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 ,UⅡ)是迄今所知最强的缩血管活性肽 ,比内皮素 1(ET 1)强 10倍以上。 1999年Ames等发现 ,在心血管组织有UⅡ及其特异性受体的表达 ,两者生物学特性及体内分布特点提供调节心血管稳态的依据 ,提示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我们研究心力衰竭 (心衰 )患者血浆UⅡ变化 ,探讨其在心衰机制调节中的意义。一、资料与方法心衰患者 4 5例 (男 2 9例 ,女 16例 ) ,年龄 36~ 80 (平均6 4 )岁。NYHA心功能Ⅱ级 10例 ,Ⅲ级 15例 ,Ⅳ级 2 0例。排除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疾病。对照组 2 0例 (男 10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入选20例正常人(对照组)、88例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组:心功能Ⅱ级23例、Ⅲ级29例、Ⅳ级3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UⅡ浓度,竞争酶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BNP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质量指数(LVMI)等参数。结果 正常对照组和心力衰竭组间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心力衰竭组血浆UⅡ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45±0.97 pg/ml和5.73±0.69 pg/ml,P〈0.001),而血浆BNP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512±233pg/ml和65±26pg/ml,P〈0.001);血浆UⅡ浓度与LVEF呈显著正相关(r=0.62,P〈0.001),与血浆BNP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79,P〈0.01),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显著负相关(r=-0.36,P〈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UⅡ浓度显著降低,并且与左室射血分数正相关,左心室质量指数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U-Ⅱ)变化及其与血压的相关性,了解U-Ⅱ的可能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名,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高血压分级标准将入选病例分为3组:高血压1、2、3级;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U-Ⅱ的含量;同时选择体检者2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高血压患者U-Ⅱ的含量高于对照组[(3.3±1.3)比对照组:(1.8±0.6)pmol/L,P<0.01].高血压l、2、3级组U-Ⅱ的含量分别为(1.6土1.0)、(3.2±1.0)、(4.3±1.0)pmol/L,3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高血压分级与血浆U-Ⅱ含量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641,P<0.01).结论 高血压患者血浆U-Ⅱ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与高血压分级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U-Ⅱ)变化及其与血压的相关性,了解U-Ⅱ的可能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名,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高血压分级标准将入选病例分为3组:高血压1、2、3级;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U-Ⅱ的含量;同时选择体检者2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高血压患者U-Ⅱ的含量高于对照组[(3.3±1.3)比对照组:(1.8±0.6)pmol/L,P<0.01]。高血压1、2、3级组U-Ⅱ的含量分别为(1.6±1.0)、(3.2±1.0)、(4.3±1.0)pmol/L,3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高血压分级与血浆U-Ⅱ含量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641,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浆U-Ⅱ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与高血压分级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尾加压素Ⅱ是一种血管活性肽,随着近几年研究的深入,有关尾加压素Ⅱ与心力衰竭的研究不断增多,人们逐渐对尾加压素Ⅱ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有所认识和了解,但尾加压素Ⅱ作用比较复杂,目前对其作用机制仍不很清楚.本文对尾加压素Ⅱ在心力衰竭方面的作用做一,探讨其病理生理机制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尾加压素Ⅱ(urotensin Ⅱ,UⅡ)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肽类.在细胞培养、离体血管、离体灌注心脏、动物实验和人类的研究中,其生物活性被不断深入探究.本文对UⅡ在心脏和血管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肽类。在细胞培养、离体血管、离体灌注心脏、动物实验和人类的研究中,其生物活性被不断深入探究。本文对UⅡ在心脏和血管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浓度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90例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组)治疗前后血浆UⅡ、ADM浓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变化,进行相关分析,并与60名健康人(对照组)对照。结果心力衰竭组血浆ADM、U11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22_+8.28)ng/L比(17.58+3.43)ng/L,P〈0.01;(3.29±0.92)pmol/L比(1.85±0.45)pmol/L,P〈0.011:心力衰竭组血浆uⅡ浓度与心功能级别正相关(r=O.765,P〈O.01),与LVEF负相关(r=--0.681,P〈0.01),与LVMI正相关(r=0.705,P〈0.01),与血浆ADM浓度正相关(r=0.718,P〈0.01):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血浆ADM、UⅡ浓度比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61±6.88)ng/L比(38.31±8.11)ng/L,P〈0.01;(2.52±0.49)pmol/L比(3.43±1.02)pmol/L,P〈0.01]。结论血浆ADM和UⅡ浓度随心力衰竭加重而升高,UⅡ、ADM共同参与了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浆UⅡ浓度可作为判断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和临床评价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urotensin Ⅱ,U Ⅱ)、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浓度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90例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组)治疗前后血浆U Ⅱ、ADM浓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变化,进行相关分析,并与60名健康人(对照组)对照.