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寡糖的含义及作用和在改善肠道内环境上的意义(上)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寡糖的含义及作用和在改善肠道内环境上的意义(上)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李雪驼日本医科大学客座研究员邱华虽然很早就有用半乳糖苷果糖治疗肝昏迷的报告,但当时尚不知其机理及半乳糖苷果糖与“肠内细菌群”(以下简称“肠内菌群”)的关系。日本的光冈知...  相似文献   

2.
光冈氏肠内细菌群分析方法及肠内代谢产物的测定方法讲座(二)———各种培养基及稀释液的调制方法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大连116023李雪驼日本医科大学客座研究员邱华12PEES培养基(葡萄球菌选择性培养基)的调制方法成分及调整方法:葡...  相似文献   

3.
光冈氏肠内细菌群分析方法及肠内代谢产物的测定方法讲座(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大连116023李雪驼日本医科大学客座研究员邱华我国的微生态学事业正在蓬勃兴旺地开展,微生态学的理论和技术在医疗保健、畜牧生产及水产养殖方面都得到广泛应...  相似文献   

4.
光冈氏肠内细菌群分析方法及肠内代谢产物的测定方法讲座(二)——各种培养基及稀释液的调制方法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大连116023李雪驼日本医科大学客座研究员邱华1M10培养基的调制方法(以调制2.0LM10为例)1.1先将36.0g...  相似文献   

5.
双歧杆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双歧杆菌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生理性细菌之一。双歧杆菌是能在健康人肠道内定植的益生菌 ,母乳喂养的婴儿肠道内该菌占总菌群的 92 %以上 ,现在已确认双歧杆菌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1 ] 。双歧杆菌在健康成年人及长寿老人的胃肠道内是优势菌 ,当机体患病或衰老时肠道双歧杆菌较正常人少 [2 ] ,其数量随年龄变化呈动态变化趋势 ,并与许多生理、病理现象密切相关 ,因此引起了医学领域内专家们的广泛关注。国内针对双歧杆菌曾多次召开微生态学术讨论会 ,在国际上 ,1990年在日本举行国际双歧杆菌专题讨论会 ,对双歧杆菌的生理、生化、分类、作…  相似文献   

6.
双歧杆菌的多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有研究发现广西巴马县长寿老人肠道内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sp.)数量高于一般人,说明双歧杆菌对人体健康具有奇妙的功效。日本研究人员发现每天摄人大量双歧杆菌有助于预防流感,并对27名65岁以上老人进行了研究,最初6周让每位老人每天服用含1000亿个双歧杆菌的粉末(注:相当于1L酸奶的双歧杆菌含量),其间给他们接种了流感疫苗。从第7周开始,研究人员将27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继续按照前6周的剂量服用双歧杆菌,另一组则服用安慰剂。最后,服用安慰剂的研究对象中有5人患上流感,而继续服用双歧杆菌的一组则无一人发病。血液检查结果显示,自始至终服用双歧杆菌的人体内白细胞数量多于另一组。结果表明双歧杆菌能提高老人的免疫力,即使疫苗作用减弱,也能降低他们受流感病毒侵扰的机率。  相似文献   

7.
20 0 1年 7月 5日~ 6日在日本东京举行了国际肠内细菌学会议。此项会议由日本双歧杆菌协会主办 ,来自美国、英国、法国、瑞典、荷兰、芬兰、立陶宛、中国、南韩、印尼和日本等国 2 0 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大会首先由日本双歧杆菌协会主席、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光冈知足先生、美国田纳西大学肠道微生物专家 Savaga教授和英国 Dundee大学 Macfarlane博士做邀请报告 ,他们报告的题目分别是“肠内细菌和功能性食品”、“2 1世纪肠内细菌学”、“饮食和肠内细菌的新陈代谢”。大会专题报告论文 7篇 ,分四方面内容 :一、肠内细菌研究的新进展 ;二、…  相似文献   

