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煤炭技术》2015,(8):233-234
目前煤矿掘进机多采用整体式履带板,由驱动轮直接驱动,虽然履带板有MT/T579-1996悬臂式掘进机履带板及其销轴标准设计,但其某些重要的啮合参数以及驱动轮的具体结构和参数无相应标准约束,分析该种啮合方式的关键参数,以提高该类传动结构的综合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樊战强 《矿山机械》1998,26(11):39-39
挖掘机展带传动要求驱动轮与履带极具有合理的啮合齿形,以使传动平稳、零部件受力合理,从而提高设备性能和使用寿命。第一代WK-10挖掘机驱动轮与展带板的啮合为实体凸块的平面啮合,两驱动块在啮合传动中有相对运动(沿移)而磨损剧烈,并且驱动块在进入和退出啮合时或是发生干涉,或是在前一哈会副已经退出时而后一啮会副尚未进人吃合状态。这些情况都将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严重影响啮合副及传动机构的使用寿命,并系及行走减速器。还有,由于结构上的局限,驱动块缩孔也不可避免,铸造驱动轮的装机使用寿命仅2年半,短者2~3个月。为改…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煤矿用锚杆转载机组行走机构的结构组成,对锚杆转载机组行走机构的履带、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张紧装置等结构进行了简要的设计。选择驱动轮和履带板,利用软件SolidWorks Simulation进行了静力学分析,校核了驱动轮和履带板的强度。结果表明,驱动轮和履带板设计均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XE4000型履带式液压挖掘机履带行走装置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型履带式液压挖掘机的履带行走装置不易进行物理试验,按照传统理论计算时选择参数困难,需要依靠经验进行类比设计,而导致设计保守、设备成本增加的问题,以XE4000型履带式液压挖掘机为研究对象,基于ADMAS和Solid Works软件,联合建立了该挖掘机履带行走装置的虚拟样机模型,分别对该挖掘机在平路直行、爬坡、平路倒退3种典型工况下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履带行走装置中支重轮和履带板的受力变化曲线。结果表明,与所选型支重轮和履带板的额定参数相比较,证明该履带行走装置选型合理。该方法可作为传统理论计算的补充,为履带式液压挖掘机的履带行走装置及类似装置的设计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矿拥有4台2100BL挖掘机,每台重426t。由于我矿受采场条件限制,挖掘机移动频繁,因此,驱动轮消耗量大,每年消耗驱动轮16个,价值45多万元,成为挖掘机维修费用的主要部分之一。2100BL挖掘机驱动轮重3.88t,进口件单价为85万元,国产替代件单价为2.76万元,该件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件的主要损坏形式是与履带板齿哨合的凸块磨损快。为了降低挖掘机维修成本,1991年我们开始对报废的Z100BL挖掘机驱动轮进行修复利用。修复的方法主要是难焊内外凸块,使其恢复到原来的轮廓尺寸。考虑到成本和耐磨性,我们先采用普通焊条堆焊后,再用耐…  相似文献   

6.
平朔安家岭矿区P&H2800XPB电铲原行走系统采用履带传动结构,设备故障率高,维修费用加大,设备利用率降低。采用深度啮合长寿命传动系统(DEEP ENGAGING LONG-LIFE TRACK ASSEMBLY)对其进行改造,将极大提高履带板、驱动轮、侧机架的寿命,经济效益明显,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煤矿用掘进机多采用整体式履带板,由驱动轮驱动履带板,从而实现整机的移动。履带板可遵照MT/T579-1996《悬臂式掘进机履带板及其销轴标准设计》,但是驱动轮没有相应的设计标准,各掘进机厂家都有自己的设计方法,在实际加工生产中,没有相应的统一标准作为参考,本文提出一种比较简单而且实用的设计方法 ,供相关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掘进机履带行走机构的链传动啮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了掘进机履带行走机构链传动啮合中出现的现象。分别阐述了履带板与链轮等节距啮合、亚节距啮合、超节距啮合情况下的掘进机履带链啮合情况,表明履带板节距与链轮节距是掘进机履带行走机构链传动过程中的关键参数。  相似文献   

9.
整体履带板用驱动轮齿形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前悬臂式掘进机多采用履带式行走机构,该行走机构采用整体式履带板,由驱动轮驱动履带板,从而实现整机的移动。驱动轮的齿形设计是驱动平稳可靠的关键,提出一种比较简单而且实用的设计方法,供相关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某型掘进机行走部为研究对象,在匀速前进、转弯和爬坡3种工况下,分析驱动轮与履带板间的接触力变化及影响因素。利用UG建立掘进机行走部模型后导入ADAMS中建立虚拟样机。在此基础上,对行走部在前进、转弯和爬坡3种工况下进行仿真分析,获得驱动轮与履带板间的接触力曲线。通过研究3种工况下的接触力曲线,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接触力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驱动轮转速相同的情况下,单边驱动转弯时,驱动轮接触力波动幅值及频率最大,履带板接地数量变化引起的转向阻力波动为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谢国进 《矿山机械》2022,50(2):16-20
以CLG908D履带式挖掘机性能参数为依据,使用SolidWorks软件对行走机构的关键部件履带板及驱动链轮进行了三维建模,介绍了在挖掘机转弯工况下履带板载荷及行走液压马达极限转矩的计算方法,并在ANSYS Workbench软件中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校核了履带板和驱动链轮的强度.仿真结果表明:在转弯工况下,履带板底部施...  相似文献   

