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徐林海 《浙江电力》2006,25(5):35-39
以浙江沿海软弱地基为例,通过典型数据的计算分析,揭示软弱地基在附加荷载作用下的沉降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据此分析软弱地基常见的沉降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得出一些结论,可供软弱地基变电站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
结合电厂工程,对超大厚度软弱层换填振动碾压法的适用性进行试验研究。通过现场平板载荷试验和地表沉降观测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表明:①换填采用级配良好的砂卵石,换填厚度400mm,振动碾压6~8遍,不至产生剪胀;②换填场地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均大于500kPa,变形模量大于150MPa,承压板沉降量平均值1.75mm,满足设计要求;③截至2007年10月10日,各观测点的累计沉降量15.7~20.2mm,平均值18.128mm,满足设计要求;④换填振动碾压法对超大厚度软弱层地基处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在同类方案中更趋经济合理,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某工程采用振冲碎石桩法处理软弱地基。为了积累资料,基础处理完工后对地基进行了长期的沉降观测。这些观测资料的拟合曲线可以采用对数曲线或指数曲线,它们的相关系数均在0.99左右。笔者采用指数拟合曲线推算建筑使用50年时各基础的沉降值,与分层总和法计算的沉降值十分接近。笔者建议从严控制与本工程类似工程的稳定标准,最后100 d的平均沉降速率应0.01 mm/d。  相似文献   

4.
六盘水市110kV某新建城市变电站,站址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场地多为淤泥或杂填土,厚度在0m到3m之间,为明显的软弱土地基,现以该变电站地基处理方案为例,讨论城市变电站软弱地基换填垫层法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张亚萍 《电力建设》2008,29(4):51-0
华新换流站位于上海的软土地基上, 自然地基难以满足设备对沉降差的要求。通过分析华新换流站场地地质情况及GIS 设备基础设计要求, 决定采用沉降控制复合桩基作为GIS 基础, 该桩基不但承担部分外载荷, 而且主要起到减少和控制沉降作用。桩数量由容许沉降量确定。对于软土地基, 一般采用桩身截面边长不大于250mm、长细比在80 左右的混凝土预制小桩, 平均桩距一般在5~6 倍桩径以上。根据华新换流站应用情况可知, 桩基沉降稳定, 满足设备对基础要求。  相似文献   

6.
刘淑梅 《电力建设》1995,16(9):46-48
根据大港电厂海水泵房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多年观测资料,提出处理不均匀沉降的措施,为在软弱地基上建取水泵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通过某220kV变电站架构不均匀沉降的纠偏加固的工程实践,总结了水泥浆注浆加固软弱地基的原理和设计、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8.
青岛发电厂吹砂造陆的工程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合适的优质砂源和冲填工艺、合理安排冲填流程是保证填海造陆建筑场地地基均匀的前提 ,针对冲填后的场地上采用排水固结预处理是提高地基承载能力、降低地基沉降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自从1987年我院在天生港五期工程建设中成功地应用振冲碎石桩加固软弱地基以来,因其具有节省三材、施工速度快、工期短的特点,在电力建设中被广泛采用.1993年天生港技改工程上马,其厂区的地基土以中密粉砂为主,打预制桩艰难,灌注桩的工期较长,场地污染严重,而振冲碎石桩对砂性土而言在置换的同时有明显的挤密效果,因此借鉴五期成功经验仍采用振冲碎石桩加固地基.为了弥补五期不足——主厂房沉降较大这一缺点,决定采用75kw大功率的振冲器施工,它激振力大,加固时振密效果好,地基上能较为充分地固结,从而达到克眼五期沉降量大的缺点,加之它具有成桩直径大、每根桩加固面积也大的特点,这样可使得桩总数减少,缩短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盐湖地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建设中所面临的盐渍土结构强度低这一特殊地质条件,通过开展平板载荷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碎石换填厚度下盐渍土地基的承载特性,并以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750 kV第二通道输变电线路工程的斜柱式基础为设计原型计算分析了基础的最终沉降量,分析得到了盐湖地区盐渍土软弱地基的沉降控制处理方案。结果表明,在盐湖地区输电线路地基基础工程中采用基底换填碎石的方法可显著提高地基承载力,有效降低基础沉降量。  相似文献   

