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卵巢浆液性肿瘤CT表现分析,探讨16排螺旋CT对其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卵巢浆液性肿瘤的影像特征,其中良性浆液性肿瘤13例,交界性3例,恶性肿瘤12例,全部经CT平扫和增强扫描,并重建动脉期MPR。结果:良性病灶以单房囊为主,囊壁小结节2例,11例出现分隔,6例呈现多房状,囊壁、分隔及小结节出现轻度强化。恶性肿瘤呈囊实性,边界不清,内部密度不均匀,分隔厚薄不均匀,可见大小不等壁结节,早期增强后囊壁及壁结节明显强化,2例伴随腹水。2例囊壁稍厚,未见明确壁结节,病理证实为浆液性囊腺癌。结论:浆液性囊腺瘤多见于单囊且囊壁强化不明显;浆液性囊腺癌以混杂的囊实性为主,具有较明显的早期强化表现;运用16排CT扫描有助于判断卵巢浆液性肿瘤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李刚  易亚辉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8):3222-3223
目的:探讨卵巢囊腺肿瘤的CT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3例卵巢囊腺肿瘤的CT影像资料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3例中浆液性囊腺瘤10例,其中多房1例.单房9例,密度均匀,囊壁可薄可厚或不均匀;黏液性囊腺瘤8例,其中多房6例,密度不均匀,内见多发大小不等子囊,单房2例,密度均匀,囊壁较厚;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3例,黏液性囊腺癌2例,均表现密度不均匀囊实性肿块影.囊壁厚薄不均匀或壁结节样突起,其中4例伴有大量的腹水。结论:多房黏液性囊腺瘤及单房浆液性囊腺瘤cT诊断率极高,当肿块出现囊实性改变,不规则壁增厚及壁结节,软组织成分多,特别出现大量腹水时.高度提示恶性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卵巢良恶性肿瘤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原发性良恶性肿瘤的CT表现,其中13例为成熟性囊性畸胎瘤,9例为粘液囊腺癌。结果:13例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单侧10例,双侧3例。10个成熟囊性畸胎瘤肿块内可见脂肪、水样密度,3例见钙化。6个成熟性囊性畸胎瘤肿块为囊实性,其内见“浮球征”。9例粘液性囊腺癌,均为单侧性,6例呈多房性分隔状肿块,4例有囊壁结节。3例呈实性肿块,其内见低密度坏死区。3例并腹膜内转移。囊性多见于卵巢良性肿瘤,实性多见于卵巢恶性肿瘤,囊实性可见于卵巢良、恶性肿瘤。结论:CT对卵巢良恶性肿瘤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诊断胰腺囊性肿瘤的效果,分析胰腺囊性肿瘤的CT表现。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于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6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资料分析,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观察并分析其CT图像。结果:本组46例胰腺囊性肿瘤中,浆液性囊腺瘤12例:中心可见星芒状钙化4例,增强后强化分隔;单房囊性病变8例,增强后无病变强化。黏液性囊腺瘤8例:单房囊性病变2例,多房囊性病变6例,增强后囊壁强化。囊腺癌8例:肿瘤均为分隔多房囊性病变,其中伴肝脏转移6例,周围血管入侵2例。实性假乳头状瘤9例:实性4例,囊性32例,实囊混合性2例,其中肿瘤钙化2例,增强后实性部分静脉期强化延时,囊性未强化。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5例:囊性病变同于扩张胰管,病灶显壁结节。胰腺囊性转移瘤2例,胰腺癌伴囊变4例。结论:多层螺旋CT用于诊断、鉴别胰腺囊性肿瘤的价值高,可清楚显示胰腺囊性肿瘤结构细节,为临床诊治提高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探讨卵巢囊性腺纤维瘤的CT和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囊性腺纤维瘤的影像资料。卵巢浆液性囊性腺纤维瘤32例,其中3例伴出血坏死,黏液性囊性腺纤维瘤1例,交界性卵巢浆液性囊性腺纤维瘤2例。22例行CT检查,其中18例行增强扫描;13例行MR检查,其中12例行增强扫描。结果:35例患者共36个病灶,2个为实性,6个为囊实性,28个为囊性,其中16个肿瘤为单囊性,12个为多囊性,且6个含有实性结节成分。增强扫描2个含有实性成分的肿瘤明显强化,1个轻度强化,10个未见强化。3个肿瘤内部伴有出血坏死,3个肿瘤伴有囊壁钙化,2个出现"蜂窝征"。结论:卵巢囊性腺纤维瘤内的实性成分在组织病理学上为增殖的纤维组织成分,纤维组织成分的多少决定了肿瘤是囊性或实性。实性肿瘤内含子囊腔、囊性肿瘤伴囊壁增厚,并且实性成分和增厚的囊壁在T2WI为极低信号提示卵巢囊性腺纤维瘤。与CT相比,MRI更有助于判断病变性质,MRI应是卵巢囊性腺纤维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的CT征象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有完整CT资料的卵巢囊腺瘤31例(囊腺瘤组)及囊腺癌 17例(囊腺瘤组),通过ROC法评估肿瘤大小、成分、钙化、密度、囊变、分隔、乳头状突起、强化情况、周围脏器受侵及转移等,评价上述各项诊断良恶性卵巢囊腺肿瘤的价值.