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有机硅在真丝织物防皱整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江平  蒋志刚等 《印染》2001,27(7):30-32
讨论了有机硅整理剂用量、工作液pH值、焙烘温度及焙烘时间对真丝织物防皱整理效果的影响,测试了在不同整理条件下处理织物的干弹性回复角、撕破强力、白度等性能。同时还参照羊毛织物“机可洗”标准,对丝织物进行机洗,测定其收缩率,讨论防缩效果。  相似文献   

2.
防皱整理剂MY-01主要由苯乙烯、丙烯酸及丙烯酸丁酯聚合而成,其应用于真丝织物上具有较好的防皱效果。对MY-01的防皱性能进行了综合测试分析,得出了较佳的MY-01应用参数如下:MY-01最佳用量为12 g/L,在60℃下处理30 min,烘干后,在150℃下焙烘3 min。整理后的真丝织物干、湿折皱回复角有明显提升。整理时添加3 g/L次磷酸钠可以有效提高织物抗皱性能。应用MY-01防皱整理剂对真丝织物白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探讨柠檬酸新型防皱整理工艺及其对棉织物的防皱整理效果。分析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整理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对棉织物防皱效果的影响,考察了防皱整理对染色棉织物摩擦牢度、皂洗牢度、折皱回复角、色差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整理工艺为整理剂浓度(o.w.f)1%,次磷酸钠浓度(o.w.f)5%,渗透剂JFC用量2 g/L,焙烘温度170℃,焙烘时间1.5 min;该工艺条件下所得棉织物折皱回复角239.0°,强力保留率69.7%,白度84.1%,其防皱性、色差、皂洗牢度等皆优于柠檬酸整理的棉织物。认为:新型整理剂改善了柠檬酸防皱整理时织物折皱回复角不高、强力下降严重、织物泛黄等缺陷。  相似文献   

4.
采用快速焙烘工艺将树脂整理剂Stabitex ERF应用于棉梭织物进行防皱整理。结合整理后织物折皱回复角、洗后平整度和布面甲醛含量等织物内在指标测试数据,并综合考虑树脂整理剂对织物防皱的提升能力,推荐使用Stabitex ERF用量为80~120 g/L,催化剂MgCl2·6H2O用量为20%(对树脂整理剂质量)。将Stabitex ERF和市场上的树脂交联剂AP进行同用量应用比较,结果表明,2只产品都具有较好的整理效果,整理后织物防皱性能和其他指标都相近,性能相当。  相似文献   

5.
用柠檬酸-水解淀粉对真丝绸进行防皱整理,研究淀粉用量、柠檬酸用量、次亚磷酸钠用量、三乙醇胺用量、焙烘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防皱整理工艺条件为:淀粉用量2%,柠檬酸用量7%、次亚磷酸钠用量6%、三乙醇胺用量2%、渗透剂JFC 2 mL/L,170℃焙烘908.真丝绸整理后的湿缓弹折皱回复角从204.00提高到277.7.,且断裂强力、白度和耐洗性能较好.采用先整理后染色或先染色后整理工艺,染色真丝绸的K/S值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合纤织物抗静电性,选择抗静电剂TF-480分别对染色涤纶和锦纶织物进行整理,探讨整理剂用量、焙烘温度、时间、交联剂的加入及其用量对抗静电性能效果的影响,优化整理工艺。通过测量静电电压峰值和半衰期,分析织物抗静电性能;检测经20次洗涤后织物抗静电性能的耐久性;测定整理前后及水洗前后织物的K/S值,观察色变情况。结果表明:抗静电剂TF-480质量浓度为30~40g/L,焙烘温度170~180℃,时间30~40s时,抗静电整理效果较好,尤其是整理的涤纶织物,经多次洗涤后抗静电性能保持良好,色泽变化小,在整理锦纶中加入交联剂可提高抗静电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合纤织物抗静电性,选择抗静电剂TF-480分别对染色涤纶和锦纶织物进行整理,探讨整理剂用量、焙烘温度、时间、交联剂的加入及其用量对抗静电性能效果的影响,优化整理工艺.通过测量静电电压峰值和半衰期,分析织物抗静电性能;检测经20次洗涤后织物抗静电性能的耐久性;测定整理前后及水洗前后织物的K/S值,观察色变情况.结果表明:抗静电剂TF-480质量浓度为30~40 g/L,焙烘温度为170~180℃,时间为30~40 s时,抗静电整理效果较好;尤其是整理的涤纶织物,经多次洗涤后抗静电性能保持良好,色泽变化小,在整理锦纶织物中加入交联剂可提高抗静电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柠檬酸(CA)、乙二醛(GX)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无甲醛防皱整理剂柠檬酸/乙二醛,并将其应用于柞蚕丝织物的防皱整理。对柠檬酸/乙二醛用量、催化剂种类及用量、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等因素对整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柠檬酸/乙二醛在柞蚕丝织物防皱整理中的最佳应用工艺。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BTCA防皱整理工艺对真丝电力纺数码印花的影响,分析了前处理浆料中玉米淀粉用量对手感的影响。BTCA整理剂在120 g/L下整理真丝电力纺后,真丝织物再上浆。浆料中玉米淀粉用量为2%~4%,尿素用量5%,硫酸铵用量3%,硫酸钠用量2%。BTCA应用后可得到良好的数码印花效果,染料渗化率低,色牢度好,且对织物的手感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涤纶织物分散染料少水染色,采用分散染料浸轧染色。研究黏合剂的种类、用量,防泳移剂用量及染色工艺对织物K/S值和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黏合剂EPD、用量6%,防泳移剂AM用量1%,120℃预烘7 min,180℃焙烘4.0 min,涤纶织物的K/S值达到14以上,耐摩擦色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均能达到4~5级。  相似文献   

