,对照组患儿对其进行普通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恢复情况以及出现后遗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意识障碍恢复时间、颅神经障碍恢复时间、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均P〈0.05);1年后的语言表达正常比例为91.80%,高于对照组的77.05%,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康复治疗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的后期治疗工作有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减少了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异常,患儿恢复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期间的配合程度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期间配合程度和患儿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能够提高患儿配合度和家属满意度,对患儿康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黄洁  罗小珍  樊翠珍 《全科护理》2013,11(17):1559-1559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醒脑静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的抗感染、抗病毒、脱水对症等综合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神经节苷脂和醒脑静,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醒脑静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临床效果好,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