结果 肿瘤成分以混合型的囊实性或实性成分更多、囊壁或分隔最大厚度大于0.6 cm、密度不均匀、囊壁或分隔明显强化、有乳头状突起、乳头状突起明显强化、周围脏器受侵、腹膜或大网膜转移、腹腔积液9个CT征象对诊断卵巢囊腺癌有一定价值.出现3个及以上上述征象时,诊断卵巢囊腺癌的敏感度为100%(17/17),特异度为80.65%(25/31),阳性预测值为73.90%(17/23),阴性预测值为100%(25/25).结论 卵巢囊腺肿瘤的CT表现对鉴别其良恶性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胰腺囊性肿瘤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探讨MSCT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胰腺囊性肿瘤的MSCT表现。结果:35例胰腺囊性肿瘤中,8例浆液性囊腺瘤:2例中央可见星芒状钙化,增强后分隔强化;6例表现为单房囊性病灶,增强后病变无强化。黏液性囊腺瘤5例,2例表现为单房囊性病灶。4例呈多房分隔囊性病灶,增强后壁有强化。囊腺癌5例,肿瘤呈多房分隔囊性病灶,其中4例伴肝脏转移及1例伴邻近血管受侵征象。实性假乳头状瘤10例,3例为囊实混合性,4例以实性为主,3例以囊性为主。其中2例肿瘤有钙化。增强后实性部分静脉期延时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2例,囊性病变与扩张胰管相通,病灶内可见壁结节。胰腺癌伴囊变4例及胰腺囊性转移瘤1例。结论:MSCT及后处理技术能很好显示胰腺囊性肿瘤内部结构及邻近脏器、血管受累改变情况,对其诊断及确定手术方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特征及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治疗后病理证实为卵巢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表现,包括位置、大小、形态、边界、有无分隔、回声特点及血流信号等特征。结果 19例患者共计19个卵巢甲状腺肿病灶,其中3例合并囊性成熟性畸胎瘤,3例伴滤泡上皮异型增生,1例为囊性成熟性畸胎瘤伴卵巢甲状腺肿性类癌。超声表现:附件区囊性包块4例、附件区囊实混合性包块(囊性为主)10例、附件区囊实混合性包块(实性为主)5例。结论 卵巢甲状腺肿超声声像图常表现为单侧多房囊性或囊实混合性肿瘤,边界较清晰,伴有不规则增厚分隔。囊实混合者囊内可见结节状中等或高回声突起伴丰富血流信号,或类圆形“白球样”特征性高回声团,临床结合患者腹水体征及CA125、甲状腺球蛋白的升高可考虑卵巢甲状腺肿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卵巢勃勒纳瘤的CT表现:附5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卵巢勃勒纳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例卵巢勃勒纳瘤的CT表现,对肿块的位置、大小、结构、增强程度、钙化及转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者共7个病灶,单侧3例,双侧2例,其中左侧3个病灶,右侧4个病灶,肿瘤大小为1.52~16.25 cm,平均7.36 cm;4例5个病灶为良性,1例双侧病灶为恶性;CT扫描4例5个病灶(71.43%)表现为实性肿块,病灶边界均较清晰,并见钙化,1例两个病灶(28.57%)表现为囊实性,以囊性为主,病变内部可见分隔;增强扫描病变呈不均匀性中等程度强化.其中1例良性伴有大量胸腔积液及腹腔积液.结论 卵巢勃勒纳瘤CT多表现为实性肿块,内有钙化,CT检查结合临床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I和CT对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和黏液性囊腺癌的应用价值与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MRI诊断卵巢囊腺癌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资料,结合CT对照分析。结果MRI诊断14/22例为浆液性囊腺癌,8/22例为黏液性囊腺癌。病理13/14例为浆液性囊腺癌,1/14例为浆、黏液性囊腺瘤;5/8例为黏液性囊腺癌,3/8例为黏液性囊腺瘤。CT诊断10/20例为浆液性囊腺癌,10/20例为黏液性囊腺癌。病理9/10例为浆液性囊腺癌,1/10例为卵巢透明细胞癌;9/10例为黏液性囊腺癌,1/10例为浆液性囊腺癌伴出血。MRI及CT均可显示卵巢囊腺癌为囊实性病变,即敏感性差异不大,在特异性方面前者在平扫时显示更为优越,但在增强后的特异性则后者又超过前者,原因是MRI在增强扫描时采用T1WI,此时黏液改变亦为高信号与显示的对比剂相混杂导致增强失真的效果,而CT增强扫描则可明确显示局部的不规则囊壁以及壁结节的形成。因此CT所显示的特异性更强,亦即对诊断的正确性更高。结论浆液性囊腺癌MRI与CT应用价值相近,黏液性囊腺癌CT定性优于MRI。  相似文献   

11.
