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探索沧州生态类型区夏播玉米的适宜主栽品种,于2016—2017年选择京单28和郑单958在沧州开展田间试验,对2个品种的主要性状及气候资源利用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2个品种的穗长、秃尖、穗行、单穗粒质量、籽粒含水量、产量和产值存在显著性差异。与京单28相比,郑单958的穗长平均减少2.20 cm,秃尖平均减少1.15 cm,穗行数平均增加2.90,单穗粒质量平均增加17.50 g,籽粒含水量平均增加4.35百分点,产量平均增加12.5%,产值平均提高2 510.0元/hm2;热量利用率平均提高7.3%,日照时数利用率平均提高4.8%,降水利用率平均提高12.0%,资源利用率平均提高8.1%。京单28的生育期较郑单958短8 d,其收获时的籽粒平均含水量为20.9%,倒伏倒折率低于5%,较适宜机械化籽粒收获。  相似文献   

2.
气象因子是影响昆虫种群数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本研究采用马来氏网收集法,2014年5月-2015年10月连续两年对青岛市重要花生害虫西花蓟马种群数量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相关分析表明,最大风速风向、极大风速风向、最低气温、日最低地表气温、平均相对湿度等5因子与西花蓟马数量密切相关;偏相关分析表明,平均地表气温、极大风速、平均气温、极大风速风向、平均日降雨量、平均相对湿度、最高气温、平均风速等8因子与西花蓟马数量明显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各气象因子都直接或间接影响西花蓟马数量,直接作用大于间接作用的气象因子为平均气温和平均日降雨量,间接作用大于直接作用的气象因子是最低气温和日最低地表气温,最大风速与西花蓟马数量变动直接和间接作用均呈负相关。通径分析决策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最大风速、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日降雨量、极大风速、平均风速。综合分析表明,与西花蓟马数量变动密切相关的气象因子为最大风速、极大风速与风向、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日降雨量、最高气温和平均地表气温。  相似文献   

3.
2021年在湖南郴州进行低温敏核不育系H2S冷灌繁殖试验,总结出该不育系的冷灌繁殖技术。该不育系在夏季繁殖时,主茎幼穗分化进入Ⅲ~Ⅳ期时开始灌溉,冷灌田间日平均水温为19.60~21.36℃、白天平均水温为19.61~21.63℃,冷灌时间16d,单产3024kg/hm2。当日平均水温为20.85℃、白天平均水温21.07℃时,H2S冷灌繁殖的结实率达到最高,为71.24%;当日平均水温低于20.61℃、白天平均水温低于20.81℃或日平均水温高于20.90℃、白天平均水温高于21.12℃时,H2S冷灌繁殖的结实率均开始下降。因此,H2S冷灌繁殖适宜的田间日平均水温区间为20.61~20.90℃、白天平均水温区间为20.81~21.12℃。  相似文献   

4.
以通过审定并大面积推广和新配的18个杂交稻品种及其亲本为研究对象,以优质常规稻湘晚籼13号、湘晚籼17号、星2号和Basmati 370作对照,进行稻米品质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稻的糙米率和精米率的平均中亲优势和平均超亲优势均表现为正;杂交稻的整精米率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均表现为负;杂交稻平均千粒重为26.48 g,介于不育系和恢复系之间,平均中亲优势表现为正,平均超亲优势表现为负;杂交稻的平均粒长、粒宽和长宽比分别为6.59 mm、2.24 mm和2.98 mm,平均中亲优势和平均超亲优势均表现为正;杂交稻平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为7.5%和17.86%,平均中亲优势和平均超亲优势均表现为负;杂交稻的直链淀粉含量平均为16.98%,介于不育系和恢复系之间,平均中亲优势表现为正,平均超亲优势表现为负;杂交稻的胶稠度平均为36.28mm,平均中亲优势和平均超亲优势均表现为负。因此,依据上述杂交稻亲本和杂种稻米品质遗传关联,可选择稻米品质适当的父母本来配置并选育具有理想米质的杂交稻组合。  相似文献   

5.
抗病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绥粳8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绥粳8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利用系谱法经过多年选择培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2007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通过。具有抗病、优质、高产等特点,预备试验平均产量8214.7kg/hm^2,比对照垦稻10号平均增产11.5%,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016.1kg/hm^2,平均比对照增产12.4%,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160.2kg/hm^2,平均比对照龙稻3号增产12.0%。  相似文献   

