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荣 《家庭中医药》2005,12(12):46-46
中医常将感冒分为风寒、风热、气虚、夹湿等4种症型,通过辨证采用中成药进行治疗常可取得良好效果。(一)风寒感冒患者常有恶寒、头痛、无汗、轻度发热、周身关节酸痛、鼻塞、声重、打喷嚏、流清涕、咳嗽、痰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脉浮等症状。这类患者选用以下中成药较为适宜。1、风寒感冒冲剂:主要成分有麻黄、桂枝等。治疗普通风寒感冒效果甚佳。2、午时茶颗粒(冲剂):主要成分有柴胡、苍术、红茶等。除可治疗风寒感冒外,对食积、吐泻等不适症状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3、感冒冲剂:主要成分有防风、金银花、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等。适用于风寒感冒伴有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于京建  铁步荣 《中成药》1995,17(9):45-46
中成药多溶剂导数光谱鉴别的研究中国药材公司(100007)于京建,铁步荣,汪津生,孙汝娟,郭宇洁导数光谱鉴别中药材时有报道,但均为单一溶剂,局限性较大。运用多溶剂导数光谱对9个厂家生产的牛黄解毒片、银翘解毒片和复方丹参片进行了鉴别研究,发现同一品种的...  相似文献   

3.
切勿滥用中成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合一 《养生月刊》2012,(2):151-153
时下,有些人出现了某些小毛病,只凭广告和传闻,自作主张,买些自以为“对症”的中成药用以“自疗”.有些人甚至误以为中成药平和、无毒,有病治病、无病健身.但事实并非如此.专家指出: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不合理使用中成药也会引起不良反应.古话说得好,是药三分毒.现在,中药和中成药的毒性也慢慢地为科研工作者所重视.在对各种常见中药和中成药的毒性试验中,不断有发现新情况.而另一方面,不能对证用药,也往往取不到功效,却因不良反应而造成身体上新的问题.因广告的原因,目前出现滥用某些中成药的现象应予关注.  相似文献   

4.
从牛黄解毒片(丸)看含砷中成药的安全性问题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针对牛黄解毒片(丸)的安全性问题,通过考证牛黄解毒丸源流和品种演变情况,分析雄黄功效历史的沿革、毒性和用法用量的记载,提出导致牛黄解毒片(丸)及含砷成方制剂的安全性相关因素,并对如何加强该类成方制剂的监督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牛黄解毒片处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黄解毒片是目前我国中成药中生产厂家最多的一个品种。据不完全统计,就有250多家。其产量,仅北京一家,每年就有23062万多片,其中出口日本,东南亚等国家的约有7562万片。可说是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一种常用中成药。我国药典1977年和1985年版均收载此品种。本文就牛黄解毒  相似文献   

6.
银翘解毒片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连续给予大鼠银翘解毒片是否产生毒性反应。方法:将银翘解毒片制成水溶液,每日以含生药量26g/kg、13g/kg、6.5g/kg3个不同剂量连续灌胃10周。观察一般情况、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组织学指标变化,停药两周后观察恢复期变化。结果:银翘解毒片中、高剂量组及空白组部分大鼠脾组织有轻微充血,其余各组各项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结论:大鼠长期服用各剂量银翘解毒片均未见明显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银翘解毒片的药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远鹏  江京莉 《中成药》1990,12(1):22-25
本文报告了银翘解毒片的抗炎、解热、镇痛、抗菌和抗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腹腔注射 50mg/kg,皮下注射100mg/kg均能明显地抑制巴豆油致小鼠耳部炎性水肿;腹注200mg/kg对鲜鸡蛋清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也有明显的作用,作用强度与10mg/kg消炎痛相似;腹注50mg/kg、灌胃125mg/kg均有明显的镇痛效果并能明显抑制三联疫苗致大鼠体温的升高;在体外有广谱抗菌作用并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在体内也表现出明显减少病毒引起的死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牛黄解毒片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特点。方法:选取88例发生牛黄解毒片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特点进行分析,观察服用剂量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牛黄解毒片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成瘾,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症状,用药过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多于正常用药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牛黄解毒片的用量能够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医护人员要严格掌握药品适用症及禁忌症,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牛黄解毒片不良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军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0):953-953
牛黄解毒片具有清热、降火解毒、通便作用 ,对于因上焦火旺 ,胃肠积热等引起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疖肿、牙龈炎等具有消炎止痛效果 ,是较常用的中成药之一。牛黄解毒片主要由牛黄、雄黄、石膏、大黄、冰片等组成。因为是较好的清热解毒药 ,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甚至有个别病人长期服用牛黄解毒片。由于服用牛黄解毒片引起的不良反应时有报道 ,为使其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现将牛黄解毒片的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1 血小板减少宝国章 [1 ] 报道 ,患者因感冒服牛黄解毒片 ,6片 /次 ,2次 /d。 3d后出现鼻衄及口腔粘膜溃疡 ,又连续服用 ,颜面、上…  相似文献   