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提高对卵巢囊腺瘤、囊腺癌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37例,45个卵巢囊腺瘤及囊腺癌的CT表现。结果 37例45个卵巢囊腺瘤、囊腺癌中,卵巢囊腺瘤28例32个肿物,以囊性为主,形态上多为圆形或卵圆形,囊壁薄而规则;囊腺癌9例13个肿物,以囊实性为主,多为双侧不规则形,囊壁及囊内分隔厚而不规则呈结节状。CT术前诊断正确率达89%。结论 CT是诊断卵巢囊腺瘤、囊腺癌的重要检查方法,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应结合临床综合分析,有利于提高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膜腔囊性病灶的CT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对照分析20例腹膜腔囊性病灶的CT表现和手术、病理结果。结果3例腹膜腔单纯性浆液或黏液性的囊肿,CT均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囊性包块,4例囊腺瘤或囊腺癌可见增厚的囊壁和结节,3例肠系膜上的囊性肿瘤呈蔓藤飘浮状。3例腹膜腔假性黏液瘤在肝脏前、后间隙和结肠下间隙见多个有分隔状囊性肿块。2例腹膜腔囊性间皮瘤局限于下腹腔,壁稍厚,有强化。5例腹膜腔血肿均有外伤史,表现为上腹部器管间隙内边缘清晰的囊性包块。结论CT能清晰地显示腹膜腔囊性病灶的部位、形态、范围,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TCGA数据库探讨生长停滞和DNA损伤诱导基因β(growth arrest and DNA damage-inducible geneβ,GADD45B)的基因表达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预后分析中的价值。方法:下载TCGA数据库中604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的临床信息及307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的RNA测序数据,利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分析GADD45B表达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利用Kaplan-Meier法分析GADD45B表达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总生存时间的相关性,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GADD45B是否可以作为卵巢浆液性囊腺癌预后分析的独立分子标志物,利用qRT-PCR检测GADD45B在多药耐药卵巢癌细胞及对照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GADD45B表达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国际妇产科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肿瘤大小、肿瘤在卵巢的浸润情况、初次化学药物治疗效果及生存情况均显著相关,且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总生存时间显著负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示:只有年龄和初次化疗效果可以作为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独立分子标记,同时qRT-PCR发现GADD45B在多药耐药卵巢癌细胞中显著升高。结论:GADD45B在耐药卵巢癌细胞中显著升高,其高表达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预后不良及化疗耐药明显相关,可作为分析卵巢浆液性囊腺癌预后的有效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The computed tomographic (CT) findings are reviewed in 7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ovarian tumors from gastrointestinal tract neoplasms (Krukenberg tumors). All patients presented mixed ovarian masses. In 6 cases the masses were mainly cystic, with internal septa and focal or uniform enlargement of the cyst wall. In the seventh patient the ovarian mass appeared on the CT as mainly solid. The size of the neoplasm varied between 5 and 46 cm. Ascites was only seen in 1 case and in another the existence of a primary tumor in the sigmoid colon was demonstrated. In our cases the CT signs of ovarian metastasis were indistinguishable from primary tumors of the ovary.  相似文献   

15.