8.
双歧杆菌及微生态制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 Tissier于 1899首先发现双歧杆菌 (Bif idobacterrium)以来 ,双歧杆菌及其制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间的关系日趋紧密。已报道双歧杆菌属的 3 2个种 [1]栖居于人和动物 (牛、羊、兔、鼠、猪、鸡和蜜蜂等 )的肠道、反刍动物的瘤胃、人的齿缝和阴道等部位。其中除齿双歧杆菌可能是病原菌外 ,其他种尚无致病性的报道。近年 ,含有一定数目活菌的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尤其是含有双歧杆菌的微生态制剂。据19 94年统计 ,国内约有 60多种含双歧杆菌的产品投入市场。在国外 ,含双歧杆菌的食品也十分流行 ,特别是在日本、欧洲和北美。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4种耐氧双歧杆菌16S-23S rDNA ISR序列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方法采用凝胶分离PCR产物的方法。结果长双歧杆菌和短双歧杆菌16S-23S rDNA ISR序列一致,全长568个碱基对;青春双歧杆菌与婴儿双歧杆菌序列一致,全长510个碱基对。通过19种双歧杆菌和4种耐氧双歧杆菌ISR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中含有一个保守的特征序列,可作为双歧杆菌属的分子标记,此外还含有3个基因高变区,可用双歧杆菌种间分子鉴定的基础。结论对23种双歧杆菌聚类分析表明,耐氧双歧杆菌ISR序列已发生改变,为进一步研究双歧杆菌在有氧条件下进化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双歧杆菌的遗传学分类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是人和动物肠道内最主要的生理性细菌之一,在微生态学上属于原籍菌群,它与其它生理性细菌成员构成一个微生物群落,并与宿主构成一个微生态系统。因为双歧杆菌具有维持微生态平衡、生物拮抗、免疫调节、营养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所以双歧杆菌被开发成微生态制剂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食品等并已成为微生态制剂的核心。目前双歧杆菌可分为32个种型[1]。其中已用于微生态制剂的生产菌种有两歧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和青春型双歧杆菌等。自从1899年Tissier发现双歧杆菌至今,双歧杆菌的分类…  相似文献   