11.
用自制的包覆有酞菁蓝颜料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对超细涤纶织物进行涂料染色。通过改变黏合剂色浆用量、烘干和焙烘条件、交联剂和渗透剂用量,确定最佳染色工艺。试验发现,染色超细涤纶织物的得色量较高,织物柔软性好,K/S值达到5左右,干摩擦牢度可达4~5级,湿摩擦牢度可达5级,皂洗牢度中的褪色牢度和沾色牢度均达5级。  相似文献   

12.
以丁烷四羧酸(BTCA)为交联剂,次亚磷酸钠(SHP)为催化剂,将β-环糊精(β-CD)接枝到真丝织物上,再经天然香茅草提取物整理,赋予真丝织物驱蚊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β-CD最佳接枝工艺为:BTCA质量浓度110 g/L、β-CD质量浓度70 g/L、SHP质量浓度4 g/L、焙烘条件170℃、3 min,此工艺下真丝织物增重率可达16.04%。扫面电镜(SEM)测试表明:β-CD已成功接枝到真丝织物上;β-CD接枝后真丝织物阳离子染料染色的K/S值明显提高,而酸性染料和活性染料染色的K/S值明显下降。经香茅草提取物整理的接枝真丝织物,放置一周后,对淡色库蚊驱避率仍可保持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13.
许磊  陈林 《丝绸》2014,(12)
丝胶是一种天然环保化合物,应用于真丝织物具有较好的防皱效果。通过真丝整理品的防皱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得出了较佳的丝胶应用参数。丝胶的较佳用量为质量浓度6 g/L,在60℃下二浸二轧,戊二醛3 g/L,在室温下二浸二轧,烘干后,在120℃下焙烘10 min。丝胶用于真丝防皱整理后,真丝织物干、湿折皱回复角提升了近80°。丝胶整理真丝织物后,平均抗弯长度变化不大,对真丝织物手感影响较小,是一种应用性及舒适性较好的整理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咖啡渣提取色素对真丝织物的染色性能,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pH、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和咖啡渣色素质量浓度对染色织物K/S值的影响,分析了媒染剂种类和媒染方式对染色真丝织物K/S值和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咖啡渣色素染色真丝织物的优化工艺为:pH 3.5~4.0,温度95℃,时间50 min;在一定范围内,咖啡渣色素质量浓度越大,K/S值越高;媒染对真丝织物染色后的颜色特征值和色牢度有一定影响,其中,硫酸亚铁后媒染织物的色光变化较大,对耐皂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和耐光色牢度均有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分散染料免水洗印花织物的得色量(K/S值)和耐摩擦色牢度,研制了双端乙烯基聚硅氧烷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并应用于分散染料免水洗印花。研究了双端乙烯基聚硅氧烷用量及分子质量对印花织物K/S值的影响,探究了黏合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等因素对印花效果的影响,测定了印花织物的性能,并与聚丙烯酸酯比较。结果表明,当聚硅氧烷用量为4%,分子质量为4 000,印花织物K/S值较高。在黏合剂用量为10%,焙烘温度为190℃,焙烘时间为3 min的工艺条件下,所得印花织物K/S值达22.21,耐干摩擦色牢度4级以上,耐湿摩擦色牢度3级,手感柔软光滑,相对聚丙烯酸酯,改性聚丙烯酸酯印花织物具有更好的印花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国产含氟拒水拒油整理剂FG-410,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整理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催化剂用量及焙烘温度等因素对拒水拒油整理效果的影响,优化工艺条件为:FG-410整理剂用量20g/L,FBA交联剂用量16g/L,催化剂MgCl2用量8g/L,155℃焙烘.整理后织物具有良好的拒水拒油性能及耐水洗性,且整理工艺对织物强力及透气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朱虹 《丝绸》2001,1(1):23-25
采用整理剂吸收法对真丝织物进行防紫外整理。通过比较整理前后织物的K/S值、上染率及染色牢度等,探讨防紫外整理对真丝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进而说明自制的紫外吸收剂WZ-1、WZ-2对真丝织物具有良好的防老化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阻燃整理剂DM3070对真丝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对阻燃工艺参数包括阻燃剂质量浓度、交联剂及其质量浓度、催化剂、柔软剂、焙烘温度与时间对阻燃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整理后织物的强力、白度及游离甲醛浓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DM3070整理后真丝织物阻燃效果良好,游离甲醛浓度为35 mg/kg(ppm)。真丝织物阻燃整理适宜的工艺为:DM3070阻燃整理剂300 g/L,交联剂MF90 g/L,催化剂C18 g/L,柔软剂M20 g/L,焙烘温度为170℃、时间1 min。  相似文献   

19.
采用柠檬酸、乙二醛合成防皱整理剂,并将其与交联剂LS-710进行复配。探讨复配配方;从次磷酸钠、硝酸钠、柠檬酸三钠、氯化镁中选择合适的催化剂,优化整理工作液组成;测试温度和时间对整理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实验证明:在整理剂用量60 g/L,交联剂LS-710用量10 g/L,催化剂硝酸钠用量3%,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150 s的工艺条件下,整理效果最好,折皱回复角达到239.3°,强力保留率60.4%,白度85.1,提高了防皱整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季媛  蔡再生 《印染助剂》2006,23(4):28-30
用上染百分率、K/S值、耐摩擦色牢度探讨了抗静电整理剂PEE对染色性能的影响.先染色再抗静电整理的涤纶具有增深效果、良好的摩擦色牢度和抗静电性能.染色、抗静电同浴整理相对涤纶织物直接染色的颜色浅,且抗静电性能和摩擦色牢度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