6.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26  
以先玉335、郑单958和登海661为材料,设置3个播期和4个种植密度处理,研究播期和密度对玉米产量性能构成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推迟,其产量、生育期天数、平均叶面积指数、收获指数、穗粒数、千粒重均降低,平均净同化率依次增加,穗数无显著性差异。随密度增加,其产量、平均叶面积指数、穗数均增加,平均净同化率、生育期天数、收获指数、穗粒数、千粒重依次降低。对产量性能构成指标与播期和密度进行回归分析,表明密度对产量性能等指标的影响程度都大于播期。产量性能构成指标对产量的直接通径效应均为正效应,平均叶面积指数通过生育天数、穗数对产量有正向的间接效应,且穗数的正效应较大;平均叶面积指数通过平均净同化率、穗粒数、千粒重对产量有负向的间接效应,且平均净同化率的负效应较大。平衡协调产量性能构成指标的关系,适当提前播种和增加种植密度可增加玉米平均叶面积指数、生育期天数及穗数,有利于产量的提高。试验表明,平均叶面积指数为4.18、平均净同化率为5 g(/m2.d)、生育期天数为120 d、收获指数为0.50、有效穗数为89 000穗/hm2、单穗粒数为480粒、千粒重为290g,玉米可以实现12000kg/hm2以上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7.
2006-2012年每年秋收后,东至县土壤肥料工作站都对全县稻田土壤进行取样化验,共采集土壤农化样3 780个。化验结果表明,东至县土壤有机质平均为26.78 g/kg、全氮平均为1.67 g/kg、有效磷平均为19.16 mg/kg、速效钾平均为88.42 mg/kg、pH值平均为5.23;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养分状况相比,目前东至县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均有所提高,增幅大小依次为有效磷速效钾全氮有机质,土壤pH值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吉育508是高产、高油、适应性广新品种。2011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015.7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0.2%;201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287.2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2.3%。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183.4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吉育72平均增产5.5%。2015年1月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不同林下栽培方式对灵芝生长和培养料碳素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置露天(T1)和遮阴(T2)两种林下栽培灵芝试验,研究分析不同林下栽培方式对灵芝子实体产量、绝对生物学效率、主要活性成分以及培养料碳素转化的影响,并监测子实体发育阶段CO2排放通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T1栽培方式相比,T2栽培方式灵芝的子实体产量和绝对生物学效率平均高出36.76%,总三萜酸含量平均高出17.67%,而多糖含量平均低25.30%,并且其间的差异达显著性水平。同时,T2处理的灵芝子实体碳素转化率平均高出48.56%,碳素损失率平均高出28.96%,菌渣残留率平均低25.62%。在子实体发育阶段T2栽培方式下CO2平均排放通量平均高出46.23%,与环境空气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24。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面包面条兼用型强筋小麦主要品质水平,对32份集聚Ax2*/Bx7+By8或By9/Dx5+Dy10亚基和 wx-B1b基因的春小麦品种(系)进行面粉品质相关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系)面筋指数平均为94.4%,能量平均为122 cm2,延伸性平均为146 mm,最大拉伸阻力平均为654 EU;糊化温度平均为63.7℃,峰值粘度平均为1 125 BU,峰值温度平均为87.4℃,各品质指标表现优良。对近年审定的4个品种进行面制品评分发现,面包评分平均为84.3,面条评分平均为86.2,饺子皮评分平均为84.3,均属于优质面包面条兼用型品种。对品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面筋指数、拉伸参数等与淀粉糊化特性相关不显著,面筋质量与淀粉特性可实现同步改良。Ax2*/Bx7+By8或By9/Dx5+Dy10/ wx-B1b可作为兼用型强筋小麦优质基因集聚类型之一,在品质改良中加以利用。本研究中,龙19-9859、龙19-9876、龙19-9878、龙18H2305、龙蒙麦9030、龙麦77、龙麦86及龙麦94为优异面包面条...  相似文献   

11.
威优46     
威优46(V20A ×密阳46)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配。1986年参加全国杂交晚稻中熟组区试,产量居各参试组合之首位。全国区试15个点,亩产257.5-613.2公斤,平均465公斤,有13个点比统一对照汕优2号增产, 2个点减产,平均增产10.9 6%,除在沪州、永川产量偏低外,其他点表现丰产性极好,在长沙、抚州、温州、建阳、杭州、福州亩产达千斤以上。全生育期102—143大,平均125.6天,比对照汕优2号早熟4天。每亩有效穗16.7—26.75万,平均21.61万,成穗率50.23—88.2%,平均69.85%。每穗总粒数77.2—124.4粒,平均99.81粒,结实率平均76.41%。出糙率平均80.9%,…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杂交晚稻区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 年来湖南省晚稻区试参试组合的产量、生育期、经济性状及审定组合的产量、生育期、米质、抗性进行了分析。中熟参试组合的平均产量高于对照,生育期长于对照;迟熟参试组合平均产量低于对照,生育期短于对照。审定的中熟组合平均产量高于对照4.4% ,迟熟组合平均产量低于对照2.9% ,米质有所提高,但稻瘟病特别是白叶枯病抗性差  相似文献   