10.
张能荣 《中成药》1990,12(6):36-37
本文按原料、半成品和成品3部分讨论了牛黄解毒片的质量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1.
HPLC测定银翘解毒片中连翘苷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展雪峰  张翠萍  王涛 《中成药》2004,26(12):1088-1089
银翘解毒片由金银花、连翘、薄荷等9味药组成,为清热解毒常用药,被<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方中主药连翘因原药材规格及采收加工不同,其活性成分连翘苷的含量差异较大,影响了银翘解毒片疗效的可靠性.本文报道HPLC法测定银翘解毒片中连翘苷的含量,该方法简便易行、精密度高、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银翘解毒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银翘解毒片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势头痛、咳嗽、咽喉疼痛等症。其药材含有双花、连翘、薄荷等九味药,本只介绍了利用薄荷扫描法测定双花中氯原酸的含量测定和回收率。从而提供了合理的质量控制标准,并为安全用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外感病人适用银翘解毒片之症者,笔者以前遵其用法:每天3次,每次4片,往往药不中病,收效甚微。从1986年以来,对外感病人适用银翘解毒片者,改变其用法,即每隔2小时服4片,总剂量为36片或48片。几年来,积几十个病例观察,往往药到病除。现举例介绍如下: 高某某,女,35岁,系本厂工人,于1989年2月3日就诊:头痛,身热(39.2℃),恶寒,口渴,干咳,咽痛,舌苔黄,纳食不香,大小便正常,脉浮数。此温热毒邪在  相似文献   

14.
大年初四,正吃着午饭,邻居老赵的妻子就来了。她很着急地说:“林医师,你快去看看老赵吧,呕吐个不停,也不晓得是怎么回事。”我放下碗筷,就来到了老赵家,只见老赵正捂着腮部还呕吐着呢。吐的东西跟咖啡的颜色一样。我询问病情,赵妻说:“前几天老赵牙痛,他说不是什么大病,吃几片牛黄解毒片就行了。我就去药店买了几盒。每天3次,每次6片,结果不仅牙痛不见好,这两天还烦躁不安,又吐个不止,大便像柏油一样。”  相似文献   

15.
快速祛斑霜斑肤;牛黄解毒片久服伤身;闪亮口红伤唇;现代办公侵扰肺;喷香爆米花污染血液。  相似文献   

16.
牛黄解毒片中大黄素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正  李洪 《中药材》1998,21(10):530-531
牛黄解毒片系根据《明·证治准绳》中牛黄解毒丸方结合近代药学技术和临床经验组成的经验方,由于其组方合理,制剂先进,清热解毒之功效确切可靠,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常用药物之一,列入国家基本药物,出口东南亚等多个国家。 牛黄解毒片由牛黄、大黄、黄岑等8味药组成,其中以牛黄、大黄等4味全量直接研细粉,黄芩等4味水煎浓缩成稠膏制成糖衣片。牛黄解毒片之功用为“清热解毒”,方中大黄  相似文献   

17.
18.
黄丹青  史红波 《中医药学刊》2005,23(7):1277-1278
目的:观察清肝解毒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口服清肝解毒片,对照组30例口服益肝灵,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清肝解毒片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尤其对主要症状及体征如纳呆、乏力、腹胀、恶心呕吐、二目干涩、黄疸等改善尤为显著;在降低ALT、AST、TBIL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HPLC测定牛黄解毒片中大黄素、大黄酸的含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太平  王小文  刘东权 《中成药》2003,25(4):293-295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的测定牛黄解毒片 (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 )中大黄素、大黄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isil(TM 钻石 )C18柱 (2 0cm× 4 .6mm ,5 μm) ,流动相为甲醇 水 磷酸 (72 0∶2 80∶1) :检测波长2 5 4nm ;流速 1.5mL·min-1。大黄素保留时间为 15∶5 6min ,大黄酸保留时间为 8.4 9min。结果 :大黄素进样量在 0 .4 6 9~1.4 0 7μg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92 ) ;大黄酸在进样量为 0 .312 5~0 .9375 μg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92 ) ;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98.2 % (大黄素 ) ,98.4 % (大黄酸 ) ,RSD分别为 0 .4 3% (大黄素 ) ,0 .72 % (大黄酸 )。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 ,分离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0.
睑腺炎有外睑腺炎及内睑腺炎之分,其病因多由细菌通过脸腺开口进入腺体而引起[1]",常规采用早期热敷、抗炎、化脓后切开排脓等治疗,但因其多发于儿童,且许多家长拒绝手术治疗,以致延误治疗时机,加重病情.对此,笔者于2006年1月至11月尝试使用中成药银翘解毒片研粉外敷、片剂内服,结合常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