卵巢良性肿瘤CT表现(附5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卵巢良性肿瘤的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共52个卵巢良性肿瘤的CT表现。结果 50例卵巢良性肿瘤中,囊性畸胎瘤21例(共23个病灶),均表现为内见脂肪密度的囊性肿块;囊腺瘤25例,浆液性囊腺瘤(15/25)均为单房,囊液密度均匀,黏液性囊腺瘤(10/25)多为多房,囊液密度欠均匀;卵泡膜细胞瘤2例,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实质性肿块;纤维瘤2例,其中1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实质性肿块,另1例表现为实质性肿块伴囊变。结论 卵巢良性肿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仔细分析其CT表现,有助于临床提高对卵巢良性肿瘤的CT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6.
女性盆腔囊性肿物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女性盆腔囊性肿物的CT表现,探讨CT在女性盆腔囊性肿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且临床资料完整的40例女性盆腔囊性肿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女性盆腔囊性肿物均直接来源于妇科器官,双侧发病10例,共发现50个囊性肿物.其中卵巢囊腺瘤12例12个病灶,卵巢良性畸胎瘤13例14个病灶,卵巢非赘生囊肿17例19个病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1例13个病灶,其他非赘生囊肿6例6个病灶),输卵管积液/炎症3例4个病灶,卵巢透明细胞癌1例1个病灶.[结论]CT能清楚显示囊性肿物本身及其周边关系,能对病变定位、定性提供可靠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对胰腺囊腺癌CT表现的认识,评价CT征象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囊腺癌的CT表现。结果:CT平扫6例均呈囊性低密度肿物,病变位于胰头部1例,胰体、尾部5例,6例囊内均见线状分隔或壁结节,5例囊内可见实质性肿块;4例囊性肿块较大,直径均大于8厘米。增强扫描囊壁及壁结节、囊内分隔、囊内实性组织均不同程度强化,2例伴肝内转移灶。结论:CT检查能较全面显示胰腺囊腺癌的特征性征象,并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卵巢透明细胞癌的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CT诊断卵巢透明细胞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卵巢透明细胞癌的CT表现及肿瘤的大小、边缘、囊性成分的密度、囊内结构、实性成分的特征.结果 本组肿瘤均为单侧,大小为7.2~11.3 cm,平均8.83 cm,边缘光滑,均以囊性为主,囊性成分CT值为15~28 HU,平均21.50 HU,其中囊液CT值≥20 HU者4例;5例为单房囊性肿块.肿瘤的实性成分均显著强化.术前CT均未诊断为卵巢透明细胞癌.结论 卵巢透明细胞癌的CT表现虽具有一定特征,但缺乏特异性,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9.
胰腺囊性肿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胰腺囊性肿瘤MSCT表现,其中浆液性囊腺瘤5例,黏液性囊腺肿瘤10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3例,实性假乳头状瘤3例。男5例,女16例,年龄14—78岁,平均52岁。使用4层和16层螺旋CT,平扫21例,同时增强20例。结果:①浆液性囊腺瘤多表现为多房囊性肿块,囊壁及分隔厚薄均匀,无壁结节。②黏液性囊腺肿瘤表现为多房或单房、边界清楚、无壁结节或壁结节小;而黏液性囊腺癌浸润周围组织、边界不清、壁结节较大。③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为多房或葡萄串样囊性肿块,与扩张的胰管相通。④实性假乳头状瘤边界清,可有较厚包膜,囊性成分与实性成分构成比例不一,实性部分逐步强化。结论:MSCT可以展示胰腺囊性肿瘤的病理特征,对诊断与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