结果 心力衰竭组血浆ADM、U Ⅱ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22±8.28)ng/L比(17.58±3.43)ng/L,P<0.01;(3.29±0.92)pmol/L比(1.85±0.45)pmol/L,P<0.01];心力衰竭组血浆UⅡ浓度与心功能级别正相关(r=0.765,P<0.01),与LVEF负相关(r=-0.681,P<0.01),与LVMI正相关(r=0.705,P<0.01),与血浆ADM浓度正相关(r=0.718,P<0.01);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血浆ADM、UⅡ浓度比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61±6.88)ng/L比(38.31±8.11)ng/L,P<0.01; (2.52±0.49)pmol/L比(3.43±1.02)pmol/L,P<0.01].结论 血浆ADM和UⅡ浓度随心力衰竭加重而升高,U Ⅱ、ADM共同参与了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浆UⅡ浓度可作为判断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和临床评价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尾加压素Ⅱ是一种血管活性肽,随着近几年研究的深入,有关尾加压素Ⅱ与心力衰竭的研究不断增多,人们逐渐对尾加压素Ⅱ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有所认识和了解,但尾加压素Ⅱ作用比较复杂,目前对其作用机制仍不很清楚。本文对尾加压素Ⅱ在心力衰竭方面的作用做一综述,探讨其病理生理机制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尾加压素Ⅱ (urotensinⅡ ,UⅡ )是人体内最强的缩血管物质 ,近年已从人体中克隆出来 ,体内一种孤立的G 蛋白耦联受体 (GPR1 4)是其特异性受体 ,主要分布于心血管和神经系统。UⅡ与GPR1 4结合后 ,引起细胞内Ca2 浓度增加 ,参与多种生物学效应。本文就近年来UⅡ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赵娟 《山东医药》2011,51(23):115-116
尾加压素Ⅱ(UⅡ)最早是从鱼的脊髓尾部下垂体中分离出的生长抑素样环肽,是目前已知最强的缩血管活性肽。人体中一种孤立的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14(GPR14)是UⅡ的特异性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血管系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将96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成三组:轻度组,33例;中度组,31例;重度组,32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冠状静脉窦血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水平,并与32例年龄和性别相当的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组冠状静脉窦血尾加压素Ⅱ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且减低程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一致,血管重度狭窄组冠状静脉窦血尾加压素Ⅱ减低尤为明显。结论:尾加压素Ⅱ可能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4.
尾加压素Ⅱ与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尾加压素Ⅱ是一种新的血管活性肽。近年来发现尾加压Ⅱ是目前最强的缩血管活性物质,它作为血管活性物质可能参与血压的调节、心肌缺血、心肌收缩、心肌重构和血管平滑肌增殖,在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和糖尿病等发病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其作用机理尚不完全清楚。  相似文献   

15.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观察了急性心肌梗死 (AMI)和稳定性心绞痛(AP)患者的血浆尾加压素Ⅱ (UrotensinⅡ ,U Ⅱ )水平的变化 ,以探讨U Ⅱ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可能意义。一、资料和方法1 研究对象 :健康对照 2 8例 ,男 16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 (4 7 8± 13 5 )岁 ;AP患者 14例 ,男 9例 ,女 5例 ,年龄(5 2 5± 9 5 )岁 ,全部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存在 >70 %狭窄病变 ;急性Q波心肌梗死患者 33例 ,男 2 2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 (5 7 7± 9 2 )岁 ,根据梗死部位分为前壁组和下壁组 ;根据心功能分为KillipⅠ~Ⅱ级组和KillipⅢ~Ⅳ…  相似文献   

16.
尾加压素Ⅱ与心肌重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尾加压素Ⅱ最初是从硬骨鱼中发现的环状多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收缩血管活性最强的物质。现就近年来尾加压素Ⅱ与心肌重塑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尾加压素Ⅱ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50例为高血压病组,对照组选择正常人20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UⅡ的水平,用超声多普勒测定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研究各组UⅡ的差异性,及与左心室室间隔、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组,1级,2级,3级高血压组的UⅡ水平分别为7.2±1.0,7.5±1.0,8.2±0.9,9.0±1(.0单位ng/L)。正常组与1级高血压组UⅡ血浓度无差异性,2级,3级高血压组的UⅡ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UⅡ血浓度与左心室后壁厚度和室间隔厚度相关(P<0.005),但与LVEDD和LVESD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Ⅱ可能不参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在部分高血压病患者中升高可能是心室肥厚产生了更多的UⅡ所致。与心室内径无显著相关性,提示心室肌纤维的牵拉与UⅡ的产生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依那普利治疗前后血浆尾加压素Ⅱ(UⅡ)含量的变化,探讨UⅡ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及依那普利对UⅡ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那普利治疗前后血浆UⅡ水平进行测定,超声多普勒测定心室室间隔(IVS)和左心室后壁(LVPW)的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研究各组UⅡ的差异性,及与IVS,LVPW,LVEDd,LVESd的相关性,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血压患者血浆UⅡ较正常者增高[高血压(7.25±0.61)比正常者(2.33±0.19)pmol/L,P<0.05];原发性高血压1、2,3级组的含量分别为(6.62±1.01)、(7.25±0.89)、(8.89±0.98)pmol/L,随分级增加而增多(P<0.01).高血压组中UⅡ水平与LVPW,IVS呈正相关(P<0.01),与LVEDd,LVESd的相关性较低(P>0.0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依那普利治疗后,在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降低的同时,血浆UⅡ水平明显下降[(4.36±0.57)比治疗前(7.25±0.61)pmol/L,P<0.05].结论 依那普利可减少高血压病患者血浆UⅡ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尾加压素Ⅱ是最早发现于硬骨鱼脊索的活性肽,与多种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相关。文章对尾加压素Ⅱ在脑血管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了综述,以期为尾加压素Ⅱ在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病方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尾加压素Ⅱ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采用蛋白印迹法测定正常人及支气管哮喘患血清尾加压素Ⅱ水平,探讨血清尾加压素Ⅱ与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