12.
WK—4挖掘机履带板挡销原出厂产品为铆钉式,与履带板及履带板销装配时,是穿开口销的铆钉杆与履带板销相接触(图1)。电铲行走时,履带板活动产生摩擦,使履带板销外窜,引起下述现象发生:1.履带板销抵住开口销和履带板挡销,因摩擦和挤压,  相似文献   

13.
郑强 《矿山机械》2007,35(12):172-172
履带是电动挖掘机的行走轨道,由淬硬圆柱销与高锰钢履带板联结组成。挖掘机通过主动轮旋转带动履带行走。2300XP型电动挖掘机整机总重730多t,行走部分用2台298kW直流电机驱动,因而行走部分各零件的负荷很大。作为行走传动终端的履带和主动轮运行负荷最大,磨损、失效快。它们是易损件,占生产成本的比例较大,主动轮的消耗更大。  相似文献   

14.
掘进机驱动轮疲劳寿命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ADAMS对掘进机行走部虚拟样机进行水平前进工况进行仿真,提取出驱动轮在此工况下的最大输出扭矩,并将驱动轮和履带板、履带销的接触模型导入Workbench中的Fatigue Tool疲劳模块进行疲劳寿命分析。得到驱动轮在极限工况下的疲劳寿命的循环次数,安全系数等云图,为矿用机械的零部件疲劳寿命分析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P&H2800XP 型挖掘机是我厂引进美国P&H 公司技术,合作制造的大型矿用设备。履带板是 P&H2800XP 型挖掘机行走部分的重要零件。履带板(图1)结构复杂、使  相似文献   

16.
孙章虎 《煤矿机械》2012,32(7):43-44
目前国内煤矿用掘进机主要采用履带式行走机构,由驱动轮驱动沿履带板组成的链轨移动,从而实现整机的行走。参照驱动轮设计的相关标准,提出了一种简单的设计方法,供相关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
4m~3挖掘机履带装置上的主动轮,材质为ZG42CrMo。由于挖掘机移动频繁,主动轮一年即需更换一组(两个),因磨损导致折断报废的占99%。特别是挖掘机工作装置分散,更换就更费时费工。针对上述问题,首先核对履带板尺寸,在履带板与主动轮传动中不产生干涉的情况下,对原设计图纸进行局部改动(如图)。图中括号内数字为原设计尺寸。改进后,装机试验,一年多来运转正常,据现场测定,寿命可提高  相似文献   

18.
履带工程机械行走机构损坏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德  陈爱荣 《矿山机械》2006,34(3):104-105
由于履带式工程机械具有接地比压小,转弯半径小,可以带载行驶等优点而在各项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履带式工程机械的行走机构主要有履带、驱动轮、引导轮、托链轮、支重轮、台车架等组成。履带由链轨节、链轨套、履带销、履带板和履带板螺栓等组成。履带式工程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行走机构磨损严重、发生“啃轨”等故障,本文就履带式工程机械行走机构损坏原因进行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掘进机行走部驱动轮的性能对掘进机的工作特性有重大影响,运用UG完成某型号掘进机行走部的建模,把模型导入动力学仿真软件recurdyn中,仿真得出掘进机水平路面行驶时驱动轮质心的运动曲线,并得出驱动轮各啮合齿面的受力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0.
《煤炭工程》2023,55(2):177-181
针对目前煤矿突水救援中应急排水设备安装运困难问题,设计了变轴距煤矿突水应急排水车,并利用RecurDyn软件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在RecurDyn软件中建立应急排水车的虚拟样机模型,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研究了应急排水车不同轴距尺寸下,在最大坡度30°的情况下进行上行运动和下行运动的仿真,分析不同轴距对履带驱动轮扭矩的影响。研究表明当轴距较大为1470mm时左右履带驱动轮扭矩存在2078N·m的差值,主要原因是排水车伸出履带后的两个履带载荷不均产生,并且在同坡度的上坡路面比下坡路面大。因此在坡度较大路面上爬行时可以将载荷偏置以减小左右履带扭矩差值,提高爬坡性能。通过对虚拟样机的动力学分析,为实车的功能实现和稳定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