11.
建于软弱地基上的苏州某变电站发生大面积地面沉降及基础不均匀沉降。采用微型钢管桩托换加固处理方案,克服了运行变电站内桩基施工的难题,成功实现对站内建构筑物基础的纠偏和加固。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论述了粉喷桩的软土加固原理、受力机理,并以武汉市东西湖220kV变电站工程场地软弱土粉喷桩地基处理为例,阐述了进行变电站全场地基处理设计采用粉喷桩时,经济合理桩长的选用方法,供电网工程及其他行业的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结合某工程濒海软弱地基场地翻车机室,对其地下部分的常规结构设计方案与沉井结构设计方案、以及相应的各种施工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其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此类工程地质条件的场地,翻车机室地下部分采用沉井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是较为适宜的.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江苏苏南地区长江冲积平原地形、地质条件特点,从控制建筑物地基土沉降角度出发,通过对无锡宜兴市张渚镇渎山村220kV百家变电所主控楼基础的选型、设计、实测、工期、造价、比较等,采用换土和选择合理的基础型式等手段,解决软弱地基土的建筑物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明州500 kV变电站的深厚软弱土的特殊地质条件,采用强夯置换法进行了场地地基加固处理,详细介绍了设计方案。通过地基静载荷试验、瑞利面波检测、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等检测方法对地基加固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强夯置换法的适用条件。建议工程强夯置换实施前通过试夯以确定强夯置换对该工程的适用性及取得强夯置换所需的参数。  相似文献   

16.
张沈裕 《上海电力》2010,23(2):159-161
近年来的专业监测数据表明,上海市的二氧化硫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二氧化硫污染及酸腐蚀问题日益严重。石洞口地区脱硫工程建成后,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将减少90%以上,这无疑将改善上海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由于石洞口区域缺乏陆域,华能石洞口电厂拟利用一块已经圈围的灰库,作为脱硫工程的公用场地。由于该区域土建对地基承载力、工后沉降及不均匀沉降要求较高,需对公用区域吹填的陆域进行地基处理,满足使用要求。文章介绍了脱硫工程场地的现场工艺实施的过程,概要评述了吹填及地基处理对围垦造地、满足了脱硫工程建设用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向家坝—上海±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浙沪标段线路途经华东河网地带,沿途地下水丰富,以淤泥或流沙土质居多,属软弱地基,给基础施工带来了一定难度。特高压工程铁塔荷载相对较大,相应的基础方量增大,如处理不当易产生土石方塌方或基础不均匀沉降等安全或质量事故。文章介绍了机械开挖、井点降水、抛填大石块等技术措施,可有效提高软弱地基施工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变电站设备的正常运行,对地基沉降、差异沉降要求较高。托板桩法能较充分地利用桩体承载能力,减小沉降及差异沉降,是一种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本文通过现场试验,得到了地基土超孔压、沉降、差异沉降、土压力、桩体荷载分担比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托板桩法处理变电站极软地基的工作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填高增加,桩顶与桩间土差异沉降增大,产生土拱效应和拉膜效应,桩体荷载分担比和地基土超孔压增大;填筑完成后超孔压消散,地基土逐渐固结,桩间土与桩顶差异沉降增大后趋于稳定,桩体荷载分担比逐渐稳定在70%~80%。  相似文献   

19.
我们结合修订《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定》地基与基础章节时,对国内130个安装1.2~30.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75~1000吨/时的锅炉)的大、中型火力发电厂的主厂房地基基础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其中采用桩基的工程有31个,占24%,属软弱地基而采用桩基的则占90%。由此可见桩基工程在电力建设中的重要性。工程设计时要求桩基具有承载能力高、沉降速率低、沉降量小并均匀的特点。当工程地质表明,建筑物基底下的地基土没有足够的承  相似文献   

20.
神头电厂采用双曲线型间接空冷塔,其环板型基础部分作用在天然岩基上、部分作用在桩基上。为研究不均匀地基对间接空冷塔各部分结构内力及配筋的影响,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分别采用不同胡克系数的弹簧单元对岩基及桩基进行模拟,建立该塔的整体数值模型,对该电厂冷却塔结构进行线弹性计算;通过与均匀地基条件下的冷却塔结构进行对比,分析了桩岩混合地基的特性及其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地基均匀与否对冷却塔的塔筒局部稳定系数影响较小,对环形基础的竖向位移、内力及配筋影响较大,同时环形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对塔筒环向配筋产生影响。与位于均匀场地的冷却塔对比,不均匀地基使得冷却塔局部配筋加大,通过对比得出了塔体某些部位的稳定系数、位移及配筋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