11.
抗生素对双歧杆菌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观察了双歧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及其L型形成和抗生素对动物体内双歧杆菌的影响,发现双歧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或易形成L型。动物口服双歧杆菌同时给抗生素,6天后其粪便中仍有大量双歧杆菌或双歧杆菌L型存在,表明双歧杆菌可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抗生素的作用,在机体肠道内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2.
双歧杆菌是婴儿肠道中最丰富的微生物,对婴儿肠道微生物的成熟和稳定有显著影响,与婴儿健康紧密相关。大量研究表明,婴儿肠道中最广泛存在的双歧杆菌有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母婴之间垂直传递可直接影响婴儿肠道中双歧杆菌各种属的早期定植和相对丰度变化,特别是分娩方式和喂养方式会显著影响婴儿肠道双歧杆菌。此外,胎龄和辅食等因素对婴儿肠道中双歧杆菌的组成与多样性也有一定影响。本文对婴儿肠道双歧杆菌的种属组成、相对丰度变化以及影响其多样性的因素进行了综述,为婴儿双歧杆菌群落的认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抑郁症人群肠道主要微生物群落情况,探讨在机体精神心理异常状态下肠道内微生态平衡特点,从而为研究抑郁症人群及相关精神心理疾患人群的防治新策略提供数据资料。方法设抑郁症患者研究组和健康对照组,采用日本光冈法定性定量检测肠道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类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属、肠球菌属、产气荚膜梭菌、肠杆菌科及酵母菌的菌群值,计算和比较双歧杆菌属细菌数量与肠杆菌科细菌数量的对数值比值(B/E值)。结果与健康人对照组比较,抑郁症人群研究组肠道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1);B/E值显著减少(P0.01);肠杆菌科细菌、肠球菌数量显著增加(P0.01,P0.05)。结论抑郁症人群肠道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减少,肠杆菌科及肠球菌细菌数量显著增加,益生菌群与肠杆菌科结构发生改变,推测抑郁症的发生,有可能通过肠-脑轴的联系,使大脑情感中枢功能紊乱与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失调的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不同喂养方式婴儿肠道双歧杆菌的构建规律,初步探索母乳双歧杆菌与婴儿肠道双歧杆菌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纳入57对母婴志愿者,根据喂养方式分为母乳(BF)组(n=31)和混合喂养(MF)组(1月龄内添加奶粉时间>8 d,n=26),收集产妇产后0天、第30天的母乳,以及婴儿出生后0天、第7天、第30天的粪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母乳和婴儿粪便中双歧杆菌属、角双歧杆菌(B. angulatum)、链双歧杆菌(B. catnulatum)、齿双歧杆菌(B. dentium)、短双歧杆菌(B.breve)、两歧双歧杆菌(B. bifidum)、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 longum subsp. longum)、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B.longum subsp. infantis)及青春双歧杆菌(B. adolescentis)的丰度。观察2组婴儿肠道双歧杆菌0―7―30天的构建规律;分析母乳双歧杆菌与婴儿肠道双歧杆菌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0―7―30天2组婴儿肠道双歧杆菌构建过程存在差异。母乳双歧杆菌与婴儿肠道双歧杆菌存在相关:0 d时,BF组母乳B. a...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和鉴定日本血吸虫重组Bb(pGEX-Sj14-3-3-Sj32)疫苗,并研究日本血吸虫Sj14-3-3-Sj32融合基因在两歧双歧杆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将重组质粒pGEX-Sj14-3-3-Sj32电转化至两歧双歧杆菌中,构建重组Bb(pGEX-Sj14-3-3-Sj32)疫苗,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分析鉴定。结果酶切、PCR证实重组质粒pGEX-Sj14-3-3-Sj32成功转入两歧双歧杆菌中,SDS-PAGE分析显示,诱导表达产物为相对分子质量(Mr)约73kDa的重组蛋白,与预期结果相符,表达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8.2%。Western blot显示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兔血清可识别所表达的重组蛋白。结论成功构建日本血吸虫重组Bb(pGEX-Sj14-3-3-Sj32)疫苗,双歧杆菌可表达具有特异的抗原性的Sj14-3-3-Sj32重组蛋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番茄为主要原料,对双歧杆菌和醋酸杆菌共同发酵研制双歧番茄醋的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最适工艺。结果双歧番茄醋的最终醋酸度为27 g/L,含双歧杆菌总菌为1.9×1011CFU/mL,5 d内双歧杆菌活菌为5.5×107CFU/mL。双歧番茄醋棕黄色,光泽度好,有成熟番茄香味,入口酸甜适中。结论双歧杆菌与醋酸杆菌在可以番茄汁中共生,此方法制备双歧番茄醋可行。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双歧杆菌、中药及复方双歧杆菌制剂饲喂BALB/c小鼠,发现中药及复方双歧杆菌制剂对老龄鼠血中SOD、GSH—Px活性有明显增高作用,而对LPO含量有明显减低作用,双歧杆菌及复方双歧杆菌能增强BALB/c小鼠内分泌功能及免疫功能,本试验中尚发现双歧杆菌与中药制成的复方双歧杆菌制剂能明显协同促进GSH—Px及吞噬细胞功能。说明双歧杆菌与一些传统补益类中药具有协同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类肠道中的重要生理性细菌——双歧杆菌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概述 Tissier于1899年首先从母乳营养儿的粪便中分离出了双歧杆菌并指出:该菌占婴儿粪便中细菌总数的98%以上;婴儿的健康与该菌在肠道中的数量密切相关。并且为了增强婴儿对肠道疾病的抵抗力,他曾试图给体弱婴儿服用双歧杆菌培养物。当时对于人工营养儿及成年人粪便中双歧杆菌数量是否也占优势的问题尚有争论,甚至在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大肠杆菌的数量在人类肠道中占优势的观  相似文献   

19.
双歧杆菌对小鼠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双歧杆菌是革兰氏阳性无芽胞厌氧菌,是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之一。我们研究了注射双歧杆菌对小鼠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注射婴儿双歧杆菌和青春双歧杆菌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酸性磷酸酶含量增加、吞噬试验的吞噬率及吞噬指数明显提高,表明双歧杆菌能增加巨噬细胞吞噬消化功能,以婴儿双歧杆菌为启动剂可从DBA/2小鼠体内诱生肿瘤坏死因子,提示双歧杆菌可调节单核吞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因此双歧杆菌能激活单核吞噬细胞,促进机体的免疫学反应。推测定居于肠道的双歧杆菌可能是通过移位到体内器官、释放免疫活性成分被肠道中Peryer氏淋巴结群内的巨噬细胞吞噬,从而作用于机体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这一推测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0.
日本信州大学和东京药物大学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开发一种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其生命活动能断切癌细胞的营养供应,进而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这项技术将可用于治疗癌症。双歧杆菌是人体肠道中的常见细菌,易在缺氧环境中生存,而乳房和胸部癌症组织的内部就属于缺氧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