13.
广东、广西和福建三省16个农场184块麻田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植麻区的土壤肥力大都较低,不能满足剑麻高产的需要,需大量施肥。现有麻田的营养水平差异较大,N变化在0.45~1.73%之间,平均0.83%;P0.04~0.37%;平均0.13%;K0.16~3.66%,平均1.73%;Ca0.90~6.32%,平均2.81%;Mg0.15~1.78%,平均0.71%。并有缺钾、缺硼和缺镁等营养失调症出现,建议推广营养诊断法指导施肥。  相似文献   

14.
以国审大豆品种齐黄34作为试验材料,通过2018—2020年连续3年开展小面积种植试验,对该品种在南疆地区生育进程、生物性状、各器官干物质变化及产量表现等进行了系统调查。试验结果表明:在南疆地区齐黄34的平均生育期为159.7天,植株株型收敛,亚有限结荚习性,平均株高为55.77厘米,平均底荚高为12.53厘米,平均单株荚数为24.87个,平均分枝数为1.27个,平均单株粒数为61.5粒,平均秕荚率为12.54%,平均百粒重为27.2克,平均产量为294.49公斤/亩。  相似文献   

15.
在七星农场探索水稻旱直播栽培技术的适应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旱直播与常规栽培相比较,生育期短25d,茎数多145.5个/m~2,株高平均高6 cm,穗长平均短0.1 cm,结实率平均低16.69%,空瘪率平均高16.69%,单株分蘖数平均少0.4个/株,千粒重平均低0.37 g,产量平均低12.4 kg/667 m~2,经济效益平均高130.5元/667 m~2。品质方面糙米率平均高0.26%,精米率平均高0.68%,整精米率平均高0.47%,白度平均低1.87,直链淀粉平均高0.04%,其秆抗倒伏性较强,利于机械收获。龙粳31、三江一号适合本地旱直播种植配合滴灌模式能正常成熟,可作为本地区旱直播品种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丁俊杰 《大豆科学》2012,31(2):327-329
为明确大豆菌核病发生发展中各个时期气象因子的重要性及相关性,对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中9个地点的大豆田菌核病病情指数进行调查,收集各地6~8月的平均降水量、平均日照时数和平均气温,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回归方程,然后利用通径分析确定影响菌核病发生的主要气象因子。结果表明:8月份平均降水量对大豆菌核病病情指数的影响最为严重,其次为7月份平均日照时数和8月份平均温度;7月份平均日照时数是通过与8月份平均降水量相互作用对大豆菌核病的病情指数产生较大影响。其它因子的直接间接通径系数都很低,对菌核病病情指数的影响不大。因此,在7月份的平均日照时数少,8月份平均降雨量大,并且8月份平均温度适宜的情况下菌核病将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17.
华安县气候条件对铁观音春茶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国家一般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1-3月的气象观测资料和1981-2010年华安县铁观音春茶每666.67m~2平均产量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华安县1-3月的气象条件变化对铁观音春茶每666.67m~2平均产量的影响,同时研究2005-2010年出现的气象灾害对铁观音春茶每666.67m~2平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漳州市华安县1-3月平均气温、1月平均降水量与铁观音春茶每666.67m~2平均产量成正相关;而1-3月平均相对湿度、1-2月的平均日照时数与铁观音春茶每666.67m~2平均产量成负相关。华安县1-3月出现的低温阴雨、倒春寒、霜冻、干旱等气象灾害对铁观音春茶每666.67m~2平均产量会造成较大损失。  相似文献   

18.
吉育206为国审高油品种,2013—2014年全国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013.5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合交02-69平均增产0.5%。2015年参加全国北方春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891.6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合交02-69平均增产2.3%。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二积温带,吉林省吉林、延边等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大豆新品种吉育552,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以系谱法选育。主要特点是高产、高抗花叶病毒病、抗逆性好。2016—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278.6公斤/公顷,较对照吉育72平均增产5.1%。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168.5公斤/公顷,较对照吉育72平均增产16.2%。属春大豆中晚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6天。需≥10℃活动积温2 700℃以上。  相似文献   

20.
利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北美和中国北方地区覆盖作物与玉米轮作和间/套作两种种植模式下覆盖作物对玉米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覆盖作物与玉米轮作使玉米平均增产5.9%,覆盖作物与玉米间/套作使玉米平均减产2.5%。不同种类覆盖作物与玉米轮作对玉米产量的效应不同,豆科、十字花科和覆盖作物混播分别使后茬玉米平均增产13.0%、1.6%和18.1%,禾本科覆盖作物使后茬玉米平均减产2.7%。中国北方地区豆科覆盖作物与玉米间/套作使玉米平均增产8.1%,北美地区覆盖作物与玉米间/套作使玉米平均减产9.6%。研究结果表明,覆盖作物与玉米轮作在北美和我国北方玉米种植区均对玉米产量具有积极影响,以禾本科、豆科、十字花科为主的混播增产的效益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